钢结构施工规范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结构施工规范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施工规范二.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 6 焊接焊接钢结构施工单位应具备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人员资质。【条文解析】:n 国家规范具体要求,其中施工单位要求如下:1)具有相应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2)有相应资格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验人员、无损检测人员、焊工、焊接热处理人员;3)具有与所承担工程焊接相适应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4)检验仪器、仪表应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且在有效期内;5)对承担焊接难度等级为C级和D级的施工单位,其焊接技术人员应具备高级技术职称,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级资格,并应具有焊接工艺试验室。第1页/共74页焊缝坡口尺寸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2、50661的有关规定执行,坡口尺寸的改变应经工艺评定合格后执行。【条文解析】:n 现行国家标准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1和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 985.2中规定了坡口的通用形式,其中坡口各部分尺寸均给出了一个范围,并无确切的组合尺寸。总的来说,上述两个国家标准比较适合于使用焊接变位器等工装设备及坡口加工、组装精度较高的条件,如机械行业中的焊接加工,对建筑钢结构制作的焊接施工则不太适合,尤其不适合于建筑钢结构工地安装中各种钢材厚度和焊接位置的需要。n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对坡口形式和尺寸的规定已经与国际上的部分国家应用较成熟的标准进行
3、了接轨,参考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标准规定。因此,本规范规定焊缝坡口尺寸按照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对坡口形式和尺寸相关规定由工艺要求确定。6 6 焊接焊接第2页/共74页焊接技术人员(焊接工程师)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大型重要的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负责人应取得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并有五年以上焊接生产或施工实践经验。【条文解析】:n 焊接技术人员(焊接工程师)是指钢结构的制作、安装中焊接工艺的设计、施工计划和管理的技术人员。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结构焊接从业人员资格认证CECSXXX,对焊接技术管理人员的资格认证等级划分为特级、级、级三个级别。焊接质量检验人员应接受过焊接专业的技术培训,并应
4、经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质量检验资格证书。【条文解析】:n 焊接质量检验人员,负责对焊接作业进行全过程的检查和控制,并出具检查报告。所谓检查报告,是根据若干检测报告的结果,通过对材料、人员、工艺、过程或质量的核查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其相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对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并出具的书面报告,如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材料复验报告等。6 6 焊接焊接第3页/共74页焊缝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国家专业考核机构颁发的等级证书,并应按证书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缝无损检测工作。【条文解析】:n 无损检测人员负责按设计文件或相应规范规定的探伤方法及标准,对受检部位进行探伤,并出具检测报
5、告。无损检测(主要是超声波探伤)是目前钢结构工程中运用最广的焊缝内部缺陷检查方法,其从业人员必须获得国家专业考核机构颁发的等级证书,并严格按证书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缝无损检测工作。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应在认可的范围内焊接作业,严禁无证上岗。【条文解析】:n 焊工考试有效期6个月,已取得低合金结构钢焊接考试合格项目的焊工,可免予碳素结构钢相应焊接项目的考试。合格证书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焊工本人的基本情况;2)理论知识考试成绩;3)操作技能考试成绩;4)授予操作范围;5)日常工作质量记录;6)免试证明;7)注意事项等。6 6 焊接焊接第4页/共74页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
6、、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法和要求,以及免予工艺评定的限制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有关规定。【条文解析】:n 焊接工艺评定是通过焊接试板力学性能试验,判断焊接工艺是否合格,其目的在于确定最佳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等。n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焊接施工,而是编写焊接工艺的支撑文件。n 免予评定的焊接工艺必须有该施工单位焊接工程师和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发“免予评定的焊接工艺”书面文件。“免予评定的焊接工艺”文件宜采用钢结构焊接
7、规范GB50661附录C的格式,并应报相关单位审查备案。6 6 焊接焊接第5页/共74页 焊接时,作业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超出本条规定且必须进行焊接时,应编制专项方案:1 作业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2 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0%;3 当手工电弧焊和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应超过8m/s;当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应超过2m/s。【条文解析】:n 低温下焊接,会使钢材脆化;风速较大,会导致电弧不稳定,特别对于CO2气体保护焊影响更大;潮湿环境中焊接,水分热分解产生氢气,易导致焊接产生延迟裂纹。6 6 焊接焊接第6页/共74页当
8、焊接作业环境温度低于0且不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或防护措施,应将焊接接头和焊接表面各方向大于或等于钢板厚度的2倍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且不低于20后再施焊。定位焊焊缝的厚度不应小于3mm,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长度不宜小于40mm和接头中较薄部件厚度的4倍;间距宜为300mm600mm。【条文解析】:n 焊前为固定焊件的相对位置进行的焊接操作叫定位焊,俗称点焊。定位焊形成的短小的断续焊缝叫定位焊缝。通常定位焊缝比较短小,焊接过程中不去除,成为正式焊缝的一部分保留下来。因此,定位焊的质量好坏、位置、长度、厚度和间距等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正式焊缝的质量及焊
9、件的变形。6 6 焊接焊接第7页/共74页当引弧板、引出板和衬垫板为钢材时,应选用屈服强度不大于被焊钢材标称强度的钢材,且焊接性应相近。【条文解析】:n 引、熄弧板和衬垫板的材质应为规范规定的可焊性钢材,对焊缝金属性能不产生显著影响。不要求完全与母材同一材质,材料强度等级应不高于所焊母材。原规程规定要求与母材同一材质,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中难以操作,因使用量不大,也难以采购,因此不规定与母材材质相同。6 6 焊接焊接第8页/共74页焊接接头的端部应设置焊缝引弧板、引出板。焊条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25mm,埋弧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80mm。焊接完成并完全冷却后,可采用火焰切割、碳弧
10、气刨或机械等方法除去引弧板、引出板,并应修磨平整,严禁用锤击落。【条文解析】:n 焊接开始和焊接熄弧时由于焊接电弧能量不足、电弧不稳定,容易造成夹渣、未熔合、气孔、弧坑和裂纹等质量缺陷,为确保正式焊缝的焊接质量,在对接、T接和角接等主要焊缝两端引熄弧区域装配引弧板、引出板,其坡口形式与焊缝坡口相同,目的为将缺陷引至正式焊缝之外。6 6 焊接焊接第9页/共74页钢衬垫板应与接头母材密贴连接,其间隙不应大于1.5mm,并应与焊缝充分熔合。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时,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4mm;埋弧焊接时,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6mm;电渣焊时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25mm。【条文解析】:n 焊缝钢衬
11、垫在整个焊缝长度内连续设置,一般与母材采用间断焊焊缝,与母材紧密连接,最大间隙一般控制在1.5mm以内,不需在衬垫全长范围内连续焊接;n 但在周期性荷载结构中,纵向焊缝的钢衬垫与母材焊接时,沿衬垫长度需要连续施焊。n 本条对钢衬垫厚度的要求,主要保证衬垫板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熔穿。6 6 焊接焊接第10页/共74页预热和道间温度控制宜采用电加热、火焰加热和红外线加热等加热方法,并应采用专用的测温仪器测量。预热的加热区域应在焊接坡口两侧,宽度应为焊件施焊处板厚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温度测量点,当为非封闭空间构件时,宜在焊件受热面的背面离焊接坡口两侧不小于75mm处;当为封闭空间构件
12、时,宜在正面离焊接坡口两侧不小于100mm处。焊接接头的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有关规定;当工艺选用的预热温度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有关规定时,应通过工艺评定试验确定。6 6 焊接焊接第11页/共74页采用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应使构件的变形和收缩最小,可采用下列控制变形的焊接顺序:1 对接接头、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在构件放置条件允许或易于翻转的情况下,宜双面对称焊接;有对称截面的构件,宜对称于构件中性轴焊接;有对称连接杆件的节点,宜对称于节点轴线同时对称焊接;2 非对称双面坡口焊缝,宜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然后焊满浅坡口侧
13、、最后完成深坡口侧焊缝。特厚板宜增加轮流对称焊接的循环次数;3 长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跳焊法或多人对称焊接法;【条文解析】:n 本条款列出的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均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根据实际结构情况合理的采用,可有效的控制焊接构件的变形。6 6 焊接焊接第12页/共74页(a)双面坡口不对称时焊接顺序示意(焊接顺序:123)(b)长焊缝分段退焊法示意(焊接顺序:1、12、2)(c)双面对称焊接示意(d)非对称分段交叉焊接示意(焊接顺序:112233)6 6 焊接焊接第13页/共74页构件焊接时,宜采用预留焊接收缩余量或预置反变形方法控制收缩和变形,收缩余量和反变形值宜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条文
14、解析】:n 为抵消焊接变形,在焊前装配时,预先将工件向变形的反向进行人为变形,此法称为反变形法,工程中运用较广。钢板对接焊的反变形示意焊接工字钢反变形示意焊接箱型钢反变形示意6 6 焊接焊接第14页/共74页构件装配焊接时,应先焊收缩量较大的接头、后焊收缩量较小的接头,接头应在拘束较小的状态下焊接。【条文解析】:n 焊接变形的控制应立足于降低或平衡焊接变形量(如对称施焊等),避免刚性固定或强制措施控制变形,防止因控制焊接变形而导致焊缝的残余应力增大,因此接头应在尽可能小的拘束状态下施焊。先焊预计有较大收缩量的接头,后焊预计收缩量较小的接头,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提出的要求。设计文件或合同文件对焊后
15、消除应力有要求时,需经疲劳验算的结构中承受拉应力的对接接头或焊缝密集的节点或构件,宜采用电加热器局部退火和加热炉整体退火等方法进行消除应力处理;仅为稳定结构尺寸时,可采用振动法消除应力。【条文解析】:n 整体退火处理效果最好,在构件和容器的消除应力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它方法均对材料的塑性、韧性有不利影响。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通常用于重要焊接接头的应力消除。振动消除应力虽能达到一定应力消除目的,但消除应力的效果目前还难以准确界定。如果是为了结构尺寸的稳定,采用振动消除应力方法对构件进行整体处理既可操作也经济。6 6 焊接焊接第15页/共74页全熔透坡口焊缝对接接头的焊缝余高,应符合表规定:表对接接头
16、的焊缝余高(mm)【条文解析】:n 在焊接全熔透对接焊缝时,对接焊缝的余高应加以限制,不能焊缝余高越高其强度越大越好,这样会使焊缝强度超过允许值,使焊缝强度与母材强度不一致,同时造成焊缝缺陷增多,引起应力集中,易在焊缝区产生裂纹,降低焊缝的强度和耐久性。n 焊接时应控制焊缝余高不超过规定值。在承受动力荷载的情况下,焊接接头的焊缝增高强更应加以严格限制。设计要求焊缝等级设计要求焊缝等级焊缝宽度焊缝宽度焊缝余高焊缝余高一、二级焊缝一、二级焊缝200303200404三级焊缝三级焊缝2003.503.5202005056 6 焊接焊接GB 50755-2012GB 50755-2012第16页/共7
17、4页全熔透双面坡口焊缝可采用不等厚的坡口深度,较浅坡口深度不应小于接头厚度的1/4。部分熔透焊接应保证设计文件要求的有效焊缝厚度。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中部分熔透坡口焊缝与角焊缝构成的组合焊缝,其加强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为接头中最薄板厚的1/4,且不应超过10mm。【条文解析】:n 部分熔透焊缝必须按设计施工图的要求保证其有效焊缝厚度,这是实现焊缝连接强度的前提。同全熔透焊缝一样,T接和角接的部分熔透坡口焊缝与角焊缝构成的组合焊缝的有效焊缝厚度也考虑3mm的折减。组合焊缝的加强角焊缝焊脚尺寸规定为最薄板厚度的1/4,且不超过10mm,目的在于减少焊接引起的应力集中。6 6 焊接焊接第17页/共74页
18、由角焊缝连接的部件应密贴,根部间隙不宜超过2mm;当接头的根部间隙超过2mm时,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根据根部间隙值增加,但最大不应超过5mm。当角焊缝的端部在构件上时,转角处宜连续包角焊,起弧和熄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当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熄弧点(图)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弧坑应填满。6 6 焊接焊接第18页/共74页电渣焊应采用专用的焊接设备,可采用熔化嘴和非熔化嘴方式进行焊接。电渣焊采用的衬垫可使用钢衬垫和水冷铜衬垫。【条文解析】:n 电渣焊是一种用于立焊位置的焊接方法,有熔嘴电渣焊、非熔嘴电渣焊,丝极电渣焊和板极电渣焊等四种。在建筑钢结构中运用较多
19、的是熔嘴电渣焊、非熔嘴电渣焊,尤其是箱形构件内横隔板的焊接,由于箱体空间的限制,焊工无法进入进行正常焊接。而丝极电渣焊和板极电渣焊则在重型机械中运用较多。n 施焊前需在母材坡口两侧装设钢衬垫或水冷式铜衬垫,一方面可以在坡口区域形成四周封闭的焊缝熔池空间,约束焊缝成型;另一方面,填充金属和母材受热熔化形成熔池后,两侧钢衬垫或水冷铜衬垫对熔池形成冷却作用,保证焊缝凝固成型。箱形构件内隔板与面板T形接头的电渣焊焊接宜采取对称方式进行焊接。【条文解析】:n 采用对称焊接的目的在于通过焊接顺序的优化,尽可能实现焊缝收缩的平衡,从而减少焊接变形的产生。6 6 焊接焊接GB 50755-2012GB 507
20、55-2012第19页/共74页电渣焊衬垫板与母材的定位焊宜采用连续焊。【条文解析】:n 钢衬垫与母材的定位焊采用连续焊,是为了避免由于定位焊对钢衬垫的约束不够而导致焊接时钢衬垫出现变形或变位,保证焊缝的成型质量。栓钉应采用专用焊接设备进行施焊。首次栓钉焊接时,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并应确定焊接工艺参数。【条文解析】:n 焊接工艺评定是基于具体的焊接工程进行的工艺试验,其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用以指导工程实践。今年来栓钉焊的焊接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工程中常用的栓钉焊接已有足够的施工经验,鉴于此,本规范对栓钉焊是否需作焊接工艺评定的条件适当放宽,仅规定首次进行栓钉焊接时,应进行焊接工
21、艺评定。其中,“首次”指施工单位首次使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栓钉焊接,包括穿透型的焊接,以便调整焊接参数。6 6 焊接焊接第20页/共74页每班焊接作业前,应至少试焊3个栓钉,并应检查合格后再正式施焊。【条文解析】:n 每班次正式施焊作业前,宜试焊3个焊钉,检查其焊接质量,是否含有焊肉不足、咬边(咬内)、裂纹、裂断、根部不实,存在间隙、未熔合、弯曲等缺陷,必要时尚应对试焊的栓钉进行弯曲试验,检验焊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每班所焊栓钉的质量。6 6 焊接焊接第21页/共74页当受条件限制而不能采用专用设备焊接时,栓钉可采用焊条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并应按相应的工艺参数施焊,其焊缝尺寸应通过计算确定。
22、【条文解析】:n 实际应用中,由于装配顺序、焊接空间要求以及安装空间需要,构件上的局部部位的栓钉无法采用专用栓钉焊设备进行焊接,需要采用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进行角焊缝焊接。此时应对栓钉角焊缝的强度进行计算,确保焊缝强度不低于原来全熔透的强度;为确保栓钉焊缝的质量,对焊接部位的母材应进行必要的清理和焊前预热,相关工艺应满足对应方法的工艺要求。6 6 焊接焊接第22页/共74页焊缝金属或母材的缺欠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可采用砂轮打磨、碳弧气刨、铲凿或机械等方法彻底清除。采用焊接修复前,应清洁修复区域的表面。【条文解析】:n 焊缝金属或部分母材的缺陷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施工单位可以选择是
23、进行修补或除去而重焊不合格焊缝。焊接或母材的缺陷修补前应分析缺陷的性质种类和产生原因。如不是因焊工操作或执行工艺规范不严格造成的缺陷,应从工艺方面进行改进,编制新的工艺或经过试验评定后进行修补,以确保返修成功。6 6 焊接焊接第23页/共74页焊缝缺陷返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焊缝焊瘤、凸起或余高过大应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清除过量的焊缝金属;2 焊缝凹陷、弧坑、咬边或焊缝尺寸不足等缺陷应进行补焊;3 焊缝未熔合、焊缝气孔或夹渣等在完全清除缺陷后应进行补焊;4 焊缝或母材上裂纹应采用磁粉、渗透或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确定裂纹的范围及深度,应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裂纹及其两端各50mm长的完好焊缝或母材,
24、并应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方法确定裂纹完全清除后,再重新进行补焊。对于拘束度较大的焊接接头上裂纹的返修,碳弧气刨清除裂纹前,宜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后再清除裂纹缺陷。焊接裂纹的返修,应通知焊接工程师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应制定专门的返修工艺方案后按工艺要求进行;5 焊缝缺陷返修的预热温度应高于相同条件下正常焊接的预热温度3050,并应采用低氢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进行焊接;6 焊缝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成,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6 6 焊接焊接第24页/共74页7 焊缝同一部位的缺陷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返修前应先对焊接工艺进行工艺评定,并应评定合格后再进行后续的返修焊接。返修后
25、的焊接接头区域应增加磁粉或着色检查。【条文解析】:n 本条款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常见焊缝缺陷的返修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方法或要求都是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严格按照执行,可保证返修焊的质量满足要求。6 6 焊接焊接GB 50755-2012GB 50755-2012第25页/共74页 7.17.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7.27.2连接件加工及摩擦面处理连接件加工及摩擦面处理 7.37.3普通紧固件连接普通紧固件连接 7.47.4高强度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7 紧固件连接GB 50755-2012GB 50755-2012第26页/共74页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的普通螺栓、扭剪型高强度螺栓、高强度大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结构 施工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