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光学系统LuRevised.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理想光学系统LuRevised.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光学系统LuRevised.ppt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论 任意大的空间、以任意宽的光束都成完善像 的光学系统。高斯光学(Gaussian Optics)一、理想光学系统2、物像空间皆为均匀介质:共线成像物像变换为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的关系。1、任意物点经理想光学系统都成完善像点:物象共轭第1页/共71页二、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二、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过主光轴的一个截面1、位于光轴上物点的共轭像点必然在光轴上;垂直光轴的平面物与其共轭平面像必然是几何相似,具有相同的放大率。2、过主光轴的任意截面成像性质相同,并关于主光轴对称;3、垂直于主光轴的物平面,其共轭像面必然垂直于
2、光轴;问题回顾:立体像呢?第2页/共71页 4、利用已知的共轭点/面求物像关系O1O2O1O2OO(1)已知两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利用光轴上的已知共轭点;由已知共轭面的放大率确定出射光线的方向。BAA B 第3页/共71页 (2)已知一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以及轴上另外两对 共轭点的位置OOO1O2O3O3O2O1 利用光轴上的已知共轭点;由已知共轭面的放大率确定出射光线的方向。ABA B 基点&基面第4页/共71页 第二节第二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1、无限远轴上物点发出的光线一、像方焦点F(the second/image focus)无限远轴上物点对应
3、的像点。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焦平面第5页/共71页2、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参数 像方焦点F 像方焦平面;像方主点H 像方主平面QH;像方焦距(the second/image focal length):以像方主点H为起算原点第6页/共71页3、无限远轴外物点发出的光线 共轭像点位于像方焦平面上 反映轴外物点偏离光轴的角距离。第7页/共71页 二、物方焦点F(the first/object focus)物方焦点F 物方焦平面;物方主点H 物方主平面QH;物方焦距(the first/object focal length):无限远轴上像点对应的物点。以物方主点H为起算原点第8页/共71页出
4、射光线在像方主平面的投射高度与入射光线 在物方主平面的投射高度相等。三、物方主平面与像方主平面间的关系1、主平面的物理意义 共轭面:QH,QH 垂轴放大率为+1问题:两焦平面是共轭面吗?第9页/共71页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简化图:用基点和基面的位置表征。一对主点、一对主平面;一对焦点、一对焦平面;2、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第10页/共71页AEC中,由正弦定律1、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单个球面的折射成像由折射定律 AEC 及AEC:AEC中,由正弦定律像距四、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计算 第11页/共71页 第12页/共71页近轴条件下: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公式第13页/共71页例:三片型
5、照相物镜1、结构参数:26.67189.67-49.6625.47 72.11-35.00 5.207.951.6 6.7 2.81.61401.64751.6140方法:在近轴区追迹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第14页/共71页2、求物镜像方焦距、像方焦点、像方主点起始坐标用六次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公式和过渡公式求像距和倾角第15页/共71页像方焦距 像方主点像距和倾角注:l 或 l都是以球面顶点为起算原点!第16页/共71页3、求物镜物方焦距、物方焦点、物方主点起始坐标物距和倾角物方焦距物方主点物方焦点位置 第17页/共71页*计算结果的有关问题:1)像方焦距、像方焦点、像方主点:2)物方焦距、物方焦
6、点、物方主点:解法2:1.6745第18页/共71页1)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经系统后必经过像方焦点;2)过物方焦点的入射光线,经系统后平行于光轴;3)倾斜于光轴入射的平行光束,经过系统后出射光束 交于像方焦平面上的一点;4)自物方焦平面上一点发出的光束,经系统后成倾斜 于光轴的平行光束出射。5)共轭光线在一对主面上的投射高度相等。第三节第三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一、图解法求像 1、典型光线及性质(5条)焦平面性质主面性质焦点定义第19页/共71页(1)轴外点成像2、依据:理想的成像情况下,从一点发出的一束光线 经光学系统作用后仍交于一点。3、方法:求物点发出的两条特定
7、光线在像方空间的共轭 光线,二者的交点为共轭像点。利用典型光线、主面性质第20页/共71页(2)轴上物点成像利用焦平面的性质解法1:解法2:第21页/共71页a)(3)轴上物点,经两个光具组成像 b)d)c)第22页/共71页例1:作图法求图中AB的像ABABABABH HAB(a)(b)第23页/共71页二、解析法求像 由BAFFHM,BAF NHF得牛顿公式:依据:利用已知的一对共轭面、两对共轭点。1、沿轴线段以光学系统的焦点为起算原点第24页/共71页2、沿轴线段以光学系统的主点为起算原点牛顿公式:高斯公式:推导见p24第25页/共71页 特例:物像空间介质相同问题:与第一章单个折射/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想 光学系统 LuRevised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