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件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模电课件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课件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pt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章主要内容2.1 半导体三极管2.2 共射极放大电路2.3 图解分析法2.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2.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2.6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2.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第1页/共65页本章基本教学要求本章基本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熟练掌握:1.三极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三极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2.共射、共集和共基组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共射、共集和共基组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静态工作点的分析静态工作点的分析4.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增益、输入和输出电阻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增益、输入和输出电阻正确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图解分析法、频率正确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图解分析法、频率响应法响应法
2、第2页/共65页本章重点内容本章重点内容用估算法求静态工作点。熟悉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共射放大电路及电路的分析。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放大电路动态性能指标(Au、Ri、Ro)的方法。熟悉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主要参数、温度对参数的影响。第3页/共65页2023/3/252 2.1.1 半导体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 2.1.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 2.1.2 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2.1.3 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2.1.4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1.5 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第4页/共65页2023/3/252.1.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
3、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它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图 02.01 两种极性的双极型三极管e-b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发射结(Je)c-b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Jc)中间部分称为基区,连上电极称为基极基极,用B或b表示(Base);一侧称为发射区,电极称为发射极发射极,用E或e表示(Emitter);另一侧称为集电区和集电极集电极,用C或c表示(Collector)。第5页/共65页第6页/共65页2023/3/252.1.2 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在工作时一定要加上适当的直流偏置电压。若在放大工作状态:发射结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加反向电压。现
4、以 NPN型三极管的放大状态为例,来说明三极管内部的电流关系,见图2.1。图 2.1 双极型三极管的电 流传输关系1.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第7页/共65页 (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2)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形成基极电流与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图 2.1 双极型三极管的电 流传输关系IE=IC+IB三极管三个极间电流的关系如下:(动画2-1)(3)集集电电区收集电子形成区收集电子形成 集集电电 极电流极电流 IC。第8页/共65页2023/3/252.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1)(1)三种组态三种组态 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其中一个可以作为输
5、入,一个可以作为输出,这样必然有一个电极是公共电极。三种接法也称三种组态,见图2.2。图 2 2.2.2 三极管的三种组态 共集电极接法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共基极接法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共发射极接法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第9页/共65页(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对于集电极电流IC和发射极电流IE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系数来说明,定义:称为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它表示最后达到集电极的电子电流IC与总发射极电流IE的比值。IC与IE相比,因IC中没有IB,所以 的值小于1,但接近1。由此可得:第10页/共65页因 1,所以 1定
6、义:=IC/IB称为共发射极接法直流电流放大系数。于是:第11页/共65页2023/3/252.1.3 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这里,B表示输入电极,C表示输出电极,E表示公共电极。所以这两条曲线是共发射极接法的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 iB=f(vBE)vCE=const 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 iC=f(vCE)iB=const本节介绍共发射极接法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即 共发射极接法的供电电路和电压-电流关系如图 2.3.3所示。第12页/共65页图2.3.3 共发射极接法的电压-电流关系 iB是输入电流,vBE是输入电压,加在B、E两电极之间。iC是输出电流,vCE是输出电压,
7、从C、E 两电极取出。第13页/共65页iB=f(vBE)vCE=const(1)(1)输入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 第14页/共65页其中vCE=0V的那一条相当于发射结的正向特性曲线。当vCE1V时,vCB=vCE-vBE0,集电结已进入反偏状态,开始收集电子,且基区复合减少,IC/IB 增大,特性曲线将向右稍微移动一些。但vCE再增加时,曲线右移很不明显。曲线的右移是三极管内部反馈所致,右移不明显说明内部反馈很小。输入特性曲线的分区:死区 非线性区 线性区图2.4 共射接法输入特性曲线第15页/共65页 (2)输出特性曲线 iC=f(vCE)iB=const 共发射极接法的输出特性曲线是以i
8、B为参变量的一族特性曲线。当vCE=0 V时,因集电极无收集作用,iC=0。当vCE稍增大时,发射结虽处于正向电压之下,但集电结反偏电压很小,如 vCE 1 V vBE=0.7 V vCB=vCE-vBE=vb ve第18页/共65页2.1.4 半导体三极管的参数 半导体三极管的参数分为三大类:直流参数 交流参数 极限参数 1.1.直流参数直流参数(1)(1)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ICICEO)/IBIC/IB vCE=const IC=IB第19页/共65页 图2.7 值与IC的关系图 2.6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决定第20页/共65页 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ICI
9、CBO)/IEIC/IE显然 与 之间有如下关系:=IC/IE=IB/1+IB=/1+第21页/共65页极间反向电流 集电极基极间反向饱和电流ICBO ICBO的下标CB代表集电极和基极,O是Open的字头,代表第三个电极E开路。它相当于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第22页/共65页 集电极发射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ICEO第23页/共65页2 2 交流参数(1 1)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IC/IB vCE=const 图2.9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求第24页/共65页.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IC/IE VCB=const当ICBO和ICEO很小时,、,可以不加区分。(2)特征
10、频率fT 三极管的 值不仅与工作电流有关,而且与工作频率有关。由于结电容的影响,当信号频率增加时,三极管的 将会下降。当 下降到1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特征频率,用fT表示。第25页/共65页(3)极限参数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如图3.7所示,当集电极电流增加时,就要下降,当 值下降到线性放大区 值的7030时,所对应的集电极电流称为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至于 值下降多少,不同型号的三极管,不同的厂家的规定有所差别。可见,当ICICM时,并不表示三极管会损坏。图2.7 值与IC的关系第26页/共65页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 集电极电流通过集电结时所产生的功耗,PCM=ICVCBIC
11、VCE,因发射结正偏,呈低阻,所以功耗主要集中在集电结上。在计算时往往用VCE取代VCB。第27页/共65页 反向击穿电压 反向击穿电压表示三极管电极间承受反向电压的能力,其测试时的原理电路如图2 2.10.10所示。图3.10 三极管击穿电压的测试电路第28页/共65页1.V(BR)CBO发 射 极开路时集电结的击穿电压。2.V(BR)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击穿电压。3.V(BR)CEO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 击穿电压。对于V(BR)CER表示BE间接有电阻,V(BR)CES表示BE间是短路的。几个击穿电压在大小上有如下关系 V(BR)CBOV(BR)CESV(BR)CERV(BR
12、)CEOV(BR)EBO第29页/共65页第30页/共65页2023/3/25 2.1.5 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国家标准对半导体三极管的命名如下:3 D G 110 B 第二位:A锗PNP管、B锗NPN管、C硅PNP管、D硅NPN管 第三位:X低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G高频小功率管、A高频大功率管、K开关管用字母表示材料用字母表示器件的种类用数字表示同种器件型号的序号用字母表示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格三极管第31页/共65页2023/3/25 表2.1 双极型三极管的参数 参 数型 号 PCM mW ICM mAVR CBO VVR CEO VVR EBO V IC BO A f T MHz3
13、AX31D 125 125 20 126*83BX31C 125 125 40 246*83CG101C3CG101C 100 30 450.1 1003DG123C3DG123C 500 50 40 300.353DD101D3DD101D 5W 5A 300 25042mA3DK100B3DK100B 100 30 25 150.1 3003DKG23 250W 30A 400 325 8注:*为 f 第32页/共65页温度对三极管的影响T升高,反向饱和电流增加。T升高,增加。T升高,反向击穿电压增加。第33页/共65页2.2 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1.1.共发射极放大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半导体 三极管 放大 电路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