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件.pptx





《机械原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件.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1 4-1 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1.驱动力:驱动机械产生运动的力。驱动力:驱动机械产生运动的力。其特征是该力与其作用点速度的方向相同或成其特征是该力与其作用点速度的方向相同或成锐角,所作的功为正功,称驱动功或输入功。锐角,所作的功为正功,称驱动功或输入功。2.阻抗力:阻止机械产生运动的力。阻抗力:阻止机械产生运动的力。其特征是该力与其作用点速度的方向相反或成其特征是该力与其作用点速度的方向相反或成钝角,所作的功为负值。钝角,所作的功为负值。第1页/共40页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续)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续)v阻抗力
2、又可分为有效阻力和有害阻力。阻抗力又可分为有效阻力和有害阻力。(1)有效阻力:是指为了完成有益工作必须克服的生产有效阻力:是指为了完成有益工作必须克服的生产 阻力,故也称工作阻力。阻力,故也称工作阻力。(2)有害阻力:是指机械在运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非生产有害阻力:是指机械在运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非生产阻力,如有害摩擦力、介质阻力等。阻力,如有害摩擦力、介质阻力等。注意注意摩擦力和重力既可作为作正功的驱动力,摩擦力和重力既可作为作正功的驱动力,也可成为作负功的阻力。也可成为作负功的阻力。有效功(输出功):克服有效阻力所作的功。有效功(输出功):克服有效阻力所作的功。损失功:克服有害阻力所作的功。损失功
3、:克服有害阻力所作的功。第2页/共40页4-2 4-2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构件惯性力的确定一、一、一般力学方法一般力学方法1.作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作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2.作平面移动的构件作平面移动的构件v等速运动:等速运动:PI=0,MI=0 a aSISIJm MaPrrv可以用总惯性力可以用总惯性力PI来代替来代替PI和和MI,PI=PI,作用线由质心,作用线由质心S 偏移偏移IIhPMl=v变速运动:变速运动:SImaPrr v 构件构件BC上的惯性力系可简化为:上的惯性力系可简化为:加在质心加在质心S上的惯性力上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和惯性力偶MI。第4页/共40页一、一、一般力学方法(
4、续)一般力学方法(续)1)绕通过质心的定轴转动的构件)绕通过质心的定轴转动的构件3.绕定轴转动的构件绕定轴转动的构件2)绕不通过质心的定轴转动,)绕不通过质心的定轴转动,v等速转动:等速转动:PI=0,MI=0;v变速运动:只有惯性力偶变速运动:只有惯性力偶v等速转动:产生离心惯性力等速转动:产生离心惯性力v变速转动:变速转动:可以用总惯性力可以用总惯性力PI来代替来代替PI和和MI,PI=PI,作用线由,作用线由质心质心S 偏移偏移 lhsSIJa-=MnSImParr ,aSImPrr a aSIJM IIhPMl 第5页/共40页二、二、质量代换法质量代换法1.质量代换法质量代换法 按一
5、定条件,按一定条件,把构件的质量假想地用集中于某几个选把构件的质量假想地用集中于某几个选定的点上的集中质量来代替的方法。定的点上的集中质量来代替的方法。2.代换点和代换质量代换点和代换质量v代换点:上述的选定点。代换点:上述的选定点。v代换质量:集中于代换点上的假想质量。代换质量:集中于代换点上的假想质量。第6页/共40页二、二、质量代换法(续)质量代换法(续)2)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3)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的转动惯量不变。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的转动惯量不变。v以原构件的质心为坐标原点时,应满足:以原构件的质心为坐标原点时,应满足:3.质量代换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
6、件:质量代换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0011iniiiniiymxm()siiniiJyxm+221mmnii=1第7页/共40页二、二、质量代换法(续)质量代换法(续)用集中在通过构件质心用集中在通过构件质心S 的直线上的的直线上的B、K 两点的代换两点的代换质量质量mB 和和 mK 来代换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质量的代换法。来代换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质量的代换法。4.两个代换质量的代换法两个代换质量的代换法5.静代换和动代换静代换和动代换1)动代换:要求同时满足三个代换条件的代换方法。)动代换:要求同时满足三个代换条件的代换方法。+sKBkBKB
7、Jkmbmkmbmmmm22 +mbJkkbmbmkbmkmskB第8页/共40页二、二、质量代换法(续)质量代换法(续)2)静代换:在一般工程计算中,为方便计算而进行的仅)静代换:在一般工程计算中,为方便计算而进行的仅满足前两个代换条件的质量代换方法。满足前两个代换条件的质量代换方法。v取通过构件质心取通过构件质心 S 的直线上的直线上的两点的两点B、C为代换点,有:为代换点,有:vB及及C可同时任意选择,为工程计算提供了方便和条件;可同时任意选择,为工程计算提供了方便和条件;v代换前后转动惯量代换前后转动惯量 Js有误差,将产生惯性力偶矩的误差:有误差,将产生惯性力偶矩的误差:=+cmbm
8、mmmCBCB +cbbmmcbcmmCB()()a aa aD DssCBIJmbcJcmbmM +22第9页/共40页1.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F21=f N21v当外载一定时,运动副两元素间法向反力当外载一定时,运动副两元素间法向反力的大小与运动副两元素的几何形状有关:的大小与运动副两元素的几何形状有关:1 1)两构件沿单一平面接触两构件沿单一平面接触 N21=-QF21=f N21=f Q2)两构件沿一槽形角为)两构件沿一槽形角为2q q 的槽面接触的槽面接触N21sinq q=-QQfQffNFq qq qsinsin2121 QffNFv 2121vff q qs
9、in令令4 43 3 运动副中的摩擦力的确定运动副中的摩擦力的确定第12页/共40页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3)两构件沿圆柱面接触两构件沿圆柱面接触vN21是沿整个接触面各处反力的总和。是沿整个接触面各处反力的总和。v整个接触面各处法向反力在铅垂方向的整个接触面各处法向反力在铅垂方向的分力的总和等于外载荷分力的总和等于外载荷Q。取取N21=kQ(k 11.57)v-当量摩擦系数当量摩擦系数4 4)标准式标准式来计算。来计算。kfQfNF 2121vfkf 令令QfFv 21 不论两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如何,两元素间产生的不论两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如何,两元素间产生的滑动
10、摩擦力均可用通式:滑动摩擦力均可用通式:QffNFv 2121第13页/共40页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5 5)槽面接触效应槽面接触效应 当运动副两元素为槽面或圆柱面接触时,均有当运动副两元素为槽面或圆柱面接触时,均有v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沿槽面或圆柱面接触沿槽面或圆柱面接触的运动副的运动副两元素之间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平面接触运动副元素之两元素之间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平面接触运动副元素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间所产生的摩擦力。2.移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移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1 1)总反力和摩擦角总反力和摩擦角v总反力总反力R21:法向反力:法向反力N21和摩
11、擦力和摩擦力F21的合力。的合力。v摩擦角摩擦角 :总反力和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总反力和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fNfNNFtg 21212121 第14页/共40页2 2)总反力的方向总反力的方向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vR21与移动副两元素接触面的公法线偏与移动副两元素接触面的公法线偏斜一摩擦角斜一摩擦角;vR21与公法线偏斜的方向与构件与公法线偏斜的方向与构件1相对相对于构件于构件2 的相对速度方向的相对速度方向v1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3.斜面滑块驱动力的确定斜面滑块驱动力的确定 1)求使)求使滑块滑块1 沿斜面沿斜面 2 2 等速上行等速上行时所需的水平驱动力时
12、所需的水平驱动力P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正行程)(正行程)021=+QRPrrr)(a a+QtgP第15页/共40页 如果如果,P为负值,成为驱动力的一部分,作用为促为负值,成为驱动力的一部分,作用为促使滑块使滑块1沿斜面等速下滑。沿斜面等速下滑。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一、移动副中的摩擦(续)2)求保持)求保持滑块滑块1 1沿斜面沿斜面2 2等速下滑等速下滑所需的水平力所需的水平力 P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注意注意 当滑块当滑块1下滑时,下滑时,Q为驱动力,为驱动力,P为阻力,其作用为阻为阻力,其作用为阻止滑块止滑块1 加速下滑。加速下滑。(反行程)(反行程)0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原理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