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与疾病治疗关系杨英.PPTx
《阴阳学说与疾病治疗关系杨英.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阳学说与疾病治疗关系杨英.PPT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摘要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把这种哲学思想引用到医药学中,作为医药学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推理工具。本文就阴阳学说和疾病治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其中大量地援引了古今中医、中兽医名家有关该问题的论述,并列举了该理论指导下的方药组成,进一步说明了阴阳学说对疾病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第1页/共26页 阴阴阳阳学学说说认认为为机机体体之之所所以以能能够够进进行行正正常常的的生生命命活活动动,是是由由于于机机体体内内部部的的阴阴阳阳两两个个方方面面保保持持了了相相互互对对立立统统一一、协协调调平平衡衡关关系系的的结结果果。即即只只有有机机体体的的内内外外、表表里里、上
2、上下下各各部部分分之之间间,以以及及机机体体的的物物质质与与物物质质、功功能能与与功功能能、功功能能与与物物质质之之间间,必必须须经经常常保保持持其其相相互互协协调调平平衡衡的的关关系系,机机体体才才能能维维持持正正常常的的生生理理活活动动。见见图图1。如如果果因因某某种种原原因因而而使使阴阴阳阳失失却却了了协协调调平平衡衡,则则疾疾病病随随之之产产生生,出出现现复复杂杂的的病病理理变变化化,但但无无论论疾疾病病的的病病理理变变化化如如何何错错综综复复杂杂,总总不不外外乎乎阴阴阳阳的的偏偏盛盛与与偏偏衰衰。正正由由于于疾疾病病发发生生发发展展的的根根本本原原因因是是阴阴阳阳的的失失调调,故故调
3、调整整阴阴阳阳,补补其其不不足足,泻泻其其有有余余,恢恢复复阴阴阳阳的的相相对对平平衡衡,就就是是疾疾病病治治疗疗的的基基本本法法则则,即即素素问问至至真真要要大大论论所所说说的的:“谨谨察察阴阴阳阳所所在在而而调调之之,以以平平为为期期”。阴阴阳阳学学说说用用于于指指导导疾疾病病的的治治疗疗突突出出地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2页/共26页生理范围生理范围或或图图1第3页/共26页1阴阳偏盛的治疗2阴阳偏衰的治疗3 阴阳俱病的治疗第4页/共26页1阴阳偏盛的治疗第5页/共26页 阴阳偏盛,即阴偏盛或阳偏盛,是阴或阴阳偏盛,即阴偏盛或阳偏盛,是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4、。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中所说的“阳胜则热,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胜则寒”即是此意。即是此意。其原理是机体中的阴或阳绝对地亢盛,其原理是机体中的阴或阳绝对地亢盛,超出了正常范围,它多是由实邪侵犯机体所超出了正常范围,它多是由实邪侵犯机体所致,实邪侵犯机体后,使原本处于动态平衡致,实邪侵犯机体后,使原本处于动态平衡的阴阳二者中的阴或阳在力量上增加了,比的阴阳二者中的阴或阳在力量上增加了,比相对的另一方高出了许多,呈现相对的另一方高出了许多,呈现图图2的表现。的表现。第6页/共26页生理范围生理范围或或图图2第7页/共26页 正因为高出的这一大块阴或阳
5、的存在,正因为高出的这一大块阴或阳的存在,结果结果使得临床上出现了一片寒象或热象,是有余之使得临床上出现了一片寒象或热象,是有余之象象(证证)。若阴或阳相对的另一方还没有出现虚损,。若阴或阳相对的另一方还没有出现虚损,即一方高于正常范围,另一方仍在正常范围之即一方高于正常范围,另一方仍在正常范围之中,此时的中,此时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当为当为“损其有余损其有余”。由于。由于是有是有余之证,所以疾病的性质是属实证,故也有把余之证,所以疾病的性质是属实证,故也有把此此时的治疗原则定为时的治疗原则定为“实者泻之实者泻之”的,但无论是的,但无论是“损其损其有余有余”,还是,还是“实者泻之实者泻之”,二者
6、的本质是相,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同的,目的均在于通过目的均在于通过“损损”“泻泻”把绝对亢盛的一把绝对亢盛的一方拉下方拉下来,使其返回到正常的生理范围中来,重新和来,使其返回到正常的生理范围中来,重新和其其相对的一方构成动态平衡。具体一些的相对的一方构成动态平衡。具体一些的治法治法则则是是“热者寒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寒者热之”。第8页/共26页 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如如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所载的所载的“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就是一个集大苦、就是一个集大苦、大寒大寒之品之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于一方的泻火解毒
7、之于一方的泻火解毒之剂,剂,利用的就是上述利用的就是上述4种药物的苦寒直折之性,来使火邪种药物的苦寒直折之性,来使火邪去,去,热毒解,其针对的就是热毒壅盛于三焦而津液尚未损热毒解,其针对的就是热毒壅盛于三焦而津液尚未损伤伤所出现的一切实热火毒之证。所出现的一切实热火毒之证。阴盛则寒,属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阴盛则寒,属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如如元亨疗马集元亨疗马集中的中的“温脾散温脾散”就是专为马伤水而致就是专为马伤水而致腹痛起腹痛起卧所设的专方(卧所设的专方(益智仁、细辛、青皮、陈皮、厚朴、益智仁、细辛、青皮、陈皮、厚朴、当当归、苍术、牵牛子、葱、醋、甘草归、苍术、牵牛子、葱、醋
8、、甘草),寒邪直中脏腑,),寒邪直中脏腑,致使阴寒内盛,阳气难升,气血壅滞不通而证见腹痛致使阴寒内盛,阳气难升,气血壅滞不通而证见腹痛起起卧,故方用益智仁、细辛等辛热温通之品来散寒制阴,卧,故方用益智仁、细辛等辛热温通之品来散寒制阴,只要寒散阴消,则气血得畅,腹痛自止。这就是只要寒散阴消,则气血得畅,腹痛自止。这就是“治治寒以寒以热热”的典型例。的典型例。第9页/共26页2 阴阳偏衰阴阳偏衰的治疗的治疗第10页/共26页 阴阳偏衰,即阴偏衰或阳偏衰,是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调经论中所说的“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就是此意。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会导致
9、另一方的相对亢盛。即呈现图图3表现。第11页/共26页生理范围生理范围或或图图3第12页/共26页显然这是不足之证,因此,这时的治疗原则就不能象阴阳偏盛时那样采取直损其有余的那一方了,因为病机的产生是由于阴或阳中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显得另一方相对而高。而高的这一方也并没有超出正常范围,不是绝对的高,其仍在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如果此时采取“损其有余”的治疗原则,势必使原本处于正常生理范围内的那一方也发生虚损,而导致阴阳两方的俱虚,其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而这种误治又成为了导致一种新病产生的致病因素。所以,此时正确的治疗原则应是“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通过补阴阳中低于正常水平的那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阴阳 学说 疾病 治疗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