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定律及其扩展.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孟德尔定律及其扩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德尔定律及其扩展.ppt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孟德尔定律及其扩展孟德尔定律及其扩展本章要求本章要求本章要求本章要求vv掌握相关名词概念掌握相关名词概念vv掌握掌握MendelMendel遗传定律的中心论点、验证方法、遗传定律的中心论点、验证方法、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应用)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应用)vv掌握多对基因掌握多对基因(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条件及独立遗传的条件及一般规律;一般规律;vv掌握用概率定理和二项分布公式推算杂交后掌握用概率定理和二项分布公式推算杂交后代群体结构的方法及其统计检验方法(代群体结构的方法及其统计检验方法(2 2检检验)验)第1页/共79页基本名词概念基本名词概念基本名词概念基本名词概念vv性状(
2、性状(CharacterCharacter):生物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物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统称。特征的统称。vv单位性状(单位性状(Unite CharacterUnite Character):指生物的某一形态指生物的某一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如,豌豆的花色。特征或生理特征。如,豌豆的花色。vv相对性状(相对性状(Relative CharacterRelative Character):指同一单位性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如,豌豆花色的状的相对差异。如,豌豆花色的红花红花与与白花白花。vv表现型(表现型(PhenotypePhenotype):简称简称表型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
3、,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可观测的某一性状。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出来的可观测的某一性状。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作用的结果。vv基因型(基因型(GenotypeGenotype):指代表个体不同遗传组成的指代表个体不同遗传组成的基因组合类型。基因型不能用肉眼识别,只能通过基因组合类型。基因型不能用肉眼识别,只能通过基因的遗传行为加以区别。基因的遗传行为加以区别。第2页/共79页3.1 3.1 3.1 3.1 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定律的普遍性分离定律的普遍性分离定律
4、的意义分离定律的意义第3页/共79页vv Mendel Mendel 实验的特点实验的特点严格选材,且选择纯种作亲本严格选材,且选择纯种作亲本 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豌豆豌豆 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豆荚成熟后,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豆荚成熟后,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 于分类记数统计。于分类记数统计。精心设计精心设计 单因子分析单因子分析 双因子分析双因子分析 多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实验子代中出现的性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实验子代中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记数和数学归纳。状进行分类、记数和数学归纳。首创了测
5、交法首创了测交法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第4页/共79页所选择的七个单位性状中,其相对性状都存在明显差异,杂交后代个体间表现明显的类别差异。第5页/共79页相关符号相关符号相关符号相关符号 P:P:表示亲本表示亲本(parent)parent):表示母本表示母本(female parent)female parent):表示父本表示父本(male parent)male parent):表示杂交表示杂交,在母本上授上外来的花粉在母本上授上外来的花粉F(filial generation):F(filial generation):
6、表示杂种后代表示杂种后代F F1 1:杂种一代杂种一代F F2 2:杂种二代杂种二代F Fn n:杂种杂种n n代代:自交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株上的异花授粉。第6页/共79页一一一一对对对对相相相相对对对对性性性性状状状状的的的的杂杂杂杂交交交交实实实实验验验验vv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反交白花连续几代白花P红花()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株数690234比例2.95:1正交红花连续几代 红花P红花()白花()F1 红花F2红花白花株数705224比例3.15:1第7页/共79页一一一一对对对对相相相相对对对对性性性性状状状状的的的的
7、杂杂杂杂交交交交实实实实验验验验vv 分离现象的特点不论正反交,不论正反交,F F1 1代所表现的性状一致。代所表现的性状一致。F F1 1只只表表现现两两亲亲本本性性状状之之一一的的性性状状,这这种种现现象象叫叫显显性性现现象象。F F1 1代代表表现现出出来来的的性性状状叫叫显显性性性性状状,F F1 1代代未未表表现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隐性性状。F F1 1代自交的后代代自交的后代(F F2 2代代)出现性状分离,在出现性状分离,在F F1 1代未表代未表现的亲本性状在现的亲本性状在F F2 2代出现。代出现。F F2 2代在代在F F1 1代的基础上发
8、生了性状分离,表现出了双亲代的基础上发生了性状分离,表现出了双亲的性状,这一现象叫的性状,这一现象叫分离现象分离现象。第8页/共79页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vv孟德尔分离假说:孟德尔分离假说: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由相对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由相对的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本,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父本。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换句话说,配子中只含有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9、换句话说,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是均等的。显性完全。显性完全。第9页/共79页设:红花设:红花R R 白花白花r rP P 红花红花(RR)RR)白花(白花(rrrr)红花红花(RR)RR)白花白花 配子配子 R r R rR r R rF F1 1 Rr(Rr(红花红花)Rr(Rr(红花红花)F1代配子配子Rr配子RRR(红花)Rr(红花)rRr(红花)rr(白花)表型比:红花白花31基因型比:显性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121 (RR)(Rr)(rr)第10页/共79页
10、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规律的验证n n测交法测交法回回交交指指F F1 1代代个个体体与与任任何何一一个个亲亲本本类类型型个个体体的的交配。交配。测交测交指指F F1 1代个体与隐性亲本类型个体的回交。代个体与隐性亲本类型个体的回交。测交用于测定测交用于测定F F1 1代个体的基因型,其目的是代个体的基因型,其目的是检验被测个体是否是杂合体。检验被测个体是否是杂合体。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是否彼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是否彼此分离;在下一代中又是否进入到不同的合子此分离;在下一代中又是否进入到不同的合子中去;其结果看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是否各占中去;其结
11、果看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是否各占一半。若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假说成立。一半。若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假说成立。n n自交法自交法第11页/共79页分离定律的普遍性分离定律的普遍性分离定律的普遍性分离定律的普遍性水稻:有芒水稻:有芒无芒无芒有芒有芒 3 3有芒有芒1 1无芒无芒小麦:无芒小麦:无芒有芒有芒无芒无芒 3 3无芒无芒1 1有芒有芒番茄:红果番茄:红果黄果黄果红果红果 3 3红果红果1 1黄果黄果猪毛色:白猪猪毛色:白猪黑猪黑猪白猪白猪 3 3白猪白猪1 1黑猪黑猪第12页/共79页分离定律的意义分离定律的意义分离定律的意义分离定律的意义vv分离定律分离定律 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干扰,保
12、持相互独立,在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干扰,保持相互独立,在配子形成时,各自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正常情配子形成时,各自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正常情况下,配子分离比为况下,配子分离比为1111,F F2 2代基因型比是代基因型比是121121,F F2 2代表型比为代表型比为3131。vv分离定律的意义分离定律的意义揭示了粒子遗传的原理揭示了粒子遗传的原理(性状是由颗粒性的遗传因性状是由颗粒性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子决定的。指导育种实践指导育种实践选种要选纯合子;测交验证种子选种要选纯合子;测交验证种子(畜)的纯度;连续近交,提纯种群,培育优良纯(畜)的纯度;连续近交,提纯种群,培育优良纯系;控制近
13、交程度,固定优良性状。系;控制近交程度,固定优良性状。指导生产指导生产生产上提倡经济杂交,获得整齐一致生产上提倡经济杂交,获得整齐一致的生产群体。的生产群体。第13页/共79页3.2 3.2 3.2 3.2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又称又称“独立分配独立分配规律规律”,指独立遗传的两,指独立遗传的两对或两以上相对性状对或两以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世代传递在世代传递过程中的遗传规律。过程中的遗传规律。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遗传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现象的解释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规律的验证自由组合与染色体行为的自由组合与染色体行为的 平行关系
14、平行关系多对多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的遗传的遗传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规律的意义第14页/共79页 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子叶颜色:黄色子叶(Y)对绿色子叶(y)为显性 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v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第15页/共79页杂种后代的表现:杂种后代的表现:F F1 1两性状均只表现显性状状,两性状均只表现显性状状,F F2 2出现出现9 9种基因型、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四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两种两种亲本型、两种重组重组型型),表型比例,表型比例接近接近9:3:3:19:3:3:1。对对每对相对性状分析发现,它们仍然符合每对相对性状分析发现,它们仍然符合3:1 3:1
15、 的性的性状分离比例。状分离比例。黄色黄色:绿色绿色=(315+101):(108+32)=416:140 =(315+101):(108+32)=416:140 3:1.3:1.圆粒圆粒:皱粒皱粒=(315+108):(101+32)=423:133 =(315+108):(101+32)=423:133 3:1.3:1.这说明每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决定着不同性状这说明每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决定着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在遗传传递上有相对独立性。其的遗传因子(基因)在遗传传递上有相对独立性。其实质是实质是决定种子形状和子叶颜色的决定种子形状和子叶颜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非基因位于不同的非同
16、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vv 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6页/共79页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现象的解释现象的解释现象的解释自由组合假说:自由组合假说: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独立,在形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独立,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完全自由、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完全自由、随机的,互不干扰;随机的,互不干扰;配子在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也是配子在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也是独立的、自由的、随机的。独立的、自由的、随机的。设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为:设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为:圆粒圆粒 R R 皱粒皱
17、粒 r r 黄色黄色 Y Y 绿色绿色 y y第17页/共79页Punnett方格图:Y/y与R/r两对基因独立分配纯合子(主对角线)纯合子(主对角线)1 1YYRR 1YYrr 1yyRR 1yyrr YYRR 1YYrr 1yyRR 1yyrr 2YyRR 2Yyrr 2yyRr 2YyRR 2Yyrr 2yyRr 2YYRr 2YYRr双杂合子(次对角线)双杂合子(次对角线)4 4YyRrYyRr基因型通式基因型通式 9 9 Y-R-3Y-rr 3yyR-1yyrr Y-R-3Y-rr 3yyR-1yyrr 表型通式表型通式 9 9YR 3Yr 3yR 1yr YR 3Yr 3yR 1y
18、r 第18页/共79页双杂合体YyRr四种类型配子形成示意图第19页/共79页注:Y,y位于豌豆第1染色 体上;R,r位于豌豆第7染色体上。第20页/共79页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规律的验证规律的验证规律的验证vv 测交测交vv 自交自交vv 四分子分析(自学)四分子分析(自学)vv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第21页/共79页vv 测交测交测交测交实际测交试验结果与实际测交试验结果与F F1 1配子类型、比例及测交后代表配子类型、比例及测交后代表型比的预期结果是否相符?是检验型比的预期结果是否相符?是检验MendelMendel自由组合假说自由组合假说的事实依据
19、。的事实依据。第22页/共79页vv自交自交自交自交F F2 2各类表现型、基因型及其自交结果推测各类表现型、基因型及其自交结果推测.4 4种表现型:只有种表现型:只有1 1种的基因型唯种的基因型唯一,其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一,其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9 9种基因型:种基因型:4 4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两对基因均纯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两对基因均纯合;合;4 4种会发生种会发生3:13:1的性状分离,一对基因杂的性状分离,一对基因杂合;合;1 1种会发生种会发生9:3:3:19:3:3:1的性状分离,双杂合的性状分离,双杂合基因型。基因型。第23页/共79页v实际自交试验结果.v结论:自由组合定律
20、第24页/共79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不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同对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基础上,非的自由组合,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基础上,非等位基因随机组合在一起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等位基因随机组合在一起进入不同的配子中。v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第25页/共79页vv染色体行为与基因行为的平行关系染色体行为与基因行为的平行关系 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细胞中的染色体也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细胞中的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是成对存在的。
21、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基因自由组合;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也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也自由组合。也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也自由组合。形成合子时,基因又恢复成对;染色体数形成合子时,基因又恢复成对;染色体数目也恢复成对(目也恢复成对(2 2n n)自由组合与自由组合与自由组合与自由组合与 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第26页/共79页vv染色体行为与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的关系染色体行为与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的关系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分离规律的实质是F F1 1形成配子时
22、等位基因的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学基础是减分离。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使数分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使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等位基因的分离是靠减数分裂来实现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是靠减数分裂来实现的)。自由组合的实质是自由组合的实质是F F1 1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种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因自由组合,这种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是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来自由组合是
23、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来实现的)。实现的)。第27页/共79页多对多对多对多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的遗传的遗传的遗传的遗传如3对 黄色圆粒红花 绿色皱粒白花P YYRRCC yyrrccF1 YyRrCcF2 1/4RR 1/4CC1/64 YYRRCC 1/4YY 2/4Rr 2/4Cc4/64 YYRrCc 1/4rr 1/4cc1/64 YYrrcc 1/4RR 1/4CC基因 2/4Yy 2/4Rr 2/4Cc分离 1/4rr 1/4cc 1/4RR 1/4CC 1/4yy 2/4Rr 2/4Cc 1/4rr 1/4cc更多对呢?如AABBCCDDEEFFaabbccDD
24、eeFF的结果如何?第28页/共79页杂种杂合基因对数与F2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关系杂种杂合显性完全F1形成的F2基因F1产生的雌F2纯合F2杂合F2表现基因对数时F2表现不同配子型的种雄配子的可基因型基因型型分离型的种类的种类类能组合数的种类的种类比例 1 2 2 3 4 2 1 3:1 2 4 4 9 16 4 5 (3:1)2 3 8 8 27 64 8 19 (3:1)3 n 2n 2n 3n 4n 2n 3n-2n (3:1)n第29页/共79页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规律的意义规律的意义规律的意义vv揭示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间的遗传关揭示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
25、因间的遗传关系。系。理论意义理论意义vv不同对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基因重组是生物不同对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生物界出现发生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生物界出现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vv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可按照人类的意愿组合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可按照人类的意愿组合两个亲本的优良特性,培育新的物种类型。两个亲本的优良特性,培育新的物种类型。vv预测杂交后代中出现优良性状组合的大致比预测杂交后代中出现优良性状组合的大致比例,便于确定育种规模。例,便于确定育种规模。第30页/共79页3.3 3.3 3.3 3.3 数理统计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数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德尔 定律 及其 扩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