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章: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ppt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本章重点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熟悉框架结构的布置原则与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原则与方法;熟悉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 算方法;熟悉梁、柱的配筋计算和构造要求。第1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12层310层10层或28m3.1概概 述述房屋按高度和层数分类低层多层高层第2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优点优点 结构轻巧;整体性好;可形成大空间;施工方便;较为经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第3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
2、一章帮 助缺点缺点抵抗水平荷载能力差;侧向刚度小,侧移大;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大。框架结构受力变形动画第4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3.2结构布置方法结构布置方法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与建筑的平、立剖面划分相一致;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能有效地进行;结构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第5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好差平面布置第6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好差竖向布置第7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 妥善地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
3、沉降以及地震 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施工简便;经济合理。第8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结构布置方法特点特点房屋横向刚度大,侧移小;横梁高度大,室内有效净空小。非抗震时使用横向布置 横向承重第9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特点:特点:连系梁截面较小,框架梁截面尺寸大,室内有效净空高;对纵向地基不均匀沉降较有利;房屋横向刚度小,侧移大。纵向布置 纵向承重第10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特点:特点:整体性好,受力好;适用于整体性要求 较高和楼面荷载较 大的情况。双向布置 双向承重第11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
4、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3.3截面尺寸估算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梁3-1n框架梁截面尺寸估算l0 梁的计算跨度;hb 梁的截面高度;bb 梁的截面宽度。一般情况下: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3-2第12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3-3n框架梁线刚度Ec 混凝土弹性模量;I 框架梁截面惯性矩,见表3.3.1;l 框架梁的跨度。式中:第13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表框架梁惯性矩取值楼板类型楼板类型边框架梁边框架梁中框架梁中框架梁现浇楼板现浇楼板I=1.5I0I=2.0I0装配整体式楼板装配整体式楼板I=1.
5、2I0I=1.5I0装配式楼板装配式楼板I=I0I=I0注:I0为梁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惯性矩,。第14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多层建筑:Hi 第i层层高;hc 柱截面高度;bc 柱截面宽度。框架柱的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 mm,圆柱的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 mm,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3-53-43.3.2 框架柱n框架柱截面尺寸估算第15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高层建筑:N 柱中轴向力。Nv 柱支承的楼面荷载面积上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向 力设计值。可近似将楼面板沿柱轴线之间的中 线划分,恒载和活载的分项系数均取1.25,
6、或 近似取1214 kN/m2进行计算。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1.11.2)Nv 3-6第16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Ec 混凝土弹性模量;I 框架柱截面惯性矩。n框架柱线刚度3-73-8第17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3.4计算简图的确定计算简图的确定n计算单元的选取计算单元选取第18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n计算简图实际结构l01l02计算简图第19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3.5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框架荷载垂直荷载水平荷载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框架自重;粉
7、灰重;板、次梁、墙体重。人群、家具、设备等荷载,取值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可折减。第20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3.6内力计算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n 楼面荷载分配原则当采用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楼盖时,板上荷载通过预制板的两端传递给它的支承结构;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面上的恒载和活载根据每个区格板两个方向的边长比,沿单向或双向传递,区格板长边/短边3时沿单向传递,长边/短边3时沿双向传递。第21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现浇楼盖荷载传递示意图第22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n竖向活载最不利布置(1)逐跨
8、布置法 恒载一次布置,楼屋面活载逐跨单独作用在各跨上,分别算出内力,再对各控制截面组合其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力。恒载一次布置活载分跨布置第23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2)最不利荷载布置法 恒载一次布置,楼屋面活载根据影响线,直接确定产生某一指定截面最不利内力的活载布置。此法用手算方法进行计算很困难。最不利荷载的布置第24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3)分层布置法或分跨布置法 恒载一次布置,为简化计算,当活载与恒载的比值不大于3时,可近似将活载一层或一跨做一次布置,分别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最不利内力组合。qqqqqq分层布置法分跨布置法第
9、25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4)满布荷载法 当活载与恒载的比值不大于1时,可不考虑活载的最不利布置,把活载同时作用于所有的框架上,这样求得的支座处的内力可直接进行内力组合。但求得的梁跨中弯矩应乘以1.11.2的系数予以增大。第26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n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1)分层法基本假定基本假定忽略垂直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每层梁上的荷载只在本层梁及与其相连的上、下层柱产生内力,不在其他层梁和其他层柱 上产生内力。第27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 根据以上假定,多、高层框架可分层
10、作为若干个彼此互不关连的且柱端为完全固定的简单刚架近似计算。简单刚架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一般循环2次。分层法计算示意图第28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由于除底层外上层各柱的柱端实际为弹性固定,计算简图中假定为完全嵌固,为减少计算误差,除底层柱外,上层各柱的线刚度乘以0.9的修正系数。线刚度修正第29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 考虑除支座外,框架各节点为弹性固定,因此底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1/2,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1/3;传递系数修正第30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 分层法计算的
11、各梁弯矩为最终弯矩,各柱的最终弯矩为与各柱相连的两层计算弯矩叠加;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所有构件均可采用弹性刚度。基本步骤:基本步骤:绘出结构的计算简图,在每个节点上绘两个框;计算汇交于每一节点各杆的转角分配系数,并检查是否满足 ,以作校核;3-9第31页/共63页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章主 页目 录上一章帮 助(2)迭代法(不考虑框架侧移)计算荷载作用下各杆端产生的固端弯矩Mgik,并 写在相应的各杆端部,求出汇交于每一节点的各杆固端弯矩之和MFik,把它写在该节点的内框中;按下式计算每一杆件的近端转角弯矩Mik,即3-10 式中,汇交于节点i各杆的远端转角弯矩 之和,最初可假定为0。第32页/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层 高层 框架结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