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传输线的基本理论.pptx
《第二传输线的基本理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传输线的基本理论.ppt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类TEM或准TEM传输线封闭金属波导表面波波导(开波导)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等 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单根线等矩形、圆形、脊形、椭圆形等第1页/共73页分析方法场 路电压、电流(基尔霍夫定律)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长线长线(Long Line)短线短线(Short Line)忽略分布参数效应忽略分布参数效应 ,只考虑传输信号幅度,只考虑传输信号幅度,不考虑相位。不考虑相位。集中参数电路集中参数电路 考虑分布参数效应,考虑分布参数效应,包括传输信号的幅度包括传输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和相位。分布参数电路分布参数电路 第2页/共73页传输线方程(dz)2.1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传输线方程
2、及其解 dzzz+dzZlZgEglu(z+dz,t)i(z+dz,t)L1dzC1dzG1dzu(z,t)i(z,t)(a)(b)(c)(d)R1dz0第3页/共73页传输线方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第4页/共73页代入传输线方程时谐传输线方程第5页/共73页传输线方程的解通解:将方程化为只有一个待求函数的方程第6页/共73页结论:传输线上传输的电压和电流以波动形式分布;任意点处电压和电流由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而成。代表沿-z方向(由电源到负载)传播的波入射波代表沿+z方向(由负载到电源)传播的波反射波通解物理意义第7页/共73页定解已知负载端的解=0(无耗)第8页/共73页传输线的主要参数特
3、性阻抗Zc:传输线上行波电压与行波电流之比无耗:同轴线:平行双线:第9页/共73页传播常数:单位长度电压的振幅变化:单位长度电压的相位变化相速度:行波等相位面移动的速度。波长:波在一周期内沿线所传播的距离无耗:第10页/共73页2.2 传输线的工作参数传输线的工作参数无损耗的均匀传输线有损耗的均匀传输线n输入阻抗Zin:任意点的电压与电流比值第11页/共73页1.与位置、频率、负载阻抗、特性阻抗密切相关2./4变换性3./2周期性4.当ZL=Zc时,Zin=Zc电压反射系数:某点的反射电压波与入射电压波之比第12页/共73页1.反射系数反映了入射波与反射波幅度与相位关系,模值小于等于12.无耗
4、情况下,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电压反射系数模值相等3.具有/2周期性无耗L:表示负载处反射电压波与入射电压波之间的相位差2d:表示反射电压波与入射电压波之间行程差引起的相位差第13页/共73页n驻波比: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参量间关系:第14页/共73页2.3 传输线的工作状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态行波状态第15页/共73页结论结论:沿线电压和电流振幅不变 电压和电流在任意点上都同相 传输线上各点阻抗均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 行波状态下沿线的电压、电流分布行波状态下沿线的电压、电流分布ZL=Z0Z0U,Izzu(z,t)i(z,t)第16页/共73页驻波状态终端开路无耗终端开路线的驻波特性无耗终端开路线的驻波
5、特性 第17页/共73页沿线各点电压和电流振幅按余弦变化,电压和电流相位差90,功率为无功功率,即无能量传输。在z=n/2(n=0,1,2,)处为电压波腹点、电流波节点;在z=(2n+1)/4(n=0,1,2,)处为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传输线上各点阻抗为纯电抗,0z /4内,Zin为容性;/4z /2内,Zin呈感性。(/4变化性,/2周期性)第18页/共73页终端短路终端短路线中的纯驻波状态3l/4l/2l/4l3l/4l /2l/4lOzzzOZinUI第19页/共73页沿线各点电压和电流振幅按余弦变化,电压和电流相位差90,功率为无功功率,即无能量传输。在z=n/2(n=0,1,2,
6、)处为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在z=(2n+1)/4(n=0,1,2,)处为电压波腹点、电流波节点。传输线上各点阻抗为纯电抗 0z/4内,Zin为感性;/4z/2内,Zin呈容性。(/4变化性,/2周期性)第20页/共73页理想的终端开路线是在终端开口处接上/4短路线来实现的 UI l/2l/40OOOOZinzzz第21页/共73页终端纯电抗负载UIUIIocIslOOzzOZinzzOOZinOO(a)(b)jXL-jXLO当终端负载为纯电感时,可用小于/4的短路线来代替当终端负载为纯电容时,可用长度小于/4的开路线来代替第22页/共73页l沿线各点电压和电流振幅按余弦变化,电压和电流相位
7、差90,功率为无功功率,即无能量传输。l此时终端既不是波腹也不是波节,沿线电压、电流仍按纯驻波分布。l输入阻抗纯电抗第23页/共73页 综上所述,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无论是短路、开路还是接纯电抗负载,终端均产生全反射,沿线电压电流呈驻波分布,其特点为:沿线同一位置的电压电流之间时间和距离相位差均为/2,所以驻波状态只有能量的存贮并无能量的传输。驻波波腹值为入射波的两倍,波节值等于零。短路线终端为电压波节、电流波腹;开路线终端为电压波腹、电流波节;接纯电抗负载时,终端既非波腹也非波节。波腹、波节具有/2周期性,/4变换性。输入阻抗为纯电抗。第24页/共73页行驻波状态混合波第25页/共73页第26
8、页/共73页特点:无耗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幅值沿线非正弦周期分布电压波腹点(电流波节点)位置出现在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位置出现在第27页/共73页例:下图为一传输线网络,其AB段、BD段长为/4,BC段长/4,各段传输线波阻抗均为 。传输线CC端口开路,DD端口接纯负载 。求传输线AA端口输入阻抗及各段传输线上的电压驻波比。ABCCBADDBD=2BC=AB=2第28页/共73页例:已知某同轴线的特性阻抗50欧姆,线上驻波系数1.5,第一电压波节点离终端10mm,相邻节点间距离50mm,求负载阻抗。第29页/共73页2.4 史密斯圆图史密斯圆图阻抗圆图(等反射系数圆+归一化电阻、电抗圆)等反
9、射系数圆第30页/共73页特点:1.|是以(0,0)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称为等反射系数圆,其最大半径为1,与|一一对应,称等驻波比圆。2.等反射系数圆上不同的点代表传输线上不同位置的反射系数3.z增加(负载向波源方向)顺时针转动z减小(波源向负载方向)逆时针转动转动角度和距离之间满足:转动角度和距离之间满足:第31页/共73页归一化电阻、电抗圆第32页/共73页uv特点:1.归一化电阻圆圆心在u轴上,所有圆都与(1,0)点相切,随 增大,圆心右移,半径减小。2.归一化电抗圆圆心在u=1的直线上,所有圆都与(1,0)点相切,随 减小,圆心上移,半径无穷大,圆与u轴重合,所以u轴也称为纯阻线。v第
10、33页/共73页阻抗圆图上特殊的点、圆、线、面特殊点(0,0)(1,0)(-1,0)(1,0)(-1,0)(0,0)(1,0)(-1,0)特殊点(0,0)(1,0)(-1,0)匹配点开路点短路点纯电抗圆匹配圆特殊圆|=1波节点的集合纯电阻线特殊线实轴左实轴右实轴波腹点的集合第34页/共73页感性平面特殊面 上半平面下半平面容性平面02X=2的电抗圆X=-2的电抗圆0.250.51X=1X=0.5X=0.25匹配点匹配点开路点开路点短路点短路点波腹点的集合波节点的集合感性感性容性容性纯电抗圆纯电抗圆1匹配圆匹配圆第35页/共73页ZL负载阻抗经过负载阻抗经过一段传输线一段传输线在等在等G G圆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传输线 基本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