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2.ppt
《第13章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2.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是在位移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值解法,它不必计算节点位移,也无须求解联立方程,可以直接通过代数运算得到杆端弯矩。力矩分配法的适用对象:是连续梁和无节点线位移刚架。内力正负号的规定:同位移法的规定一致。杆端弯矩使杆端顺时针转向为正,固端剪力使杆端顺时针转向为正。定义:定义:杆件固定端转动单位角位移所引起的力矩称为该杆的转动刚度,(转动刚度也可定义为使杆件固定端转动单位角位移所需施加的力矩)。转动刚度与远端约束及线刚度有关 远端固定:S=4 i 远端铰支:S=3i 远端双滑动支座:S=i 远端自由:S=0 (i为线
2、刚度)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 1、转动刚度、转动刚度(S)刚节点B将产生一个转角位移 固端弯矩固端弯矩():是被约束隔离各杆件在荷载单独 作用下引起的杆端弯矩。MF一般地不等于零,称为节节点不平衡力矩点不平衡力矩。现放松转动约束,即去掉刚臂,这个状态称为放松状态 节点B将产生角位移,并在各杆端(包括近端和远端)引起杆端弯矩,记作 则固端弯矩与位移弯矩的代数和就是最终杆端弯矩。2、近端位移弯矩的计算及分配系数、近端位移弯矩的计算及分配系数AB杆:远端为固定支座,转动刚度SBA=4i BC杆:远端为铰支座,转动刚度SBC=3i BD杆:远端为双滑动支座,转动刚度SBD=i 各杆近端(B端)的杆端弯矩
3、表达式:式中:显然,杆的近端位移弯矩为:由B节点的力矩平衡条件M=0得:解得未知量为:解得的未知量代回杆近端位移弯矩的表达式,得到:将未知量代回杆近端分配弯矩的表达式,得到:上式中括号前的系数称为分配系数分配系数,记作,即:一个杆件的杆端分配系数等于自身杆端转动刚度除以杆端节点所连各杆的杆端转动刚度之和。各结点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由此可知,一个节点所连各杆的近端杆端分配弯矩总和在数值上等于节点不平衡力矩,但符号相反,即:而各杆的近端分配弯矩是将不平衡力矩变号后按比例分配得到的。3、远远端端传递传递弯矩的弯矩的计计算及算及传递传递系数系数近端杆端分配弯矩可通过固端弯矩按比例分配得到,而远端传递弯矩
4、则可通过近端位移弯矩得到。设:式中C称称为为传递传递系数系数,它只与它只与远远端端约约束有关。束有关。远端为固定支座:C=远端为铰支座:远端为双滑动支座:远端为自由:C=0C=0C=-100近端固定、远端自由-1-i近端固定、远端双滑动0近端固定、远端铰支1/2近端固定、远端固定传递系数C转动刚度S约束条件转动刚度与传递系数表力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分配结点;将各独立刚节点看作是锁定的(固定端),查表13.1得到各杆的固端弯矩。2.计算各杆的线刚度、转动刚度S,确定刚节点处各杆的分配系数。并注意每个节点处总分配系数为1。3.计算刚节点处的不平衡力矩,将节点不平衡力矩变号分配,得近端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位移 力矩 分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