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ppt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回顾各种工程的地质环境之岩浆岩 2.岩浆岩的主要特征 3.3.岩浆岩的分类分类岩浆岩的分类分类1.岩浆作用2 2一、外力地质作用概述 第四章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二、沉积岩的基本概念三、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四、沉积岩的分类四、沉积岩的分类五、常见的沉积岩五、常见的沉积岩 面向面向2121世纪人类生存问题世纪人类生存问题 19981998年年4 4月月在在西西班班牙牙召召开开了了国国际际第第1515届届沉沉积积学学大大会会。该该次次会会议议的的主主题题是是:随随着着全全球球人人口口的的快快速速增增长长,伴伴随随自自然然资资源源需需求求的的增增加加,技技术
2、术快快速速进进步步及及其其对对星星球球学学的的冲冲击击,预预示示着着一一个个新新的的地地球球历历史史研研究究时时期期即即将将到到来来。这这一一时时期期,为为第第四四纪纪后后时时期期,将将以以地地质质旋旋回回的的“戏戏剧剧性性”变变化化为为特特征征。此此次次会会议议强强调调了了沉沉积积学学的的重重要要性性,以以及及它它对对这这一一领领域域的的贡贡献献并并以以此此为为目目标标。沉沉积积学学研研究究可可以以预预见见这这种种“戏戏剧剧性性”的的变变化化和和结结果果,及及其其对对星星球球气气候候、侵侵蚀蚀、地地貌貌、地地球球生生命命的的影影响响。沉沉积积学学在在预预测测自自然然突突变变(洪洪水水、海海啸
3、啸及及风风暴暴等等),恢恢复复不不平平衡衡的的自自然然系系统统(河河谷谷、海海滩滩等等),控控制制和和预预测测污污染染,矿矿产产资资源源勘勘探探和和扩扩大大,城城市市垃垃圾圾和和有有毒毒物物质质处处理理,以以及工程地质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及工程地质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7.9%7.9%。它主要分布在。它主要分布在地地壳表层壳表层,在地表露出的三大类岩石中,它的面积占,在地表露出的三大类岩石中,它的面积占75%75%,是最常见的岩石,也是最常见的岩石,也是工程建筑的主要场地是工程建筑的主要场地。沉积岩中赋。沉积岩中赋存有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许
4、多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存有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许多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沉积岩的形成与外力地质作用密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沉积岩的形成与外力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因此,首先必须了解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相关,因此,首先必须了解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第四章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地壳表层地壳表层”是指是指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生物圈的全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生物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层部以及岩石圈的上层。它是包围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沉。它是包围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沉积岩就生成在这个层圈中,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沉积岩生成积岩就生成在这个层圈中,所以可以把它称为
5、沉积岩生成圈或圈或沉积圈沉积圈。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地壳表层条件地壳表层条件”的特征如下:的特征如下:1 1温度温度 地地壳壳表表层层的的温温度度变变化化范范围围不不大大。根根据据现现代代的的地地理理学学资资料料,地地表表最最高高温温度度见见于于非非洲洲中中部部,可可达达8585;最最低低温温度度见见于于俄俄罗罗斯斯西西伯伯利利亚亚北北部部勒勒拿拿河河右右岸岸北北极极圈圈内内的的维维尔尔霍霍扬扬斯斯克克,可可达达-7070。因此,。因此,地表最大温差达地表最大温差达150150160160左右。左右。2 2压力压力 海海平平面面的的压压力力为为0.1 0.1
6、 MpaMpa,山山区区不不到到0.1 0.1 MPaMPa。如如果果按按水水深深每每增增加加10m10m,压压力力增增加加0.1 0.1 MPaMPa计计算算,则则200m200m水水深深的的浅浅海海海海底底压压力力约约为为2 2 MPaMPa,最最深深海海海海底底的的压压力力约约为为100 100 MPaMPa以以上上。一一般说来,绝大部分沉积岩形成的压力在般说来,绝大部分沉积岩形成的压力在0.10.12 MPa2 MPa的范围内。的范围内。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 水水和和大大气气是是母母岩岩风风化化的的主主要要营营力力,也也是是母母岩岩风风化化产产物物以以
7、及及火火山山物物质质等等搬搬运运的的主主要要介介质质。绝绝大大多多数数沉沉积积岩岩都都是是在在水水体体中中沉沉积积的的,所所以以有有些些人人把把沉沉积积岩岩称称作作“水水成成岩岩”。其其实实水水成成岩岩只只是是沉沉积积岩岩的的一一部部分分,还还有有主主要要由由风风的的作作用用形形成成的的“风风成成岩岩”、主主要要由由冰冰川川作作用用形形成成的的“冰冰碛碛岩岩”以以及及由由火火山山作作用用形形成成的的“火火山山碎碎屑屑岩岩”。相相反反,这这种种地地表表条条件件下下的的水水和和大大气气作作用用,在在岩岩浆浆岩岩和和变变质质岩岩的的形形成成过过程程中中,则则是是不不重重要的。要的。第四章第四章 1.
8、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3.3.水和大气的作用水和大气的作用4.4.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 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也是沉积岩形成的重要因素。有的沉积岩,如生物礁石灰岩、硅藻岩和煤等,主要是由生物遗体形成的,此即所谓的“生物岩”。还有一些沉积岩,是在生物作用的影响下或参与下,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这类沉积岩统称为“生物化学岩”。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 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 (一)大气(一)大气 大气包围着固体地球,形成地球最外一个层圈,称为大大气包围着
9、固体地球,形成地球最外一个层圈,称为大气圈。大气圈下部的组成物质就是空气。空气的密度随着高气圈。大气圈下部的组成物质就是空气。空气的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故高空缺氧。空气还能够渗透到地下数十公度增加而减少,故高空缺氧。空气还能够渗透到地下数十公里深的岩石中。里深的岩石中。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1.1.对流层:对流层:位于位于大气圈最下部大气圈最下部。顶面离地面高度达。顶面离地面高度达8-18km8-18km,在,在赤道地区高,在极地低。赤道地区高,在极地低。温度由下而上逐渐降低温度由下而上逐渐降低,每升高,每升高1km1km温度约降温度约降6.56.50 0C
10、 C,其顶面温度约为,其顶面温度约为-55-550 0C C;2.2.平流层:平流层: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其顶面离地面高度达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其顶面离地面高度达55km55km。大气的循环影响不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的循环影响不到平流层,平流层内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到到50km50km达最大值。平流层上部有一臭氧层存在。达最大值。平流层上部有一臭氧层存在。3.3.大气圈的地质意义大气圈的地质意义(1 1)大气中的成分是许多地质作用得以发生的物)大气中的成分是许多地质作用得以发生的物质因素。质因素。氧氧是氧化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同时是是氧化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同时是生命存
11、在的条件。生命存在的条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有机质的是植物制造有机质的物质来源,它直接参与了生物成岩的过程。氧与物质来源,它直接参与了生物成岩的过程。氧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浓度影响着海水中沉积物的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浓度影响着海水中沉积物的性质和特征。质和特征。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2 2)大气)大气是生命的保护层是生命的保护层。大气圈中的。大气圈中的臭氧臭氧吸收吸收了绝大部分紫外线,大大减低了透入地面的紫外了绝大部分紫外线,大大减低了透入地面的紫外线含量,保护了地面生物免受伤害。线含量,保护了地面生物免受伤害。(3 3)由于大气圈存在,地球表面才具有)由
12、于大气圈存在,地球表面才具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太。太阳能通过大气进入地面时,约有阳能通过大气进入地面时,约有1/31/3 的能量消耗于大气的的能量消耗于大气的扩散和云层的反射而直接扩散和云层的反射而直接返回太空返回太空,其余的能量通过大气,其余的能量通过大气吸收后再传导给地面使地面增温,因而地表白昼的温度不吸收后再传导给地面使地面增温,因而地表白昼的温度不致过高;同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尽管很低,但能够致过高;同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尽管很低,但能够“捕获捕获”从地面辐射出来的一部分热能,使地面在夜晚也从地面辐射出来的一部分热能,使地面在夜晚也不致过冷,发挥温室效应的作用。不致过冷,发
13、挥温室效应的作用。(4 4)风的作用。风是热和水蒸气的主要传送者,它)风的作用。风是热和水蒸气的主要传送者,它影响影响气候气候;此外,风也是塑造地面形态和搬运物质的;此外,风也是塑造地面形态和搬运物质的动力动力,它,它飞沙走石、破坏岩石、搬运尘土、形成沙漠;它推动海水飞沙走石、破坏岩石、搬运尘土、形成沙漠;它推动海水运动、形成波浪和洋流、影响着海水地质作用的进程。运动、形成波浪和洋流、影响着海水地质作用的进程。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二)水(二)水 大量的水以液体和固体状态存在。大量的水以液体和固体状态存在。海水海水是地表水的主体,是地表水的主体,占占地球水体总
14、量的地球水体总量的97.3%97.3%。大陆上的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土。大陆上的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土壤和岩石空隙以及高山和寒冷地区的冰雪中,约占水体总量的壤和岩石空隙以及高山和寒冷地区的冰雪中,约占水体总量的2.7%2.7%。地表水体围绕地球表层构成连续的层圈。地表水体围绕地球表层构成连续的层圈-水圈。水圈。(1 1)水圈中的各部分水体是相互)水圈中的各部分水体是相互联系和转化联系和转化的。地表水通过的。地表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圈,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又凝结成雨雪再降到陆地蒸发进入大气圈,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又凝结成雨雪再降到陆地和海洋。降落到地表的水一部分再蒸发变成水蒸气,一部分转和海洋。降落到地表
15、的水一部分再蒸发变成水蒸气,一部分转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其余注入地表水系,最后汇入海洋。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其余注入地表水系,最后汇入海洋。(2 2)水是一种)水是一种溶剂溶剂。地表水中往往含有酸类成分(如水中多少。地表水中往往含有酸类成分(如水中多少都溶有都溶有COCO2 2),能溶解矿物和岩石;水还能促进各种化学反应进),能溶解矿物和岩石;水还能促进各种化学反应进行。运动的水体以其动能破坏岩石,并将破坏的产物搬运到一行。运动的水体以其动能破坏岩石,并将破坏的产物搬运到一定的场所进行堆积。定的场所进行堆积。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3 3)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没有水
16、就不会有生命,)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只有当地球有了游离水以后才有生物的形成。同时,只有当地球有了游离水以后才有生物的形成。同时,水在地表的循环影响着生物界的面貌,从而制约着水在地表的循环影响着生物界的面貌,从而制约着生物的地质作用。生物的地质作用。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三)生物(三)生物 生物广泛分布于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面构成生物广泛分布于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面构成一个连续的层圈一个连续的层圈-生物圈。生物圈有相当的厚度,生物圈。生物圈有相当的厚度,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大气圈的下部到地下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大气圈的下部到地下3-4km3-4k
17、m深深处。但是对地质作用有重要意义的则是处。但是对地质作用有重要意义的则是位于地面上位于地面上(包括海水及海底表层)的动植物与微生物(包括海水及海底表层)的动植物与微生物。1 1生物有机体中聚集有生物有机体中聚集有6060多种元素多种元素,其中,其中O O、C C、H H等主要元素占等主要元素占98.5%98.5%外,还有外,还有CaCa、N N、K K、SiSi、P P、S S、NaNa、MgMg、FeFe、ClCl以及其它许多微量元素。以及其它许多微量元素。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3.3.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岩石起着破坏作用。如微生物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岩石起着破坏作
18、用。如微生物和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可以促使岩石中的矿物分解,和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可以促使岩石中的矿物分解,岩石裂缝中植物根茎生长能促使岩石崩解。岩石裂缝中植物根茎生长能促使岩石崩解。2 2生物是形成煤、石油、天然气及部分石灰岩、生物是形成煤、石油、天然气及部分石灰岩、硅质岩、磷块岩等矿产和岩石的物质。硅质岩、磷块岩等矿产和岩石的物质。二、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二、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1 1太阳热能太阳热能是地球外部能量的来源。它能使地表温暖,并是地球外部能量的来源。它能使地表温暖,并引起大气的循环、水的运动、生命的活动,从而引起各种引起大气的循环、水的运动、生命的活动,从而引起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发
19、生。外力地质作用的发生。2 2重力能重力能来源于地球的引力。空气、水和生物的存在及其来源于地球的引力。空气、水和生物的存在及其运动都离不开重力。在重力的支配下才有风、流水、冰川、运动都离不开重力。在重力的支配下才有风、流水、冰川、湖水及海水的运动,才有物质从空中降落和从水中沉淀,湖水及海水的运动,才有物质从空中降落和从水中沉淀,才有山崩、地滑,才有生物界的正常生长和演化。才有山崩、地滑,才有生物界的正常生长和演化。3 3日月引力能日月引力能来源与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它是产生来源与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它是产生海水潮汐现象的原因。潮汐具有强大的动能,对海岸地貌海水潮汐现象的原因。潮汐具有强
20、大的动能,对海岸地貌的塑造、物质的搬运与沉积等有重要作用。的塑造、物质的搬运与沉积等有重要作用。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三、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三、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1 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的过程。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的过程。2 2剥蚀作用:剥蚀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河岸的岩石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不同外力引剥蚀。如河岸的岩石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不同外力引起的剥蚀作用具有不同的
21、特点。起的剥蚀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3 3搬运作用: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的过程。搬运方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的过程。搬运方式有多种,主要是:机械方式搬运;化学溶解方式的溶液搬运;式有多种,主要是:机械方式搬运;化学溶解方式的溶液搬运;生物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营养自己,建造骨骼,死亡后在一生物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营养自己,建造骨骼,死亡后在一定地方堆积下来,也起着搬运作用。定地方堆积下来,也起着搬运作用。4 4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搬运的物质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沉积的过程。搬运的物质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沉积的过程。5 5固结成岩作用: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松散
22、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第四章第四章 1.1.外力地质作用概述外力地质作用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成岩作用的类型成岩作用的类型第四章第四章 2.2.外力作用类型外力作用类型成岩作用成岩作用自然界的各种松散沉积物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自然界的各种松散沉积物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 。影响成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影响成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2.2.外因:外因:压力、温度、水压力、温度、水和水溶液中的物质以及微和水溶液中的物质以及微 生物和有机物。生物和有机物。成岩作用主要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固脱水作用、胶结压固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微生作用、重结晶作用、微生物及有机质的作用。物及有机质的作用。1.1.
23、内因:内因:沉积物的原始成分和结构。沉积物的原始成分和结构。一、压固脱水作用一、压固脱水作用 是指在上覆沉积物是指在上覆沉积物形成的形成的静压力静压力作用下,作用下,使松散沉积物紧密结合使松散沉积物紧密结合失去水分的作用。失去水分的作用。压固脱水作用的强度与压力大小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压固脱水作用的强度与压力大小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常可形成某些特征性产物:常可形成某些特征性产物:1.1.形成新的矿物:蛋白质形成新的矿物:蛋白质 玉髓,玉髓,石膏石膏 硬石膏。硬石膏。2.2.在泥质沉积物中产生页理构造,在碳酸盐沉积物中形成缝合线。在泥质沉积物中产生页理构造,在碳酸盐沉积物中形成缝合线。3
24、.3.形成矿物晶体假象,形成矿物晶体假象,如石盐假晶。如石盐假晶。压固脱水作用是压固脱水作用是泥泥质质沉积物成岩过程中的沉积物成岩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主要作用。a-a-压固作用压固作用第四章第四章 2.2.沉积岩类型沉积岩类型二、胶结作用二、胶结作用 是指胶结物质把碎屑沉积物是指胶结物质把碎屑沉积物粘结起来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粘结起来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常见的胶结作用主要是碎屑沉积常见的胶结作用主要是碎屑沉积物的成岩作用。物的成岩作用。三、重结晶作用三、重结晶作用 是指沉积物中的矿物成分因是指沉积物中的矿物成分因压溶和固体扩散等作用,使物质压溶和固体扩散等作用,使物质中的质点重新排列组合的作用。
25、中的质点重新排列组合的作用。能够使小的颗粒变成大的晶粒,也可使非晶质沉积物变为能够使小的颗粒变成大的晶粒,也可使非晶质沉积物变为晶质体。如:晶质体。如:第四章第四章 2.2.沉积岩类型沉积岩类型蛋白石(非晶质)玉髓(隐晶质)石英石英(显晶质)(显晶质)在碳酸盐沉积物中,重在碳酸盐沉积物中,重结晶作用最为普遍。结晶作用最为普遍。四、微生物及有机质的作用四、微生物及有机质的作用 原生沉积物中一般含有大量原生沉积物中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喜氧的、有厌氧的,的微生物,有喜氧的、有厌氧的,因而常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和氧化因而常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环境,使溶液中某些物质还原环境,使溶液中某些物质沉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力 地质 作用 沉积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