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理论(53页PPT).pptx
《现代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理论(53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理论(53页PPT).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 2.4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2.4.1 分析背景分析背景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对推动世界自由贸易起积极作用。但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源,对推动世界自由贸易起积极作用。但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假设前提设前提使其理论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其理论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v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个国家;两种产品v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劳动(L)(L)v劳动同质劳动同质v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每种产品的
2、国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v不存在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不存在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v商品可自由贸易商品可自由贸易v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 v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v不存在运费、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不存在运费、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v货物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货物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 例如:只重视生产成本对贸易的影响,忽视了例如:只重视生产成本对贸易的影响,忽视了需求需求方面的分方面的分析;忽视了资本(析;忽视了资本(K)、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假设生产成本固)、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假设生产成本
3、固定等等。定等等。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之下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之下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的劳动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的劳动量,即意味着量,即意味着:(1)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2)劳动是同质的(亚当)劳动是同质的(亚当斯密、大卫斯密、大卫李嘉图)李嘉图)显然,这有些不切实际。显然,这有些不切实际。19世纪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开始抛弃古典的劳动价值论,年代开始,经济学开始抛弃古典的劳动价值论,引入了新的的分析基础和方法引入了新的的分析基础和方法新古
4、典微观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家们经济学家们开始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工具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使之开始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工具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使之理论框架更加严密,更具现实意义。理论框架更加严密,更具现实意义。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完全竞争完全竞争的的均衡分析均衡分析2.4.2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 v 1、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理论 v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 v 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v 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v 3、社会无差异曲
5、线、社会无差异曲线 v 4、孤立均衡、孤立均衡 1.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19361936年年Haberler将其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将其引入国际贸易理论)(1)概念)概念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就必须放弃一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因因此此,一一种种商商品品的的机机会会成成本本就就是是指指多多生生产产1个个单单位位该该商商品品所所必必须须放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v没有劳动是唯一要素或劳动同质性的假设。没有劳动是唯一要素或劳动同质性的假设。v有较低的机会成本就有比较优势。有较
6、低的机会成本就有比较优势。v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机会成本的差异机会成本的差异(2)机会成本的三种形式)机会成本的三种形式v机会成本不变: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产品机会成本不变: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变。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变。v机会成本递增: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放弃机会成本递增: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递增。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递增。v机机会会成成本本递递减减:在在资资源源一一定定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多多生生产产1单单位位某某种种产产品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7、不断减少。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v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可以用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来说明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PPF)(1)概念)概念 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称转移曲线),它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称转移曲线),它表示一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所有生产要素时所能生产的两一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所有生产要素时所能生产的两种不同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种不同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边界内部各点:表示生产资源未充分利用;边界内部各点:表示生产资源未充分利用;边界外部各点: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无法达到的产量水平。边
8、界外部各点: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无法达到的产量水平。当资源供给增加或者技术进步时,当资源供给增加或者技术进步时,PPF会外移。会外移。v生生产产可可能能性性曲曲线线上上点点的的斜斜率率表表示示每每增增加加一一单单位位A商商品品产产出出必必须须放放弃弃的的另另一一种种B商商品品的的产产出出量量即即为为A商商品品的的机机会会成成本本,也也叫叫A商商品品生生产产的的边际转换率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MRT)。v边际转换率与机会成本的关系边际转换率与机会成本的关系v生产可能性曲线因商品的机会成本特征不同而呈不同的形状。生产可能性曲线因商品的机会
9、成本特征不同而呈不同的形状。(2)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v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建立在生产要素单一且同质的假设前提下,并要建立在生产要素单一且同质的假设前提下,并要求两种产品的生产要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或转移),且转移后的求两种产品的生产要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或转移),且转移后的生产效率也相同。生产效率也相同。v由于这些假设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在现实中,机会成本不变的由于这些假设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在现实中,机会成本不变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只是
10、便于理解。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只是便于理解。(3)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外凸出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外凸出(凹向原点)的曲线。(凹向原点)的曲线。多生产多生产X,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Y;多生产;多生产Y,必须放弃越来越多,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的X。(4)机会成本递减时的生产可能曲线机会成本递减时的生产可能曲线v在机会成本递减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内凹进的曲在机会成本递减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内凹进的曲线。线。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机会成本
11、与相对商品价格 相对商品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种相对商品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若若以以Px和和Py分分别别表表示示小小麦麦(X)和和玉玉米米(Y)两两种种商商品品的的价价格格,则则小麦相对于玉米的价格为:小麦相对于玉米的价格为:PxPy。假定价格等于生产成本,若一国同时生产假定价格等于生产成本,若一国同时生产X、Y两种商品,则两种商品,则商品商品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相对价格。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相对价格。因此,对于两个国家来说,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就反映因此,对于两个国家来说,同一商品的
12、相对价格差异就反映了这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所在,也成为两国分工和贸了这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所在,也成为两国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易的基础。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低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低该商品的机会成本低该商品的机会成本低该商品有比较优势该商品有比较优势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1)概念)概念 无无差差别别曲曲线线是是在在同同一一条条曲曲线线上上有有着着无无数数的的不不同同点点,这这些些点点代代表表两两种种商商品品的的不不同同数数量量组组合合,这这种种不不同同的的数数量量组组合合对对于于消消费费者者个个人人所所提提供供的的效效用用(满意度)是相同的、无差别的(满意度)是相同的、无
13、差别的。个人无差异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个人无差异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予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予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费的不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费的不同组合。同组合。一国的一国的需求偏好需求偏好可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说明。可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说明。社会无差异曲线关于无差异曲线的一些说明关于无差异曲线的一些说明v无无差差异异曲曲线线是是一一条条向向右右下下方方倾倾斜斜并并凸凸向向原原点点的的曲曲线线。(为什么?)该该曲曲线线上上任任意意一一点点切切线线的的斜斜率率表表示
14、示消消费费者者意意愿愿的的交交换换比比例例,等等于于两两种种商商品品边边际际效效用用之之比比率率,称称为为边边际际替替代代率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v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程度。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程度。v一组特定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一种一组特定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一种不同收入的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不同收入的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v对于社会无差异曲线而言,边际替代率(对于社会无差异曲线而言,边际替代率(MR
15、S)是指一国为保持在原来)是指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个单位的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个单位的X而必须放弃的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的数量。(与(与MRT的联系?)的联系?)4.孤立均衡孤立均衡v孤立均衡指的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孤立均衡指的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生产和消费的均衡。若以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需求,若以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需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一国无贸易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一国无贸易情况下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即上图中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
16、,即上图中E点。点。在在E点有,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过点有,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过E点的切线的斜率生产的边际转换点的切线的斜率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率(MRT)=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消费的边际替代率(MRS)=X于于Y的相对价格(的相对价格(PxPY)=X的机会成本。的机会成本。在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量应该与其生产量相在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量应该与其生产量相一致。一致。2.4.3比较优势理论的福利效果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福利效果分析1.机会成本不变与比较优势理论模型机会成本不变与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小麦2002403001801608040120120600美国美国棉棉布布小
17、麦20016080401201000英国英国棉棉布布6020生产可能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两种商品数量的一种组合。英、生产可能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两种商品数量的一种组合。英、美两国生产可能曲线向下倾斜,表明如果想多生产一些小麦,它美两国生产可能曲线向下倾斜,表明如果想多生产一些小麦,它们必须放弃一些棉布的生产。们必须放弃一些棉布的生产。生产可能曲线均为直线表明它们的机会成本是不变的生产可能曲线均为直线表明它们的机会成本是不变的,即美国每多生即美国每多生产单位的小麦,必须放弃产单位的小麦,必须放弃2/3单位棉布的生产,英国每多生产单位棉布的生产,英国每多生产1单位的小麦,必须放弃单位的小麦,必
18、须放弃2单位棉布的生产。单位棉布的生产。直线的斜率表示生产两种商品需要的劳动量的比率,也就是在没直线的斜率表示生产两种商品需要的劳动量的比率,也就是在没有贸易时国内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有贸易时国内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完全专业化分工后完全专业化分工后小麦小麦2002403001801608040120120600美国美国棉布小麦小麦20016080401201000英国英国棉布AA1BB1C6020C1v美、英两国最终消费组合点都在其各自生产可能曲线的上方,美、英两国最终消费组合点都在其各自生产可能曲线的上方,说明贸易后两国消费了比贸易前更多的商品,即双方的福利条说明贸易后两国消费了比贸易前更多
19、的商品,即双方的福利条件都提高了。件都提高了。v两国能够消费更多的小麦的原因在于两国能够消费更多的小麦的原因在于两国专门生产了自己拥有两国专门生产了自己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比较优势的商品。v如果两国没有开展贸易,美国就不会去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也不如果两国没有开展贸易,美国就不会去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也不会去专门生产棉布,因为两国都需要同时消费小麦和棉布。会去专门生产棉布,因为两国都需要同时消费小麦和棉布。2、机会成本递增与比较优势模型、机会成本递增与比较优势模型(1)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模式 YBAXPAA国EPB C1C2BPAB国AEPBC1C2XY 由于由于A国的国内均衡商品相对价格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经济 管理学 财务 知识 分析 理论 53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