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pptx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器装配机器装配机器装配机器装配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后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任何机器都是由任何机器都是由零件零件、套件套件、组件组件、部件部件等组成的。等组成的。机器装配作业机器装配作业机器装配作业机器装配作业清洗连接(包括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静平衡、动平衡)验收、试验1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图图5-1 套件套件装配式齿轮装配式齿轮第
2、1页/共47页在装配工艺规程制订过程中,在装配工艺规程制订过程中,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装配关系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装配关系及装配流程的示意图称为及装配流程的示意图称为装配系统装配系统图图。2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工艺系统图基准零件基准零件机器机器零零件件零零件件零零件件零零件件零零件件部部件件部部件件组组件件套套件件零零件件图图5-3 机器装配系统图机器装配系统图名称编号数量图图5-2 装配单元的表示图装配单元的表示图第2页/共47页第第5章章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5.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页/共47页装配工艺规程及其重要性
3、装配工艺规程及其重要性装配工艺规程及其重要性装配工艺规程及其重要性将装配工艺过程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就是装配工艺规程将装配工艺过程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就是装配工艺规程;它是指导装配工作的技术文件,也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及它是指导装配工作的技术文件,也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及技术准备的主要依据。对于设计或改建一个机器制造厂,它是设技术准备的主要依据。对于设计或改建一个机器制造厂,它是设计装配车间的基本文件之一。计装配车间的基本文件之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保证产品装配质量;保证产品装配质量;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综合考虑加工和装配的整体效益
4、;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综合考虑加工和装配的整体效益;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缩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注意采用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注意采用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4装配装配工艺规程制定原则工艺规程制定原则第4页/共47页研究产品装配图和验收条件;研究产品装配图和验收条件;研究产品装配图和验收条件;研究产品装配图和验收条件;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5、;划分装配单元划分装配单元划分装配单元划分装配单元将产品划分为部件、组件和套件等装配将产品划分为部件、组件和套件等装配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最重要的一步。装配单元的划分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最重要的一步。装配单元的划分要便于装配,并应合理的选择装配基准件。装配基准件应要便于装配,并应合理的选择装配基准件。装配基准件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件、部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件、部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撑面和较多的公共结合面;有足够的支撑面和较多的公共结合面;确定装配顺序确定装配顺序确定装配顺序确定装配顺序在划分装配单元并确定装配基准件以后,在划分装配单元并确定装配基
6、准件以后,即可安排装配顺序。安排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先难后易、即可安排装配顺序。安排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小后大、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在前;先内后外、先小后大、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在前;划分装配工序;划分装配工序;划分装配工序;划分装配工序;编制装配工艺文件。编制装配工艺文件。编制装配工艺文件。编制装配工艺文件。5制定制定装配装配工艺规程步骤工艺规程步骤第5页/共47页6制定制定装配装配工艺规程步骤工艺规程步骤图图5-7 车床床身装配简图车床床身装配简图油盘总成油盘总成P011床床 身身10031垫板上涂铅油垫板上涂铅油床身总成床身总成Z011用水平仪检查用水平仪检查导轨的
7、直线度导轨的直线度右垫板右垫板2001 8左托盘左托盘1001 1右托盘右托盘1004 1前床脚前床脚1002 1后床脚后床脚1005 1螺栓螺栓2002 8垫圈垫圈2004 4螺栓螺栓2003 4垫圈垫圈2006 4螺母螺母2005 4图图5-8 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第6页/共47页第第5章章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5.3 机器结构的机器结构的 装配工艺性装配工艺性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第7页/共47页所谓划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就是要求机器结构能划分成独所谓划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就是要求机器结构能划分成独立的组件、部件等。首先按组件或部件分别进行装配,
8、然后再进立的组件、部件等。首先按组件或部件分别进行装配,然后再进行总装配。行总装配。好处:好处:1)可以组织)可以组织平行的装配作业平行的装配作业,各单元装配互不妨碍,缩短,各单元装配互不妨碍,缩短装配周期,或便于组织多厂协作生产。装配周期,或便于组织多厂协作生产。2)机器的)机器的有关部件可以预先进行调整和试车有关部件可以预先进行调整和试车,各部件以较,各部件以较完善的状态进人总装,这样既可保证总机的装配质量,又可以减完善的状态进人总装,这样既可保证总机的装配质量,又可以减少总装配的工作量。少总装配的工作量。3)机器局部结构改进后,整个机器只是局部变动,)机器局部结构改进后,整个机器只是局部
9、变动,使机器使机器改装起来方便改装起来方便,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4)有利于机器的维护检修,给重型机器的包装、运输带来)有利于机器的维护检修,给重型机器的包装、运输带来很大方便。很大方便。8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第8页/共47页9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第9页/共47页首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合面。首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合面。首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合面。首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合面。因为配合面过大、过多,零件机械加工就困难,装配时因为配合面过大、过多,零件机械加工就困难,装配时修刮
10、量也必然增加。修刮量也必然增加。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修配工作量。修配工作量。修配工作量。修配工作量。10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第10页/共47页11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第11页/共47页第第5章章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5.4 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第12页/共47页装配精度的内容装配精度的内容装配精度的内容装配精度的内容1)相互位置精度相互位置精
11、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和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如机床主轴箱装配时,相关轴间中心距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如机床主轴箱装配时,相关轴间中心距尺寸精度和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和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2)相对运动精度相对运动精度是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是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运动方向方向和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速度速度上的精度。上的精度。3)相互配合精度)相互配合精度包括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包括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量。配合质量是指零件配合表面之间达到规定的配合间隙或过盈的程度,它影响配合的性质。接触质量是指两配合或联接表面间
12、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和接触点分布的情况,它影响接触刚度,也影响配合质量。13装配精度装配精度第13页/共47页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的加工精度(与多个零件精度有关);(与多个零件精度有关);装配方法与装配技装配方法与装配技术术;零件间的接触质量;零件间的接触质量;力、热、内应力引力、热、内应力引起的零件变形;起的零件变形;旋转零件的不平衡。旋转零件的不平衡。14装配精度装配精度回转台回转台床鞍床鞍升降台升降台P0TRS图图5-17 卧式万能铣床工作台面卧式万能铣床工作台面对升降台垂直移动的垂直度要求对升降台垂直移动的垂直度
13、要求千分表千分表直角尺直角尺工作台工作台移动方向移动方向第14页/共47页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装配所要保证的装装配所要保证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配精度或技术要求。装配精度(封闭环)是零。装配精度(封闭环)是零部件装配后才最后形成的尺寸或位置关系。部件装配后才最后形成的尺寸或位置关系。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在装配关系中,对在装配关系中,对装配精
14、度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装配精度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关系。同工艺尺寸链一样,装配尺寸链的组成关系。同工艺尺寸链一样,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也分为环也分为增环增环和和减环减环。15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第15页/共47页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首先,根据装配精度要求确定封闭环。首先,根据装配精度要求确定封闭环。再取封闭环两端的任一个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再取封闭环两端的任一个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找出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找出影响装配精度要
15、求的有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所有的有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所有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尺寸链的组成环。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1)装配尺寸链应进行必要的简化,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装配尺寸链应进行必要的简化,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可以不考虑那些影响较小的因素。下,可以不考虑那些影响较小的因素。2)装配尺寸链组成的)装配尺寸链组成的“一件一环一件一环”原则。原则
16、。3)装配尺寸链的)装配尺寸链的“方向性方向性”。16装配尺寸链的查找方法装配尺寸链的查找方法第16页/共47页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密切相关。同一项装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密切相关。同一项装配精度,采用不同装配方法时,其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也配精度,采用不同装配方法时,其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也不相同。不相同。装配尺寸链的正计算装配尺寸链的正计算:已知与装配精度有关的各零部件:已知与装配精度有关的各零部件的基本尺寸及其偏差,求解装配精度要求(封闭环)的基本的基本尺寸及其偏差,求解装配精度要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偏差,用于对已设计的图样进行校核验算。尺寸及偏差,用于对已设计的图
17、样进行校核验算。装配尺寸链的反计算装配尺寸链的反计算:已知装配精度要求(封闭环)的:已知装配精度要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偏差,求解与该项装配精度有关的各零部件基本基本尺寸及偏差,求解与该项装配精度有关的各零部件基本尺寸及偏差的计算,主要用于产品设计过程之中,以确定各尺寸及偏差的计算,主要用于产品设计过程之中,以确定各零部件的尺寸和加工精度。零部件的尺寸和加工精度。17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第17页/共47页第第5章章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5.5 保证装配精度的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装配方法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第18页/共47页装配方法装配方法 工
18、工 艺艺 特特 点点适适 用用 范范 围围完全互换法完全互换法 配合件公差之和小于配合件公差之和小于/等于规等于规定装配公差;定装配公差;装配操作简单;装配操作简单;便于组织流水作业。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少、零件可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少、零件可用加工经济精度制造者,或零件数用加工经济精度制造者,或零件数较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者。较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者。大数互换法大数互换法 配合件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配合件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小于小于/等于规定的装配公差;等于规定的装配公差;装配操作简单,便于流水作业;装配操作简单,便于流水作业;会出现极少数超差件。会出现极少数超差件。大批量生产
19、中零件数略多、装配精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略多、装配精度有一定要求,零件加工公差较完度有一定要求,零件加工公差较完全互换法可适当放宽;完全互换法全互换法可适当放宽;完全互换法适用产品的其它一些部件装配。适用产品的其它一些部件装配。分组选配法分组选配法 零件按尺寸分组零件按尺寸分组,将对应尺寸将对应尺寸组零件装配在一起;组零件装配在一起;零件误零件误差较完全互换法可以大数倍。差较完全互换法可以大数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又不便采用其它调配精度要求较高又不便采用其它调整装置的场合。整装置的场合。修配法修配法预留修配量的零件,在装配过预留修配量的零件
20、,在装配过程中通过手工修配或机械加工,程中通过手工修配或机械加工,达到装配精度。达到装配精度。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高的场合。调节法调节法装配过程中调整零件之间的相装配过程中调整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或选用尺寸分级的调互位置,或选用尺寸分级的调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动调整法多用于对装配间隙要求较动调整法多用于对装配间隙要求较高并可以设置调整机构的场合;静高并可以设置调整机构的场合;静调整法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调整法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较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19表表6-1 常用装配方
21、法及其适用范围常用装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第19页/共47页完全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装配法采用采用极值算法极值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计算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公差的分配原则:封闭环公差的分配原则:1)当组成环是标准尺寸时(如轴承宽度,挡圈的厚度等),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为确定值;2)某一组成环是不同装配尺寸链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位置根据对其精度要求最严的那个尺寸链确定;3)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差分配方法,如等公差法,等精度法或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等;4)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按入体原则标注,但要保留一环作“协调环”,协调环公差带的位置由装配
22、尺寸链确定。协调环通常选易于制造并可用通用量具测量的尺寸。20互换装配法互换装配法第20页/共47页【例例】图示齿轮部件,齿轮空套在轴上,要求齿轮与挡图示齿轮部件,齿轮空套在轴上,要求齿轮与挡圈的轴向间隙为圈的轴向间隙为0.10.35。已知各零件有关的基本尺寸为:。已知各零件有关的基本尺寸为:A1=30,A2=5,A3=43,(标准件),(标准件),A5=5。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21互换装配法互换装配法【解解】1)建立装配尺寸链)建立装配尺寸链(图(图5-25)2)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等公差法按等公差法计算,各
23、组成环公差为:计算,各组成环公差为:T1=T2=T3=T4=T5=(0.35-0.1)/5=0.05考考虑虑加加工工难难易易程程度度,进进行行适适当当调调整整(A4公差不变),得到:公差不变),得到:T4=0.05,T1=0.06,T3=0.1,T2=T5=0.02A2A3A1A5A4A0图图5-25 齿轮与轴的齿轮与轴的装配关系装配关系 第21页/共47页3)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取取A5为协调环。为协调环。A4为标准尺为标准尺寸,公差带位置确定:寸,公差带位置确定:除协调环以外各组成环公差按入体标注:除协调环以外各组成环公差按入体标注:计算协调环偏差:计算协调环偏差:由
24、图得到:由图得到:EI5=-0.12,ES5=-0.1最后可确定:最后可确定:22互换装配法互换装配法A2A3A1A5A4A0图图5-25 齿轮与轴的齿轮与轴的装配关系装配关系 第22页/共47页大数互换装配法大数互换装配法大数互换装配法大数互换装配法采用概率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分配原则同完全互换法。封闭环公差分配原则同完全互换法。【例例】同上例,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同上例,用大数互换法计算【解解】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A4 为标准尺寸,公差确定:为标准尺寸,公差确定:T4=0.05A1、A2、A5 公差取经济公差:公差取经济公差:T1=0.1,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机械制造 工艺学 机器 装配 工艺 过程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