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氮族元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五章-氮族元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氮族元素.pptx(1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5-1 氮族元素的通性增大,金属性增强增大,金属性增强减小减小减小减小-3,-2,-1+1,+2,+3+4,+5-3,+1+3,+5-3,+3,+5+3,+5+3,+5 N P As Sb Bi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元素氧化数 第1页/共142页2 该族元素价电子为ns2np3,其最高氧化数可达+5。对Bi原子,出现了充满的4f和5d能级,f、d电子对原子核的屏蔽作用较小,6s电子又有较大的钻穿作用,故使6s能级显著降低,从而使6s电子成为“惰性电子对”而不易参加成键,常显示出+3氧化态。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1 通性通性第2页/共142页3 本族在基态时有半充满的
2、p轨道,和同周期中前后元素相比各有相对较高的电离能。同时本族元素除N原子以外,其它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空的d轨道,因此除N原子配位数不超过4以外,其它原子的最高配位数为6元素元素符号符号NPAsSbBi价电价电子层子层结构结构2s22p33s23p33d4s24p34d5s25p35d6s26p36d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1 通性通性第3页/共142页41 化学键性质化学键性质半充满导致较高的电离能,使氮族元素成键具有较强的共价性仅电负性较大的N、P可形成极少数的-3氧化态离子型的固态化合物Li3NNa3PMg3N2Ca3P2N3-和和 P3-:高电荷、半径较大、易变形、易水解
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简单的水合离子。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1 通性通性第4页/共142页52 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性氧氧氧氧化化化化数数数数为为为为+5+5的的的的氮氮氮氮族族族族化化化化合合合合物物物物电对电极电势除除+5氧化态的磷几乎无氧化性外,氧化态的磷几乎无氧化性外,其他均为氧化剂。其他均为氧化剂。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1 通性通性第5页/共142页6电对电极电势除亚硝酸为氧化剂外,其他均为还原剂。除亚硝酸为氧化剂外,其他均为还原剂。氧氧氧氧化化化化数数数数为为为为+3+3的的的的氮氮氮氮族族族族化化化化合合合合物物物物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
4、15.1 通性通性第6页/共142页7电对电极电势除除NH3,NH4+外,其他均为强还原剂。外,其他均为强还原剂。氧氧氧氧化化化化数数数数为为为为-3-3的的的的氮氮氮氮族族族族化化化化合合合合物物物物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1 通性通性第7页/共142页8元素元素符号符号NPAsSbBi价电价电子层子层结构结构2s22p33s23p33d 4s24p34d 5s25p35d 6s26p36d3 形成配合物形成配合物除氮原子以外,其他原子最外层都有空的 d 轨道,成键时,d轨道也可以参加成键。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1 通性通性第8页/共142页915-2 氮及
5、其化合物一、氮的成键特征和价键结构 N原子电负性3.04,仅次于F和O,显示高活性。N2分子的惰性证明N原子的活性及成键稳定性。N的三个成单电子和一个孤电子对,致使其具有以下成键特征:第9页/共142页101)、sp3杂化杂化形成三个共价单键,保留一对孤对电形成三个共价单键,保留一对孤对电 子,子,NH3;2)、sp2杂化杂化形成一个双键和一单键,保留一对孤对形成一个双键和一单键,保留一对孤对 电子,电子,Cl-N=O;3)、sp杂化杂化形成一个三键,形成一个三键,N2和和CN-;4)、一对电子参与形成、一对电子参与形成大大键键,形成,形成+5氧化氧化 态,如态,如HNO32.形成共价键形成共
6、价键 和碱金属、碱土金属作用生成和碱金属、碱土金属作用生成N3-的离子型固的离子型固体化合物,但不稳定,遇水水解。体化合物,但不稳定,遇水水解。1.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键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10页/共142页11 N2和许多氮化合物含孤对电子,可以向金属离子配位,如:Cu(NH3)42+、(NH3)5 Ru(N2)Ru(NH3)54+。3.形成配位键形成配位键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11页/共142页12二、氮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单质氮NNN2分子轨道式分子轨道式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
7、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三个化学键的键能-1,N2是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结构结构第12页/共142页13 N原子可以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的8电子构型,并吸收2148 kJ.mol-1的能量,因此,生成离子型氮化物的元素只能是电离能小而且其氮化物具有高晶格能的金属。如,A和A族金属。6Li+N2 2Li3N常温常温2B+N2 2BN白热白热Mg+N2 Mg3N2高热高热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性质性质第13页/共142页14 N2制备:工业上主要是通过分馏液态空气而实现。液N2 b.p.,-196(77K),是工业和实验室常用冷冻剂。N2
8、主要是非化学用途,是为金属加工、石油炼制和食品工业过程提供保护。NH4NO2(aq)N2+2H2O煮沸煮沸(NH4)2Cr2O7 N2+Cr2O3+4H2O加热加热实验室制备少量N2: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制备制备第14页/共142页15氮的氢化物:NH3、N2H4、HN3、NH2OH三、氮的氢化物1.NH3 结构结构2s2psp3杂化N原子价电子结构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15页/共142页16N N的氧化数为的氧化数为的氧化数为的氧化数为-3-3HHH107spsp3 3杂化杂化杂化杂化 强极性,
9、形成氢键。最低氧化数强极性,形成氢键。最低氧化数-3,有一对孤,有一对孤对电子,决定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子,决定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16页/共142页17 N族元素氢化物中,NH3有最高凝固点、熔解热、蒸发热、溶解度。在水中溶解度:273K 1dm3溶解1200dm3 NH3,293K时,1dm3水溶解700dm3 NH3。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17页/共142页18液态NH3作溶剂和H2O有很多相似之处,如:2NH3 NH4+NH2-K=NH4+NH2-=1.
10、910-23K=H3O+OH-=10-142H2O H3O+OH-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18页/共142页19和水的差异有:、是更好的电子给予体;、是更好的电子给予体;、放出、放出H+的倾向弱于水。活泼的碱金属、碱土金的倾向弱于水。活泼的碱金属、碱土金属不容易置换出属不容易置换出H2,而溶于其中成为兰色溶液,产,而溶于其中成为兰色溶液,产生氨合电子,生氨合电子,Na=Na+e-Na+xNH3=Na(NH3)x+e-+yNH3=(NH3)y-其性质:缓慢放出其性质:缓慢放出H2,导电、强还原性。,导电、强还原性。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
1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19页/共142页20 制备制备实验室制备实验室制备工业制备工业制备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0页/共142页21 化学化学性质性质性质二:弱碱性性质二:弱碱性性质一:易形成配合物性质一:易形成配合物性质三:取代性性质三:取代性性质四:还原性性质四:还原性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1页/共142页22性质二:弱碱性性质二:弱碱性性质一:易形成配合物性质一:易形成配合物易溶于水,形成一元弱碱 NH3中的孤对电子倾向于和别的分子或离子中的孤对电子倾向于和别的分子或离子形成配
12、位键,形成各种形式的氨配合物;形成配位键,形成各种形式的氨配合物;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2页/共142页23性质三:取代性性质三:取代性其一:NH3中H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其二:-NH2取代其它基团或原子(氨解反应)。COCl2+4NH3 =CO(NH2)2+2NH4Cl HgCl2+2NH3=Hg(NH2)Cl+NH4C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NH4Cl+3Cl2 4HCl+NCl3 C6H5NH2+CH3OH C6H5N(CH3)2第23页/共142页24 Cl2、Br2、热CuO等都可以将N
13、H3氧化成N2,一些含氧酸的铵盐受热也发生自身氧化还原。性质四:还原性性质四:还原性工业合成硝酸的基础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NH4NO2 N2+2H2ONH4NO3 N2O+2H2O第24页/共142页252.铵盐铵盐 结构结构N :sp3杂化,杂化,四面体四面体 NHHHH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5页/共142页26 性质性质加入强碱并加热,会释放出氨:性质一:易溶于水且水解显酸性性质一:易溶于水且水解显酸性此反应是铵盐的鉴定反应一此反应是铵盐的鉴定反应一 NH4+和Na+是等电子体,但离子半径近似
14、等于K+和 Rb+,NH4+(148pm)、K+(133pm)、Rb+(148pm),结果使许多的同类铵盐与K+和Rb+盐类质同晶,有相近的溶解度。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6页/共142页27加入奈斯勒试剂(K2HgI4的KOH溶液):此反应为铵盐的鉴定反应二此反应为铵盐的鉴定反应二HgHg红褐色红褐色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7页/共142页28性质二:热稳定性差性质二:热稳定性差易挥发且无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不挥发且无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N2+O2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
15、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8页/共142页29 肼N2H4和羟胺NH2OH中N的氧化数为-2和-1,并互为等电子体,形式上分别相当于NH3中的一个H被-NH2和-OH所取代,电负性大的取代基使化合物中的N原子不易给出其孤对电子,因而比起NH3来都是个较弱的质子碱。或更强的共轭酸。NH4+N2H5+NH3OH+pKa 9.26 7.93 5.823.联氨联氨(肼肼)、羟胺、氢叠氮酸、羟胺、氢叠氮酸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29页/共142页30工业上用ClO-氧化NH3制肼: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
16、化合物 上述反应不是简单的电子转移,过程中生成了NH2Cl中间体;NH2Cl一旦生成就受亲核试剂NH3的进攻,Cl-被置换形成N-N键:2NH3+ClO-N2H4(aq)+Cl-+H2O NH2Cl+2NH3 N2H4+Cl-+NH4+联氨第30页/共142页31 肼(b.p.,386.5K,m.p.,275K),广泛被用作还原剂,肼与氧化剂反应时产生各种含氮化合物,最常见的是N2。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肼的还原性在碱性中比酸性强得多:N2(g)+5H+4e=N2H5+E=-0.23V N2(g)+4H2O+4e=N2H4+4OH-E=-1.16V
17、N2H4+O2(g)N2(g)+2H2ON2H4+2Cl2 N2(g)+4HCl性质二:弱碱性(二元弱碱)性质二:弱碱性(二元弱碱)性质一:强还原性性质一:强还原性第31页/共142页32羟胺 结构结构N N的氧化数为的氧化数为的氧化数为的氧化数为-1-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32页/共142页33 羟胺羟胺是一种不稳定的白色固体,室温下即可发生热是一种不稳定的白色固体,室温下即可发生热分解。通常它的水溶液或盐较稳定,如分解。通常它的水溶液或盐较稳定,如NH3OHCl。N2+2H2O+2H+2e-=2NH2OH E=-1.87VNH3OH+2H+
18、2e-=NH4+H2O E=-1.35V酸性:N2+4H2O+2e-=2NH2OH+2OH-E=-3.04VNH2OH+2H2O+2e-=NH3.H2O+2OH-E=0.42V碱性:性质一:强还原性性质一:强还原性 性质性质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33页/共142页34 NH2OH既可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通常后一类反应更容易。用肼和羟胺作还原剂的优点用肼和羟胺作还原剂的优点:一方面有强还原:一方面有强还原性,另一方面氧化产物脱离反应系统,不给反应溶液性,另一方面氧化产物脱离反应系统,不给反应溶液带来杂质。带来杂质。(如催化剂制备如催化剂制备)性质
19、二:弱碱性性质二:弱碱性碱性强弱:碱性碱性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34页/共142页35 N3-离子是一个拟卤离子,反应性能类似于卤离子,如AgN3也是难溶于水 HN3:pKa=4.77,显示N3-离子是强的质子碱,它和重金属形成的配合物或盐都是对震动敏感的引爆剂(Pb(N3)2、Hg(N3)2)。175NH2-+NO3-N3-+3OH-+NH3N2H4+HNO2 2H2O+HN3 叠氮酸HN3或叠氮离子N3-,其制备方式为: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叠氮酸第35页/共142页36其结构为: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20、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36页/共142页371)、NN键强度大,断裂需要高活化能;2)、N2分子中,HOMO和LUMO之间的间隙大,使 分子不容易发生简单的电子转移氧化还原过 程;3)、N2的极化率低,难以形成亲电和亲核取代反应 中常常涉及的那种高极性过渡态。四 N2的活化N2不活泼,多种原因: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37页/共142页38 室温只有少数几种强还原剂可以将电子转移到N2分子上,使NN键断裂,如Li3N。一般还原剂则将NN键断裂,要强反应条件,如Mg3N2。人们合成NH3,高温、高压、Fe催化剂,设备昂
21、贵,因此需要寻求更经济的替代方法。一些植物的根瘤菌在室温常压下能将N2转化为NH4+,(固氮酶)研究是当今重大研究课题之一。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38页/共142页39 至今人们不了解固氮机理的详情,但已知固氮酶涉及Fe-S和Fe-Mo-S蛋白。生物化学家和无机化学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如获得了辅酶MoFe7S8的晶体结构。电子转移体系中常常涉及这种原子簇,而且在连续的电子转移中簇骨架不变。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39页/共142页40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22、第40页/共142页41 X射线结构表明Mo-Fe-S簇具有一敞开的部位,N2的还原似乎发生在虚线联结部位,N2被还原时与质子相结合。人们对该过程的了解只能算是极为肤浅的,实际上还不知道N2是否是以这种奇特的方式键合的。无机化学家制备成功了一些双氮配合物,但完全不同于人们为生物分子建议的结构Ru(NH3)5(OH2)2+N2(g)=Ru(NH3)5(N2)2+H2O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41页/共142页42 此配合物中N2以末端配位,和N2相比,此配合物中NN变化是很小的,然而N2分子配位于还原性更强的中心金属时N-N键被显著拉长。这是金属电子
23、密度反馈至N2的反键轨道引起的。虽然至今尚未发现还原N2的新催化剂,但希望很大。如:cis-W(N2)2(P(CH3)2(C6H5)4=N2+NH4+W()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42页/共142页43 美国MIT最近取得了一项新突破。在常压低于室温的条件下可以使N2与三配位Mo()配合物Mo(NRAr)3配位,在甲苯和乙醚溶液中反应得到N3-配位的配合物。2Mo(NRAr)3+N2 (ArRN)3Mo-N=N-Mo(NRAr)3 2NMo(NRAr)3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43页/共142页44化学
24、固氮:化学固氮:通过过渡金属的分子氮配合物活化通过过渡金属的分子氮配合物活化 NN 键:键:1965年年 Ru(NH3)5(H2O)2+(aq)+N2(g)Ru(NH3)5(N2)2+(aq)+H2O(l)1995年年 2 Mo(NRAr)3+N2 (ArRN)3MoN=NMo(NRAr)3 2(ArRN)3MoN 1998年年 W(PMe2Ph)4(N2)2+RuCl(2-H2)(dppp)X NH3(产率达产率达55%)常压55常压,室温一种含一种含N2 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的结构有助于有助于N2配位化合物稳定的因素配位化合物稳定的因素第44页/共142页45五、氮的含氧化合物N2O:是一无
25、色气体,有甜味,能溶于水,但不与水作用,是一中性氧化物。N2O中N原子采取sp杂化生成两个 键、两个三 中心四电子 键。NO:是一无色气体,微溶于水,但不和水反应。有顺磁性。N 原子采取sp杂化生成一个 键,一个 键和一个三电子 键。1.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从+1变到+5。N2O、NO、N2O3、NO2、N2O5。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5.2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45页/共142页46 NO2:红棕色有毒气体,分子有顺磁性。易溶于水和碱中生成硝酸和亚硝酸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两个 键,一个三电子大 键。N2O3:蓝色气体,是一个酸性氧化物,它是亚硝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五 元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