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本量利分析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4章本量利分析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本量利分析精选文档.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 本量利分析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六页学习要点学习要点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熟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掌握贡献毛益、经营杠杆和安全边际的定义及其应用掌握单一产品及多种产品盈亏临界点的计算与分析掌握目标利润规划、为实现目标利润应采取的措施掌握各因素对利润敏感程度的分析熟悉各种形式盈亏临界图的绘制掌握各种形式盈亏临界图的分析本讲稿第二页,共六十六页41 本量利分析概述 42 盈亏临界点分析43 目标利润分析 本讲稿第三页,共六十六页41 本量利分析概述本量利分析概述411 本量利分析的意义及基本公式1本量利分析的意义(1)本量利分析:是指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亦称CVP分析。这是在把成
2、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上,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规划、控制的一种会计分析方法。本讲稿第四页,共六十六页(2)本量利分析的意义进行盈亏临界点预测;规划目标利润;预测目标利润销售量和目标利润销售额;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对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业绩评价。本讲稿第五页,共六十六页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 (4-1)若用:p销售单价,X销售量,a固定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L利润,则(4-1)式为:L=pX(abX)=(pb)Xa (4-2)由于本量利分析
3、的各种数学模型均是在(4-1)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可以将该式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该式含有相互联系的五个变量,给定其中任意四个变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变量的值。本讲稿第六页,共六十六页412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1成本习态分析假定2相关范围及线性相关假设3产销平衡假定4产销结构稳定不变的假定5单一成本动因假设6变动成本法假设7关于利润的假定本讲稿第七页,共六十六页413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1.盈亏临界分析:盈亏临界点,就是指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即确定盈亏临界点(保本点)。2.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保利分析,即分析在销
4、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数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从而确定目标利润,进行利润规划。3.最后,再进一步分析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等各因素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保利点、经营的安全程度以及对利润的影响。返回本讲稿第八页,共六十六页42 盈亏临界点分析421 盈亏临界点分析的有关概念1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率 (1)贡献毛益定义:是指产品销售收入超过其变动成本总额的金额,又称“边际贡献”、“贡献边际”或“创利额”。分类: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Cm)和全部产品的贡献毛益(Tcm)计算公式:单位贡献毛益(Cm)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b (4-3)贡献毛益(Tm)销售收入
5、变动成本总额pXbX (4-4)本讲稿第九页,共六十六页(2)贡献毛益率(Rcm)定义:是指以单位贡献毛益除以销售单价的百分比,或以贡献毛益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率。这表明每增加一元销售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毛益金额。公式:根据(4-1)式和(4-4)式可得,利润=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Tcm a (4-5)由(4-5)式可见,贡献毛益首先要补偿固定成本总额,如补偿固定成本总额后还有剩余,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如贡献毛益不足补偿固定成本总额,那么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本讲稿第十页,共六十六页2变动成本率与贡献毛益率密切相关的指标(1)定义:是指以单位变动成本除以销售单价的百分率,或以变动成本总额除
6、以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率。它表明每增加一元销售所增加的变动成本金额。(2)公式:由(4-6)式和(4-7)式可见,贡献毛益率和变动成本率两者相加为100%,即贡献毛益率(Rcm)变动成本率(Rb)1 (4-8)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六十六页【实例42】某公司生产A产品,每件售价1 500元,耗用的原材料、人工等变动成本9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50 000元,共生产销售了1 000件,则:单位贡献毛益1 500900600(元)贡献毛益总额1 5001 0009001 000600 000(元)或(1 500900)1 000600 000(元)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40%60%=1利润(1 5009
7、00)1 000450 000150 000(元)或Tcma600 000450 000150 000(元)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六十六页3经营杠杆(1)经营杠杆的意义 在经济生活中,由于企业存在固定成本而出现的只要在销售上有较小幅度的变动就会引起利润上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即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在管理会计术语中,就称为“经营杠杆”。它能反映出企业经营的风险,并帮助管理当局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因而也是本量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2)经营杠杆的计量 为了便于对“经营杠杆”现象进行定量,管理会计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称为“经营杠杆率”或“经营杠杆系数”。计算公式:
8、设基期的利润为L,基期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为S;计划期的利润为L,计划期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为S。利润变动额为L(即LL);销售变动额为S(即S),销售变动率为R。则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六页(3)经营杠杆率的用途能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由(4-9)式可得,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经营杠杆率。若企业经营杠杆率有所增加,就意味着该企业在销售量增加时,利润将以DOL倍数的幅度增加;反之,当销售量减少时,利润又将以DOL倍数的幅度下降。能帮助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科学的预测能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六页422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盈亏临界点:是指当产品的销售业务达到某一点时,其总收
9、入等于总成本,贡献毛益正好抵偿全部固定成本,利润为零,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这种特殊的状态就称为盈亏临界状态,使企业达到盈亏临界状态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之点即盈亏临界点,亦称保本点、损益平衡点。盈亏临界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简称保本量)和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简称保本额),前者以实物表示,后者以货币价值量单位表示。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六十六页【实例44】大明厂只产销A产品,全年产销量为10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 8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 000 000元,每件售价为3 000元,则:以上计算表明,该企业今年销售量为5 000件或销售额为1 500万元时刚好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
10、即保本。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六页2多种产品盈亏临界点的计算 企业在生产销售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其盈亏临界点分析就不能用实物量表现,而只能用货币表现。因为不同品种的销售量无法直接相加,因而也就无法直接应用以单一品种为基础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公式计算企业综合的盈亏临界点。多种产品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计算与分析方法:(1)分别计算法:此种方法是首先将固定成本总额分配给各种产品,每种产品分别按单一产品的预测方法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然后将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汇总,即可得出企业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专属固定成本可进行直接分配,对共同性固定成本则选择适当标准分配给各种产品。本讲稿第十七
11、页,共六十六页(2)综合贡献毛益率法计算多种产品盈亏临界点最常用的方法。综合贡献毛益率法又称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是指先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再计算出企业各种产品的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最后按产品的销售比重计算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计算公式: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六十六页【实例45】某企业计划期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42所示。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六页将上述资料计算整理如表43所示。则: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20%50%40%30%25%20%27%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80 000(元)其中: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80 00050%40 000(元)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8
12、0 00030%24 000(元)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80 00020%16 000(元)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六十六页(3)贡献毛益保本率法贡献毛益保本率:是指固定成本总额占贡献毛益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六页【实例46】根据【实例45】资料,用贡献毛益保本率法计算计划期企业的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及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贡献毛益保本率 80%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00 00080%80 000(元)其中: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50 00080%40 000(元)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0 00080%24 000(元)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20 00080%16 000
13、(元)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六页小结:小结:上述三种方法中:(1)分别计算法要求能够客观地将固定成本总额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和贡献毛益保本率法一般要求资料齐全,产品结构相对稳定。(3)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方法进行多品种盈亏临界点分析。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六页423 盈亏临界图分析法1基本式盈亏临界图特特点点: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固定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总成本线是在固定成本线的基础上加上变动成本而得出的。绘制程序如下:绘制程序如下:(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横轴表示销售量,以纵轴表示金额(销售收入和成本)。(2)绘制固定成本线。在
14、纵坐标上,根据固定成本总额,以(0,固定成本总额a)为起点,绘制一条与横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即为固定成本线,它与横坐标轴的距离为固定值,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六页(3)绘制总成本线。在该直角坐标系中以固定成本总额a为y轴上的截距,以单位变动成本b为斜率,作总成本直线Y=abX。总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距离为变动成本,它随产量变化而正比例变化。(4)绘制销售收入线。以销售单价p为斜率,过原点0作一条直线Y=pX,即销售收入线。(5)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保本点)。只要销售单价p大于单位变动成本b,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在直角坐标系的第象限内必有交点,两直
15、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低于盈亏临界点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高于盈亏临界点时企业处于盈利状态。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六页【实例47】光明厂计划生产和销售甲产品1 000件,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 00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额=50010=5 000(元)可绘制盈亏临界图如图41所示: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六页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1)在盈亏临界点不变时,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就能盈利,销售量越多,实现的利润就越多;反之,销售量低于盈亏临界点则发生亏损,且销售量越少,亏损额(亏损区面积)就越大。(2)在
16、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产品的盈利能力越大,亏损越小;反之,盈亏临界点越高,产品盈利能力就越小,亏损越大。(3)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总额与变动成本大小的影响,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总额越小,则盈亏临界点越低;反之,则盈亏临界点越高。(4)在总成本线不变时,盈亏临界点受销售收入线斜率(即单价)的影响,销售单价越高,销售收入线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越低;反之,则盈亏临界点越高。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六页2贡献毛益式盈亏临界图 特特点点:贡献毛益式盈亏临界图将固定成本线置于变动成本线上,使总成本线成为一条平行于变动成本线的直线,此种方法更形象地反映了贡献
17、毛益的形成、构成以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绘制程序如下:绘制程序如下:(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横轴表示销售量,以纵轴表示金额(销售收入和成本)。(2)在第象限内以单位变动成本b为斜率,过原点0作一条变动成本线Y=bX。(3)以(0,固定成本总额a)为起点作一条与变动成本线相平行的直线,此直线即为总成本线Y=abX。(4)以销售单价p为斜率,过原点0作一条销售收入线Y=pX,则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即盈亏临界点。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依据【实例47】资料作图42如下: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六十六页从图42中我们可以看出,起初销售量为零时,贡献毛益为零,固定成本总额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因而此时企业
18、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为固定成本总额。此后,随着销售量的逐步提高,贡献毛益逐渐增加,固定成本总额得到部分补偿,而未能得到补偿的固定成本总额部分便是企业的亏损额。当销售量达到500件时,贡献毛益正好能补偿全部固定成本总额,因而此时利润为零,即该点为盈亏临界点。此后,随着销售量的提高,贡献毛益开始超过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补偿完固定成本总额后还有剩余,该剩余部分便是利润。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六页3利润式盈亏临界图特特点点:利润式盈亏临界图反映的是利润与销售量的相互关系,其特点是省去了成本和收入与产销量之间的关系,使得盈亏临界图更加简捷,使人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销售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绘制程序如下:
19、绘制程序如下:(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横轴表示销售额,以纵轴表示利润(负数为亏损)。(2)在此坐标系的纵轴上利润为0处画一条直线,表示盈亏平衡线。(3)在纵轴上寻找一点,此点位于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总额之处,这一点即为利润线的起点。根据本量利基本公式,在横轴上任取一销售量,计算出相应的利润或亏损,与起点相连接,即为利润线。(4)利润线与盈亏平衡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六页仍依据【实例47】资料作图43如下: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六页通过图43,我们可以清楚地表示在销售数量变动时利润的变动情况,很容易为管理者所理解。当销售量为0时,企业的亏损额最大,其金额等于固定成本总额
20、;此后随着销售量的增大,亏损额逐渐减小;当销售量达到500件时,利润为0,该点即为盈亏临界点;此后随着销售量的继续提高,利润越来越高。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六页424 安全边际1安全边际的意义及其指标(1)安全边际:指企业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或销售额)之间的差量(或差额),称为安全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4-20)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销售单价 (4-21)(2)意义:安全边际可以表明从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到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之间的差距,说明企业达不到预计销售目标而又不至
21、于亏损的范围有多大,这个范围越大,说明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经营就越安全。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3)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率”来表示: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与实际(或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公式如下: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都是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经营越安全;反之,指标数值越小,则企业经营风险越大。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六页【实例48】根据【实例44】的数据资料,若大明厂今年A产品的实际销售量为8 000件。要求分别计算其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并评价该企业今年业务经营的安全程度。由【实例44】可知,该企业的盈
22、亏临界点销售量为5 000件,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15 000 000元。则安全边际量=8 0005 000=3 000(件)安全边际额=(8 0003 000)15 000 000=9 000 000(元)安全边际率=100%=37.5%或=100%=37.5%根据安全边际率为37.5%,可以认为大明厂今年的业务经营是安全的。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六页2安全边际率与相关指标的关系:(1)安全边际率与销售利润率的关系。从盈亏临界点分析的角度考察,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提供的贡献毛益只能为企业收回固定成本总额,不能提供利润。只有超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即安全边际量)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安全边际额减去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本量利分析精选文档 分析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