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系统接口技术和总线技术.pptx





《测试系统接口技术和总线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系统接口技术和总线技术.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nyDnx模拟信号 y(t)模拟信号 x(t)A/D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A转换器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3.1 A/D转换技术 A/D转换器是将输入的模拟电压或电流转换成数字量的器件或设备,即能把被测量对象的各种模拟消息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息,它是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或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模拟-数字转换基本过程图3-1 模拟-数字转换基本过程第1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A/D-A/D转换过转换过程程1 1图3-2 A/D转换过程1、A/D转换过程第2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A/D-A/D转换转换过程
2、过程2 21、A/D转换过程(1)采样连续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u采样方法:每隔一定时间TS,从连续信号中抽取一个瞬时数据。u采样定理:fS=2fmu采样保持:为后续的量化过程保持信号一段时间。图5-40 采样保持器(S/H)原理(2)量化采样后的模拟量在幅值上的离散化u量化方法:将模拟量与一模拟基准量进行比较,就如用砝码称重一样。u量化增量(3)编码u编码的目的:将量化后的规定范围内的有限个值的数字量,用0、1两个符号转换成二进制数码。第3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转换原转换原理理1 1常用A/D转换器转换原理 A/D转换器的种类很多,按其转换原理分,主要有逐次
3、逼近式、积分式、计数式和并行式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转换精度高,性能价格比高的特点,常用于数字式测量仪表或非高速数据采集过程中;逐次逼近式转换器兼顾了转换速度和转换精度两方面的指标,是测试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A/D转换器件;并行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最快,但结构复共、成本高,适合转换速度极高的场合。计数式AD转换器结构很简单,但转换速度也很慢,目前很少采用。第4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转换原转换原理理2 2(1)计数式A/D转换器u计数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让采样后的模拟信号电压直接与一标准模拟电压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输入电压即
4、转换成标准电压所对应的数字量输出。u计数式A/D转换器的特点 对每个采样值都要从计数器低位开始从头计数逐渐逼近,因而转换速度慢,且对不同模拟输入,转换时间不同。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易于集成。图5-42 计数式A/D转换器原理第5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转换原理转换原理3 3(2)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u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工作原理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也是利用电压比较原理,但由于初始标准模拟电压取为全量程的一半,即计数器从高位开始,逐位比较,因而转换速度大大提高,而且要求转换的精度越低,速度越快。比较于计数式A/D转换,实现了算法上的优化。第6页/共74页
5、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转换原理转换原理4 4(3)双积分式A/D转换器u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采用间接转换方式工作,先将模拟电压转换成时间量,然后再将时间量转换为数字量。实际上是一种V/T(电压时间)转换器。主要电路是积分器,还有比较器、正负基准电压源、控制电路、计数器和时钟脉冲。三个工作阶段:积分(充电)、反积分(放电)和结束阶段 工作原理:在固定时间(T1)内对积分器中的电容充电,在时段T2中对电容放电,记录放电时间T2,它和充电电压(比较器上所加的待转换电压)成正比。u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特点第7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
6、-转换原理转换原理5 5(3)双积分式A/D转换器u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u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特点第8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转换原理转换原理6 6第9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转换原理转换原理7 7(4)并行式A/D转换器u特点:并行式A/D转换器是一种转换速度最快,转换原理最只管的A/D转换技术,它克服了N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完成一次转换需要进行N次比较的缺点,大大提高了A/D转换的速度。u8路并行式A/D转换器原理结构(图3-4)由电阻分压网络、比较器、段鉴别“与”门、编码电路等组成。u并行式式A/D转换器的
7、工作原理 同时建立多路比较电路,一次性完成多量值比较,统一编码,形成转换数字量。相当于一次性完成多种量值砝码的称重。转换器系统结构复杂,对N位并行式A/D转换器,分压电阻网络需要2N个分压电阻、2N个比较器和段鉴别“与”门,因此制造困难,成本高,只用于对转换速度要求极高的系统。第10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转换原理转换原理8 8表3-1 多种A/D转换原理比较转换转换形式形式转换精度转换精度转换速度转换速度结构形式结构形式其它性能其它性能应用场合应用场合逐次逼近式逐次逼近式较高较高较快较快兼顾速度和精兼顾速度和精度两方面的指度两方面的指标标测试系统中应测试系统
8、中应用最广泛用最广泛积分式积分式高高较慢较慢抗干扰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性能价格比高性能价格比高常用于数字式常用于数字式测量仪表或非测量仪表或非高速数据采集高速数据采集过程过程计数式计数式慢慢简单简单目前很少采用目前很少采用并行式并行式较高较高最快最快最直观最直观精度高时制造精度高时制造困难、成本高困难、成本高转换速度要求转换速度要求极高的场合极高的场合第11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性能指标性能指标1 1转换器主要技术指标(1)分辨力 指A/D转换器可转换成二进制数的位数或BCD码的位数,也可认为是A/D转换器可转换成数字量的最小电压。分辨的输入模拟电压相对值
9、表示。例如,8位的ADC0809,转换满量程5V的电压,其分辨率为1LSB,用百分数表示为:用可转换的最小电压表示为:可见,A/D转换器的位数越多,分辨率就越高,但转换速度就越慢。第12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性能指标性能指标2 2(2)转换精度u出现误差的原因:模拟误差(比较器、电阻值以及基准电压波动)+数字误差(失码误差和量化误差)模拟误差由器件质量决定,为非固定误差;数字误差和ADC位数有关。u 转换精度的实质:全量程的相对误差(3)转换时间与转换速度u转换速度的定义: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所需时间。u转换速度越快越好,特别是对动态信号采集。u常见的A
10、/D转换速度:超高速型(转换时间 1ns)、高速型(转换时间 1us)、中速型(转换时间 1ms)和低速型(转换时间 1s)。u影响转换速度的因素:A/D转换原理和位数u转换速度对最高采样频率的限制采样定律 第13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性能指标性能指标3 3(4)量化误差 *产生原因:有限数字对模拟数字进行离散取值而引起 *衡量单位:数字量的最低有限位(1/2LSB)*提高分辨率可减少量化误差(5)电源抑制比(PSRR)*反映了A/D转换器对电源电压变化的抑制能力u注意:分辨率和量化误差参数仅对A/D过程,而转换精度是相对A/D转换器的整个过程而言,量化误差
11、仅是转换误差中的一种。第14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选择原则选择原则 转换器的选择原则 *重点考虑分辨率和转换时间两个重要参数 (1)根据测试系统的总误差要求,遵循系统误差分配原则,确定A/D转换器的精度和分辨率。(2)根据系统使用范围、被测信号的变化率以及转换精度,确定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3)根据计算机接口电路特征,选择A/D转换器的输出状态。如:串行输出还是并行输出;输出数字代码形式;参考电压采用内部还是外加的、是固定的还是可调的等。(4)根据A/D转换器的工作条件选择芯片的一些环境参数,如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稳定度、芯片功耗、可靠性等级等。
12、(5)要综合考虑成本、资源及芯片的来源等因素。第15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接口方接口方法法1 1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方法1.AD转换器接口的任务 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要实现ADC与CPU的双向信息交互,般要充成以下几个操作;(1)发转换启动信号。(2)取回“转换结束”状态信号:该信号可作查询的依据,或利用它产生“中断请求”或“DMA请求”。(3)读取转换数据:当得到转换结束信号后,在CPU控制下,采用查询方式或中断方式将数据读入内存,或者在DMA控制下,直接读入内存。(4)进行通道寻址:对具有多路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系统需要通道寻址以选择相应的模拟量
13、输入通道。(5)发S/H控制信号:对高速信号进行AD转换时,一般需要设置采样保持器、所以接口要对采样保持器发控制信号,以进行采样/保持操作。第16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接口方接口方法法2 22.AD转换器接口形式 根据AD转换器接口电路结构形式,ADC芯片与CPU接口有如下几种:(1)与CPU直接连接:内部带有数据输出锁存器和三态门,如AD574A、ADC0809、ADC08016等。它们的数据输出端可以直接与CPU的数据总线相连。这种接口电路简单,成本低,是目前应用较多的A/D转换器接口。(2)利用三态门与CPU连接:需外接三态门锁存器,才能与CPU相连。
14、(3)通过I/O接口芯片与CPU连接,无需附加电路,简化接口设计。(4)DMA传送数据:在接口板上增加RAM,采用DMA数据传送方式,直接将ADC板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的RAM中,适合高频的大数据量传送,可减小系统总线占有率,提高CPU工作效率并可增强数据传送可靠性。(5)集成A/D转换芯片的单片微机,如Intel8096系列高档单片机。第17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接口电路设接口电路设计计1 1常用A/D转换器及接口电路设计(1)8位单片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1(2)8位8输入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9u性能指标:采用+5V电源,工作时钟典
15、型值为640kHz,转换时间为100us,分辨率为8位,总失调误差为1LSB;模拟量输入电平范围为0-5V,不需零点和满度调节;内部具有8通道选择开关,可输入8路模拟信号;数字量输出采用三态逻辑,输出符合TTL电平。u内部结构:主要由8路模拟选择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A/D转换器和三态输出锁存器等。u引脚功能:2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包括模拟信号输入线8条、地址线3条、数字量输出线8条、控制线4条、电源及其它5条。u与MCS-51的硬件连接(3)12位A/D转换器AD574A第18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接口电路设接口电路设计计2 2第19页/共74页3.1
16、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接口电路设计接口电路设计3 3第20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接口电路设接口电路设计计4 4uADC0809与MCS-51的硬件连接:外部时钟利用8031地址锁存器允许信号ALE经触发器分频后接到ADC0809的 CLOCK输入端数据线与地址线复用P0口通过外接一片地址锁存器将其分离,从而构成8位数据总线和16 位地址总线的低8位;ADC0809具有通道地址锁存功能,故模拟输入通道地址的译码输入ADDA/ADDAB/ADDC由P0.0P0.2直接提供。A/D后的数字量输出直接与8031的数据总线相连ADC0809具有“三态输
17、出数据锁存器”8031采用中断方式读取ADC0809的转换数据EOC线经反相器和8031的INT1线相连。第21页/共74页3.1 A/D3.1 A/D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接口电路设计接口电路设计5 5第22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概述u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即所谓通信。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常用串行通信,由于计算机内部数据传送采用并行通信,若要实现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就需要种接口电路完成串行-并行数据传送方式的双向转换,这种接口电路称为串行接口。u串行通信接口的工作过程和特点 计算机在接收数据时,由串行接口沿着一条
18、传输线一位一位地接收数据当一帧数据接收完后,由串行接口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供CPU读取;当计算机发送数据时,由CPU把数据传送给串行接口,再由申行接口通过一条传输线在发送时钟的触发下一位位地把数据传送出去。串行通信所用的传输线少并可借助现成的电话网进行信息传输,特别适合远距离通信。所以串行接口已成为微机自动测试系统的必需部件和接口。第23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数据传送方数据传送方式式1 1数据传送方式 按照同一时刻数据流的方向可分为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三种方式。1.全双工传送方式 在通信系统中,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送时,通信双方都能在同
19、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这样的传送数据方式称为全双工传送方式,如图3-13所示。全双工传送方式无须方向的切换,数据传送效率高。回波计算机(CPU)串行接口终端设备发送字符图3-13 全双工通信方式第24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数据传送方数据传送方式式1 12.半双工传送方式 在通信系统中,根传输线既作数据输入又作数据输出虽然数据是双向传送,但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半双工传送方式如图3-13所示。在半双工传送方式下,要进行输入输出的双向传送,必须设置通信链路的“换向逻辑”,进行方向的转换。分时进行发送、接收计算机(CPU)串行接口终端设备图3-1
20、3 半双工通信方式第25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方式1 1串行通信方式 根据时钟控制方式不同串行通信分为: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和同步串行通信方式。1.异步串行通信方式 通信系统的发送与接收设备都使用各自的时钟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数据通常以字符为单位组成字符帧传送的;异步通信传输格式一般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四部分组成。波特率:1秒钟传输二进制数据的位数(bps,位/秒),表征串行通信数据传输速度。异步通信的特点;不需传送同步脉冲,字符帧长度不受限制,所需设备简单,但因字符帧格式复杂,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传输速率。异步通信一般应用在数据传
21、输速率较慢的场合。第26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方串行通信方式式2 2 图3-15 异步串行通信数据传输格式第27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方串行通信方式式3 32.同步串行通信方式 数据传输格式均由同步字符、n个数据字符和校验字符三部分组成。特点:双方使用同一个时钟控制数据的发送与控制;数据格式中没有设置起始位和停止位,而是利用同步字符来完成收发同步,并且数据信息以连续形式发送,传输效率较高。但该种方式通信技术复杂,故一般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第28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调制解调器件调制解
22、调器件1 1串行通信中的调制解调器1.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 串行接口或终端直接传送数据的最大距离与传输速率及传输线的电气特性有关,一般为30m以内,对远距离传输,一般需加入MODEM,如图3-17所示。第29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接口标准接口标准1 12.MODEM的分类u按工作速度分:高速(波特率9600bps);中速(1200-9600bps);低速(600bps)u按调制技术分:相移键控(PSK)、频移键控(FSK)和相幅调制(PAM)u计算机系统中一般采用频移键控方式,即将数字0和1调制为不同频率的两个信号,如图3-18所示。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RS-232
23、Cu串行通信接口标准是计算机与外设之间进行串行连接时双方要共同遵循的某种特殊约定或协议。u符合国际电气化标准的串口标准有:RS-232、RS-232C、RS-422和RS-485等。RS-232C是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串行通信标准,用于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接口。接口标准内容包括机械、电气和协议相容。第30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接口标准接口标准2 2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RS-232C1.RS-232C电气特性 使用双极性负逻辑电平,信号电平在(5-15)V和-(5-15)V。2.RS-232C接口信号 标准接口有25根线,采用25芯
24、标准接口(如图3-19),包括4条数据线、11条控制线、3条定时线以及7条备用和未定义线。实际常用9针的COM接口。实物图片 9针的COM接口第31页/共74页3.2 3.2 实物图片实物图片COMCOM接口接口实物图片 9针的COM接口第32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接口标准接口标准3 32.RS-232C接口信号 TXD(2):发送数据线,输出,DTE将串行数据发送到DCE。RXD(3):接收数据线,输入,DTE接收DCE发送来的数据。RTS(4):请求对方发送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CTS(5):清除发送信号,DCE发送清除发送信号到DTE,响应DTE请求发送
25、要求,表示DCE已处于发送状态且准备发送数据,DTE作好接收数据的淮备。DTR(20):数据终端准备就绪,此时DCE可以发送数据。DSR(6):数据设备准备就绪,只用来表示本端的数据设备已连通通信信道。DCD(8):接收线信号测试。GND(7):信号地。第33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接口标准接口标准4 43.RS-232C与TTL器件接口 一般的TTL(CMOS)器件使用高低电平表示逻辑状态,而RS-232C使用负逻辑电平,两者不相容,必须进行转换。完成电平转换的常用芯片MAX232,能实现电平的双向转换。第34页/共74页3.2 3.2 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试 系统 接口 技术 总线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