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故事教案_1.docx
《2022年的故事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的故事教案_1.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的故事教案年的故事教案1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滑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三、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 课文,激发阅读兴趣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二、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三、讲故事比赛1、小组初讲
2、,评出最佳故事选于,参加班级比赛。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b小组比赛。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3、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四、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年的故事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6个生字。2、能力目标:能背诵课文里的8个成语,大致了
3、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括的故事。3、情感目标:通过对成语故事内容的了解,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指导同学认真朗读,培养语感。2、积累成语,了解某些成语包括的故事。教学难点: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有积累成语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故事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都听过哪些故事呢?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听到的?(生汇报)2、师:有些故事藏在成语里,非常有趣,你们愿意听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有故事的成语。3、板书课题,指导同学朗读课题,让同学在读中感受“有故事”和“成语”。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出示课件一)1、从课件守株待兔引出课文的八个成语。2、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3、
4、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老师示范读课文同桌齐读课文男女竞赛读课文男女合作读课文开火车读课文。4、师:戴上拼音帽子大家都会读课文了,那老师把汉字娃娃的拼音帽子摘下来你还会读吗?(出示生字卡片,生读生字,并说出生字在课文中相应的成语。)5、师:假如老师只说成语里的一个字,你能把这个成语大声地说给我们听吗?三、熟读课文,了解某些成语中的故事。1、师:你能通过看老师的动作,猜出它是什么成语吗?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游戏:师做动作,生说出在课文相应的成语来。)老师适时地对当个成语故事进行点拨愚公移山:愚公和他的家人下定决心要把门前的两座大山搬走,他们那种战胜困难的决心感动了玉帝,最后玉帝派神仙把
5、那两座山移走了。精卫填海:大海淹死了精卫,精卫便变成了一只鸟,它立志要把海填平,小精卫那要填平大海的意志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夸父追日:夸父为了追上太阳,没日没夜地跑啊,最后他渴死在半路上,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拐杖变成了一片树林。刻舟求剑:楚国人在船上丢了一把剑,他在丢剑的位置刻了一个记号,想上岸时沿着船上的记号去找回那把丢失的剑,大家猜猜,上岸后他能找到那把剑吗?下来去读读这个成语故事你们就知道了。2、陈老师这里还有更精彩的成语故事,你们想读吗?(发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破釜沉舟故事卡片,同学先借助拼音自由读卡片,然后再抽生朗读卡片,让同学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四、拓展延伸,激发读书兴趣。1、师
6、:老师这里还有更精彩的图片送给大家,每一个图片都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出示课件,生通过看图来猜成语。)2、师:这些成语用图片就能表达出来,真有趣啊!这么多有趣的成语老师都是从这本书里找到的,而且书里面还有更加精彩的故事,假如同学们还想在课后读更多的成语故事,就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给你买上一本这样的故事书。五、和板书的设计有故事的成语年的故事教案3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训练重难点:如何把听来的故事按一定顺序写具体。训练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听听乐乐和文文的对话,他们在讨论什么?2、我们从小都读过故事,你听过什么
7、有意思的故事呢?3、生交流。二、听故事,了解写故事的一般要求。1、听磁带讲故事,听的时候注意听仔细,边听边想边讨论。听清楚故事讲的谁?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又怎样。2、生听完故事后把听到的和小组成员交流,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问清楚。3、学生口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4、从刚才口头讲故事的过程中,你知道怎样把故事写好呢?、把故事的发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及结果写清楚。、要一段一段写。、每段开头空两格,每句话要加好标点。三、选定材料。1、看来写听来的故事并不难!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2、教师列举学生口述的几个故事,启发思考:故事都很有趣,该把它们写一写了。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
8、选定自己要写的材料。第二课时一、提笔。1、根据自己口述开始,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是否把故事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又怎样写清楚。二、互相诵读习作,共同分享的乐趣。三、分小组交流习作,说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四、展示台:听来的故事。教学反思:年的故事教案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板题:小黄鸡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自
9、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自由读课文。2分节指读年的故事教案5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能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临摹下来,并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2、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的重点与
10、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感受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增强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教学难点:图案形象的特点和对比色的运用。教学准备:各种苗族服饰、录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有关苗族服饰特点搜集苗族服装、服饰图案的实物或图片。二、引入新课:三、新授课:1、提问:通过课前学习,谈谈你对苗族的了解。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补充。2、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简单概括一下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3、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有关苗族的服
11、饰文化。苗族先民不断被迫迁徙,这个过程断断续续地一直持续到清朝,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4、引导学生欣赏“百鸟衣”“百鸟衣”的传说、用途、图案特征、色彩、欣赏价值。5、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了解有关“蝴蝶妈妈”的传说。6、欣赏“牛首龙纹”的图案,了解有关“龙”的传说。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四、学生作业: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服饰图案进行临摹。能讲其寓意。五、小结:组织交流。年的故事教案6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活动,充分锻炼幼儿选择决定的能力,使幼儿懂得作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问题。活动准备录像、图片、油画棒、双面胶、字卡等。活动过程1
12、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人民公园去玩。因为地方大、时间有限,我们只选择公园中的一处地方。下面放录像(内容为公园中的动物园、游乐场、和平广场),请小朋友自己决定。教师贴上动物园、游乐场、和平广场的名称,并准备好油画棒,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名称下做一个记号。2现在请小朋友阐述作出决定的理由。问题:为什么决定去游乐场?参考理由:喜欢玩;好久没去了;想和好朋友一起玩跷跷板;玩好高的滑梯;里面有没玩过的玩具。问题:为什么决定去动物园?参考理由:喜欢小动物;听故事里说的某种动物,想去看真的;听说来了新动物;想看看小猴子长大了没有;去看孔雀开屏。问题:为什么决定去和平广场?参考理由:一次还没去过;没喂过广场的和平
13、鸽;想离近点听鸽子叫,想和它说悄悄话;好玩、喜欢。3小朋友都决定好了,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从幼儿园到公园去有两条路,一条是出门向右拐,走小路(贴图示),路虽窄,但比较近;另一条是出门向左拐,走中路(贴图示),路虽宽,但比较远。请小朋友决定,走哪一条路好,想好了做标记。4现在请小朋友阐述作出决定的理由。走大路:好走;不拥挤;可以看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看风景。走小路:近,能很快到;走小土坡好玩;没汽车安全。5刚才,小朋友选了不同路线,并且说明了原因。看来,作决定的时候,还要考虑很多问题。下面还要请小朋友作一个决定,选择去公园的方式:公交车、出租车、步行(贴图示)。如果选择不合适,路上会耽误很多
14、时间,请小朋友认真考虑并做出标记。6现在请小朋友阐述作出决定的理由。选择公交车参考理由:因为选的是大路;省钱;快;坐8路车直接到公园;省力气。选择出租车参考理由:因为选的是大路;比公交车快。选择步行参考理由:因为选的是小路,适合步行;汽车不适合走小路;安全。7看来,作决定时不仅要考虑很多事情,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今天小朋友作决定时考虑得就很周到,并且自己作了三个决定,真能干。我们来表扬表扬自己吧。(竖起大拇指)嘿!嘿!我真棒!8教师结合幼儿的意见,作出最终决定,并说出根据。9准备出发去公园。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优质课)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
15、有计划、有节制。2、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遵守游戏规则,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幼儿认识过人民币,会识别人民币的不同面值。让幼儿去超市自主购物,并讨论购物的心情,所购商品的用途、价格等。2、向父母调查了解一个月家庭各类经费的开支状况(下发调查表)。3、纸币若干、购物篮若干只,超市场景布置,商品上贴有价格标签。银行、医院区角设置。三、活动过程:1、成立“三口之家”,宣布“小鬼当家”的游戏开始。由幼儿自愿组合,三人为一户家庭(爸爸、妈妈、孩子),佩带胸卡标志,编号为“1号家庭”“2号家庭”2、小鬼当家活动一:到银行领工资。师:(将日历翻到1月1日)小
16、鬼正式当家作主了。今天是1月1日,是发工资的日子。每家的爸爸或妈妈去银行取这个月的工资。每户家庭领取工资10元。3、小鬼当家活动二:缴水电费。师:(将日历翻到5日)今天服务公司的人要来收水电费,我们得准备好钱付上个月的水电费。服务公司的职员(老师扮演),将各家水电费情况通报,根据通报金额挨家收取水电费。每家将缴清水电费的标记贴在统计表上。引导讨论:为什么各家水电费不一样?平时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用电,可以少付水电费?如果没钱交水电费,家里会出现什么情况?4、小鬼当家活动三:去超市购物。师:(将日历翻到10日)从发工资到今天已过了10天。最近家里的一些物品不够用了,要去超市购买。每个家庭成员商量一
17、下,想想家里最需要什么?每人还缺少些什么?然后去超市买最需要的商品。购物后讨论:各家都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教师根据各家代表的回答将商品分吃的、用的、玩的三类列表统计,比较各家消费情况。提问:超市中同样商品有不同价格(举例),你是怎样选择的?为什么?教师小结:让幼儿明白同种商品因晶牌不同价格不同,我们应该量力选择,合理花钱。不攀比,不求高消费。5、小鬼当家活动四:交旅游费。师:(将日历翻到15日)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旅游公司寄来一封信,委托我将信中内容告诉大家(老师读信)。想去旅游的小朋友请爸爸妈妈带着去报名缴费吧!根据幼儿交费情况提问:(1)X号家庭为什么不去旅游?(2)没钱旅
18、游的家庭感到着急。通过回忆前两次活动,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花钱不够合理,用钱没打算。再次感受到当家不容易,家里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所以用钱必须要有节制,有计划,不能随心所欲。6、小鬼当家活动五:交医药费师:(将日历翻到20日)让我们听听今天有什么新闻?(放录音新闻)医院通知各家长带娃娃去医院打防疫针,并缴费2元。讨论:打防疫针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孩子不打防疫针会怎样?旅游和打防疫针比起来哪个更重要?打防疫针很重要,这笔钱必需得花,所以我们要留一些钱以备急用,不能把钱花光。7、如果娃娃不生病,不打防疫针,剩下的钱怎么办?可放在哪里?交流讨论,引出节余的钱可以到银行存起来。知道银行是个存钱取钱的地方。
19、存在银行里的钱什么时候用?(遇到急需用钱的时候,如:生病、交学费、看望老人、外出旅游、过生日买礼物就不用着急了。)8、谈体会。给“小鬼当家”游戏中持家有方、花钱合理的家庭发奖,并分别请三户有代表性家庭谈“当家”的感受。讨论:如果下次再当家,你会怎样用钱?平时家里,除了水电费、旅游费、医药费、超市购物,还有哪些地方要用钱?(结合调查表内容)平时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能节约用钱,合理花钱?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当了一回大人,知道爸妈当家作主的滋味。爸妈赚钱很辛苦,当家不容易。我们花钱要节约,要省着用,不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看到什么就买什么。平时要节约用水、用电,爱惜我们的物品、玩具、衣服。平时常常这样做,
20、我们能节约很多钱。9、活动结束: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年的故事教案7教学目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和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创造出更多的美,就应该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孩子们,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穿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
21、人扶,盲人有人帮。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条小蓝裙有关,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蓝裙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3、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批注感悟1、默读课文,结合编者的批注,思考: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用“”分别画出来。面对这些不协调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把想法批注在旁边。2、学生交流汇报。出示画出的句子: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故事 教案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