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doc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通风设计手册.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面通风方法:1、依据通风的动力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依据对有害物把握机理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稀释通风、单向流通风、均匀流通风和置换通风。(1) 稀释通风,对整个车间进展通风换气,用颖空气把整个车间有害物质稀释到最高允许浓度以下。该方法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大,但是把握效果差。(2) 单向流通风,通过有组织的气流运动,把握有害物的集中和转移。特点是通风量小,把握效果好。(3) 均匀流通风,速度和方向完全全都的宽大气流称为均匀流,用它进展的通风称为均匀流通风。气流速度原则上要把握在 0.20.5m/s 之间。这种方法能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目前主要用于汽车喷漆室等对气流、温度、湿
2、度把握要求高的场所。(4) 置换通风,置换通风的概念和均匀流通风是根本一样的。有余热的房间,由于在高度方向上有稳定的温度梯度,假设以较低的风送速V 0.20.5m/s,将送温差较小24的颖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工作区。低温的风在重力 的作用小首先下沉,随后渐渐集中,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而室内热源产生的热气 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不断卷吸四周空气。这样由热气流上升时的卷吸作用、后续风 的推动作用和排风口的抽吸作用,地板上方的颖空气缓慢向上移动,形成类似于向上的均匀 流的流淌,于是工作区的污浊空气为后续的风所代替。当到达稳定时,室内空气在温度、浓 度上便形成两个区域:上部的混合区和下部单向
3、流淌的清洁区,这种通风方式就叫置换通风。 置换通风的效果和送风条件有关,与传统的稀释通风方式相比,具有节能、通风效率高等优点。全面通风设计:一设置条件1、防止热、蒸气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当不能承受局部通风或者承受局部通风后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时,应辅以全面通风或者是承受全面通风。2、设计全面通风时,要尽量承受自然通风,以节约能源和投资。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者是生产要求时,应承受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3、民用建筑的厨房、厕所、浴室等宜承受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展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二设计原则1、设计集中采暖且有排风的建筑物,在进展风量平衡计算时,应考虑自然补风包括利用相邻房间的清洁空
4、气的可能性。如该建筑物的冷风渗透量能满足排风要求,可不设机械通风装置。当达不到时,宜承受机械通风装置。2、对于换气次数小于 2 次/H 的全面排风系统,或每班运行缺乏 2 小时的局部排风系统,经风量和热量平衡计算,对室温没有很大影响时,可不设机械送风系统。3、当相邻房间未设有组织进风装置时,可取其冷风渗透量的 50/100 作为自然补风。4、从热平衡的观点看,由于在采暖设计计算中已考虑了渗透风量所需的耗热量,因此用渗透风量直接补偿局部排风量时,在热平衡中可不予考虑。5、进展热平衡计算时,对于局部排风及稀释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应承受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6、依据卫生标准的规定,排出空气经净化处理后
5、,如其中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室内最高允许浓度的 30/100,可返回车间再循环使用。三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进展气流组织设计时,应符合下述原则:1、排风口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质浓度较高的区域,以便有害物质快速排出。2、送风口尽量靠近操作地点。送入通风房间的清洁空气应先经过操作地点,再经污染区域排至室外。3、在整个通风房间内,应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削减涡流,避开有害物在局部地区的积聚。4、对设置机械通风的民用建筑、生产厂房几关心建筑物中要求清洁的房间,当其四周的环境较差时,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正压。对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污染四周相邻房间时,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负压
6、。一般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10090/100 。5、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并的系统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 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湿和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和关心建筑物,当承受上部或下部同时全面排风时,宜送至作业地带;(2) 放散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或蒸汽,而不同时放散热的生产厂房及关心建筑物,当从下部地带排风时,宜送至作业地带;(3) 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源,且不行能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装置时,应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6.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除设局部通风外,宜在上部地带进展自然或机械全面通风,其排风量不宜小于每小时一次换
7、气。当房间高度大于 6 米时,排风量可按每平方米地面面积 6 立方米/小时计算。7、当承受全面通风消退余热、余温或者是其它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室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并且其风量安排应符合以下要求:(1)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小,或在相反的状况下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 2/3,从下部地带排出 1/3;(2)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风量的 1/3,从下部地带排出 2/3。注: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的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一次换气。当排出有爆炸危急的气体和蒸汽时,排风上缘距顶棚不应大于
8、0.4m。从房间下部地带排出的风量,包括距地面 2m 以内的局部排风量。不稳定状态下全面通风量的计算:当全面通风量 L 及室内的有害物散放量 M 保持稳定,在一段时间内,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Y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用下面公式表示:Yn=Y0*exp(-L/Vf)+(M/L+yi)(1-exp(-L/Vf)mg/m3 式子中Y0-在通风前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g/m3; -通风时间,S;Vf-通风房间的体积,mg/m3; M-有害物的散发量,mg/m3; L-全面通风量,mg/m3;Yi-进风空气中有害物浓度,mg/m3;当 Y0=0 时,公式就变成 Yn= (M/L + yi)1-
9、exp(-L/Vf)mg/m3。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Yn 是随通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的,当趋于无穷大时,通常为L/Vf3,室内有害物浓度趋于稳定。这时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稳定状态下全面通风量的计算:1、消退余热所需的全面通风量:G1=3600Q/tp-tjc,kg/h;2、消退余湿所需的全面通风量:G2=Gsh/(dp-dj),kg/h3、消退有害物质所需的全面通风量:G3=m/(yp-yj),kg/h 式子中:Q-余热量,KW;Tp-排出空气温度,; Tj-送入空气温度,;C-空气比热,KJ/kg* ; Gsh-余湿量,g/h;Dp-排出空气中的含湿量; Dj-送入空气中的含湿量; M-室内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明 通风 设计 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