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遗传与变异.pptx





《第6章遗传与变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遗传与变异.ppt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一、遗传学三大定律(一)孟德尔与豌豆实验1、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假说假说 2、分离定律分离定律3、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律律第1页/共88页孟德尔(1822-1884)第2页/共88页豌豆杂交操作豌豆杂交操作孟德尔研究的七对性状第3页/共88页孟德尔孟德尔分离定律分离定律 亲亲代:代:AAAA紫花紫花 X aaX aa白花白花子一代子一代F1F1:AaAa紫花紫花子二代子二代F2F2:A A a a A AA A AA紫紫 AaAa紫紫 a Aa a Aa 紫紫 aaaa白白 紫花:白花紫花:白花=3=3:1 1第4页/共88页遗传因子假说遗传因子假说 合子及其发育成的个体含有成对的
2、遗传因子合子及其发育成的个体含有成对的遗传因子:纯合子纯合子(homozygote):AA,BB,OO(homozygote):AA,BB,OO 杂合子杂合子(heterozygote):AO,BO,AB(heterozygote):AO,BO,AB 性状性状(character/trait)character/trait):显性(显性(DominantDominant)显性因子显性因子:A,B:A,B 隐性(隐性(RecessiveRecessive)隐性因子隐性因子:OO:OO个体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第5页/共88页验证验证Aa紫花 X aa白花Aa紫花 aa白花1 :1A aa测交测
3、交 (test cross)(test cross)第6页/共88页遗传学第一定律遗传学第一定律分离定分离定律律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各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各自分到不同的配子中去;自分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受精时,不同配子间相对应的两个遗传因子受精时,不同配子间相对应的两个遗传因子又以同等的机会互相结合。又以同等的机会互相结合。第7页/共88页孟德尔孟德尔自由组合定自由组合定律律亲代亲代 YYRRYYRR黄圆黄圆 X yyrrX yyrr绿皱绿皱 配子配子 YR yrYR yrF1F1:YyRrYyRr黄圆黄圆F1F1配子配子 YR Yr yR yrYR Yr yR
4、yrF2F2代:代:遗传因子有遗传因子有1616种组合,四种表种组合,四种表 现型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9:3 3:3 3:1 1 第8页/共88页遗传学第二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律律 针对一对以上的性状而言,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可以自由组合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受精时,再以相同的机会互相结合。第9页/共88页验证验证 YyRr黄圆 X yyrr绿皱 黄圆YyRr:黄皱Yyrr:绿圆yyRr:绿皱yyrr1 :1:1:1YR Yr yR yryr测交测交 (test cross)(test cross)第10页/共88页 已知:鹦鹉毛色
5、遗传因子两对:B-b、C-c B:黄色;C:蓝色 b和c是隐性因子,不产生色素。请问:请问:1 1、四种颜色鹦鹉的遗传因子组成情况如何?、四种颜色鹦鹉的遗传因子组成情况如何?2 2、两只绿色鹦鹉产生后代的情况怎样?、两只绿色鹦鹉产生后代的情况怎样?1243第11页/共88页遗传因子的定位遗传因子的定位(二)萨顿与蚱蜢二)萨顿与蚱蜢 背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Walter S.SuttonWalter S.Sutton,研究蚱蜢精子的发生,提出,研究蚱蜢精子的发生,提出“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位于染色体上”。动物受精(动物受精(1876)植物受精(植物受精(1884)染色体
6、被命名(染色体被命名(1888)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动物细胞减数分裂(1892)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植物细胞减数分裂(1896)第12页/共88页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第13页/共88页萨顿所观察到的蚱蜢染色萨顿所观察到的蚱蜢染色体体Chromosomes of Brachystola magna By Sutton,19022n=23-24 第14页/共88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惊人的相似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惊人的相似1、成对存在;2、形成生殖
7、细胞时减半;3、受精时数目复原;4、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行为符合 分离律;5、非同源染色体进入生殖细胞时的配 合,符合自由组合律。第15页/共88页遗传因子的定位遗传因子的定位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Sutton,Walter S.(1903).The chromosomes in heredity.Biol.Bull.4:231-251.Boveri,Th.(1902).ber mehrpolige Mitosen als Mittel zur Analyse des Zellkerns.Verh.phys.-med.Ges.35:67-90 第16页/共88页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基基因因1909
8、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Johanson.W.L)将遗传因子(inherited factor)更名为基因(gene)第17页/共88页摩尔根与果蝇摩尔根与果蝇 (fruit fly)(fruit fly)遗传学第三定律遗传学第三定律果蝇有果蝇有 4 4 对染色体对染色体第18页/共88页Fruit Fly Chromosomes第19页/共88页 设想设想第20页/共88页实实际际实实验验结结果果一一第21页/共88页合理解释合理解释 基因不能随意组合第一对等位基因第一对等位基因第二对等位基因第二对等位基因第22页/共88页实实际际实实验验结结果果二二第23页/共88页合理解释合理解释第24
9、页/共88页遗传学第三定律遗传学第三定律连锁和交换律连锁和交换律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基因间存在着间存在着连锁(linkage)和交换(crossing over)现象。现象。交换导致重组交换导致重组(recombination)(recombination)。两个基因在染色体离得越远,重组频率越高,两个基因在染色体离得越远,重组频率越高,反之越低。反之越低。1933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第25页/共88页g:体色(灰:体色(灰/黑)黑)c:睛色(睛色(红红/紫)紫)l:翅(长:翅(长/短)短)
10、重组频率重组频率第26页/共88页长长/短短灰灰/黑黑红红/紫紫长长/短短基因定位基因定位果蝇果蝇2#染色体染色体第27页/共88页3、连锁与交换定律(摩尔根)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连在一起伴同遗传的现象称为连锁(linkage)遗传图距遗传图距centimorgan,cM染色体基因图染色体基因图Chromosome map第28页/共88页二、基因的本质 核酸?蛋白质?第29页/共88页染色体结构染色体结构第30页/共88页研究基因的本质(一)研究基因的本质(一)有荚膜有荚膜致死致死 无荚膜无荚膜存活存活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trepto
11、coccus pneumoniae)感染实验一)感染实验一F Fredrikredrik Griffith,1928 Griffith,1928第31页/共88页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感染实验二)感染实验二F Fredrikredrik Griffith,1928 Griffith,1928第32页/共88页研究基因的本质(二)研究基因的本质(二)Oswald Avery Oswald Avery et alet al.,1944.,1944第33页/共88页 研究基因的本质研究基因的本质(三)
12、(三)T4噬菌体噬菌体(x 97,500)第34页/共88页35S标记蛋白质标记蛋白质32P标记标记 DNA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T2第35页/共88页35S 未进入大肠杆菌细胞未进入大肠杆菌细胞32P 进入大肠杆菌细胞进入大肠杆菌细胞Alfred Day Hershey,1952 1969年诺贝尔奖年诺贝尔奖第36页/共88页多项实验证实基因的本质是DNA第37页/共88页1 1、DNADNA结构:结构:华生华生(WatsonWatson)和克里克和克里克(CrickCrick)DNA DNA 双螺旋模型(双螺旋模型(19531953)DNADNA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19531953)获
13、1962年诺贝尔奖 三、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调控三、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调控第38页/共88页DNA双螺旋模型双螺旋模型第39页/共88页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第40页/共88页Meselson&Stahl 1958培养基含培养基含15N一代一代两代两代培养基含培养基含14N证证实实半半保保留留复复制制的的实实验验第41页/共88页第42页/共88页后续链后续链(the Lagging Strand)的合成的合成冈崎片段(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s)第43页/共88页DNA的复制的复制 解链酶解链酶 (helicase)(helicase)单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 变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