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一同步配套地球表面形态.pptx





《秋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一同步配套地球表面形态.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一同步配套地球表面形态.ppt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40页一二三四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思考讨论俗语“沧海桑田”和“水滴石穿”,各是受哪种地质作用的结果?提示:沧海桑田是内力作用;水滴石穿是外力作用。第2页/共40页一二三四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第3页/共40页一二三四(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如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如图中b、c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
2、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第4页/共40页一二三四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2)主要类型。褶皱: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分为地垒和地堑两种形态。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思考讨论日本境内地震多发,世界上里氏6级以上地震20%都发生在日本。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提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第5页/共40页一二三四三、外
3、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流水作用。(2)风力作用。第6页/共40页一二三四链接生活1986年,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漂流探险队首次全程漂流长江成功。试分析,在长江漂流的过程中,漂流探险队沿途(不同河段)会观察到什么不同的地貌及其所受的外力作用。提示:(1)上游地区:侵蚀、搬运为主,多峡谷。(2)中游地区: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3)下游地区: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三角洲。第7页/共40页一二三四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第8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主题活动目前,公布的珠穆朗
4、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与我国1975年公布的数据8848.13米相比,珠穆朗玛峰“身高”整整低了3.7米。探险家诺埃尔奥德尔在1924年第一次发现了嵌入珠穆朗玛峰岩石中的海洋化石。第9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珠穆朗玛峰上发现了远古时期的海洋化石,说明了什么?提示:在珠穆朗玛峰隆起之前,这里曾是汪洋大海。(2)珠穆朗玛峰是长高了还是变低了,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下。提示:珠穆朗玛峰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在不断地抬升。第10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第11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第12页/共40页探究一探
5、究二探究三板块的特征(1)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2)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上,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欧亚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第13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典例剖析【例题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第14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写出板块名称:A,C,E。(2)在板块的张裂地区可能会形成()A.海沟B.海岸山脉C.岛弧D.裂谷(3)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边界附近B.新西兰南、北二岛
6、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都比较稳定C.印度、巴基斯坦位于板块的交界附近D.太平洋沿岸广大地区主要为生长边界(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日本群岛的形成:;苏门答腊岛的形成:;大西洋面积的变化:。第15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解答该题主要抓住三点: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如A为欧亚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分布,即板块碰撞为消亡边界,板块张裂为生长边界;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答案:(1)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2)D(3)C(4)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大西洋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7、,未来可能会继续变大第16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主题活动结合材料探究:第17页/共40页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材料一图1中A、B分别属于褶皱的哪种基本形态?如何区别它们?提示:A是背斜,B是向斜。一般情况下,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也可以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为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为向斜。(2)材料一图2中甲、乙从地貌形态上分别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提示:甲为谷地,成因是背斜的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乙为山岭,成因是向斜的槽部受到的是挤压力,岩石坚硬,侵蚀的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一同 配套 地球表面 形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