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pptx
《第7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A、直线:(即均匀坡度线)有上坡和下坡之分,是用坡度和坡长(水平长度)表示的。B、竖曲线:直线的坡度转折处(变坡点)为平顺地过渡,需要设置竖曲线,分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其大小用曲线半径和曲线长(水平长度)表示本章从汽车行驶特性出发,同时考虑平、纵组合的空间线形效果,主要讨论纵断面设计线的设计要点和计算问题 第1页/共59页第2页/共59页1 满足国家现行规范2 纵坡应平顺,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3 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因素综合考虑4 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填、挖平衡5 地下水位较高、水系较发达地区,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保证路基稳
2、定性6 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段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7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公路应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城市道路应充分考虑管线综合的要求纵向设计的一般要求第3页/共59页各级道路允许的最大纵坡是根据当前具有代表性标准车型的汽车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以及工程、运营经济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合理确定最大纵坡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在海平面高程上汽车满载时=1,若滚动阻力系数f=0.010.02,算出标准车型东风EQ-140型 最大爬坡能力档位档位临界车速临界车速(km/hkm/h)最高
3、车速最高车速(km/hkm/h)最大动力因素(最大动力因素(%)最大爬坡坡度(最大爬坡坡度(%)5.065.0611.711.728.628.627.728.827.728.88.678.6720.320.316.516.514.515.514.515.514.3114.3135.735.79.39.37.38.37.38.318.5218.5256.956.95.85.83.84.83.84.817.2017.2087.587.53.73.71.72.71.72.7第4页/共59页确定道路最大纵坡不能只考虑汽车的爬坡性能,还要看汽车在纵坡上行驶时能否快速、安全、经济等方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4、TG B01-2003第5页/共59页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坡度可增加1%。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四级公路山岭重丘区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对桥上及桥头路线的最大纵坡:小桥与涵洞处纵坡应按路线规定采用;大、中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相同。隧道部分路线纵坡:隧道内纵坡不应大于3%,但独立明洞和短于50m的隧道其纵坡不受此限;紧接隧道洞口的路线纵坡应与隧道内纵坡相同。在非机动车交通比例较大路段,为照顾其交通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纵坡适当放缓;平
5、原、微丘区一般不大于2%3%;山岭、重丘区一般不大于4%5%注意!新规范 JTG B01-2003 已没有这个说法,公路中以车速来划分等级第6页/共59页高原纵坡折减 在高海拔地区,因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燃烧不完全、功率下降,导致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另外,汽车水箱中的水易于沸腾而破坏冷却系统公路路线设计规范(D202006)第7页/共59页必要时允许车速由V1降到V2,以获得较大纵坡度i2,汽车以V2的速度等速行驶,V2称为容许速度,其值一般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的1/21/3i2称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根据V2可得D2,当汽车在纵坡小于或等于i2的坡道上行驶,只要初速度大于容许速度,汽车至多
6、减速到容许速度V2;当坡度大于i2时,为防止汽车行驶速度低于容许速度V2,应对其坡长加以限制 理想的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道路理想的最大纵坡i1:指设计车型即载重车满载时,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希望车速V1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坡度i1称为理想的最大纵坡。因为在具有不大于i1的坡道上载重车能以较高的希望速度行驶,道路通行能力将最大。第8页/共59页坡长限制 最小坡长限制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原因如下:A、坡长过短,使道路纵向变坡点增多,汽车行驶在连续起伏路段产生的超重与失重的变化频繁,导致乘客感觉不舒适,车速越高越感突出。B、缓坡的加速(上坡)和减速(下坡)功能的发挥来看,坡长太短则作用
7、不大C、路容美观、相邻两竖曲线的设置和纵断面视距第9页/共59页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10页/共59页最大坡长限制 道路纵坡的大小及其坡长对汽车正常行驶影响很大。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影响也越大。主要表现:使行车速度显著下降,甚至要换较低排档克服坡度阻力;易使水箱“开锅”,导致汽车爬坡无力,甚至熄火;下坡行驶制动次数频繁,易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甚至造成车祸。第11页/共59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第12页/共59页公路上有大量兽力车通行时,宜在超过500m处设置一段不大于2%3%的缓和坡段,以利于兽力车行驶。
8、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宜小于2.5%,否则应按规范限制坡长 第13页/共59页最小纵坡 在长路堑、低填方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通畅路段,为保证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最小纵坡,一般情况下以不小于0.5%为宜缓和坡段 凡小于理想的最大坡度i1的坡度均属缓坡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第14页/共59页第15页/共59页第16页/共59页坐标系下二次抛物线一般方程为竖曲线上任一点P的斜率为当 时,时 则抛物线上任一点P的曲率半径为因为i于i1和i2之间,且i1和i2均很小,故i2可以略去不计,则可得将(2)、(3)式代入(1)式
9、,得二次抛物线竖曲线基本方程式为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二次抛物线第17页/共59页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竖曲线各要素计算公式 第18页/共59页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离心加速度为:(m/s2)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产生径向(垂直方向)离心力。在凹形竖曲线上这个力与重力方向一致,是增重(超重),在凸形竖曲线上这个力与重力方向相反,是减重(失重)。这种增重与减重达到某种程度时,驾驶人员和乘客就有不舒服的感觉,同时对汽车的悬挂系统也有不利影响,在确定道路竖曲线半径时,应该对离心力(或离心加速度)加以控制。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缓和冲击 一般认为离心加速度限制在0.50.7m/s2比较合适。考虑到不因冲
10、击而造成的不舒适感,以及视觉平顺等的要求,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取值相当于a=0.278m/s2第19页/共59页最短应满足3s行程,即可得最小长度Lmin时间行程不过短 汽车行驶在凸形竖曲线上,如半径过小,道路凸起部分会阻挡司机的视线。汽车行驶在凹形竖曲线上时,也同样存在视距问题。满足视距的要求缓和冲击 第20页/共59页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根据计算比较,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以满足视距要求为控制因素 a)LS停 b)LS停 凸形竖曲线计算图示 第21页/共59页LS停第22页/共59页L S停比较以上两种情况,显然 b)计算结果大于 a),情况 b)作为有效控制。根据缓和冲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勘测 设计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