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pptx(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目 录录35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2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全管理概要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全管理概要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3 3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3 1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及事故案例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及事故案例5第1页/共105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第2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定义: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
2、专用机动车辆。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第4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
3、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第5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第6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
4、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第7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第8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 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
5、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第9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第10页/共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分类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不包括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
6、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和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第11页/共105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第12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2009年4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了2008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第13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 一、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经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登记注册在用特种设备共计521.11万台(套、辆),比07年激增17.5%,其中:锅炉57.82万台;压力容器195.6万台;电
7、梯115.31万台;起重机械118.28万辆;压力管道63.3万公里(r);客运索道793条;游乐设施1.47万台;场(厂)内机动车辆32.56万辆;全国另有气瓶1.32亿只;第14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与2007年相比,全国特种设备增长率为17.5%。第15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二、特种设备生产情况 我国现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4.26万家,比2007年增加5.7%。其中,设计单位2767家,制造单位12403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15857家,气瓶充装单位116
8、20家。第16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 三、事故总体情况 随着我国特种设备数量迅速增加,使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近年来,在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的努力下,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重特大事故大幅度减少,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保持下降趋势。但我国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仍是发达国家的56倍。从总体看,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事故仍处高发状态。第17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2008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07起,死亡317人,受伤461人,直接经济损失9789.48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增加2
9、0%,死亡人数减少2.5%,受伤人数增加62%。其中,重大事故3起,较大事故74起,一般事故230起,未发生特大事故。2008年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为0.74起,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82人,比2007年分别下降8.6%、8.9%,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人数318人以下的控制指标。同时,也实现了特种设备事故率从2001年起,连续第9年下降。第18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四、事故原因分析 因违规使用造成的事故244起,占事故总数的79.5%。违规使用是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非法设备、管理混乱、人员违章、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
10、、维护缺失等。集中发生在起重机械、电梯、锅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中。因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致使未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引发的事故21起,占事故总起数的6.8。其中主要是起重机械钢丝绳检验、维护不当导致钢丝绳断裂的问题。因安全附件失效或安全装置损坏引发的事故17起,占年度事故总起数的5.5。因设备制造安装缺陷引发的事故16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2。集中发生在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和锅炉等特种设备中。因违规充装引发的气瓶事故9起,占事故总数的2.9%。主要表现为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或标准的气瓶、未按规定进行充装前安全检查、气瓶混装、野蛮装卸等。第19页
11、/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事故原因分析第20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2008年月日时分许,重庆市武隆县浩口乡境内的芙蓉江跨江大桥施工现场发生载人吊斗坠落事故,造成人死亡、人受伤。事发地位于武隆县浩口乡境内重庆渝通公路工程总公司承建的芙蓉江跨江大桥施工现场。事发当晚,名工人乘坐钢丝吊篮上晚班,因钢丝绳断裂,载人吊斗坠落至桥面,当场造成人死亡,在送医途中又有人死亡,另有人受伤,其中重伤人。第21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2009年4月30日下午,淄博市第十一中学门口的地下蒸
12、汽管道发生爆裂事故,造成31人受伤,其中学生21人、成年人10人。第22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五、事故特点 1、起重机械、电梯、锅炉事故呈高发态势。2、锅炉和电梯事故上升最大。与2007年相比,锅炉和电梯事故起数分别上升32%和15%,主要是小型蒸汽锅炉事故和电梯维修保养环节事故上升。气瓶、压力管道、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压力容器事故则明显下降。3、各类事故的分布状况。第23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2008年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分布状况 第24页/共105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我
13、国特种设备安全现状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应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特种设备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特种设备“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第25页/共105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第26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制 及法规标准体系及法规标准体系 我国实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安全监察具有强制性、体系性及责任追究性的特点,它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处理和责
14、任追究等内容。第27页/共105页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体制 及法规标准体系及法规标准体系 我国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十分重视。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法规,实施专项监察。其模式为:“全过程安全监察模式”。所谓全过程是指: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七大环节。其指导思想为:综合治理、专项监察相结合。第28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一、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由政府设立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
15、责。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市、县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中均设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第29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制及法规标准体系 从大量的事故教训和国外工业国家的经验,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有效地防止事故,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并由专门机构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特种设备实行全过程的安全监察,世界各国都有成熟的经验和做
16、法,尽管在体制、方式和范围上有所区别,但在原则、性质和做法上基本一致。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总结,并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的、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制度。第30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二、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 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是国务院授予质检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它区别于工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总会、联合会)及大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监察活动,是为了公众安全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以政府的名义并利用行政权力进行的,不受部门或行业的限制,行为比较超脱、客观。我国特种设备安全
17、监察工作实行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两个基本制度。第31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一)行政许可制度 我国实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涉及安全的特种设备实施行政许可,即对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设备准用制度。行政许可行政许可市场准入设备准用第32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制及法规标准体系1、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是对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单位实施资格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监督检验。特种设备的设计、
18、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与特种设备的安全密切相关,为了促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对从事以上各环节活动的主体,通过行政许可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设计许可、制造安装改造许可、维修许可、充装许可、使用许可、检验单位及检验人员许可等内容。第33页/共105页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许可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许可: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检验检测人员许可:从事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19、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第34页/共105页设备准用制度设备准用制度 2、设备准用制度: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实施注册登记、定期检验。其具体规定为: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第35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
20、的安全监察体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二)监督检查制度 特种设备监督检查的主要手段:一是通过检验发现特种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中的影响产品安全性能的质量问题;二是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定期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用行政执法的手段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三是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四是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包括:强制检验制度、执法检查制度、事故处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第36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案例:2005
21、年3月29日晚6时50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300M处,一辆载有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两车相撞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液氯泄漏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28人死亡、350人中毒入院,近万人紧急疏散。第37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三、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了大量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基本形
22、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分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五个层次。第38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法律法律行政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标准第39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由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第373号令颁布,2003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第549号令再次颁布修
23、改决定,新条例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第40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修订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锅炉、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数量急速增长,其节能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同时,实践中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处理与一般的生产安全事故差异较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主管部门和事故分类标准等作出专门规定。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第49
24、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41页/共105页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体制及法规标准体系及法规标准体系修订的内容:7.91-8.103 一是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二是适应特种设备事故调查的实际需要,增加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的相关制度;三是按照行政许可便民高效的原则,将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行使的部分行政许可权下放给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四是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移动式
25、压力容器充装、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条例调整范围,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五是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第42页/共105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第四节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全管理概要第43页/共105页第四节第四节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全管理概要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全管理概要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环节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的关键环节。做好特种设备生产环节的管理和安全监察,是从源头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的保证。使用环节是特种设备安全的重点环节,只有抓好使用环节的管理和安全监察,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第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监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