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改.pptx
《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改.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结构图改.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1页/共59页2 2.2.惯性环节惯性环节 微分方程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T:惯性环节时间常数。惯性环节时间常数。一个负实极点一个负实极点 p=1/T,无零点。无零点。j 0 1/T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第2页/共59页30tc(t)0.6320.8650.950.9821.0T2T3T4T阶跃响应曲线是按指数阶跃响应曲线是按指数上升的曲线。上升的曲线。R C RL第3页/共59页4+第4页/共59页5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r(t)t01c(t)t01T 当输入阶跃函数时,该环节的当输入阶跃函数时,该环节的输出随时间直线增长,增长速度输出随时间直线增长,增长速度由由1/T决定
2、。当输入突然除去,积决定。当输入突然除去,积分停止,输出维持不变,故有分停止,输出维持不变,故有记记忆功能忆功能。3.3.积分环节微分方程式:微分方程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第5页/共59页6+水箱的水位与水流量水箱的水位与水流量齿条的位移与齿轮角速度齿条的位移与齿轮角速度加热器的温度与电功率加热器的温度与电功率积分调节器积分调节器电容器电压与电流电容器电压与电流电动机的角位移与转速电动机的角位移与转速等等等等水箱水箱h流入量流入量QA第6页/共59页7 c(t)=T(t)由由于于阶阶跃跃信信号号在在时时刻刻t=0有有一一跃跃变变,其其他他时时刻刻均均不不变变化化,所所以以微微分分环环节节对对
3、阶阶跃跃输输入入的的响响应应只只在在t=0时时刻刻产产生生一一个响应脉冲。个响应脉冲。传递函数为:传递函数为:G(s)=Ts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r(t)t01c(t)t0T 4.4.微分环节 微分方程式为:微分方程式为:第7页/共59页8 理理想想的的微微分分环环节节在在物物理理系系统统中中很很少少独独立立存存在在,常常见见的为带有惯性环节的微分特性,传递函数为:的为带有惯性环节的微分特性,传递函数为:+R1R0CPD调节器调节器第8页/共59页9传递函数为:传递函数为:或或式中,式中,T 0,0 1,n=1/T,T 称为振荡环节的时称为振荡环节的时间常数,间常数,为阻尼比,为阻尼比,
4、n为无阻尼振荡频率。振荡环节为无阻尼振荡频率。振荡环节有一对位于有一对位于s左半平面的共轭极点:左半平面的共轭极点:5.5.振荡环节微分方程式为:微分方程式为:第9页/共59页10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式式中中,=cos1 。响响应应曲曲线线是是按按指指数数衰衰减减振振荡荡的的,故故称振荡环节。称振荡环节。c(t)t 01 ns1s2 j d n j 0第10页/共59页11M Ra ua La ia if=常数常数 Ea R C ur(t)uc(t)LkmfF(t)y(t)第11页/共59页126.6.延迟环节微分方程式为:微分方程式为:c(t)=r(t )传递函数为:传递函数为:G(
5、s)=e s单位阶跃响应:单位阶跃响应:c(t)=1(t )r(t)t01c(t)t01 第12页/共59页132-6 系统的结构图2.6.1 2.6.1 结构图的定义及基本组成 1.1.结构图的定义结构图的定义 定义定义定义定义:由具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环节组成的,并标明由具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环节组成的,并标明信号流向的系统的方框图,称为系统的结构图。信号流向的系统的方框图,称为系统的结构图。例如讨论过的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用方框图例如讨论过的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用方框图来描述其结构和作用原理,见图。来描述其结构和作用原理,见图。第13页/共59页14电动机电动机转速转速给定给定位置位置功
6、率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电位器电位器+-负载扰负载扰动动测速发动机测速发动机ufureuaF测速发动机测速发动机M功率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电动机电动机负载负载电电位位器器第14页/共59页15Ka1/keTaTms2+Tms+1KfUr(s)Uf(s)Ua(s)(s)E(s)+把各元件的传递函数代入方框中去,并标明两端对把各元件的传递函数代入方框中去,并标明两端对应的变量,就得到了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应的变量,就得到了系统的动态结构图。第15页/共59页16控制阀控制阀水箱水箱h浮子浮子控控制制器器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放放大大器器SM+-水水变速箱变速箱用水量用水量第16页/共59页17M+-+TG第17
7、页/共59页18SM可逆功率放大器+手轮雷达天线减速器位置检测 i o第18页/共59页19 2.2.结构图的基本组成结构图的基本组成 1 1)画图的)画图的4 4种基本元素如下:种基本元素如下:信号传递线信号传递线信号传递线信号传递线 是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的传是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传递线上标明被传递的信号。递方向,传递线上标明被传递的信号。r(t),R(s)分支点分支点分支点分支点 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从同一位置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从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方面完全相同。引出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方面完全相同。r(t),R(s)r(t),R(s)第
8、19页/共59页20 方框方框方框方框 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运算。方框中写入元部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运算。方框中写入元部件的传递函数件的传递函数。R(s)R(s)U(s)U(s)G(s)C(s)R(s)C(s)=G(s)R(s)+相加点相加点相加点相加点 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代数运算,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代数运算,“+”号表号表示相加,可省略不写,示相加,可省略不写,“”号表示相减。号表示相减。第20页/共59页21 2 2)结构图的基本作用)结构图的基本作用:(a)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系统的组成和相互联系,可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系统的组成和相互联系,可以方便地评价每一个元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方便地
9、评价每一个元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b)信号的传递严格遵照单向性原则,对于输出对信号的传递严格遵照单向性原则,对于输出对输入的反作用,通过反馈支路单独表示。输入的反作用,通过反馈支路单独表示。(c)对结构图进行一定的代数运算和等效变换,可对结构图进行一定的代数运算和等效变换,可方便地求出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方便地求出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2.6.2 2.6.2 2.6.2 2.6.2 结构图的绘制步骤结构图的绘制步骤 (1)列写每个元件的原始方程,要考虑相互间负载效列写每个元件的原始方程,要考虑相互间负载效应应。(2)设初始条件为零,对这些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设初始条件为零,对这些方程进行拉氏变换
10、,并将每个变换后的方程,分别以一个方框的形式将因果将每个变换后的方程,分别以一个方框的形式将因果第21页/共59页22关系表示出来,而且这些方框中的传递函数都应具有关系表示出来,而且这些方框中的传递函数都应具有典型环节的形式。典型环节的形式。(3)将这些方框单元按信号流向连接起来,就组成将这些方框单元按信号流向连接起来,就组成完整的结构图。完整的结构图。例例2-152-15 画出下图所示画出下图所示RC网络的结构图。网络的结构图。R C u1 u2 解:解:(1)列写各元件的原始方程式列写各元件的原始方程式 i第22页/共59页23(2)取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表示成方框形式(3)(3)将
11、这些方框依次连接起来得图。将这些方框依次连接起来得图。U2(s)1CsI(s)1RI(s)U1(s)+U2(s)1RI(s)U1(s)+U2(s)U2(s)1Cs第23页/共59页24G2 2(s)U(s)C(s)G1 1(s)R(s)U(s)由图可知:由图可知:U(s)=G1(s)R(s)C(s)=G2(s)U(s)消去变量消去变量U(s)得得C(s)=G1(s)G2(s)R(s)=G(s)R(s)2.6.3 2.6.3 2.6.3 2.6.3 结构图的基本连接形式结构图的基本连接形式 1.1.三种基本连接形式三种基本连接形式 (1)串联串联。相互间无负载效应的环节相串联,即前一。相互间无负
12、载效应的环节相串联,即前一个环节的输出是后一个环节的输入,依次按顺序连接。个环节的输出是后一个环节的输入,依次按顺序连接。G1 1(s)G2 2(s)R(s)C(s)G2 2(s)U(s)C(s)第24页/共59页25 故环节串联后等效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环节传递函故环节串联后等效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数的乘积。(2)并联并联。并联各环节有相同的输入量,而输出量等于。并联各环节有相同的输入量,而输出量等于各环节输出量之代数和。各环节输出量之代数和。由图有由图有 C1(s)=G1(s)R(s)C2(s)=G2(s)R(s)R(s)C(s)G1 1(s)C1(s)R(s)G2 2
13、(s)C2 2(s)R(s)+第25页/共59页26C(s)=C1(s)C2(s)消去消去G1(s)和和G2(s),得,得 C(s)=G1(s)G2(s)R(s)=G(s)R(s)故环节并联后等效的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环节传递函故环节并联后等效的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环节传递函数的代数和。数的代数和。G1 1(s)G2 2(s)R(s)C(s)C1(s)G1 1(s)R(s)G2 2(s)C2 2(s)C(s)+第26页/共59页27 (3)反馈连接反馈连接。连接形式是两个方框反向并接,如图所。连接形式是两个方框反向并接,如图所示。相加点处做加法时为正反馈,做减法时为负反馈。示。相加点处做加法时为正
14、反馈,做减法时为负反馈。由图有由图有 C(s)=G(s)E(s)B(s)=H(s)C(s)E(s)=R(s)B(s)消去消去B(s)和和E(s),得,得 C(s)=G(s)R(s)H(s)C(s)R(s)C(s)G(s)H(s)B(s)E(s)+第27页/共59页28上式称为闭环传递函数,是反馈连接的等效传递函数。上式称为闭环传递函数,是反馈连接的等效传递函数。G(s)1 G(s)H(s)R(s)C(s)G(s):前向通道传函:前向通道传函H(s):反馈通道传函:反馈通道传函 H(s)=1 单位反馈系统单位反馈系统G(s)H(s):开环传函:开环传函R(s)C(s)G(s)H(s)B(s)E(
15、s)+第28页/共59页29 2.2.闭环系统的常用传递函数闭环系统的常用传递函数 考察带有扰动作用下的闭环系统如图所示。它代表了考察带有扰动作用下的闭环系统如图所示。它代表了常见的闭环控制系统的一般形式。常见的闭环控制系统的一般形式。(1 1)控制输入下的闭环传递函数)控制输入下的闭环传递函数令令D(s)=0有有G1(s)R(s)C(s)+H(s)E(s)G2(s)N(s)+第29页/共59页30(2 2)扰动输入下的闭环传递函数)扰动输入下的闭环传递函数令令R(s)=0有有 至此,可以给出求单回路闭环至此,可以给出求单回路闭环传递函数的一般公式为传递函数的一般公式为 式中负反馈时取式中负反
16、馈时取“+”号,正反馈时取号,正反馈时取“”号。号。(3)两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的响应)两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的响应 第30页/共59页31(4 4)控制输入下的误差传递函数)控制输入下的误差传递函数(5 5)扰动输入下的误差传递函数)扰动输入下的误差传递函数(6 6)两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时的误差)两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时的误差第31页/共59页322.6.4 2.6.4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变换的原则:变换前后应保持信号等效。变换的原则:变换前后应保持信号等效。1.1.分支点后移GRCRGRC1/GR2.2.分支点前移GRCCGRCGC第32页/共59页334.4.比较点前移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划一 自动控制 原理 结构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