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的判读.pptx





《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的判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的判读.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第1页/共38页 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1、等高线的基本特性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第2页/共38页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
2、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特殊等高线:200米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第3页/共38页补充:判断5大地形类型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
3、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第4页/共38页 2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第5页/共38页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 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山峰鞍部山脊山谷山谷第6页/共38页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第7页/共38页400300200100400300200100方法1 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
4、出方法2 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外围海拔低,即“内高外低”为山脊;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内部海拔低,即“外高内低”为山谷。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ABCDE第8页/共38页3.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五读”(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第9页/共38页4.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坡度大小的判读坡度的大小
5、可分三种情况进行判断(1)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2)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3)根据比例尺判断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第10页/共38页5、高度的判读(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平面海拔为米()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若点在等高线上,点
6、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估计值第11页/共38页: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D:陡崖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E: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AHA+d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F: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B-d H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第12页/共38页例题2:若a=100m,b=200m,c=300m求的相对高度;甲和乙的相对高度解:读图可知 H=100m,H=300m故 H-H=300-100=200m(1-
7、1)100 h(1+1)100 故 0mH乙-H甲200m甲和乙的相对高度 (n-1)d h(n+1)d第13页/共38页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13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AP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CP为山坡上的小丘 DQ为山坡上的小丘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A200P300 B300P400 C100Q200D200Q300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A同为洼地B同为小丘C同为缓坡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bcbcab第14页/共38页D解(1)250mH顶300m 故是
8、DA(2)50mH底100m 故选A(1)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mB、99mC、199mD、259m(2)断崖底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1m B、50m C、151m D、150m(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 崖的相对高度()A、150m B、250m C、251m D、149m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d H(n+1)d (3)150m H顶-H底250m 故选AA例4.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第15页/共38页C1)、求P点海拔O点海拔 B、49H50C、59H60D、60H61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
9、m例3: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A、40H41(810mP820m)(860mO870m)第16页/共38页3、特殊方法: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2)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 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a=100m b=200m c=300m例题:洼地山丘判断地形:_ _的海拔_ 的海拔_0mH100m300mH400m1)适用范围: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第17页/共38页6.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高线 地形图 上相 判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