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pptx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ppt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初到长安,以白居易初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见老拜见老诗人顾况,顾打趣道:诗人顾况,顾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但读到读到“野火野火”联时,不由赞叹:联时,不由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矣。”并大加引荐。并大加引荐。第1页/共52页孺孺子子解解吟吟长长恨恨曲曲胡胡人人能能诵诵琵琵琶琶篇篇
2、唐唐唐唐玄玄玄玄宗宗宗宗挽挽挽挽白白白白居居居居易易易易联联联联琵琶琵琶行行第2页/共52页白居易简介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天,号香山居士,下,下邽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
3、岁。岁。第3页/共52页 白居易白居易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是唐代诗人中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主张“文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
4、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第4页/共52页琵琶琵琶行行琵琶行琵琶行原作原作琵琶引琵琶引。白居易还有。白居易还有长恨歌长恨歌。歌、行、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歌行”。明朝胡震亨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唐吉癸签说,说,“歌歌”是曲的是曲的总称,总称,“行行”是是“衍其事而歌之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
5、,是一种具有具有铺叙记事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第5页/共52页三、写作背景三、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
6、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
7、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洲后一年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第6页/共52页事件:悲情宰相武元衡武元衡,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他在藩镇割据局面下一力主战,声色俱厉,决不对强藩退让半步。元和十年,被藩镇派遣的刺客刺杀身亡。武元衡之死,极为惨烈悲壮,当时,武元衡的头颅被刺客割去,淋漓的鲜血满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情的诗人宰相,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宰相被刺杀在城市街头。这次行刺
8、完全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刺客都显得很从容。更为可气的是,他们行凶后竟在京城郊县留下字条,威胁破案的官差:“毋急捕我,我先杀汝。”办案者竟真的被吓住了,一连几天不敢行动。当时44岁的白居易任左赞善大夫,对破案不力十分不满,上疏请求急捕凶犯。又加上他平时写政治讽谕诗,得罪权贵,权贵们就此怪他官微言轻,越职言事,将其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实在闲职)。第7页/共52页第8页/共52页湓浦湓浦pnp pnp 铮铮铮然铮然zhng zhng 商商贾贾g g 悯悯然然 憔悴憔悴qio cu qio cu 转转徙徙x x 恬恬然然tin tin 谪谪zh zh 浔浔阳阳xn xn 荻荻花花d d 声声声声
9、思思s s 捻捻ninnin霓裳霓裳nchng nchng 六六幺幺yo yo 迸迸bngbng裂裂帛帛b b 虾蟆虾蟆hm hm 红红绡绡xio xio 钿钿头头din din 银银篦篦b b 阑阑干干lnln呕哑呕哑uy uy 嘲哳嘲哳zho zhzho zh1、读准字音、读准字音第9页/共52页第10页/共52页第11页/共52页第12页/共52页4特殊句式(1)倒装句歌以赠之。(介词“以”的宾语“歌”前置,以示强调。)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穆、曹二善才”放在动词“学”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向”。)转徙于江湖间。(介词结构后置。“于江湖间”作动词“转徙”
10、的补语。“于”相当于“在”。)第13页/共52页(2)省略句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本”后省略动词谓语“是”。)使快弹数曲。(“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送客湓浦口。(“客”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感斯人言。(“感”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被”。)沉吟放拨插弦中。(“插”字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第14页/共52页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女的身世身世,说明了本诗的,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定
11、下了全诗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事诗。二二、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用?第15页/共52页故故故故事事事事梗梗梗梗概概概概江头送客闻琵琶江头送客闻琵琶歌女倾诉身世苦歌女倾诉身世苦江上聆听琵琶曲江上聆听琵琶曲重闻琵琶青衫湿重闻琵琶青衫湿同病相怜伤迁谪同病相怜伤迁谪第16页/共52页整整 体体 感感 知知:理理 清清 全全 诗诗 结结 构构江头送客闻琵琶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
12、身世苦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重闻琵琶青衫湿邀见歌女邀见歌女演奏名曲演奏名曲听者陶醉听者陶醉少年欢乐少年欢乐晚年沦落晚年沦落悲苦心境悲苦心境琵琵琶琶行行第17页/共52页琵琶女出场琵琶女出场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诗诗 人人寻寻 问问移移邀邀添添回回重开宴重开宴千呼千呼万唤万唤琵琶女琵琶女停停欲语欲语迟迟抱琵琶抱琵琶 半遮面半遮面场景描写场景描写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欣喜难耐欣喜难耐急欲相见急欲相见难言之痛难言之痛矛盾含羞矛盾含羞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邀邀 见见第18页/共52页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13、识。第19页/共52页琵琶女琵琶女同是天涯同是天涯沦落沦落人人白居易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的歌妓产生共鸣呢?请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第20页/共52页琵琶女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 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 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第21页/共52页诗人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 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 送客惨别、其情凄凄第22页/共52页本是京城女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去年辞帝京名满京都的艺人名满京都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才华横溢的诗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忧愁暗恨忧愁暗恨同是天涯沦落人,
14、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自述身世苦诗人自叹谪居苦第23页/共52页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女 京倡 商妇 白居易 京官谪官琵琶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怨恨第24页/共52页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第25页/共52页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居易 琵琶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