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几.docx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几_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熟悉“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听说小朋友的唱歌得可好听了,给教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提问: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左手和右手)小朋友,哪只手是你的左手,哪只手是你的右手? 二、熟悉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熟悉 提问:咱们都有一双灵活的手,它们可是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呢?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许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
2、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查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情愿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教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查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叙述:同学们观看的真认真,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教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协作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帮动作”的嬉戏。 3.嬉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
3、,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4.各种方位介绍同座位。 谈话:今日有这么多的教师和我们在一起,他们很想熟悉你们,谁能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四周的同学?(先请两个生说一说,再同位相互说。) 提问:在这些同学中有你的好朋友吗?你的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位?左边还是右边,让我们猜一猜好吗?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评析:用学过的各种方位来介绍自己的同座位,对“左右”这一方位进展延长。学习“左右”,并将这局部学问用到生活中,体验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5.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1)介绍文具的位置。
4、 新学期开学,蓝猫商店进了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有哪些学习用品呢?它们是怎样摆放的?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体沟通。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引导: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其次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争论争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评析:设计目的有三年:一是通过“蓝猫商店的文具是怎样摆放的,你能介绍吗?”,这一开放式的提问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介绍文具的位置。二是铅笔对于不同的文具来说,它的位置也就不同。表达左右的相对性
5、之一。三是“其次个文具是什么”的设计,引发学生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结果不同的色论,进一步明确物体的位置,熟悉学习左右的重要性。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安康歌。 2.喜爱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教师也特别喜爱(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三、练习 1.提问:瞧,你们观察图上有什么?“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是什么意思,你知吗? 小结:推断时应把自己当成上下楼梯的人。平常我们上下楼梯和走路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
6、走。在校园里同样,公路中咱们也该遵守交通规章。 2.嬉戏:猜一猜。 小朋友们,你们在课间喜爱做些什么嬉戏呀?这些小动物想和你们做捉迷藏的嬉戏,你们欢送吗? 蓝猫的右面是小兔 米奇在蓝猫的上面 孙悟空在蓝猫的左面晓熊在米奇的左面 哈利在米奇的右面 师生共同活动。 四、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教师表现得怎样?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加几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探究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使学生在观看、操作中逐步培育探究、思索的意识和习惯。
7、通过算法多样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育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做嬉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教师,告知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开心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对口令嬉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究8、7加几的算法供应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
8、,再提出问题,旨在培育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力量。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沟通,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8+7=8+2+5=15。 8+7=7+3+5=15。 学生在沟通第、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
9、提高;第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看力和想像力;第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力量,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方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沟通。 评析:设置一个帮忙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根底上得到进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
10、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沟通。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嬉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由于9+8=17,所以8+9=17。 由于9+918,所以8+9=17。 由于8+1018,所以8+9=17。 由于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
11、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同时使他们的制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进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方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比照,使学生熟悉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查找规律,稳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觉,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觉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供应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看、比拟,从而发觉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
12、培育了学生探究、思索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竞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其次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预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拟适宜?在独立思索的根底上组织学生沟通。 小结:运用数学学问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详细
13、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量和推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信念,进展了求异思维,培育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标准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索,探究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根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进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共性化的过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熟悉15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第1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
14、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示数15,让学生熟悉并写数。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可以使学生感知15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通过数数、画画、写写等活动,加深学生对15各数实际意义的熟悉,提高写数?力量。? 教学目标 1?经受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熟悉15,会读、写15各数。 2?培育学习兴趣,能按挨次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展?沟通。?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谈话:小朋友们喜爱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马3匹、熊猫1只、鸵鸟2只、孔雀?4只),这么多
15、得意的动物中,你喜爱哪一种? 数清你所喜爱的动物的个数,用一样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摆圆片) 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爱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学生小组内争论) 哪个小组的同学情愿说说你喜爱的动物有几只?(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学生边说边摆,全班进展简洁的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日我们一起熟悉15。 评:教师依据小朋友宠爱小动物的特点引入,创设了儿童喜爱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参加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操作中稳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提问:你能依据所摆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
16、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学生活动,教师巡察学生操作状况)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得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沟通。 2?拨一拨。 叙述: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1个珠子) 提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 下面请大家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拨珠,边拨边说) 假如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5、2、4、1,学生一起操作) 谈话:
17、像教师一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卡片,组内的其他小朋友来拨一拨。(学生组内进展拨数活动) 3?写一写。 谈话:刚刚我们熟悉了15,你们情愿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看谁写得?。? 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最终教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留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学生重点练习书写数字5,教师巡察,个别指导) 4?说一说。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 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屏幕消失实物图。 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2路) 丁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4号楼3单元) 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初
18、步感知15这几个数,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在写一写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写数水平上,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然后再重点讲解,充分了解学生的学问水平,针对性强。同时,教师给了学生自主沟通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三、稳固新知 1?小朋友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 教师节这天,小朋友把教室装扮得漂美丽亮。看!(屏幕消失庆祝教师节图) 提问:认真观看,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争论后,全班沟通) 哪位同学能用数说说你所看到的事物?(1个男孩拉琴,3个女孩跳舞,4个不同颜色的气球) 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在学生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教案 第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