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灵台县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灵台县蔬菜生产办公室目录10蔬菜病害分类4细菌性病害4真菌性病害4病毒性病害5根结线虫病5生理性病害6蔬菜主要病害简介7一 蔬菜苗期主要病害7猝倒病:7立枯病7沤根8二十字花科类蔬菜主要病害8白菜软腐病9白菜病毒病10白菜霜霉病10白菜根肿病11(三)茄科类蔬菜主要病害11番茄晚疫病12番茄早疫病13番茄脐腐病14番茄灰霉病15茄子黄萎病16茄子炭疽病17茄科白绢病18茄科斑枯病19辣椒疮痂病19辣椒青枯病20辣椒枯萎病20辣椒病毒病21四葫芦科蔬菜主要病害22瓜类疫病23黄瓜霜霉病23瓜类枯萎病24西葫芦灰霉病25西葫芦绵腐病26瓜类白粉病27瓜类炭疽病28
2、瓜类蔓枯病28瓜类菌核病29细菌性角斑病30瓜类病毒病31五豆科蔬菜主要病害32豆类锈病32菜豆角斑病32菜豆菌核病33菜豆花叶病34菜豆灰霉病34菜豆叶烧病35菜豆炭疽病35六伞形花科蔬菜主要病害35芹菜早疫病36芹菜斑枯病37胡萝卜软腐病38胡萝卜根腐病40胡萝卜黑腐病40七百合科蔬菜主要病害41洋葱锈病42葱类霜霉病错误!未定义书签。大蒜叶枯病42洋葱紫斑病44八食用菌主要病害45褐斑病45细菌性斑点45基腐病47疣孢霉菌病47木霉菌病50金针菇黑斑病51蔬菜常见虫害防治51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51蚜虫52豇豆荚螟53蔬菜病害分类蔬菜上发生的病害多达几百种,但从病原来看根本上可分为五
3、大类: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生理病害。现将这几大类病害田间诊断方法介绍如下:细菌性病害 一个特征是病普部位有腐烂、斑点、枯萎、溃疡、坏死、穿孔等现象,但无明显附着物,病健交界部位多有水渍状晕圈。另一个特征是发病后期发病部位往往有脓溢,这是其他病害所 没有的现象。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十字花科植物软腐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辣椒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软腐病等。真菌性病害 此类病害有病斑且病斑较大, 多消灭坏死、腐烂、萎蔫等病状,尤其在发病中后期的病斑上病症包括轮纹状斑、黑色斑、霉层、粉状物、黑点等形成格外明显。如黄瓜霜霉病、辣椒
4、炭疽病、猝倒病等。主要真菌性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疫病、枯萎病等。病毒性病害病毒靠昆虫传播或接触磨擦传播,几乎全部的蔬菜都可感染病毒病害。病毒性病害多是全株性的慢性病害,蔬菜受病毒侵染后,往往消灭维管束系统坏死。主输导组织受害后,全株消灭受害病症;支输导组织受害后,局部表现受害病症;微支输导组织受害,形成坏死斑点或斑块。病毒病发病病症,没有脓溢、穿孔、破溃等现象, 外部表象病症常为花叶、褪绿、环斑、枯斑、丛矮及叶片皱缩等。花叶表现为叶片皱缩,有黄绿相间的花斑。黄色的花叶特别明媚,绿色的花叶为深绿色。黄色部位都往下凹。病毒病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这是与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相混淆。其区分之
5、处在于病毒性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由点到面渐渐 向外传播集中;病株上消灭病状,常从顶端开头, 然后扩展到植株的其它部位。病毒的传播靠昆虫传 播、汁液接触和嫁接感染。病毒病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为害加重。根结线虫病 目前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有高弓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以及甜菜根结线虫等。线虫寄主范围广泛,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 30 多种蔬菜,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根结线虫主要为害各种蔬菜的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 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特别
6、,结果少,产量低,植株地上局部生长不良,地下局部膨大特别,似肿瘤状,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线虫为害的根部易产生伤口,诱发根部病原真菌、细菌的复合侵染,加重为害。6 9 月发生。生理性病害 首先从整个大田观看,消灭的病症是成块成块的发生,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较均 匀,不呈现由点到面的扩大。病株常为全株发病, 植株间不能传染,病害的发生与不良环境等因素亲热相关,不是像病毒、细菌、真菌侵染发病和线虫危害的那样是个别或局部发病。主要有缺素、裂果、黄叶烧叶、萎蔫、长势过弱过强、瓜类花打顶、植株不坐果、旱害渍害、冻害或灼伤、激素中毒、药害或肥害、气体中毒等。蔬菜主要病害简介一 蔬菜苗期主要病害猝倒病:猝倒病
7、又叫绵腐病、卡脖子、小脚瘟。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莴苣、芹菜、洋葱、甘蓝等蔬菜幼苗均能被害。此外,还能引起茄子、番茄、辣椒、黄瓜等果实的腐烂。幼苗茎基部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后缢缩成线状,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便折倒。幼苗出土前被害,造成烂种、烂芽。苗床发症,往往是从低洼处,或滴水处发病,几天之内再向四周扩展,引起成片倒苗。高湿条件下,病部和四周地表消灭白霉状。防治方法:在高地势选苗床,穴盘育苗基质应每年换,播种前浇足底水,幼苗期不再浇水;地温保持在 18-20,不低于13。幼苗觉察猝倒马上拔除,并进展疏松床土,削减土壤水分。药物防治时每平方米用 25%甲霜灵 6 克或 5
8、0%百菌清 6 克与 20-30 公斤细土混匀,取 1/3 药土铺底播种后余下的 2/3 掩盖上面;用种子重量的 0.3%的 40%拌种双或适乐时或 25%甲霜灵拌种。立枯病:幼苗立枯病又叫死苗,主要危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也能危害豆类等多种蔬菜的幼苗。幼苗出土至定植前均可受害,以幼苗中后期最为发生多,严峻成片枯死。幼苗茎基部消灭椭圆形或不整行暗褐色凹陷病斑,扩展后绕茎一周,病部干缩后枯死。根部发病,多在地表根茎出变褐色并凹陷腐烂。发病后,叶片变黄,潮湿时,病部及四周地表现出淡褐色蜘蛛网状霉。防治方法:苗床换土,可施用腐熟肥料和石灰与床土掺和;适当通风,准时间苗和分苗,地温不超 22,湿
9、度保持 60-70%。药物防治时每平方米用 50%扑海因 10 克或 98%恶霉灵 5 克;用上述药与 20-30 公斤细土混匀,取 1/3 药土铺底播种后余下的 2/3 掩盖在种子上;用种子重量的 0.3%的 40% 拌种双或适乐时拌种。沤根:在蔬菜苗期遇到连阴雨天、下雪等天气,由于土壤水分过大,土温低,幼苗的根系呼吸作用弱,吸水力降低,简洁发生沤根。幼苗发生沤根时, 不发根,根皮发黄呈锈色最终腐烂。地上局部生长受抑制,叶色变淡或发黄,不生叶,白天中午前后多呈萎蔫状。二十字花科类蔬菜主要病害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有白菜类: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红菜薹等;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菜、
10、球茎甘蓝等;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萝卜类; 水生蔬菜类。主要发生的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根肿病、病毒病、白菜炭疽病、油菜白锈病、白菜黑斑病、甘蓝根朽病等。白菜软腐病:白菜软腐病又称白菜腐烂病、烂疙瘩、酱桶、脱帮等,多从白菜包心期开头发病, 先在菜帮基部消灭半透亮状浸润斑,渐渐扩大为灰 白色,嫩组织腐烂,老组织干缩。后期,由叶帮基部向短缩茎进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灰黄色粘液。植株外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 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叶或叶球部格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或白色粘稠状 物,并散出臭味,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埋伏有病菌的组织,入
11、窖后可发生腐烂。较坚实少汁的组织受害时,也是先呈水浸状,渐渐腐烂,但最终病部组织干缩,变为干腐状。此病发生危害期长,在田间、贮运期及市场上都能发生腐烂,造成重大损失。在包心期,遇低温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重。因此,与病毒病、霜霉病合称为白菜的三大病害。除白菜外,甘蓝、萝卜等受害也较重。此病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马铃薯、番茄、辣椒、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等多种蔬菜。发病初期,可用 77%可杀得 1000 倍液、72%农用链霉素 2022-3000 倍,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菜丰宁对大白菜、萝卜等蔬菜软腐病防效达90,一般每亩用药 1 袋进展喷洒。白菜病毒病
12、:白菜叶初呈明脉状后为浓淡相间的花叶、扭曲畸形、叶片质脆、皱缩,叶背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斑或条纹。由芜青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北方主要在留种株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通过 蚜虫或汁液接触侵染。苗期高温干旱时间越长,感病越早。蔬菜生长前期连阴雨或降大雨,发病越重。秋菜适当晚播,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邻作时发病轻。防治可选用 83 增抗剂、抗毒剂 1 号、病毒 A、病毒B、植病灵等。苗期防蚜,定植后开头喷洒克毒灵1000 倍液、抗毒丰 300 倍液、1.5%植病灵乳剂 1000 倍液等,隔 10 天 1 次,连续防治 3-4 次。白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部。先从外部叶
13、片开头,在病叶正面消灭淡黄色小病斑,渐渐扩大成黄绿色不规章病斑。天气潮湿时,叶反面产生白色霜层,气候干旱时,病斑枯槁。病原为鞭毛菌寄生霜霉真菌。田间高温多雨是病害常严峻发生。早播、播种过密、通风不良、连茬、包心期缺肥易引发病害。防治时喷施 1:0.5:240 的波尔多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白菜根肿病:在国内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南,仅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主要有大白菜、芥菜、甘蓝、萝卜、榨菜等。感病蔬菜苗期即可受害,根部肿大。随后很快腐烂,全株枯萎死亡。一般地块发病率在 10-30 左右,严峻的达 50 以上。此病发生在根部,使根部形成肿瘤。白菜、甘蓝、油菜、芥菜等的肿瘤发生在主
14、根及侧根上。肿瘤一般为纺锤形、手指形或不规章形。肿瘤初期外表光滑,后期常发生龟裂,变得格外粗糙,常因杂菌得浸染而腐烂。病株的地上部,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如缺水病症。发病后期严峻萎蔫,而且叶片发黄,可以引起植株死亡。发病初期用 96%“天达恶霉灵” 粉剂 3000 倍液+“天达 2116”1000 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剂 1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灌根,每株 0.4-0.5 升,或每亩用 40%五氯硝基苯粉剂 500 倍悬浮液 2-3 升拌土 40-50 公斤开沟施于垄内。(三)茄科类蔬菜主要病害常见茄科蔬菜有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主要发生病害有早疫病、晚
15、疫病、脐腐病、灰霉病、炭疽病、黄萎病、青枯病、病毒病等。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是番茄、辣椒主要病害之一,严峻地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果实,也可危害茎部。一般是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叶片发病首先在叶尖,叶缘处消灭不规章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然后病斑扩大并变成褐 色。在高湿条件下,病势进展快速,叶反面的病, 病健交界处发生白色霉状物。在枯燥条件下,病部枯槁,呈清白色,脆而易碎。危害茎部的病斑开头呈暗绿色,后变成黑褐色,稍凹陷,腐败状,病部边缘生有较重的白色霉层,最终表皮腐烂,植株易从腐烂处弯折。果实多发病在青果期外表开头呈灰绿油渍状硬斑块,渐渐变为暗褐色或棕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明显
16、,呈不规章云纹状,果实初期一般不变软,但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稀疏的白霉,后期快速腐烂。预防使用按霜贝尔500 倍液稀释喷雾。田间消灭发病中心时,准时施杀菌济防治。可用 56% 嘧菌酯百菌清高科(6%嘧菌酯、50%百菌清)800 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20%苯霜灵乳油 300 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600-700 倍液、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250 倍液、38%恶霜菌酯高科(30%恶霜灵、8%嘧菌酯)600 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7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 8
17、00 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500l 000 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750 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l5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 150200 倍液,每隔 5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保护地栽培时还可以使用 45% 百菌清烟雾剂 250g/亩,黄昏封闭棚室,将药分放于 57 个燃放点,烟熏过夜或喷撒 5%百菌清粉剂1kg/亩。间隔 7-10 用 1 次药,最好与喷雾防治交替进展。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病、夏疫病、轮纹叶斑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严峻时,引起
18、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此病除危害番茄外,还能危害马铃薯、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叶片被害,初呈深褐色或椭圆形的病斑,渐渐扩大,边缘呈深褐色, 中心灰褐色,有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层。发病严峻时,植株下部叶片完全枯死。幼苗常在接近地面的茎部发病,病斑黑褐色,后期病株茎杆部常布满黑褐色的病斑。果实上病斑多发 生在蒂部四周褐有裂缝的地方,病果常提前脱落。发病初期,准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峻病枝,开头喷施杀菌农药,喷洒 50%腐霉利可湿性粉N2 0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l000l500 倍液、56% 嘧菌酯百菌清 600 倍液(6%嘧
19、菌酯、50%百菌清)、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 100015 00 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500 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克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38% 恶霜嘧铜菌酯(30%恶霜灵、8%嘧菌酯)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乙霉威)1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武夷菌素水剂15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20%三唑酮乳油 15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0%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60
20、0 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l000 倍液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此病是由水分供给失调、缺钙、缺硼等缘由导致的生理性病害。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初表现为脐部消灭水浸状病斑,后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病斑通常直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每 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1-2cm,严峻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在枯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外表生出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 1、2 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
21、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防治承受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及甜(辣)椒结果后 1 个月内,是吸取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 1%的过磷酸钙,或 05%氯化钙加 5mg/kg 萘乙酸、0.1% 硝酸钙及爱多收 6000 倍液, 或绿芬威 3 号1000-1500 倍液。从初花期开头,隔 10-15d1 次, 连续喷洒 2-3 次。使用氯化钙及硝酸钙时,不行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是大棚、温室蔬菜的主要病害,果实损失较大,一般可减产二、三成。该病苗期引起茎叶腐烂,病部灰褐色,外表密生灰霉。成株叶片病斑由边缘向里形成楔形进展,呈浅褐色水渍状,并有深浅相间
22、的轮纹,外表上有少量灰霉,叶片枯死。本病主要危害果实,从青果残留的花或花托浸染,渐渐向果实和果柄扩展,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状,后期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霉层,果实脱落或失水僵化。每亩用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93-124 克兑水 50-70 公斤喷雾。发病中后期,可使用 41%聚砹嘧霉胺 600 倍液或碧秀丹 氯溴异氰尿酸30g 或丙环唑 10ml 或 38%恶霜菌酯 600 倍加果宝或乙霉多菌灵 20g,兑水 15 公斤,3-5 天用药 1 次。温室内发生可使用 41%聚砹嘧霉胺 800 倍液 1000 倍液均匀喷施病叶或病果,或38%恶霜菌酯 1000 倍液均匀喷施,50%速克灵 l0
23、00 倍液,50%扑海因 1000 倍液,特立克 600-800 倍液、万霉灵 800 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 1200 倍液,65% 甲霉灵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菌核净 800 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 600 倍液,75%百菌清 800 倍液,50%多菌灵 500 倍液,75%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 45%特克多噻菌灵悬浮剂 3000 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 500 倍液,2%武夷菌素BO-10水剂150 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 5 天 1 次,连续喷洒 2-3 次,每 10-15 天掺加 1 次 1000 倍“天达-2116”,以便提高药效,增加植株的抗逆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蔬菜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