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儿科临床应用.pptx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儿科临床应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儿科临床应用.ppt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介绍疾病血液科小儿ITP新生儿溶血风湿免疫科川崎病小儿SLE免疫缺陷病神经科小儿GBS难治型癫痫小儿感染其它疾病Page 1第1页/共84页小儿ITP第2页/共84页小儿ITPITP 是出血及外周BPC 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最常见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占小儿出血性疾病的70%,其发病机理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Page 3第3页/共84页大 剂 量 I V I G(1 g/k g.d,2 d)联 合 地 塞 米 松 治疗 效 果 最 好Page 4冲击组:静脉免疫球蛋白1g/kg.d,静脉滴注,连用2d;中剂量组:静脉免疫球蛋白0.4g/kg.d,静脉滴注,连用5d
2、;小剂量组:静脉免疫球蛋白0.2g/kg.d,静脉滴注,连用5d;1李文莲李光贵.不同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极重度ITP疗效分析 J.遵义医学院学报,(06):580-582.第4页/共84页0.4g/kg/d,5d 有效率低于1.0g/kg/d,2d谷晓华等小剂量IVIG 0.4 g/kg/d治疗5d,结果有效率为83%,全部病例用药48 h 后出血症状控制,2 d 内BPC 上升到较安全范围(20 109/L),达峰值时间平均为10 d,峰值持续时间近3 周王同显等对该病一次性大剂量IVIG1.0 g/kg/d治疗,所有病例均在用药第2 d BPC 开始上升,总有效率为100%,随访至1
3、个月BPC 平均为126.2 109/L,随访至3 个月BPC 平均为87.6 109/L未见不良反应。Page 5第5页/共84页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VIG作为急性ITP儿童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的一线治疗的选择之一。IVIG作为出现生命威胁出血的儿童ITP多模式治疗(血小板注射和MP冲击治疗的联合应用)的一部分。IVIG可以作为儿童慢性ITP的治疗手段。Another related option(ie,a plasma-derived immunoglobulin product)for Rh-positive,nonsplenectomized childre
4、n is anti-D,provided that there are no contraindications to the use of this product.1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Blood and Blood Products of Canada.Anderson D,Ali K,Blanchette V,et al.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for hematologic conditions J.Transfus Med Rev,2007,21(2 Sup
5、pl 1):S9-56.第6页/共84页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建议儿童没有临床症状或只有轻微紫癜,血小板计数为30109/L,则不需要就医或常规治疗。如果有严重的粘膜出血、血小板计数20109/L、有轻微紫癜但血小板计数10109/L,应当采用IVIG治疗或激素治疗。如果有严重的、生命威胁的出血病人应当就医获得治疗,激素、IVIG和血小板的大剂量输入治疗。ASH建议新生儿在没有颅内出血ICH的情况下,如果血小板计数为20109/L,可使用IVIG。如果血小板计数在20109/L-50109/L,不需要IVIG治疗;如果血小板计数为50109/L,则不需要IVIG或激素治疗。英国血液学协会BSH建
6、议80%的儿童可以通过IVIG增加血小板,且增加速度快于激素治疗。由于需注射且价格昂贵,建议使用于使用激素治疗无效者和活动性出血的紧急状态病人。该病人在外科手术和拔牙前适用IVIG。只有皮肤症状的儿童不适用IVIG。1 George JN,Woolf SH,Raskob GE,et al: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 practice guideline developed by explicit methods for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Review.Blood 88:3-40,1996第7页/
7、共84页剂量和使用时间:用于急性儿童ITP一线治疗时,首剂量0.8-1 g/kg,如果血小板没有上升到20109/L,则于48小时完成第二次注射。用于有生命威胁出血的儿童ITP:每天1 g/kg,注射2天。用于慢性ITP儿童时,首剂量0.8-1 g/kg,如果血小板没有上升到20109/L,则于48小时完成第二次注射。新生儿ITP,每天1 g/kg,注射2天。第2天的注射只有在血小板低于30109/L,或严重出血、或伴随严重凝血、或血小板机能不全、或证实有严重的颅内出血。1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Blood and Blood Products of C
8、anada.Anderson D,Ali K,Blanchette V,et al.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for hematologic conditions J.Transfus Med Rev,2007,21(2 Suppl 1):S9-56.第8页/共84页新生儿溶血第9页/共84页新 生 儿 A B O 血 型 不 合 溶 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占非感染因素中第2位。新生儿溶血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其中以ABO-HDN 最为常见。新生儿ABO-HDN是指母婴ABO
9、血型不合导致,当由父亲遗传而母亲所不具有的显性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的抗胎儿红细胞抗原的免疫抗体IgG(抗A 或抗B),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识别、清除,而导致溶血。胎儿时期由于胎儿血液的胆红素可以通过胎盘进入母体代谢,故刚出生的患儿黄疸并不明显。但是胎儿出生后胆红素代谢功能不足,可以导致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未结合胆红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使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黄染导致胆红素脑病,致新生儿死亡或遗留智力发育障碍。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抗体依赖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Page 10第10页/共84页发病过程 大量溶血贫血(胎儿水肿)髓外造血肝脾
10、肿大,溶血未结合胆红素大量产生黄疸(胆红素脑病)Page 11第11页/共84页新生儿Rh溶血24小时内 Rh溶血病,2-3天ABO溶血病第12页/共84页诊断一、产前诊断:1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Rh血型检查 2检查孕妇血清中免疫抗体(16孕周,28-30孕周,隔2-4周),抗体效价上升者提示可能大。3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450nm波长光密度 二、产后诊断:1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 2其它溶血证据 3母婴血型不合 4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 Page 13第13页/共84页IVIG治疗方法最为广泛蓝光照射治疗、肝酶诱导剂、白蛋白以及碱化血液是HDN 的常规治疗
11、,但只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换血治疗是迅速改善患儿贫血、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治疗难度较大,基层难以普及,且血源困难费用较高。目前我国处理新生儿ABO 溶血病多为控制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值,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患儿损伤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换血几率,其中以IV IG 使用最为广泛。Page 14第14页/共84页I V I G 治 疗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中 的 疗 效显 著:减 少 光 疗 时 间 和 换 血 治 疗 几率IVIG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疗效显著,美国儿科学会也推荐使用。研究表明IVIG 可以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的红细胞,可迅速控制新生儿溶
12、血病的进展,减轻溶血,可以减少ABO 溶血光疗的时间和换血治疗的几率1,2。Page 151Mundy C A.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the management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J.Neonatal Netw,2005,24(6):17-24.2Aggarwal R,Seth R,Paul V K,et al.High 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hesus hemolytic disease J.J Tr
13、op Pediatr,2002,48(2):116-117.第15页/共84页I V I G 降 低 血 胆 红 素 水 平,降 低 换 血 治 疗 的比 例Ish imura 1 等的研究都证实了丙球可以更迅速的降低血胆红素水平,避免继续溶血而导致的贫血,快速改善患儿临床表现并降低换血率和核黄疸的发生。A lpay 2 及Voto 等 3 研究均肯定了丙球在DN 中的疗效,能明显降低换血治疗的比例。丙球的FC片段于患儿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膜上的FC段相结合,阻止了对致敏红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丙球的主要作用机制 4,可以抑制溶血的继续发生和减少红细胞的持续破坏。Page 161Ishimura
14、T,Fujisawa M,Isotani S,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expression in early biopsy specimen predicts long-term graft function following pediatric renal transplantation J.Clin Transplant,2001,15(3):185-191.2Alpay F,Sarici S U,Okutan V,et al.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herapy in neonat
15、al immune haemolytic jaundice J.Acta Paediatr,1999,88(2):216-219.3Voto L S,Sexer H,Ferreiro G,et al.Neonatal administration of 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rhesus hemolytic disease J.J Perinat Med,1995,23(6):443-451.4Paul L C.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An update J.Kidney Int,1999,56(3)
16、:783-793.第16页/共84页IVIG减轻溶血与高胆红素血症Erg az 等 20 报道用大剂量IVIG 治疗新生儿ABO-HDN,治疗后测血羰氧血红蛋白(Hbcc)较对照组减少30%,证实IVIG 治疗可减轻溶血。王卫等对ABO 溶血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 0.4 0.8 g kg-1d-1静滴,治疗3 4 d。IVIG 组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减低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 均 0.001),提示IVIG 对降低新生儿ABO 溶血病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溶血与高胆红素血症。Page 17第17页/共84页生 后 2 4 h 内 给 予 I V I G
17、治 疗效 果 佳Page 181王珅潘家华.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疗效观察 J.安徽医药,(04):488-490.对照组中有3例需要换血治疗,三个治疗组中均无患者需要换血治疗第18页/共84页0.5 g/k g/d,3 d 治 疗 新 生 儿免 疫 性 溶 血 可 达 到 较 好 的 治 疗 效果Page 19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BO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ABO-HDN)160例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大剂量治疗组(1 g/kg/d,共3天)和小剂量治疗组(0.5 g/kg/d,共3天)。均给予基础治疗:蓝光治疗;给予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3次/d;给予青霉
18、素预防感染;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缺氧等。1肖勇,黄瑞文,颜卫群,et al.两种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J.儿科药学杂志,(06):10-11.第19页/共84页妊 娠 2 5 周 之 内 的 孕 妇 在 做 进 一 步治 疗 之 前 可 静 脉 输 注 I V I GSheth 等的研究表明,2.5 mg ml-1的IVIG 在体外可有效地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对抗Rh 抗体包被的RBC 的吞噬作用,因此建议妊娠25 周之内的孕妇在做进一步治疗之前可静脉输注IVIG 以治疗胎儿严重的自身免疫性溶血病。Page 20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王丽
19、英,2003第20页/共84页川崎病第21页/共84页川崎病的简介川崎病(Kaw asak i d isease,KD)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以免疫系统活化和血管内皮系统广泛损害为特征。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和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常见原因。Page 22第22页/共84页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发热发热多为稽留热
20、或弛张热,体温一般为39-40度,热程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皮疹发病后2-3天出现多形性皮疹,面部、躯干部较肢体近端明显,可呈弥漫性红斑、猩红热样改变、或麻疹样皮疹,无疱疹及结痂,会阴部出现皮疹并逐渐明显为KD的特征性变化,肛周皮肤发红或脱皮口腔粘膜改变口唇干红、皲裂、出血,杨梅舌,口、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不伴有咽扁桃体渗出性改变或口腔溃疡第23页/共84页其它改变双眼球结膜充血肢端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血管表现心脏及冠脉受累多在病程16周,小于6个月或大于9岁的患儿更容易出现冠脉损害,冠脉损害多在病程第24周,也可见于疾病恢复期冠脉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其他部位动脉病变:肾动脉、
21、肠系膜动脉、髂动脉或腋动脉Page 24第24页/共84页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1)1岁以内男孩2)发热持续2周以上或体温正常48小时后又发热3)心脏改变:奔马律,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或心电图异常。4)ESR增快,达100mm/h,或持续增快达4周5)血细胞比容/l.,血小板计数低于20/l.6)血清白蛋白3+,明显升高。第25页/共84页典型KD诊断发热5 d或以上(部分病例受治疗干扰发热可不足5 d),具有以下5项中的4项者: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发红、肢端改变(急性期表现为肿胀,恢复期表现为脱屑)、皮疹和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即可确诊为KD。如具备除发热以外3项表现并证实有冠状动脉瘤或
22、冠状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典型KD。须强调任何KD诊断标准并非特异,一定要除外引起各项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还应注意,各项临床表现并非同时出现,应动态观察,以助诊断。第26页/共84页不典型KD的诊断诊断:不典型川崎病则是指发热5 d以上,其他主要临床表现仅符合3项或2项,但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又分两种情况:(1)如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冠脉瘤或冠脉中度扩张,可确诊为川崎病,给予静脉免疫球蛋白(IG)治疗;(2)如果冠脉轻度扩张或冠脉壁辉度增强、血管腔形态异常或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提示局部心肌供血不足),则拟诊为川崎病,同样给予IG治疗。第27页/共84页治疗
23、1、阿司匹林为本病首选药物,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具有抗感染、抗血小板作用。日本推荐中等剂量即3050 mg(kgd),热退后改为510 mg(kgd),直至症状消失,血小板恢复正常,疗程2个月。有冠状动脉病变者,需服至冠状动脉内径恢复在3mm以下。2、IVIG目前主张早期(发病710 d)静脉注射,可明显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其机制主要为阻断了引起血管损伤的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凝集功能。Page 28第28页/共84页3、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作为治疗KD的首选药物,适用于KD并严重的心脏炎伴心功能不全或对IVIG治疗不反应且病情难以控制者。单用泼尼松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65,单用阿司匹林为11。
24、接受IVIG和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发热时间缩短,冠状动脉瘤发生率降低。4、心肌细胞营养药物1,6二磷酸果糖(FDP)静滴或格列吡嗪口服。FDP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之一,药理研究认为对缺氧导致细胞能量缺乏起改善作用,属于促细胞代谢药物。此外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和维生素E 50 mg,1次/d口服均有应用。5、低分子肝素血小板大于60万,FIB大于4g/l,彩超有冠脉血栓形成时使用。第29页/共84页KD预后及随访 KD为自限性疾病,病程68周,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发病1个月后还有心脏损害称为后遗症。冠状动脉损害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成年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
25、素。KD的随访:发病2个月内,每2周随访1次,包括超声心动图及血小板检查等;病程26个月,每12个月1次;病程6个月1年,每3个月1次。1 年后根据情况进行随访。有冠状动脉病变者长期随访。第30页/共84页寻 找 最 好 的 I V I G 治 疗 方 案:1 g/k g 2 次 5-1 0 天 使 用Page 311谢利剑,马晓静,俞岑妍,et al.不同IVIG 治疗方案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7):624-627.第31页/共84页IVIG 2 g kg 1 次联合阿司匹林口服逐渐成为急性期KD 的标准治疗方法,研究资料显示,该方法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注人 免疫球蛋白 IVIG 儿科 临床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