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5篇).docx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5篇).doc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5篇)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 蚕姑娘课文原文 春每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衣裳。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今一每天发胖。 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今一每天发亮。 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吃了几天的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
2、房。成了,成了,茧子真美丽。 茧子里面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 蚕姑娘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把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讨论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字词,会仿按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预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提醒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
3、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留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构造,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漂亮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提示留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构造,左部一样,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头
4、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殊留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居蛾从今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桑叶从今瘦 钻出换上卵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把握状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
5、)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今: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留意点。 此:左右构造。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穿插,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穿插;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
6、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伸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构造。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终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构造,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其次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终两笔,“撇”连于“捺”,共
7、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伸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构造。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匀称,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终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留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8、。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 换上从今暖洋洋盖新居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知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知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知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
9、: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留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_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头阶段的状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根本一样,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
10、“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状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其次次蚕眠的状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留意词语换用的状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今一每天发胖”和“从今一每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
11、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留意词语换用状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又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又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今一每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连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
12、“睡了四回”?(由于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需特殊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居)为什么说“茧子真美丽”?(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居,茧子结成,好比新居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美丽。”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状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
13、“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渐渐在变化,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柞“并下宙”_徂会括而好玩。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奇怪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其次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头新一
14、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依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里钻出来的又_又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又_;其次次变得又_又_;第三次变得又_又_;第四次身体一每天_。它吐_结_,最终_开了窗,飞出了_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熟悉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
15、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其次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其次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_白向宙_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1)扩词。 蚕( )( )( )( ) 换( )( )( ) 丝( )( )(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红通通黑白绿亮 板书设计: 蚕姑娘吃桑叶、睡、脱、醒(蚕眠)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吐丝结茧 蚕姑
16、娘教学反思 上蚕姑娘一课时,我从蚕开头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有学生说:蚕最终可以变成蚕蛾。我说对的。有学生说:蚕吃的是桑叶。我说说得真好。有学生说:蚕会吐丝结茧。我说:你知道得真多。有学生说:蚕是从蚕卵里生出来的。我说完全正确。 我看看没有学生举手发言了,就对同学们说:谁能把刚刚四位同学说的四句话连起来变成一段话,详细说说你对蚕的了解。下面缄默了片刻,一位学生举手了,我让他发言。他说:蚕是吃桑叶长大的,它从蚕卵里生出来,最终变成蚕蛾,它还会吐丝结茧。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胆发言,然后说:这位同学把刚刚四位同学的意思连起来了,真了不起,但说话的挨次有些乱,能否根据蚕的生长过程来有条理
17、地说。此时,有几位同学跃跃欲试起来。我请了一位,他流利地说:蚕是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它靠吃桑叶渐渐生长,长大后,它吐丝结茧,最终变成蚕蛾。 在备课时,我仅仅想通过教师的简要介绍来让学生对蚕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课上,我突然有个念头,何不让学生简洁说一说,看看学生究竟对蚕有多少了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言语表达往往不够完整充分,也缺乏条理,此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首先鼓舞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对蚕的熟悉片言只语地表达出来,然后启发学生将这些片言只语组织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丰富起来。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缺乏条理性的问题又暴露出来,此时教师敏捷地引导点拨,让学
18、生发觉表述挨次上的混乱,并按肯定挨次重新理顺思维并组织语言,最终到达充分而有序地表达的效果。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2 复习目标: 1复习课文13-16课,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安培、爱迪生、徐虎等人物的崇高品行和。能背诵课文及练习6中4个成语和三句读书名言,按内容填空。 2稳固本单元69个生字(其中29个只识不写),区分易错字,易混淆字。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根底学问 1、生字表 2、本单元词语积存 (二)课文 13、学棋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秋收的两个徒弟有什么不同? 3、那两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吗? 4、你情愿向哪个学生学习,为什么? 5、造句
19、:“一边一边” 6、通过学习本课,你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14、“黑板”跑了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安培搞科学讨论特别用心,从课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3、我们要学习安培的什么? 4、你能找一些有关用心学习的成语吗? 5、填空说话: 安培讨论科学特别(),所以成为();拜秋为师的一个学生学棋特别(),所以成为();我们读书学习时肯定要特别(),才能成为()。 6、读了这课文,你想对安培说些什么? 15、晚上的“太阳”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做手术,但是当时间线特殊暗,做手术会很危急,医生迟疑了,爸爸和爱迪生有什么表现?他
20、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在这种状况下,该怎么办? 3、最终,爱迪生想到了一个什么方法,使手术顺当进展? 4、医生为什么说是爱迪生用指挥救了妈妈?爱迪生为什么会说将来肯定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5、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应当向他学习什么? 16、“闪光的金子”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徐虎是上海市一个一般的。很多年来,他利用走遍了,带来了便利。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 3、你喜爱这个一般的水电修理工吗?为什么? 4、从这些感人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徐虎具有什么样的名贵品质? 5、徐虎被上海市民称为“闪光的金子”。在你的四周有没有像徐虎那
21、样助人为乐的同学呢? (三)习作 你喜爱吃什么水果?先认真回想一下它的外形、颜色、味道,画一画,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其次课时 一、复习学棋 1齐读课文,要求字字入心。 2指名分段背课文。 3领读词语。 4复习生字表: (1)自由读,书空,组词。 (2)指名书空“围、专”的笔顺。 二、复习“黑板”跑了 1指名说说课文中的“黑板”实际上是什么。 2领读词语。 3复习生字表: (1)自读,书空,组词。 (2)认读1个偏旁。 (3)提示大家留意的字(培、考) 5课后练习:用“不是而是”造句。 三、复习晚上的“太阳” 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2领读词语。 3“简易”的近义词是什么。 4同座相互复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教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