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二、欧洲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二、欧洲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三、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三、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四、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四、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五、当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方法的变革五、当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主要出现形式房屋建造、城镇修建房屋建造、城镇修建-经验总结经验总结-堪舆学堪舆学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理论学说理论学说-周礼周礼管子管子墨子墨子等等(二)思想发展动态和都城建设模式
2、夏:“国土”勘测,开始定居,居民点产生商:河南偃师、郑州,盘龙城,殷墟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周:周礼考工记西周:丰镐城东周:落邑城(周王城)从城市选址到建设都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是我国城市规划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历史事情匠人营国为代表:“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城市规划最早形成的时代。(1)周王城市复原假想图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王城”,即奴隶制王国,即奴隶制王国的首都;的首都;第二级为第二级为“诸侯城诸侯城”,即,即诸侯封国的国都;诸侯封国的国都;第三级为第
3、三级为“都都”,即宗室,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和卿大夫的采邑。春秋战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阖闾城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度地篇 打破了单一周制布局模式,对传统礼制思想的突破。形成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淮南子淮南子原道训原道训秦汉秦咸阳城(公元前秦咸阳城(公元前350前前207年)年)秦咸阳城在都城规划史上有两个秦咸阳城在都城规划史上有两个特点:特点:一是形法天汉;二是规模一是形法天汉;二是规模宏大。宏大。汉长安城(汉长安城(公元前206220年)三国
4、曹魏邺城(曹魏邺城(公元220年265年)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自城南正门有街直抵宫自城南正门有街直抵宫门,夹街建官署,形成门,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的新模式。中国古代都城的新模式。(3)唐长安假想复原图中轴对称中轴对称中轴对称中轴对称规整方格网规整方格网规整方格网规整方格网里坊制里坊制里坊制里坊制宋北宋东京(开封)北宋东京(开封)城市结构冲破了传统的里坊制,较多的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布局的重要转折点。(4)元大都(1267-1274)皇城皇城皇城皇城宫城宫城三套方城三套
5、方城三套方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宫城居中宫城居中宫城居中轴线对称轴线对称轴线对称轴线对称(5)明清的北京城2、管子的城市设计思想 城市思想顺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当时城市生活的客观需要,勇于打破“先王之制”,为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带来了新思想与活力。管子提出城市建设“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城市布局上提出按职业组织聚居,“凡仕者近公(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商近市。”如此等等,从整体上打破了当时”营国制度”僵死的礼制秩序。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一个重要著作,它的意义是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商君书从
6、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开始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反映了那些思想?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以理性规划为最高原则;城市形象争取天时、地利、人和。使城市建设趋于对称、序列,追求整体与完美,秩序与规律,和谐与统一的特点,2.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儒家思想影响3.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4.强调严格有序的等级制度.中心轴线对称规划布局.二、欧洲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二、欧洲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以古希腊、古代罗马的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城市格局:古希腊的城市
7、公共场所、古罗马的 城市炫耀和享乐特征、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 城市放射轴线的,他们都是不同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产物。古希腊的城市文明l城邦、公民与民主政治l人本主义(崇拜神的同时,承认人的伟大)l开放与学习(继承古埃及和两河文明)l艺术与生活l社区与城邦精神(社区就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场所)l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l城邦精神的化身圣地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与米利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与米利都城都城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棋盘式路网结构,以城市广场为中心。1、古希腊广场和公共建筑物(神庙、露天剧场和市场)取代宫殿,
8、体现民主和平等。如雅典卫城罗马营寨城罗马营寨城2 古罗马古罗马2、古罗马、古罗马除公共建筑外,还建帝王功绩的象征物,除公共建筑外,还建帝王功绩的象征物,如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还大量地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如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还大量地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古代罗马人发明了发券结构。古代罗马人发明了发券结构。采用连续的券结构是当时罗马领土上最壮丽景色之一。采用连续的券结构是当时罗马领土上最壮丽景色之一。维特鲁威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建筑十书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关于城市选址关于建筑物选址关于街道的布置理想城市方案3 中世
9、纪3、中世纪的欧洲教堂是中心,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城市发展缓慢,形成十分有机的形态,以及很不规划的街道和广场。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锐厅和行会场所)占据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主导地位。中世纪欧洲城市(中世纪欧洲城市(9-13世纪)世纪)自发成长防御要求 14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影响,修建不少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通常称为人文主义,主张以世俗文化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从中世纪发展到文艺复兴,西方历史学家以三件大事作为这个转变时期的标志:科学的诞生、君士坦丁堡的
10、衰落和美洲的发现)文艺复兴是“人的发现”,“世界的发现”。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人文主义的特点之一是提高的建筑师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诞生意味着城市市民的阶级分化。所以该时期的人文主义也是一种高雅主义和精英主义。罗马的改建是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重大事件。罗马的改建是教皇为使来自各地的朝圣者惊叹罗马的壮丽。17世纪资产阶级与国王结成联盟,西方世界的一切科学、文学、艺术与建筑纷纷转向为君主政权服务。唯理主义与古典主义便是此时期绝对君权制度下的产物。唯理主义也就是绝对和唯一的思想。首先应用于园林建设,道路系统与圆形交叉点所具有的美学潜力。古典主义人文思潮,轴线放射的街道、宏
11、伟的宫殿和规整的公共广场。当时的巴洛克建筑极重浮华装饰的建筑风格以及各种建筑的轴线构图。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巴黎的星形广场巴黎的星形广场就是一个最能考验人的地方。这个以凯旋门为中心的广场,向外散射着12条双行大街。各种车辆从这些大街进进出出,都汇集到大转盘里,围绕凯旋们呈逆时针方向行驶,转盘从里到外至少可以绕出8、9条车道,之间也无行车线。并且,进转盘没有交通指示灯,出转盘也没有分流线。凡尔赛宫古典建筑的艺术凡尔赛宫凡尔赛宫
12、集中了建筑,园林,雕塑,绘画之大成,由一个南北长580米,有375个窗子的一形建筑和一个面积达570公顷的花园组成.它东西方向的中轴线长达3公里,围睹有45公里.东面以中央的大理石院为中心,有三条放射形林荫道.中央一条通向巴黎,与爱丽舍大道连接.其他两条通向另外两个离宫.凡尔赛宫厅堂顶部装饰 凡尔赛宫一角 思考:中西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理念有什么本质差异?中国从西周开始便将城市规划作为一种严格的国家制度确定下来;而西方将城市规划归为科学和艺术活动。中国的规划思想是一种农村观念,并不是源于新的城市生活需要。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重在体现国家宗法分封政体的基本秩序,而对有关城市居民、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等
13、方面的问题未涉及。如同时期希腊希波丹姆斯的方格网式城市与中国早期采用的棋盘式的路网系统形式相似,但其出发点不一样的。米利都城希波丹姆模式寻求几何图像与数字之间的和谐与秩序的美,这一模式在希波丹姆规划的米列都城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广场是市民集合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的市民民主文化.三、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一)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导致工业生产方式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不断集中,城市人口快速扩张。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纷纷从农村涌入城市,在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烦恼:
14、人口拥挤、住房短缺、城市中贫民窟大量拥现。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历史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背景:工业化、工业城市、城市问题*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代表人物欧文(Robert Owen)和傅里叶 (Charleo Fourier)等*英国1848年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现代城市规划的法律基础*豪斯曼的巴黎改建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城市美化现代城市规划的技术基础 伯汉姆完成的芝加哥规划则被称为第一份城市 范围的总体规划。*公司城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基础巴黎改建 奥斯曼主要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重整巴黎城市街道系统,废弃一些老路,
15、重辟一些新路。尤其是延伸了爱丽舍田园大道作为巴黎的东西向主轴,开拓一条与之垂直的南北大道;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中心区改建,将城市道路、广场、绿地、水面、林荫带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三是新建了巴黎主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此外,突出之处是十分重视绿化建设,全市修建了大面积的公园。(二)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898年出版:分散主义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概念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学科 产生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