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低温保藏.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食品的低温保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的低温保藏.ppt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内容低温防腐的基本原理 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低温对其他的变质因素的影响食品的冷藏冷藏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 预冷或冷却 食品冷藏工艺 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冷藏食品的回热食品的冷冻保藏第1页/共95页低温防腐的基本原理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的活性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完全失活,在长期的冷藏过程中,酶的作用仍可引起食品的变质。基质浓度和酶浓度对催化反应速度影响大。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常用温度系数Q10来衡量:Q10K2/K1 Q10温度增加10,因酶活性变化所增加的化学反应率;K1温度t时,酶活性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率;K2温度增加到t+10时,
2、酶活性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率。第2页/共95页低温防腐的基本原理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任何微生物都有其适宜的生长活动温度范围。温度越低,它们的生长与繁殖速率也越低。当温度处于其最低生长温度时,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已减弱到极低的程度,呈休眠状态。微生物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孢子对低温的抵抗力更强。低温下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缓慢得多。微生物对低温的抵抗力因菌种、菌龄、培养基、污染量和冻结等条件而有所不同。长期处于低温中的微生物能产生新的适应性,第3页/共95页低温防腐的基本原理低温对其它的变质因素的影响 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油脂的酸败,油脂本身黏度增加,出现“哈喇”味。维生素C被氧化;番茄色素氧化;胡萝
3、卜色素类氧化等.无论是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还是由酶引起的变质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变质,在低温的环境下,可以延缓、减弱它们的作用。低温并不能完全抑制它们的作用,即使在冻结点以下的低温,食品进行长期储藏,其质量仍然有所下降。第4页/共95页食品的冷藏食品的冷藏:将经过冷却的食品放在高于食品冻结点的某一合适温度下贮藏.食品的冻藏:将经过冻结的食品放在低于食品冻结点的某一合适温度下贮藏.在贮藏期间仍然保持生命力的食品,如已采摘或收获下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属于活体.这类食品一方面具有一定免疫力,能抵抗外界微生物的侵袭;另一方面要进行呼吸,要消耗积贮于组织内的营养物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贮
4、藏这类食品,一方面要保持其活体状态,另一方面要昼减弱其呼吸强度以减少其组织内的物质的消耗.适当的低温(高于食品的冻结点)可以达到以上的要求,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食品组织内的酶的活性.在贮藏期间已失去生命的食品,如已屠宰的牲畜,属于死体.这类食品已失去免疫力,无法抵抗外界微生物的侵袭;同时由于机体死亡,组织内的自溶分解酶发挥作用,很容易导致这类食品在短期内分解变质.对于这类食品,冷却冷藏只是短期贮藏的手段.要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就必须对这类食品进行冻结冻藏.只有足够的低温(低于食品的冻结点)才能长期保藏这类食品.第5页/共95页食品的冷藏 冷藏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 预冷或
5、冷却 食品冷藏工艺 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冷藏食品的回热 第6页/共95页食品的冷藏冷藏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对于冷藏的植物性食品物料的选择应特别注意原料的成熟度和新鲜度。成熟度愈低,贮藏寿命愈长;原料越新鲜,贮藏时间愈长。此外,冷藏的植物性食品物料还应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同一批冷藏的食品物料的成熟度、个体大小等应尽量均匀一致。动物性食品物料一般应选择动物屠宰或捕获后的新鲜状态进行冷藏。植物性食品的前处理包括:挑选、去杂、分级和包装等。动物性食品物料在冷藏前需要清洗去除血污以及其他一些在捕获和屠宰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物,同时降低原料中初始微生物数量,以延长贮藏期。第7页/共95页食品的冷藏预
6、冷或冷却预冷是指在贮藏运输之前将食品冷却到冷藏温度,从而能及时地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化反应速度,以较好地保持原有产品品质,延长食品贮藏期的一种措施。冷却可以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或蒸发冷却来达到目的。冷却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类型,即液体食品、固体食品或半干半湿食品。固体食品的冷却空气冷却法冷水冷却法 冰冷法 真空冷却法 液体食品的冷却 第8页/共95页固体食品的冷却空气冷却法 自然通风冷却:将采收后的果蔬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产品所带的田间热散去。这种方法冷却的时间较长,而且难以达到产品所需要的预冷温度。强制通风冷却:让低温空气流经包装食品或未包装食品的表面,将产品散发的热量带
7、走,达到冷却的目的。强制通风冷却可先用冰块或机械制冷使空气降温,然后冷风机将被冷却的空气从风道吹出,在冷却间或冷藏间中循环,吸收食品中的热量,促使其降温。空气冷却法的使用范围很广,常用于冷却果蔬、鲜蛋、乳品以及畜禽肉等冷藏、冻藏食品的预冷处理。第9页/共95页 冷水冷却法冷水冷却法:用冷水喷淋产品或将产品浸泡在冷却水(淡水或海水)中,使产品降温的一种冷却方式。冷却水的温度一般在0左右,冷却水的降温可采用机械制冷或碎冰降温。喷水冷却多用于鱼类、家禽,有时也用于水果、蔬菜和包装食品的冷却。冷却水可循环使用,必须加入少量次氯酸盐消毒。盐水用做冷却介质不宜和一般食品直接接触。用海水冷却鱼类,冷却速度快
8、,鱼体冷却均匀,成本也可降低。冷水和冷空气相比有较高的传热系数,可以大大缩短冷却时间,而不会产生干耗,费用也低。适合采用水冷法冷却的蔬菜有甜瓜、甜玉米、胡萝卜 第10页/共95页冰冷法 冰冷法:在装有蔬菜、水果、鱼、畜禽肉等的包装容器中直接放入冰块使产品降温的冷却方法。冰是比冷水更好的预冷介质。冰块冷却时食品温度不可能低于0。碎冰冷却法特别适宜于鱼类的冷却,它不仅能使鱼冷却、湿润、有光泽,而且不会发生干耗现象。碎冰冷却(干式冷却):该法要求在船舱底部和四周先添加碎冰,然后再一层冰一层鱼装舱,这样鱼体温度可降至1,一般可保鲜7-10天不变质。水冰冷却(湿式冷却):先将海水预冷到1.5,送入船舱或
9、泡沫塑料箱中,再加入鱼和冰,要求冰完全将鱼浸没,用冰量一般是鱼与冰之比为2:l或3:1。水冰冷却法易于操作、用冰量少,冷却效果好,但鱼在冰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易引起色肉变软、变白,因此该法主要用于鱼类的临时保鲜。第11页/共95页真空冷却法定义:真空冷却也叫减压冷却是把食品物料放在可以调节空气压力的密闭容器中,使产品表面的水分在真空负压下迅速蒸发,带走大量汽化潜热,从而使食品冷却。特点:降温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30分钟内可以使蔬菜的温度从30左右降至05,而其他方法需要约30小时。适用范围:真空冷却法适用于叶菜类,对葱蒜类、花菜类、豆类和蘑菇类等也可应用,某些水果和甜玉米也可用此方法预冷。叶菜
10、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实际操作中,只要减少产品总质量的1,就能使叶菜温度下降6。作法:先将食品原料湿润,为蒸发提供较多的水分,再进行抽空冷却操作。缺点:食品干耗大、能耗大,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高。第12页/共95页液体食品的冷却原理:大多数液体冷却系统采用热交换器,热量的传递通过热交换器两面的液体对流和金属壁的传导作用进行。热传递系数取决于对流和传导的大小。设备:应用于液体食品冷却的热交换器可以是板式的、套管式的、降膜(或表面)式的、刮板式的,或者是夹层式的盘管冷却器。最常见的类型是板框式的。在板框式热交换器的设计中,许多板片被堆集在框架上,板片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间,由橡胶垫片进行流体的导流。被冷
11、却的液体和冷媒分别流经相隔的板片,这类换热器热交换面积大和占地面积小,具有能量守恒或能量回收的特点,通过对冷、热流体不同流动过程的安排可以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 第13页/共95页食品冷藏工艺传统冷藏法是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来维持冷藏库的低温,在食品冷藏的过程中,冷空气以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的方式与食品接触。食品冷藏的工艺效果主要决定于储藏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速等。第14页/共95页储藏温度食品的储藏期是储藏温度的函数,在保证食品不至于冻结的情况下,冷藏温度越接近冻结温度则储藏期越长。有些食品对储藏温度持别敏感,如果温度高于或低于某一临界温度,常会有冷藏病害出现。冷藏室内温波动,会引起空气水分在食品
12、表面凝结,并导致发霉。空气相对湿度及其流速冷藏室内空气既不宜过干也不宜过于潮湿。如果空气过于潮湿,低温的食品表面与高湿空气相遇,就会有水分冷凝在其表面上,导致食品容易发霉、腐烂。如空气的相对湿度过低,食品中水分又会迅速蒸发并出现萎缩。空气流速的确定原则是及时将食品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保证室内温度均匀分布,同时将冷藏食品脱水干耗现象降到最低程度。冷藏食品若覆有保护层,室内的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则不再成为影响因素。第15页/共95页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水分蒸发冷害后熟作用移臭和串味肉的成熟寒冷收缩脂肪的氧化微生物的增殖食品在冷却冷藏中的其他变化第16页/共95页水分蒸发 食品在冷却冷藏过程中,
13、食品表面的水分向外蒸发,使食品失水干燥。失水干燥会导致食品质量损失(俗称干耗),而且使果实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影响其柔嫩性和抗病性。干耗与食品的种类、食品和冷却介质空气的温差、空气介质的湿度和流速及冷却冷藏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果、蔬菜类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由于表皮成分、厚度及内部组织结构不同,水分蒸发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在冷却冷藏的初期食品水分蒸发的速度较大。第17页/共95页冷害有些水果、蔬菜在冷却冷藏过程中的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当储温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菜的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因受到障碍而失去平衡,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害。这种由于低温造成的生理病害现象称为冷害。冷害有各种现象,最
14、明显的症状是组织内部变褐和表皮出现干缩、凹陷斑纹。引起冷害发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果蔬的种类、储藏温度和时间。冷害现象出现最早的品种是香蕉,像黄瓜、茄子这类品种一般需要l014天 第18页/共95页后熟作用为了获得较长的贮藏期,水果和蔬菜在尚未完全成熟时就进行采收,然后在低温下贮藏或运输,使它在贮藏和运输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这种果蔬在采收后向成熟转化的过程称为后熟。在低温冷藏期间,果蔬在呼吸作用下逐渐转向成熟,其组织成分和组织形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为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糖酸比例趋于协调、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果实香味变得浓郁、颜色变红或变艳、硬度下降等一系列成熟特征。为了较长时间地贮藏果蔬,应当
15、控制其后熟能力。温度会直接影响果蔬的后熟,掌握适宜的贮藏温度可以将其推迟。选择最佳贮藏温度的原则,既要防止冷害,又不能产生高温病害,否则就失去后熟能力。第19页/共95页移臭和串味各种食品的气味不尽相同,在混合储藏过程就有一个串味的问题。对于那些在冷藏中容易放出或吸收气味的食品,即使储藏期很短,也不宜将它们一起存放。大蒜的臭味非常强烈,如将其与苹果等水果一起存放,则苹果会带上大蒜的臭味;梨和苹果与土豆冷藏在一起,会使梨或苹果产生土腥味;柑桔或苹果不能与肉、蛋、牛奶冷藏在一起,否则将互相串味。凡是气味相互影响的食品应分开储藏,或包装后进行储藏。冷藏库长期使用后会有一种特有的冷藏臭,也会转移给冷藏
16、食品。第20页/共95页肉的成熟刚屠宰后动物的肉是柔软的,并已具有很高的持水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肉质会变得粗硬,持水性大大降低。继续延长放置时间,尸僵开始缓解,肉的硬度降低,保水性有所恢复,使肉变得柔软、多汁,风味得到改善,这个变化过程称为肉的成熟。肉成熟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0-4),肉成熟的时间长,但肉质好,耐贮藏;高温(20以上),肉成熟时间虽短,但肉质差,易腐败。第21页/共95页寒冷收缩畜禽屠宰后在末出现僵直前如果进行快速冷却,其肌肉会发生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种现象叫寒冷收缩。肉类在冷却时若发生寒冷收缩,其肉质变硬、嫩度差,如果再经冻结,在解
17、冻后会出现大量的汁液流失。一般来说,牛肉在宰后10小时内,pH降到6.2以前,肉温降到8以下,就容易发生寒冷收缩。第22页/共95页脂肪的氧化冷却冷藏过程中,食品中所含油脂会发生水解、脂肪酸的氧化、聚合等复杂变化,导致食品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出现变色、酸败、发黏等现象。第23页/共95页微生物的增殖在冷却贮藏的温度下,微生物特别是低温细菌,它的繁殖和分解作用并没有充分被抑制,只是速度变得缓慢些,长时间后,由于低温细菌的增殖,就会使食品发生腐败。低温细菌的繁殖在0以下变得缓慢,但如果要停止繁殖,一般来说温度要降到-10以下,对于个别低温细菌在-40的低温下仍有繁殖。第24页/共95页食品在冷却冷
18、藏中的其他变化食品在冷却冷藏中还可能发生淀粉的老化、风味物质的丧失、红肉色泽的变化、鱼组织软化和出现淌液、营养成分的损耗、变色等其他一些不良变化。第25页/共95页冷藏食品的回热 出冷藏库后不立即食用的冷藏食品在出冷藏库前均要经过回热,即在保证空气中的水分不会在冷藏食品表面上冷凝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冷藏食品的温度,使其最终与外界空气温度一致。如果冷藏食品不经回热就直接出冷藏库,当所遇外界空气的露点温度高于其表面温度时,就会有带灰尘和微生物的水分在冷藏食品的冷表面上凝结,使冷藏食品受到污染。回热的技术关键是必须使与冷藏食品的冷表面接触的空气的露点温度始终低于冷藏食品的表面温度。否则,食品表面就会有
19、冷凝水出现。暖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相对湿度过高,空气中的水分容易出现冷凝现象;相对湿度过低,容易引起回热过程中食品的干缩。第26页/共95页食品的冷冻保藏食品的冷冻保藏食品冻藏就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常用的贮藏温度为-12-23,以-18为最适用。贮藏冻藏食品的冷库常称之为低温冷库或冻库。冻藏适用于长期贮藏,短的可达数日,长的可以年计。冻藏是易腐食品长期贮藏的重要保藏方法。第27页/共95页食品的冷冻保藏食品的冷冻保藏冷冻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食品的冻结食品的冻结规律和水分冻结量影响冻结速率的因素冻结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速冻
20、与缓冻冻制食品的储藏和解冻第28页/共95页冷冻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冷冻食品物料的选择:只有新鲜优质原材料才能供冻制之用。冷冻食品物料的前处理蔬菜原料水果肉制品家禽液态食品第29页/共95页蔬菜原料进行清洗、除杂,以清除表面上的尘土、昆虫、汁液等杂质,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在100热水或蒸汽中进行预煮。预煮后应立即将原料冷却到10以下。水果水果也要进行清理和清洗;水果不宜预煮;低浓度糖浆,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和二氧化硫等添加剂以延缓氧化作用。加糖处理也可用于一些蛋品。第30页/共95页肉制品一般不需特殊加工处理,屠宰清理后直接预冷、冻制而成。采用加盐处理,类似于盐腌。加水溶性或脂溶性的抗氧化剂。
21、对于家禽,屠宰后1224h内冻结,肉质嫩度好,贮藏期长。液态食品浓缩后冻结效果好。在冻结前可采用不透气的包装材料对食品物料进行包装。第31页/共95页食品的冻结 食品的冻结或冻制就是运用现代冷冻技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食品温度降低到其冻结点以下预期的冻藏温度,使食品所含的全部或大部分水分随着食品内部热量的外散形成冰晶体,以减少生命活动和生化变化所必需的液态水分,并便于运用更低的贮藏温度抑制微生物活动和高度减缓食品的生化变化,从而保证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的稳定性。第32页/共95页水的冰点就是水和冰之间处于两相平衡时的温度。水冰处于平衡时若在水中溶入像糖一类非挥发性溶质,则糖液的蒸汽压就会下降,冰
22、的蒸汽压将大于水的蒸汽压,如果温度维持不变,冰块就会消失即转化为水。如果降低温度促使冰的蒸汽压下降,直至再次建立溶液和冰间的相互平衡,那末冰即不再消失,即它的温度达到了和溶液浓度相适应的新的冻结点。食品内水分不是纯水而是含有有机物及无机物的溶液。食品要降到0以下才产生冰晶,此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即所谓的冻结点。水溶液冰点降低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每增加1molL-1溶质,溶液冰点下降1.86。一般食品的冻结点为-3-0.6 品种冻结点/含水量/%品种冻结点/含水量/%牛肉猪肉鱼肉蛋白蛋黄牛奶白脱-0.6-1.7-2.8-0.6-2-0.45-0.65-0.5-1-1.871.66070858949
23、.588.615干酪葡萄苹果青豆橘子香蕉-8-2.2-2-1.1-2.2-3.45581.587.973.488.175.5第33页/共95页食品的冻结规律和水分冻结量食品的冻结规律和水分冻结量冻结规律 不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冻结时水分不会同时立即从液态转变成为固态。如将一杯液体食品放入冻结室内,杯壁附近的液体就首先冻结,而且最初完全是自由水分形成冰晶体。随着冰晶体的不断形成,未冻结食品中的无机盐类、蛋白质、乳糖和脂肪等含量相应地增加,随着冻结不断进行,冻结温度不断下降,含有溶质的溶液也就随之不断冻结,未冻结溶液的浓度亦随之增浓,此现象叫冻结浓缩现象。第34页/共95页影响冻结速度的因素 冻结速
24、度常用下列两种方式表达:冰晶体形成速度和界面位移速度。冰晶体的形成速度:就是在物体任何单位容积内或任意点上单位时间内的水分冻结量。界面位移速度:就是食品内未冻结层和冻结层间的分界面在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向中心位移的距离。食品冻结速度取决于传热推动力(T冻T)和热阻总值两个可变因数。传热推动力即(T冻T)与冻结速度成正比。热阻总值与空气流速(放热系数)、食品厚度、系统几何特性,以及食品成分等一些因素有关,它和冻结速度成反比。第35页/共95页影响冻结速度的因素食品成分的影响不同的食品成分具有不同的导热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食品的导热性愈强,冻结速度愈快。冰的导热性(2.324 W/mK)比
25、水的导热性(0.604 W/m K)大。食品冻结时,由于大量水分转化为冰晶体,其导热性迅速增加。水的导热性(1W/mK)脂肪的导热性(0.15 W/mK)空气的导热性(0.066 W/mK)。含空气和脂肪较多的食品的冻结速度比较缓慢。即使食品化学组成相同,如结构不同,也可能对冻结速度产生影响。例:在水和油的含量各为50%的食品,其乳化液有:油悬浮在水中(水为连续相)导热性好水悬浮在油中(油为连续相)导热性差第36页/共95页影响冻结速度的因素非食品成分的影响传热介质传热介质与食品间温度差越大,冻结速度愈快。随着冻结设备温度的下降,其对冻结速度的影响减小。空气或制冷剂循环的速度空气或制冷剂循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低温 保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