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病理分型及影像学表现.pptx
《脑膜瘤病理分型及影像学表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膜瘤病理分型及影像学表现.ppt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理分型纤维型(成纤维型)脑膜瘤1脑膜皮型脑膜瘤2过渡型(混合型)脑膜瘤3沙粒型脑膜瘤4第1页/共29页病理分型血管瘤型脑膜瘤5微囊型脑膜瘤6分泌型脑膜瘤7富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8第2页/共29页病理分型移行型脑膜瘤9透明细胞型脑膜瘤10脊索瘤样型脑膜瘤11非典型脑膜瘤12第3页/共29页病理分型乳头状瘤型脑膜瘤13横纹肌样型脑膜瘤14间变性(恶性)脑膜瘤15第4页/共29页脑膜瘤影像学表现第5页/共29页评述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丛,与蛛网膜颗粒关系密切,是典型的脑外肿瘤。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天幕。少数发生于脑室内,多为单发。
2、脑膜瘤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纤维型:由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内皮型:肿瘤有蛛网膜上皮细胞组成,是最常见的类型。血管瘤型:瘤内有丰富的血管成分。砂粒型:瘤内含有大量砂粒体。混合型:也较多见,瘤内含有上述四种成分。恶性脑膜瘤: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且可以发生转移。第6页/共29页CT表现(一)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或硬脑膜相贴。(如病变中心发生于额顶上部,由于CT横断面扫描的局限性,部分病变似脑内占位,CT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及MRI有助于显示病变特征。)平扫右侧额叶见等密度肿块,外侧与颅板相贴,周围见大片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CT值上升约11
3、0Hu。第7页/共29页(二)平扫常为均一略高或高密度肿块,钙化常见,常为细小点状、沙粒状或不规则,罕见整个瘤体钙化(见下图)。增强扫描呈均一明显强化。边界清楚锐利。少数病例还可显示肿瘤周边有一薄层环状强化影(见下图),可能是肿瘤包膜所含血管较丰富和包绕肿瘤的静脉或引流静脉较多所致。CT表现第8页/共29页(三)囊变者少见,约占35。女性,55岁,头昏、头痛2年,加重一月。CT表现第9页/共29页诊断依据:1、病变呈类圆形,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内侧低密度坏死区内见液液平面,密度下高上低,考虑为瘤内出血所致;2、病灶外缘与脑膜呈广基相贴,骨窗示相连的颅骨骨质较对侧更厚,且内板边缘明显,较毛躁而不光
4、整锐利;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及中线结构移位。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第10页/共29页(四)若肿瘤邻近的颅骨增生肥厚或侵蚀性破坏,则是具有特征意义的诊断征象。CT表现第11页/共29页CT表现(五)占位效应明显,并可表现脑外肿瘤征象。病变与颅板、大脑镰、小脑幕直接接触,基底宽度常大于肿瘤的最大径。大都边界比较清楚,瘤周水肿无或轻。瘤灶邻近的脑实质被挤压,推移出现所谓“白质挤压征”或“白质塌陷征”。颅板下肿瘤嵌入脑灰质,使灰质下方的脑白质受压变平且与颅板
5、之间的距离增宽。肿瘤附近的沟池增宽,或被填塞。可使邻近静脉窦闭塞,CT平扫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形成假包膜征。第12页/共29页MRI表现(一)通常在T1WI上的信号与邻近脑组织的脑皮质相似,常为等信号,而与脑白质比较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掩盖。就信号而言,绝大多数其他颅内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脑膜瘤上述信号特点有一定特征性。第13页/共29页MRI表现(二)增强后脑膜瘤有显著而均匀的增强,脑膜瘤附着处的脑膜受肿瘤浸润有显著增强,叫“硬膜鼠尾征”(或“脑膜尾征”)有特征性。第14页/共29页MRI表现(三)部分病变被移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膜 病理 影像 表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