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导论.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色谱分析导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谱分析导论.ppt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3/29一、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和作用 1.1.概述概述 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Tswett)在19061906年使用的装置:色谱原型装置,如图。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也就是试样中各组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不断进行着的分配过程。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第1页/共70页2023/3/29图示固定相CaCO3颗粒流动相石油醚 色带色带色带色带第2页/共70页2023/3/29色谱法原理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2、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从色谱柱中流出。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两相及两相的相对运动构成了色谱法的基础第3页/共70页2023/3/292.2.色谱法分类色谱法分类 按两相的状态不同主要分为两类:(1)(1)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GSCGSC和GLCGLC第4页/共70页2023/3/29(2)(2)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LSCLSC和LLCLLC。
3、安捷伦安捷伦11001100岛津岛津Ic-2010htIc-2010ht第5页/共70页2023/3/29按操作形式分类:(1 1)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 毛细管柱色谱(2 2)纸色谱(3 3)薄层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第6页/共70页2023/3/29按分离原理分类:(1 1)吸附色谱 (2 2)分配色谱(3 3)离子色谱(4 4)凝胶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第7页/共70页2023/3/293.3.色谱法的特点色谱法的特点(1)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2 2)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g.g-1(10-6)级甚至ng.g-1
4、(10-9)级的物质量。(3)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4 4)应用范围广 气相色谱:沸点低于500,操作条件下热稳定物质。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不足之处: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第8页/共70页2023/3/29二、色谱分离过程 色谱分离过程是在色谱柱内完成的。以气相色谱为例。气固(液固)色谱和气液(液液)色谱,两者的分离机理不同。气固(液固)色谱的固定相: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颗粒。固体吸附剂对试样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的不同。气液(液液)色谱的固定相:由 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固定液对试样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气固色谱的分离机理:
5、吸附与脱附的不断重复过程;气液色谱的分离机理:溶解与挥发的反复多次分配过程。第9页/共70页2023/3/29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进入色谱柱与固定相接触时,被固定相溶解或吸附;随着载气的不断通入,被溶解或吸附的组分又从固定相中挥发或脱附;挥发或脱附下的组分随着载气向前移动时又再次被固定相溶解或吸附;随着载气的流动,溶解、挥发,或吸附、脱附的过程反复地进行;较难被吸附(溶解)的组分随载气较快地向前移动,较易被吸附(溶解)的组分则随载气较慢地移动。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就彼此分离。第10页/共70页2023/3/29三、色谱流出曲线与术语1.1.基线基线 无试样通过
6、检测器时,检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2.2.色谱峰色谱峰 当某组分从色谱柱流出时,检测器对该组分的响应信号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峰形曲线称为该组分的色谱峰。3.3.峰高峰高(h h)色谱峰顶到基线的垂直距离。第11页/共70页2023/3/294.4.保留值保留值 表表示示试试样样中中各各组组分分在在色色谱谱柱中滞留时间的数值柱中滞留时间的数值 。(1)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即色谱峰顶值)时所需的时间;调整保留时间(tR):tR=tRt0 死时间(t0):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的保留时间;第12页/共70页2023/3/29(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7、 保留体积(VR):VR =tRF0F0为柱出口处的载气流量,单位:m L /min。死体积(V0):V0=t0 F0 调整保留体积(VR):V R=VR V0=tR F0第13页/共70页2023/3/295.5.相对保留值相对保留值r2,1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r2,1=tR2 /tR1=VR2/VR1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色谱操作条件无关,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的选择性。所以又称为选择因子。第14页/共70页2023/3/296.6.区域宽度区域宽度用来衡量色谱峰宽度的参数,有三种表示方法:(1)标准偏差():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2
8、)半峰宽(Y1/2):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2.355 (3)峰底宽(Wb):Wb=4 (4)峰面积(A):A=1.065hY1/2 不对称色谱峰:A=1.065h(Y0.15+Y0.85)/2第15页/共70页2023/3/297.7.分配平衡分配平衡(1 1)分配系数)分配系数(partion factor)K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mL)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 表示,即: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第16页/共70页2023/3/29分配系数 K 的讨论 一定温度下,组分的
9、分配系数K越大,出峰越慢;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同一个组份在不同的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K不同;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某组分的K=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第17页/共70页2023/3/29(2 2)分配比)分配比 (partion radio)k 在实际工作中,也常用分配比来表征色谱分配平衡过程。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1.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随分离柱温度、柱压的改变而变化。2.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数值越大,该组分
10、的保留时间越长。3.分配比可以由实验测得。分配比也称: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比(capacity factor);第18页/共70页2023/3/29(3)分配比与分配系数的关系)分配比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式中为相比,即=Vm/Vs 。填充柱相比:635;毛细管柱的相比:501500。容量因子越大,保留时间越长。VM为流动相体积,即柱内固定相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为固定相体积,对不同类型色谱柱,VS的含义不同:气-液色谱柱:VS为固定液体积;气-固色谱柱:VS为吸附剂表面容量;第19页/共70页2023/3/29(4)分配比与保留时间的关系分配比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某组分
11、的k值可由实验测得,等于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与死时间的比值:(5)分配系数)分配系数K及分配比及分配比k与选择因子与选择因子r2,1的关系的关系 如果两组分的K或k值相等,则r2,1=1,两组分的色谱峰必将重合,说明分不开。两组分的K或k值相差越大,则分离得越好。因此两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先决条件。第20页/共70页2023/3/29基本保留方程可表示为:tR=t0(1+k)若载气流量F0恒定,也可用保留体积表示,则 VR=Vm+KVs这就是色谱基本保留方程。上式说明,色谱柱确定后,Vm和Vs即为定值。由此可见,分配系数不同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保留值,因而在色谱图上有不同位置的色谱
12、峰。(5)基本保留方程)基本保留方程第21页/共70页2023/3/29例:用一根固定相的体积为0.148mL,流动相的体积为1.26mL的色谱柱分离A,B两个组分,它们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4min,15.4min,不被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为4.2min,试计算:(1)各组分的容量因子(2)各组分的分配系数(3)AB两组分的选择因子rB,A解:(1)kA=(14.4min-4.2min)/4.2min=2.43 kB=(15.4min-4.2min)/4.2min=2.67(2)K=k=kVm/VsKA=kAVm/Vs=2.431.26mL/0.148mL=20.7KB=kBVm/Vs=2.6
13、71.26mL/0.148mL=22.7(3)rB,A=KB/KA=22.7/20.7=1.10第22页/共70页2023/3/29色谱流出曲线的意义 由色谱流出曲线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根据色谱峰的数目,可以判断试样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3)依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4)依据色谱峰的保留值以及峰宽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第23页/共70页2023/3/29色谱分析基础第二节 色谱理论基础一、塔板理论一、塔板理论plate theory二、二、速率理论速率理论rate theory三、三、分离度分离度resolution fundamenta
14、l of chromatograph analysis fundamental of chromatograph theory 第24页/共70页2023/3/29色谱理论 色谱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影响分离及柱效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柱效与分离度的评价指标及其关系。组分保留时间为何不同?色谱峰为何变宽?组分保留时间: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控制;(组分和固定相的结构和性质,如分配系数)色谱峰变宽: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控制;(两相中的运动阻力,扩散)两种色谱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第25页/共70页2023/3/29 塔板理论的假设:(1)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内
15、,平衡可以迅速达到;这一小段间隔的柱长称为理论塔板高度。(2)(2)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3)(3)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4)(4)分配系数在各塔板上是常数。一、塔板理论-柱分离效能指标柱分离效能指标 1.1.塔板理论塔板理论(plate theory)半经验理论;将色谱分离过程比拟作蒸馏过程,将连续的色谱分离过程分割成多次的平衡过程的重复 (类似于蒸馏塔塔板上的平衡过程);在每一个塔板上,被分离组分达到一次分配平衡。第26页/共70页2023/3/29 色谱柱长:L,虚拟的塔板间距离(理论塔板高度):H,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则三者的关系为:n=L/H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参
16、数之间的关系为:保留时间包含死时间,在死时间内不参与分配!单位柱长的塔板数越多,表明柱效越高。用不同物质计算可得到不同的理论塔板数。第27页/共70页2023/3/292.2.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组分在t0时间内不参与柱内分配。需引入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第28页/共70页2023/3/29例:用一根柱长为1m的色谱柱分离含有A,B,C,D四个组分的混合物,它们的保留时间tR分别为6.4min,14.4min,15.4min,20.7min,其峰底宽Wb分别为0.45min,1.07min,1.16min,1.45min。试计算:各谱峰的理论塔板数。解:第29
17、页/共70页2023/3/293.3.塔板理论的特点和不足塔板理论的特点和不足 (1)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塔板数 n 越大(塔板高度 H 越小),被测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柱效能则越高,即使分配系数只有微小的差别,仍可获得好的分离效果。所得色谱峰越窄。(2)(2)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测定物质。(3)(3)柱效不能表示被分离组分的实际分离效果,当两组分的分配系数K K相同时,无论该色谱柱的塔板数多大,都无法分离。(4)(4)塔板理论无法解释同一色谱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柱效不同的实验结果,也无法指出影响柱效(如塔板高度
18、H H)的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径。第30页/共70页2023/3/29二、速率理论-影响柱效的因素 19561956年荷兰学者范弟姆特(Van Van Deemter)Deemter)等提出了色谱过程的动力学理论,他们吸收了塔板理论的概念,并把影响塔板高度的动力学因素结合进去,导出了塔板高度H H与载气线速度u u的关系。1.1.速率方程(也称范速率方程(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弟姆特方程式)H=A+B/u+Cu H:理论塔板高度;u:载气的线速度(cm/s)减小A、B、C三项可提高柱效;存在着最佳流速;A、B、C三项常数各与哪些因素有关?第31页/共70页2023/3/29A涡流扩散项 A=2d
19、p d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 固定相颗粒越小dp,填充的越均匀,A,H,柱效n。表现在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现象减轻,色谱峰较窄。对于空心毛细管柱,A项为零。第32页/共70页2023/3/29B/u 分子扩散项 B=2 Dg :弯曲因子,空心毛细管,=1;填充柱色谱,11。Dg:试样组分分子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cm2s-1)(1)存在着浓度差,产生纵向扩散;(2)扩散导致色谱峰变宽,H(n),分离变差;(3)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有关,流速,滞留时间,扩散;(4)扩散系数Dg与组分及载气的性质有关:Dg(M载气)-1/2;M载气,B值。Dg(M组分)-1(5)扩散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谱 分析 导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