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热力学研究的化学热力学研究的内容内容 1.1.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2.2.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3.3.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用用热热力力学学的的理理论论和和方方法法研研究究化化学学反反应应过过程程的的能能量量变变化化问问题题、化化学学反反应应方方向向问问题题以以及及化化学学反反应应进进行行的的程程度度问问题题,则则形形成了化学热力学。成了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不能解决反应速率问题化学热力学不能解决反应速率问题化学热力学不能解决反应速率问题化学热力学不能解决反应速率问题基本
2、要求:基本要求:(1)了解状态函数等热力学常用概念;了解状态函数等热力学常用概念;(2)掌握焓和焓变的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焓和焓变的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学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学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4)学会计算标准状态下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反应变;学会计算标准状态下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反应变;(5)学会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方向,计算学会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方向,计算热力学平衡常数。热力学平衡常数。第六章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热力学初步体系体系:热力学中被研究的对象。:热力学中被研究的对象。环境环境:体系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
3、体系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6-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孤立体系孤立体系:与环境无物质、能量交换。:与环境无物质、能量交换。封闭体系封闭体系:与环境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与环境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敞开体系敞开体系:与环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与环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状态状态:体系宏观体系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性质的综合表现。状态函数状态函数:描述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描述体系性质的物理量。(p,V,T)特点:特点: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状态变化,状态函数也随之而变,且状态变化,状态函数也随之而变,且状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与始态、终态
4、态函数的变化值只与始态、终态有关,而与变化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途径无关。始态终态()()体系性质的分类体系性质的分类(根据它与体系中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它与体系中物质的量的关系)广度性质广度性质。此种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加和性,。此种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加和性,即数值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是体系中各部即数值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是体系中各部分的该性质的总和。如质量、体积等。分的该性质的总和。如质量、体积等。强度性质强度性质。此种性质的数值不随体系中物质的。此种性质的数值不随体系中物质的量而改变,它仅由体系中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量而改变,它仅由体系中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如温度。如温度。(3
5、)过程和途径过程和途径过程过程: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从始态到终态,我: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从始态到终态,我 们称体系经历了一个热力学的过程。们称体系经历了一个热力学的过程。途径途径:变化过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我们把每:变化过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我们把每 一种具体方式称为一种途径。一种具体方式称为一种途径。1105Pa210-3m32105Pa110-3m30.5105Pa410-3m34105Pa0.510-3m3A1A2B1B2A途径B途径 状态函数的状态函数的改变量改变量决定于过程的始态、终决定于过程的始态、终态,与采取哪种过程来完成无关。态,与采取哪种过程来完成无关。p=p终终-p始
6、始=2 105-1 105=1 105(Pa)V=V终终-V始始=1-2=-1(dm3)在众多的途径中,在众多的途径中,可逆途径可逆途径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恒温恒温过过程程:始:始态态、终态终态温度相等,并且温度相等,并且过过程程中始中始终终保持保持这这个温度。个温度。T1=T2恒恒压过压过程程:始:始态态、终态压终态压力相等,并且力相等,并且过过程程中始中始终终保持保持这这个个压压力。力。p1=p2恒容恒容过过程程:始:始态态、终态终态容容积积相等,并且相等,并且过过程程中始中始终终保持保持这这个容个容积积。V1=V2(4)体积功和体积功和p-V图图体积功体积功:体系在反抗外
7、界压强发生体积变化时,:体系在反抗外界压强发生体积变化时,有功产生,这种功称为体积功。有功产生,这种功称为体积功。外压下,活塞从位移VW=FLF=pSW=p V(V=SL)L若外压P=0或V=0,则W=0研究过程中都是不做非体积功,所以体系变化研究过程中都是不做非体积功,所以体系变化过程中所做的功全部是体积功过程中所做的功全部是体积功。某理想气体从某理想气体从p1=16105Pa,V1=1.010-3m3在恒外压在恒外压p外外=1.0105Pa下恒温膨胀至压强下恒温膨胀至压强p2=1.0105Pa体积体积V2=1610-3m3,求过程中体系所做的体积功。,求过程中体系所做的体积功。W=p外外V
8、=1.0105Pa(1610-3-1.010-3)m3=15102Jp p-V-V线下覆盖的面积,线下覆盖的面积,代表所做的体积功。代表所做的体积功。理想气体恒温恒外压膨胀的理想气体恒温恒外压膨胀的p-V图图048124812ABCV/dm3p/105Pa热力学能热力学能(U):系系统统内所有微内所有微观观粒子的全部粒子的全部能量之和,也称内能。能量之和,也称内能。U是是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热力学能变化只与始态、终态有关,热力学能变化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与变化途径无关。(5)热力学能热力学能1-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若某体系由状态若某体系
9、由状态变到状态变到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体系吸热为体系吸热为Q,并做功,并做功W,用,用U表示体系热力学表示体系热力学能的改变量能的改变量。U=QW即热力能的改变量等于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即热力能的改变量等于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减去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量减去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例:体系吸热150kJ,对环境做体积功60kJ。U=Q-W=150-60=90kJ若把环境与体积互换:U=60-150=-90kJ对宇宙来说,改变量为0。(能量守恒能量守恒)(2)功和热功和热功和热时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变换的两种方式功和热时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变换的两种方式。当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的差别而引起了能量
10、当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的差别而引起了能量交换,这种被传递的能量称为交换,这种被传递的能量称为热热,以符号,以符号Q表示。表示。除除热热之之外外,在在系系统统和和环环境境之之间间被被传传递递的的其其它它能能量,称为量,称为功功,以符号,以符号W表示。表示。(a)功和热的符号功和热的符号体系吸热体系吸热Q0,体系放热体系放热Q0吸热吸热10kJ,Q=10kJ;放热;放热90kJ,Q=-90kJ(b)功和热与途径的关系功和热与途径的关系状态函数的改变量与途径无关;状态函数的改变量与途径无关;功和热与途径变化有关;功和热与途径变化有关;同一过程以不同的途径完成,体系所做的体积同一过程以不同的途径完成,
11、体系所做的体积功不同。功不同。体系对环境做功:体系对环境做功:W0环境对体系做功:环境对体系做功:W01-3可逆途径可逆途径(P245页)当系统经过一个确定的过程当系统经过一个确定的过程(途径途径)发生变化后发生变化后,如果能找到另外的过程或一个途径使系统复原的同时如果能找到另外的过程或一个途径使系统复原的同时,也使环境随之复原也使环境随之复原,则这个确定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则这个确定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途径途径)。体系由始态发生了一过程,若能在不给体系和体系由始态发生了一过程,若能在不给体系和环境留下任何影响痕迹的条件下体系和环境环境留下任何影响痕迹的条件下体系和环境都恢复都恢复到原态到原态,
12、则原过程称为,则原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实现的途径为可逆过程,实现的途径为可可逆途径逆途径。可逆过程的特点可逆过程的特点(1)状态变化时推动力和阻力相差无限小,体系和环状态变化时推动力和阻力相差无限小,体系和环 境始终无限接近于平衡态;耗时无限长。境始终无限接近于平衡态;耗时无限长。(2)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以从正、逆两个方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向到达。到达。(3)体系变化一个循环后,体系和环境均都恢复原态,体系变化一个循环后,体系和环境均都恢复原态,变化过程中无任何耗损。变化过程中无任何耗损。(4)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中,系统对环境做最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中,
13、系统对环境做最大功;恒温可逆压缩过程中,环境对系统做最小功。大功;恒温可逆压缩过程中,环境对系统做最小功。2-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2盖斯定律盖斯定律2-3生成热生成热2-4燃烧热燃烧热2-5从键能估算反应热从键能估算反应热6-2热化学热化学(1)恒容反应热恒容反应热(2)恒压反应热恒压反应热(3)Qp和和Qv的关系的关系(1)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2)盖斯定律盖斯定律(1)生成热的定义生成热的定义(2)标准生成热的应用标准生成热的应用2-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总有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把热力学化学反应总有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把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应
14、用到化学反应中,讨论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化学反应中,讨论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的学科称为热化学。热量变化的学科称为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就是要反应出这种由旧键断裂,新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就是要反应出这种由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所引起的热量变化。生成所引起的热量变化。反应热效应的定义: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时。反应热效应的定义: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又称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又称反应热。6-2热化学热化学U=QW(1)恒容反应热恒容反应热QV恒容反应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恒容反应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变体系
15、的内能。改变体系的内能。U=QVWW=PV恒容过程恒容过程V=0,使,使W=0U=QVU0QV0吸热反应吸热反应U0QV0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恒容反应热的测定恒容反应热的测定弹式量热计弹式量热计弹式量热计弹式量热计 有机物的燃烧有机物的燃烧-Q QV=T(C1+C2)(2)恒压反应热恒压反应热Qp 在恒压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恒压反应,其在恒压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恒压反应,其热效应称为恒压反应热。热效应称为恒压反应热。U=QpW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PV体积功体积功Qp=U+PV恒压恒压P=0,P2=P1=PQp=U2-U1+P2V2-P1V1=U2+P2V2(U1+
16、P1V1)U、P、V都是状态函数都是状态函数 U+PV亦是体系的状态函数亦是体系的状态函数定义定义:U+PV=HQp=H2H1=H 在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在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变体系的热焓。变体系的热焓。由由H=U+PV可知,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可知,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U只是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的函数,H也是温度的函数。也是温度的函数。恒压反应热恒压反应热Qp的测定的测定保温杯式量热计保温杯式量热计(敞开体系敞开体系,P P=0)=0)热焓,简称焓热焓,简称焓H2O2分解热的测定分解热的测定Qp与与Qv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Qp=H =U+p V=Qv+nRT对液
17、态和固态反应,对液态和固态反应,Qp Qv,H U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n=0,Qp=Qv n 0,QpQv例例:298K燃烧燃烧1mol正庚烷的正庚烷的Qv(rUm)=-4807.12kJ/mol,求求Qp(rHm)解解:Qp=Qv+nRT=-4807.12+(-4)8.31429810-3=-4817.03kJ/mol例例:在一密闭在一密闭(弹式弹式)的量热计中将的量热计中将2.456g正葵烷正葵烷(C10H22)完全燃烧,使量热计中的水温由完全燃烧,使量热计中的水温由296.32K升到升到303.51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为。已知量热计的热容为16.24kJ/K,求正
18、葵烷的燃烧热求正葵烷的燃烧热(室温、恒压室温、恒压)。化学反应计量式:化学反应计量式:反应进度:反应进度:单位是单位是mol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改变量正好等于反应式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改变量正好等于反应式中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时进度为中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时进度为1mol。(a)反应进度反应进度t0时nB/mol3.010.000t1时nB/mol2.07.02.0t2时nB/mol1.55.53.0例:例:反应进度必须对应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反应进度必须对应具体的反应方程式。2.07.02.0(mol)3.010.00(mol)反应反应当当=1/2时,下列正确的是时,下列正确的是:A:消耗了消耗了
19、1/2molN2B:消耗了消耗了3/2molH2C:生成生成1/4molNH3D:消耗掉消耗掉N2和和H2共共1mol反应的摩尔焓反应的摩尔焓 rHm对于一个过程:用对于一个过程:用 U、H表示表示对于化学反应:用对于化学反应:用 rU、rH表示表示(r:reaction)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 rUm单位:单位:J/mol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气体物质的计量数的改变量,其数值与相等。rU 和和 rH的大小与反应进度有关的大小与反应进度有关标准状态:标准状态:(298.15K)=-483.64kJmol-1称为反应的称为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标准摩尔焓变。气体:T,p=p=100k
20、Pa液、固体:T,p 下,纯物质溶液:溶质B,mB=m=1molkg-1cB=c=1molL-12H2(g)+O2(g)2H2O(g)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注意:注意:1.注明反注明反应应的温度、的温度、压压力等力等(298K,1.013105Pa)2.注明各物注明各物质质的聚集状的聚集状态态(g,l,s)2H2(g)+O2(g)2H2O(g)(298.15K)=-483.64kJmol-1聚集状态不同时,不同。2H2(g)+O2(g)2H2O(l)(298.15K)=-571.66kJmol-1化学计量数不同时,不同。(298.15K)=-241.82kJmol-1H2(g)+O2(g)H
21、2O(g)始态终态中间态+=或或=(2)盖斯盖斯(Hess)定律定律俄国科学家盖斯俄国科学家盖斯(Hess)在在1840年提出:一个化学年提出:一个化学反应若能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总反应的焓变反应若能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总反应的焓变等于等于各步分反应的焓变各步分反应的焓变之和。这就是盖斯之和。这就是盖斯(Hess)定律定律例例:已知已知298.15K下,反下,反应应:计算计算298.15K下,下,C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应用应用:1.利用方程式组合计算利用方程式组合计算)(gCO(g)OC(s)(1)22+(1)=-393.5kJmol-1(g)CO(g)OCO(g)(2)22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六 化学 热力学 初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