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线形设计.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道路勘测设计 线形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 线形设计.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三)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1 1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2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第1页/共59页(五)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公路的任何线形是行驶的时间均不宜短于3s3s,以使驾驶操作不显得过分紧张。(1)(1)平曲线(含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一般最小长度为9s9s行程;(2)(2)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为6s6s行程。(3
2、)偏角小于7时的平曲线最小长度 :式中:公路偏角,当 2时,按=2计算。第2页/共59页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设计(一)基本型 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线形。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第3页/共59页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计算方法:由平曲线长度L=L=R+LsR+Ls若按1 1:1 1:1 1设计时,L=3LsL=3Ls,则3Ls=3Ls=R+LsR+Ls故 (一)基本型 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线形。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从线形的协调性出发,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11:2:11:1:11:2:1。第4页/共5
3、9页2V(二)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21JD1JD2第5页/共59页(二)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条件:第6页/共59页(二)S型 (2)在S型曲线上,两个反向回旋线之间不设直线,是行驶力学上所希望的。不得已插入直线时,必须尽量地短,其短直线的长度或重合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式:式中:l反向回旋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条件:(1)S型相邻两个回旋线参数A1与A2宜相等。当采用不同的参数时,A1与A
4、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第7页/共59页(3)S型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宜为:式中:R1大圆半径(m);R2小圆半径(m)。第8页/共59页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三)卵型第9页/共59页式中:A回旋线参数;R2小圆半径(m)。(2)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下列界限之内:(1)卵型上的回旋线参数A不应小于该级公路关于回旋线最小参数的规定,同时宜在下列界限之内:(三)卵型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条件:第10页/共59页(3)两圆曲线的间距,宜在下列界限之内:
5、式中:D两圆曲线最小间距(m)。第11页/共59页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应分别符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规定。(四)凸型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只有在路线严格受地形、地物限制处方可使用。第12页/共59页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宜为:复合型回旋线除了受地形和其它特殊限制的地方外一般很少使用,多出现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线形设计中。(五)复合型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间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线形。第13页/共59页(六)C C型 其连接处的曲率为0,也就是R=R=,相当于两基本型的同向曲线中间直线长度为0 0。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
6、。C C型曲线只有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适用条件:同卵形曲线。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线形。第14页/共59页例: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407.54m,JD1=K7+231.38,偏角1=122420(右转角),半径R1=1200m;JD2为左转角,2=153250,R2=1000m。要求:按S型曲线计算Ls1、Ls2长度,并计算两曲线主点里程桩号。21JD1JD2T1T2L1L2第15页/共59页例: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407.54m,JD1=K7+231.38,偏角1=122420(右转角),半径R1=1200m;JD2为左转角,2=153250,R2=1
7、000m。要求:按S型曲线计算Ls1、Ls2长度,并计算两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解:(1)计算确定缓和曲线长度Ls1、Ls2:令两曲线的切线长相当,则取T1=407.54/2=203.77m 按各线形要素长度1:1:1计算Ls1:Ls1=R/2=12.2420/1801200/2=129.91 取Ls1=130m则经计算得,T1=195.48m 407.54/2=203.77m第16页/共59页切线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的增减有近似1/21/2的关系,L LS1S1=130+28.29=146.58=130+28.29=146.58,取LsLs1 1=140m=140m。则计算得,T T1 1=200
8、.49m=200.49m T T2 2=407.54-T=407.54-T1 1=407.54-200.49=207.05=407.54-200.49=207.05 按1 1:1 1:1 1计算LsLs2 2:LsLs2 2=R/2=15.3250PI/1801000/2=135.68=R/2=15.3250PI/1801000/2=135.68计算切线长T T2 2得,T T2 2=204.45m=204.45m 207.05-204.45=2.60 207.05-204.45=2.60 取LsLs2 2=135.68+22.60=140.88=135.68+22.60=140.88 计算得
9、,T T2 2=207.055m=207.055m 207.05-207.055=-0.005 207.05-207.055=-0.005 取LsLs2 2=140.88-20.005=140.87=140.88-20.005=140.87 计算得,T2=207.05mT2=207.05m203.77-195.48=8.29,即T1计算值偏短。第17页/共59页JDJD1 1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R1=1200 Ls1=140 1=12.2420T1=200.49 L1=399.82 E1=7.75 J1=1.15JD1=K7+231.38 ZH1=K7+030.89HY1=K7+170.
10、89 QZ1=K7+230.80YH1=K7+290.71 HZ1=K7+430.7121JD1JD2T1T2L1L2第18页/共59页JDJD2 2里程桩号计算:JD2=JD1+407.54-J1=7231.38+407.54-1.15 =K7+637.7721JD1JD2T1T2L1L2HZ1ZH2JD2=JD1+交点间距-J1 =HZ1+曲线间直线长度+T2LZX第19页/共59页JDJD2 2里程桩号计算:JD2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T2=207.05 L2=412.22 E2=10.11 J2=1.88 JD2=K7+637.77 ZH2=K7+430.72 HY2=K7+5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勘测设计 线形设计 道路 勘测 设计 线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