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地质实习的相关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0月地质实习的相关工作报告.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10月地质实习的相关工作报告_地质实习报告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其次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限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展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稳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以到达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
2、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学生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展乡土地理调查打下根底。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心。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莫非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长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心。盆地
3、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掩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依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学问,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根底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
4、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陡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
5、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很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消失。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局部: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掩盖的林州盆地。 4.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峻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
6、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枯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枯成砾石浅滩。 6.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分,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峻。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自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根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
7、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大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大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到达85%以上,全市通信建立已到达90年月国际先进水平。 9.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
8、、纯朴和红旗渠家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情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进展快速。制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立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势。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旅游业进展快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进展。 11. 旅游业进展状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著名遐迩,素有太行自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国
9、家级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拟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楚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
10、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相关阅读: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工程地质实习总结、工程地质土木专业实习报告、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地质专业实习报告、工程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工程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总结 2023地质专业实习报告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非常的感动,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很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楚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快乐,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在让我们熟悉各种岩石、
11、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其次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限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展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稳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以到达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学生独立工作力
12、量,为将来教学和进展乡土地理调查打下根底。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心。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莫非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长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 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心。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掩盖,土层深
13、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依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学问,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根底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
14、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陡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
15、,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很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消失。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局部: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掩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峻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
16、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枯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枯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分,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峻。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自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根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
17、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大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大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到达85%以上,全市通信建立已到达90年月国际先进水平。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家乡的深情厚
18、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情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进展快速。制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立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势。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旅游业进展快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进展。 11. 旅游业进展状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著名遐迩,素有“太行自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森林公园五龙
19、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拟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楚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
20、具有代表性。 地质实习的相关工作报告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非常的感动,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很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楚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快乐,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在让我们熟悉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其次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限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
21、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展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稳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以到达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学生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展乡土地理调查打下根底。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
22、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心。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莫非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长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 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心。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掩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
23、习地林州,依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学问,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根底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
24、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陡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很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消失。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
25、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局部: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掩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峻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枯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
26、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枯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分,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峻。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自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根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大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大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
27、到达85%以上,全市通信建立已到达90年月国际先进水平。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家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情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进展快速。制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立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
28、人”的姿势。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旅游业进展快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进展。 11. 旅游业进展状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著名遐迩,素有“太行自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
29、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拟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楚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地质实习相关工作报告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非常的感动,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
30、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很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楚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快乐,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在让我们熟悉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其次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限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展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
31、习来印证、丰富和稳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以到达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学生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展乡土地理调查打下根底。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心。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莫非东部丘
32、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长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 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心。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掩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依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学问,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根底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
33、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
34、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陡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很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消失。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局部: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掩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
35、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峻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枯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枯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分,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峻。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
36、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自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根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大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大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到达85%以上,全市通信建立已到达90年月国际先进水平。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
37、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家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情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进展快速。制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立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势。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
38、旅游业进展快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进展。 11. 旅游业进展状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著名遐迩,素有“太行自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拟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
39、地层所掩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楚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2023年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地质工程专业是讨论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讨论如何猎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讨论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讨论熟悉、评价、改造和爱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年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篇一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
40、深刻的熟悉与了解,把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根本学问,但是书本上的学问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熟悉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20xx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教师的带着下开头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把握褶皱的根本学问和推断背斜、向斜的力量 6、现场熟悉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
41、和灵岩寺,实习工程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工程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完毕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熟悉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2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爱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
42、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头实习前,刘教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特别的严峻,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其次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留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裂隙发育稍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
43、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外表掩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拟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拟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峻。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其次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峻,外表根本无植被掩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
44、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连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看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熟悉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四周,开头下午的实习,主要是熟悉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教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具体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终教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完毕, 3、熟悉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头了其次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由于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
45、看的很清晰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熟悉。 4、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展野外地质工作必不行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看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看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长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消失,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消失,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消失。正常状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根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局部,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完毕断层的实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