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九章) 土壤养分循环.ppt
《土壤学(第九章) 土壤养分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第九章) 土壤养分循环.ppt(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土壤养分循环第九章土壤养分循环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与要求1.1.土壤氮素循环土壤氮素循环 (重点)(重点)2.2.土壤磷和硫的循环土壤磷和硫的循环 (重点)(重点)3.3.土壤中的钾钙镁土壤中的钾钙镁 4.4.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环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环 从养分的来源、含量、形态和转化从养分的来源、含量、形态和转化过程来掌握各种土壤养分。过程来掌握各种土壤养分。1.重点掌握土壤氮、磷的转化过重点掌握土壤氮、磷的转化过程,尤其是无效化过程;程,尤其是无效化过程;2.了解土壤钾、钙、镁的状况以及微了解土
2、壤钾、钙、镁的状况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性。量元素的重要性。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生态生态环境环境质量质量地下水废废弃弃物物挥挥挥挥发发发发淋淋淋淋洗洗洗洗有机肥有机肥有机肥有机肥养分资源养分资源养分资源养分资源植物需求植物需求植物需求植物需求养分供应养分供应养分供应养分供应土壤养分资源土壤养分资源土壤养分资源土壤养分资源化肥养化肥养化肥养化肥养分资源分资源分资源分资源其它养其它养其它养其它养分资源分资源分资源分资源沉降、灌溉沉降、灌溉生物生物 固氮固氮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有有效效养养分
3、分能能够够直直接接或或经经过过转转化化被被植植物物吸吸收收利利用用的的土土壤壤养养分。分。速速效效养养分分在在作作物物生生长长季季节节内内,能能够够直直接接、迅迅速速为为植植物物吸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称收利用的土壤养分,称速效养分。速效养分。无效养分无效养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称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称无效养分。无效养分。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养分状况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分布和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分布和有效性的高低。有效性的高低。土土壤壤养养分分指指植植物物所所必必需需的的,主主要要是是土土壤壤来来提提供供的的营营养养元元素素就就叫叫做做土土壤壤养养分分。土土壤
4、壤养养分分是是土土壤壤肥肥力力的的物物质质基基础础,是是土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土壤养分的基本概念土壤养分的基本概念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亚农(亚农(Arnon)1954年对植物年对植物“必需必需”的养料的养料元素定了三条标准:元素定了三条标准:(1)如果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生长或不能)如果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生长或不能完成生命周期完成生命周期 (2)这种元素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它有所具)这种元素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它有所具有的营养作用有的营养作用 (3)这种养料元素在植物的代谢过程中具有直接)这种养料
5、元素在植物的代谢过程中具有直接的作用。的作用。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养分循环是土壤养分循环是“土壤圈土壤圈”物质循环的重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生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生命周期的必要条件。命周期的必要条件。大量元素养分大量元素养分:N、P、K Ca、Mg、S(中量元素养分中量元素养分)微量元素养分微量元素养分:Fe、Mn、Zn、Cu、B、Mo、Cl、Ni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CO2O2H2OO2N、P、K、Ca、Mg、SFe、Mn、Cu、Z
6、n、B、MoCl、Ni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养分可以反复循环利用,典型的土壤养土壤养分可以反复循环利用,典型的土壤养分再循环过程包括:分再循环过程包括:(1)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2)生物的残体归还土壤;)生物的残体归还土壤;(3)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残体,释放养分;释放养分;(4)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一、陆地及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一、陆地及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
7、第一节土壤氮素循环第一节土壤氮素循环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二、土壤氮的获取、形态和转化二、土壤氮的获取、形态和转化(一)土壤氮素含量及影响因素(一)土壤氮素含量及影响因素 1.土壤氮素含量土壤氮素含量 耕作土壤:耕作层耕作土壤:耕作层(0.05%0.5%)心土层、底土层心土层、底土层(0.02%)草地、林地:草地、林地:0.5%0.6%。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我国不同地区耕层土壤氮素含量状况我国不同地区耕层土壤氮素含量状况地地 区区利用情况利用情况全全 氮氮(g/kgg/kg)地地 区区
8、利用情况利用情况全全 氮氮(g/kgg/kg)东北黑土地区东北黑土地区蒙新地区蒙新地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黄淮海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区旱旱 地地水水 田田旱旱 地地早早 地地早早 地地旱旱 地地水水 田田旱旱 地地茶茶 园园水水 田田1.503.481.503.500.521.950.522.660.400.970.300.990.400.940.511.150.601.080.801.88华中红壤地区华中红壤地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滇南地区华南、滇南地区旱旱 地地茶园、橘园茶园、橘园水水 田田旱旱 地地水水 田田旱旱 地地胶胶 园园水水 田田0.60
9、1.190.671.000.701.790.361.330.611.920.701.830.601.560.802.062.影响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影响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 (1)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 氮素主要存在于有机质中,二者呈平行正相关关系。氮素主要存在于有机质中,二者呈平行正相关关系。(2)植被)植被:归还氮素、固定氮素归还氮素、固定氮素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气候)气候主要是水、热条件引起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主要是水、热条件引起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4)质地)质地 质地愈粘重、有机质含量愈高质地愈粘重、有机质含量愈高(5)地势)地
10、势 主要是引起水热条件变化主要是引起水热条件变化(二)土壤氮素的获取(二)土壤氮素的获取 1.生物固氮(自生、共生和联合固氮)生物固氮(自生、共生和联合固氮)2.雨水和灌溉水带入氮雨水和灌溉水带入氮 3.施肥(有机肥和化学氮肥)施肥(有机肥和化学氮肥)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三)土壤氮的形态及其有效性(三)土壤氮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土壤全氮土壤全氮含氮总量,其中含氮总量,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以上为有机态氮。土壤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土壤的全氮和有
11、机质含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四川耕地土壤全氮分级面积统计(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四川耕地土壤全氮分级面积统计(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土土 壤壤 面面积积 构构 成成(%)土土 壤壤 全全 氮氮 分分 级级(N,g/kg)高高(1.5)中等中等(1.51.0)较低较低(1.00.75)低低(0.75)水田土壤水田土壤17.858.420.92.9旱地土壤旱地土壤14.922.728.234.2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1.无机态无机态N 表土占表土占12%,最多,最多58%,底土可达,底土可达30%。可。可反映土壤供氮能力。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无机
12、态氮包括无机态氮包括NH4+N、NO3-N、NO2-N。旱地土壤无机氮一般以旱地土壤无机氮一般以NO3-N较多,淹水土壤较多,淹水土壤则以则以NH4-N占优势。占优势。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2.有机态氮有机态氮 占全氮占全氮9298%,平均,平均95%。大部分是腐殖物质。大部分是腐殖物质。它们需经微生物分解矿化成无机氮后才能为植物吸它们需经微生物分解矿化成无机氮后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收利用。包括水溶性氮、水解性氮、非水解性氮。包括水溶性氮、水解性氮、非水解性氮。土壤氮的形态及其有效性土壤氮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土土 壤壤全全 氮氮(N)无机氮(
13、无机氮(NO3-、NH4+)5%速效氮速效氮有有 机机 氮氮水溶性有机氮水溶性有机氮5%水解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5070%缓效氮缓效氮难矿化有机氮难矿化有机氮3050%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四)土壤中氮的转化(四)土壤中氮的转化 1.有机氮的矿化有机氮的矿化(氨化)过程氨化)过程 氨氨基基化化复复杂杂的的含含氮氮有有机机化化合合物物降降解解为为简简单单的的氨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氨化氨化简单的氨基化合物分解成氨简单的氨基化合物分解成氨(NH3/NH4+)2.铵的硝化铵的硝化 NH4+NO3-分两步分两步 亚硝酸微生物亚硝酸微生物 2NH4
14、+3O2 2NO2-+2H2O+4H+硝酸微生物硝酸微生物 2NO2-+O2 2NO3-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 无机氮(无机氮(NH4+、NO3-)有机氮(生物有机体)有机氮(生物有机体)4.4.铵离子的矿物固定铵离子的矿物固定 NHNH4 4+离子半径为离子半径为0.148nm0.148nm,与与2121型粘土矿物晶型粘土矿物晶层表面六角形孔穴半径层表面六角形孔穴半径0.140nm0.140nm接近,陷入层间的孔接近,陷入层间的孔穴后,转化为固定态铵。穴后,转化为固定态铵。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
15、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三、土壤氮的损失三、土壤氮的损失 1.淋洗损失(淋洗损失(NO3的淋失)的淋失)NH4+、NO3-易溶于水,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表易溶于水,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表面对面对NH4+为正吸附,而保持于土壤中;对为正吸附,而保持于土壤中;对NO3-为负为负吸附(排斥作用),易被淋失。吸附(排斥作用),易被淋失。2.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又称生物脱氮作用又称生物脱氮作用 在缺氧条件下,在缺氧条件下,NONO3 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为NONO、N N2 2O O、N N2 2的过程。的过程。NONO3 3-NONO2 2-NO
16、NNON2 2ONON2 2 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反反硝硝化化的的临临界界EhEh约约为为334mv334mv,最最适适pHpH为为7.07.08.28.2,pHpH小小于于5.25.25.85.8的的酸酸性性土土壤壤,或或高高于于8.28.29.09.0的的碱碱性性土壤,反硝化作用显著下降。土壤,反硝化作用显著下降。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3.氨态氮挥发损失氨态氮挥发损失 主要发生在碱性土壤中主要发生在碱性土壤中 NH4+OH-NH3H2O四、土壤氮的调控四、土壤氮的调控 维持土壤氮
17、素平衡维持土壤氮素平衡防氮损失、提高氮肥利用防氮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率避免有害物质积累避免有害物质积累 1.维持土壤氮素平衡维持土壤氮素平衡 氮以有机态氮为主,有机质平衡是氮素平衡的基础。氮以有机态氮为主,有机质平衡是氮素平衡的基础。(1)有机肥与无机氮肥(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与无机氮肥(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有机质有机质C/N 30 3015 15氮的固定量矿化量氮的固定量矿化量 固定量矿化量固定量矿化量 固定量矿化量固定量矿化量 补充化肥补充化肥 补充有机质补充有机质(2)应用)应用“激发效应激发效应”调节土壤有机质
18、和氮素平调节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平衡衡 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施用绿肥等新鲜有机肥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施用绿肥等新鲜有机肥产生正激发效应。产生正激发效应。有机质缺乏的土壤,施用富含木质素的粗有有机质缺乏的土壤,施用富含木质素的粗有机肥,产生负激发效应。机肥,产生负激发效应。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2.防止土壤氮的损失防止土壤氮的损失 “南南铵铵北北硝硝”。水水田田土土壤壤不不施施硝硝态态化化肥肥和和避避免频繁的干湿交替。氮肥深施,碱性土少施碳铵。免频繁的干湿交替。氮肥深施,碱性土少施碳铵。应用氮肥增效剂(硝化抑制剂)。应用氮肥增效剂(硝化抑制剂)。3.
19、避免有害物质避免有害物质NO2-的积累的积累 亚硝酸盐是人的致癌物质和植物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是人的致癌物质和植物的有害物质,其产生和积累条件为:其产生和积累条件为: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1)Eh NH4+NO2-(亚硝化过程)亚硝化过程)EO0.345V NO2-NO3-(硝化过程)硝化过程)EO0.421V 硝化过程要求的通气条件较亚硝化过程高,若通硝化过程要求的通气条件较亚硝化过程高,若通气条件不足以完成硝化过程,即可造成亚硝酸盐的暂气条件不足以完成硝化过程,即可造成亚硝酸盐的暂时积累。时积累。(2)pH 硝化细菌比亚硝化细菌对硝化
20、细菌比亚硝化细菌对pH反应敏感。反应敏感。NO2-易在易在pH7.3的碱性环境积累。的碱性环境积累。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3)游离)游离NH4+的影响的影响 氨氨对对硝硝化化细细菌菌的的抑抑制制作作用用大大于于对对亚亚硝硝化化细细菌菌,大大量量施施用用铵铵态态氮氮肥肥(特特别别是是NH4HCO3),易易造造成成NO2-积累。积累。旱育秧旱育秧NO2-可使水稻幼苗出现青枯病可使水稻幼苗出现青枯病 当当NO2-5mg/kg时,青枯开始出现时,青枯开始出现 15mg/kg时,青枯很快出现。时,青枯很快出现。NO2-可使小麦、玉米烧种、烂芽、烂根
21、和幼苗死亡可使小麦、玉米烧种、烂芽、烂根和幼苗死亡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磷土壤磷(phosphor)和硫和硫(sulfur)的循的循环环 一、土壤磷的形态和数量一、土壤磷的形态和数量 P2O5%=P%2.291 P%=P2O5%0.44 我国土壤全磷(我国土壤全磷(P)含量一般为含量一般为0.21.1g/kg,并有从并有从南到北渐增的地域变化趋势。南到北渐增的地域变化趋势。(一)无机态磷(一)无机态磷 3 3种相互平衡的形态种相互平衡的形态 溶解溶解 吸附吸附 矿物态矿物态 水溶态水溶态 吸附态吸附态 沉淀沉淀 解吸解吸
22、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1 1.水溶态磷水溶态磷土壤溶液中的磷土壤溶液中的磷 H H2 2POPO4 4-、HPOHPO4 42-2-、POPO4 43-3-,其相对浓度(比例)其相对浓度(比例)随溶液随溶液pHpH而变化。而变化。H2PO4-HPO42-H+,pK27.2 当当土土壤壤溶溶液液pH=7.2时时,H2PO4和和HPO42各各占一半占一半 pH7.2时以时以H2PO4为主为主 pH7.2时以时以HPO42为主。为主。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水溶性磷离子是植物根系可直接吸收利用
23、的磷,水溶性磷离子是植物根系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磷,但根际微域土壤多呈酸性,主要吸收但根际微域土壤多呈酸性,主要吸收H2PO4离子。离子。水溶态磷还包括部分聚合态磷酸盐和某些有机水溶态磷还包括部分聚合态磷酸盐和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磷化合物。2.吸附态磷吸附态磷 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酸根离子,主要是配位体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酸根离子,主要是配位体交换吸附(专性吸附)交换吸附(专性吸附)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3.矿物态磷矿物态磷 占土壤无机态磷的占土壤无机态磷的99%以上。石灰性土以磷酸以上。石灰性土以磷酸钙盐(钙盐(CaP)为主,酸性土以磷酸铁盐(
24、为主,酸性土以磷酸铁盐(FeP)和磷酸铝盐(和磷酸铝盐(AlP)为主。为主。酸性土中磷的专性吸附剂主要是铁、铝氧化酸性土中磷的专性吸附剂主要是铁、铝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物及其水合物。石灰性土壤的方解石(石灰性土壤的方解石(CaCO3)对磷的配位对磷的配位交换吸附也较为常见。交换吸附也较为常见。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氟磷灰石氟磷灰石Ca5(PO4)3F 溶度积溶度积10120.9 氢氧磷灰石氢氧磷灰石Ca5(PO4)3OH 溶度积溶度积 10113.7 磷酸八钙磷酸八钙Ca8H2(PO4)6 1046.9 磷酸三钙磷酸三钙Ca3(PO4)2
25、1026.0 磷酸二钙磷酸二钙CaHPO4 106.56 溶解度随溶解度随pH降低而增大。降低而增大。(1 1)CaP(钙磷),以磷灰石为主钙磷),以磷灰石为主土壤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2 2)FeFeP P(铁磷)铁磷)以粉红磷铁矿以粉红磷铁矿FePOFePO4 42H2H2 2O O为代表,溶度积为代表,溶度积101034.934.9 (3)AlAlP P(铝磷)铝磷)以磷铝石以磷铝石AlPOAlPO4 42H2H2 2O O为代表,溶度积为代表,溶度积101030.530.5 FeP FeP和和AlPAlP的溶解度随的溶解度随pHpH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学第九章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学 第九 土壤 养分 循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