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汽车检测基础知识.pptx
《补充汽车检测基础知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汽车检测基础知识.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学习内容1汽车检测与诊断知识(补充)2汽车整车技术状况检测3.发动机技术状况检测与故障诊断4.汽车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与故障诊断5.车身及附件的检测与诊断本课程的重点是汽车检测诊断的基本方法,能正确分析检测结果;有关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四、考试办法理论课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总成绩计算方法如下:总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第1页/共50页 补充:补充: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及术语;2.掌握汽车诊断的方法及特点;3.掌握汽车故障及诊断分析方法;4.掌握汽车诊断参数和诊断标准;5.了解汽车诊断
2、周期和汽车诊断的工艺;6.了解汽车检测站的基本情况。第2页/共50页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一、基本概念及术语 汽车检测:指在不解体的情况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 数值总和。如外观尺寸、功率、转速、车速、油耗。汽车的工作能力:指汽车按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执 行规定功能的能力。汽车诊断:对汽车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的情况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第3页/共50页 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实质是汽车零件本身或零件之间的配合状态发生了异常变化。故障
3、率:指使用到某行驶里程的汽车,在单位行驶里程内发生 故障的概率。它是度量汽车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故障树:表示故障因果关系的分析图。诊断参数:指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 参数。诊断标准:对汽车诊断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值等的统一规定。有国家标准、制造厂推荐标准、企业标准。诊断规范:对汽车诊断作业技术要求的规定。诊断周期:汽车诊断的间隔期。第4页/共50页 二、汽车检测诊断的目的和作用 根据检测诊断目的,汽车检测诊断可分为以下类型:1.安全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性能的检测,目的确保车辆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规定的尾气排放物。2.综合性能检测:对汽车
4、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综合性能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情况下,确定运行车辆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3.汽车故障检测:对故障汽车进行检测诊断。目的是在不解体情况下,查明故障的部位、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故障的排除方法,以确保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运行。第5页/共50页4.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汽车定期检测诊断应结合维护定期进行。维修前:找出汽车技术状况与标准值相差的程度,以便视情维修;维修过程中:确诊故障的部位和原因,提高维修质量及维修效率。维修后:检测汽车的使用性能是否得到恢复,控制维修质量。汽车检测诊断的目的:对出现故障
5、的汽车,通过检测诊断查找故障的部位和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故障的排除方法;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其是否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及与标准相差的程度,以决定汽车是否继续行驶或采取何种措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第6页/共50页 三、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地位 1.汽车检测诊断是实施汽车维修制度的重要保证汽车维修制度: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证。2.发展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 修质量的迫切需要汽车结构日益复杂,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维修难度相应加大,经验维修已不能适
6、应。在车辆技术保障中查找故障的时间约为70%,而排除和维修时间约占30%。为提高汽车维修效率,应采用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3.加强汽车安全技术检测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第7页/共50页 四、汽车诊断的方法及特点 汽车诊断:“检查测量分析判断”1.人工经验诊断法:眼看、耳听、手摸和鼻闻优点:不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可随时随地进行等。缺点: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和需要诊断人员有较丰富的经验等。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专用仪器设备检测,结果分析,人工判断优点: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析等;缺点:投资大和占用固定厂房等。3.自诊断法:利用汽车电控单元的自诊断功能进行故障诊断。通过
7、故障代码的输出表征故障的部位第8页/共50页 五、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1、国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5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形成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生产单项检测设备。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很快,并且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例如:非接触式车速仪、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都是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第9页/共50页 80年代,发达国家的随车诊断已成为故障诊断的主
8、流;车外诊断设备更具有诊断复杂故障的能力,具有汽车专家系统。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汽车诊断设备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直接采用各种自动化的综合诊断技术。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在管理上已实现了“制度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已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技术上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第10页/共50页 ()制度化 在德国,汽车的检测工作由交通部门统一领导,在全国各地建有由交通部门认证的汽车检测站,负责新车的登记和在用车的安全检测,修理厂维修过的汽车也要经过汽车检测场的检测,以确定其安全性能和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在日本,汽车的检测工作由运输省
9、(相当于交通部)统一领导。运输省在全国设有“国家检车场”和经过批准的“民间检测场”,代替政府执行车检工作。其中“国家检测场”主要负责新车登记和在用车安全检测;“民间检测场”通常设在汽车维修厂内,经政府批准并受政府委托对汽车进行安全检测。第11页/共50页 (2)标准化 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有一整套的标准。判断受检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是以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为准则,检查结果是以数字显示,有量化指标,以避免主观上的误差。除对检测结果有严格完整的标准以外,国外对检测设备也有标准规定,如检测设备的检测性能、具体结构、检测精度等都有响应标准。对检测设备的使用周期、技术更新等也有具体要求。由于检测制度、技
10、术的标准化,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保证了检测质量。第12页/共50页 (3)智能化、自动化检测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和设备。例如:汽车制动检测仪、发动机诊断仪、计算机四轮定位仪等检测设备,都具有较先进的全自动功能。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检测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已出现集检测工艺、操作、数据采集和打印、存储、显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软件,使汽车检测线实现了全自动化,这样不仅可避免人为的判断错误,提高检测准确性;而且可以把受检汽车的技术状况储存在计算机中,即可作为下次检验参考,还可供处理交通事
11、故参考。第13页/共50页 2、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从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为满足汽车维修需要,当时交通部主持进行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器的研究、开发。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汽车不解体检测技术及设备被列为国家科委的开发应用项目。由交通部主持研制开发了反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惯性式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具有制动性检测、底盘测功、速度测试等功能)。80年代初,交通部在大连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从工艺上提出将各种单台检测设备安装联线,构成功能齐全的汽车检测线,其检测纲领为30000辆次/年。第14页/共50页
12、80年代中期,汽车监理由公安部主管,1990年底统计,全国已有汽车检测站600多个,形成了全国的汽车检测网。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近千家,其中A级站140多家。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1991年交通部发布第29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我国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如大型的技术复杂的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轮定位仪、悬挂检测台、制动检测台、排气分析仪、灯光检测仪等等。第15页/共50页六、汽车检测站汽车检测站是综合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汽车实施不解体检测、诊断的事业性或企业性机构。1、检测站的任务:1)对在用
13、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诊断;2)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车辆进行质量检测;3)接受委托,对车辆改装、改造、报废及其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成果等项目进行检测,提供检测结果;4)接受公安、环保、商检、计量和保险等部门的委托,为其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测,提供检测结果。第16页/共50页2、检测站的类型按服务功能分类,检测站可分为安全检测站、维修检测站和综合性能检测站三种。(1)安全检测站:是国家的执法机构,不是盈利型企业。它按照国家规定的车检法规,定期检测车辆的与安全和环保有关的项目,以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并将污染降低到允许的限度。这种检测站对检测结果往往只显示“合格”、“不合格”两种,而不作数
14、据显示和故障分析,因而检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2)维修检测站:它一般由汽车运输企业或汽车维修企业建立。主要是从车辆使用和维修的角度,担负车辆维修前、后的技术状况检测。它能检测车辆的主要使用性能,并能进行故障分析与诊断。第17页/共50页(3)综合性能检测站:既能担负车辆管理方面的安全环保检测,又能担负车辆维修方面的技术状况检测,还能承接科研或教学方面的性能试验和参数测试。这种检测站设备多面配套,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迅速准确。因而功能齐全,检测项目广且深度大,可为合理制定诊断标准、诊断周期,以及为科研、教学、设计、制造和维修等部门提供可靠依据,并能担负对检测设备的精度测试。综合性能检测站按工
15、作职能分类,可分成A级站、B级站和C级站三种类型。第18页/共50页(1)A级站:能对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进行全面的检测,并能对车辆的技术状况及维修质量进行鉴定,能全面承担检测站的任务。即能检测车辆的制动、侧滑、灯光转向、前轮定位、车速、车轮动平衡、底盘输出功率、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和点火系状况,及异响、磨损、变形、裂纹、噪声、尾气排放等状况。(2)B级站:能承担在用车辆技术状况和车辆维修质量的检测。即能检测车辆的制动、侧滑、灯光、转向、车轮动平衡、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和点火系状况,及异响、噪声、尾气排放等状况。(3)C级站:能承担在用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测。即能检测车辆的
16、制动、测沿、灯光、转向、车轮动平衡、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及异响、噪声、尾气排放等状况。第19页/共50页3.检测工艺流程:第20页/共50页制动性能检测制动性能检测第21页/共50页前轮侧滑检测前轮侧滑检测第22页/共50页底盘测功仪底盘测功仪第23页/共50页声级计声级计第24页/共50页 第二节第二节 汽车技术状况及汽车故障的形成汽车技术状况及汽车故障的形成一、汽车的技术状况二、汽车故障的主要类型 永久性:更换某些零件后才能排除,如拉缸;间歇性:在引发故障产生的原因短期存在的 条件下才显现;如气阻,针阀、柱塞卡.按存在时间分类:功能丧失 性能下降故障的表现:第25页/共50页 .按发生快慢
17、分突发性:突发性:无明显征兆,不能预测。如连杆断、钢板断。渐发性:渐发性:由于零件磨损、疲劳、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技术状况劣化引起,逐渐发展,可通过早期诊断预测。如由气缸磨损引起的敲缸.按故障是否显现分:功能性:导致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潜在性:正在逐渐发展但未对功能产生影响 潜在突发永久功能丧失第26页/共50页 三、汽车故障形成及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 汽车故障产生的内因是零件失效,外因是运行条件。汽车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为零件之间的自然磨损或异常磨损、零件与有害物质接触造成的腐蚀、零件在长期交变载荷下的疲劳断裂、在外载荷及温度残余内应力下的变形、非金属零件及电器元件的老化、偶然的损伤等。第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补充 汽车 检测 基础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