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成本管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八章成本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成本管理.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八章第八章 成成 本本 管管 理理 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成本管理的意义一、成本管理的意义二、成本管理的目标二、成本管理的目标1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2 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成本计算、成本控制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考核。其中:其中:成本规划是第一步;成本核算是成本管成本规划是第一步;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理的基础环节;成本控制是
2、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量本利分析与应用量本利分析与应用一、量本利分析的概述一、量本利分析的概述(一)量本利分析的含义(一)量本利分析的含义(二)量本利分析的(二)量本利分析的前提假设前提假设例:下列关于量本利分析基本假设的表述中,例:下列关于量本利分析基本假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20152015A.A.产销平衡产销平衡B.B.产品产销结构稳定产品产销结构稳定C.C.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D.D.总成本由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组成总成本由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组成 D
3、D(三)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三)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1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利润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利润:属于息税前利润利润:属于息税前利润2 2、边际贡献、边际贡献(1 1)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总额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变动成本(2 2)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3 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价(4 4)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价(5
4、 5)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1=1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收入收入y=px成本成本y=a+bx利润利润销售量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a变动成本变动成本X1收收入入与与成成本本X0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y0(一)保本分析(一)保本分析1 1、保本点、保本点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注意:降低保本点的途径(见教材)注意:降低保本点的途径(见教材)例: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例: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152015年的变动成本年的变动成本总额为总额为8400084000元,产品单价为元,产品单价为1010元,变动成本率为元,变动成本率为6
5、0%60%,获营业利润,获营业利润1100011000元,假定元,假定20162016年追加投入年追加投入广告费广告费20002000元,其他条件不变,要求:计算元,其他条件不变,要求:计算20162016年该企业的保本销售量年该企业的保本销售量2 2、保本作业率、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收入收入成本成本保本点保本点(二)安全边际分析(二)安全边际分析2 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 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量+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正常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额+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额=正常销售额正常销售
6、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保本作业率=1=13 3、利润与安全边际的关系、利润与安全边际的关系 利润利润=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销售量-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例例1 1:某产品实际销售量为某产品实际销售量为80008000件,单价为件,单价为3030元,单元,单位变动成本为位变动成本为1212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7、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600036000元。则该元。则该产品的安全边际率为(产品的安全边际率为()20162016A A25%B25%B40%C40%C60%D60%D75%75%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36000/=36000/(30-1230-12)=2000=2000(件)(件)安全销售量安全销售量=8000-2000=6000=8000-2000=6000(件)(件)所以安全边际率所以安全边际率=6000/8000=75%=6000/8000=75%D例例2 2:据量本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的公式据量本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的公式中,正确的是(中,正确的是()20162016A A利润
8、利润=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B B利润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C C利润利润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D D利润利润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1-1-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C三、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三、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一)加权平均法(1)计算各个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计算各个产品的边际贡献率(2)计算每个产品各自的销售额和产品的总销售额)计算每个产品各自的销售额和产品的总销售额(3)计算各个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计算各个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4)计
9、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每个产品的边际贡献率(每个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自的比重)各自的比重)(5)计算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计算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6)计算每个产品各自保本销售额)计算每个产品各自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比重比重(7)计算每个产品各自保本销售量)计算每个产品各自保本销售量=各自保本销售额各自保本销售额单价单价(二)联合单位法(二)联合单位法按照各个产品的比例计算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按照各个产品的比例计算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计算联合保本量,然后按比例分配得出每动成本,计算联合保本量,然后按比
10、例分配得出每个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个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三)分算法(三)分算法将固定成本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然后分别计将固定成本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然后分别计算每个产品的保本额和保本量算每个产品的保本额和保本量(四)顺序法(四)顺序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固定按照一定的顺序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固定成本成本(五)主要产品法(五)主要产品法选择一种主要产品用其边际贡献补偿全部固定成本选择一种主要产品用其边际贡献补偿全部固定成本四、目标利润分析四、目标利润分析(一)目标利润分析(一)目标利润分析(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利润利润=单价单价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
11、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注意:目标利润为息税前利润注意:目标利润为息税前利润例:戊公司只生产销售甲产品,该产品全年产销例:戊公司只生产销售甲产品,该产品全年产销量一致。量一致。20132013年固定成本总额为年固定成本总额为48004800万元,该产万元,该产品生产资料如表所示:品生产资料如表所示:20142014项目项目产销量(万台)产销量(万台)单价(元)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元)甲产品甲产品 1717 500500200200 经过公司管理层讨论,公司经过公司管理层讨论,公司20142014年目标利润总年目标利润总额为额为600600万元(不考虑
12、所得税)。假设甲产品单价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假设甲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不变和成本性态不变要求:要求:(1)(1)计算甲产品计算甲产品20132013年的边际贡献总额和边际贡年的边际贡献总额和边际贡献率献率甲产品甲产品20132013年边际贡献总额年边际贡献总额=17=17(500-200500-200)=5100=5100(万元)(万元)甲产品甲产品20132013年边际贡献率年边际贡献率=(500-200500-200)/500100%=60%/500100%=60%(2)(2)计算甲产品计算甲产品20132013年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年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3)(3)计算甲产品计算甲产
13、品20132013年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年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并根据投资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一般标准,判断并根据投资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一般标准,判断公司经营安全与否。公司经营安全与否。甲产品甲产品20132013年保本销售量年保本销售量=4800/=4800/(500-200500-200)=16=16(万台)(万台)甲产品甲产品20132013年保本销售额年保本销售额=4800/60%=8000=4800/60%=8000(万元)(万元)甲产品甲产品20132013年安全边际量年安全边际量=17-16=1=17-16=1(万台)(万台)甲产品甲产品20132013年安全边际率年安全
14、边际率=1/17100%=5.88%=1/17100%=5.88%安全边际率小于安全边际率小于10%10%,经营安全程度为危险,经营安全程度为危险(4)(4)计算计算20142014年实现目标利润总额年实现目标利润总额600600万元的销万元的销售量售量销售量销售量=(600+4800600+4800)/(500-200500-200)=18=18五、利润敏感性分析五、利润敏感性分析(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敏感系数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的百分比因素变动的百分比(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
15、的升降幅度计算实现目标利润,各个因素应如何变动,变动计算实现目标利润,各个因素应如何变动,变动的幅度有多大的幅度有多大例: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边际例: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贡献为2 2元,元,20142014年销售量为年销售量为4040万件,利润为万件,利润为5050万万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是(系数是()20152015 A.0.60 A.0.60 B.0.80B.0.80 C.1.25C.1.25 D.1.60D.1.60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利润
16、变动百分比/销量变销量变动的百分动的百分=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240/50=1.6=240/50=1.6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一)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一)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二)新产品投产的选择(二)新产品投产的选择掌握教材例题掌握教材例题第三节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一、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一、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标准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1、理想的标准成本、理想的标准成本2、正常的标准成本、正常的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二)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例:例:理想标准成本理想标
17、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的成本标准。()2014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二、标准成本的制定关键:关键: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总差异总差异=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实际价格实际价格实际用量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用量=价格差异价格差异+用量差异用量差异具体公式见教材具体公式见教材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
18、造费用成本差异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两差异、三差异)(两差异、三差异)例:例:下列因素中,一般不会导致直接人工工资率下列因素中,一般不会导致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是(差异的是()20162016A A工资制度的变动工资制度的变动B B工作环境的好坏工作环境的好坏C C工资级别的升降工资级别的升降D D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B B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产量下的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分配率总差异总差异预算产量预算产量下的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分配率耗费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量差异二差异:
19、总差异二差异:总差异=耗费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量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产量下的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预算产量下的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分配率能量差异能量差异产量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效率差异三差异:总差异三差异:总差异=耗费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量差异产量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效率差异例:乙公司生产例: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月标准总工时为本管理。月标准总工时为23400小时,月标准变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240元。工时标准为
20、元。工时标准为2.2小时小时/件。假定乙公司本月件。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实际生产M产品产品7500件件,实,实际耗用总工时际耗用总工时15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用57000元。元。要求:要求:(1)计算)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计算)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3)计算)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计算)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计算)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
21、差异。(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4240/23400=3.6(元(元/小时)小时)(2)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57000/15000=3.8(元(元/小时)小时)(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000-75002.23.6=-2400(元)(节约)(元)(节约)(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0-75002.2)3.6=-5400(元)(节约)(元)(节约)(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00(3.8-3.6)=3000(元)(超支)(元)(超支)第四节第四节作业成
22、本与责任成本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一、作业成本管理一、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以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作业为基础的计算成本的计算成本的方法,也是进行方法,也是进行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方法。的方法。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根据作业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根据作业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作业;依据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成本分作业;依据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配给产品制造制造费用费用作业中心作业中心1资源动因资源动因1(维修设备维修设备)A产品产品B产品产品成本动因成本动因1(修理工时修理工时)(修理费用修理费用)作业中心作业中心
23、2(质量检验费用)(质量检验费用)资源动因资源动因2(质量检验质量检验)A产品产品B产品产品成本动因成本动因2(检验次数检验次数)三、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步骤三、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步骤(一)设立资源库,归集资源库价值(一)设立资源库,归集资源库价值(例如:制造费用的总金额就是一个资源库价值)(例如:制造费用的总金额就是一个资源库价值)(二)确认主要作业,设立相应的作业中心(二)确认主要作业,设立相应的作业中心(例如:将制造费用分解成不同的项目例如:将制造费用分解成不同的项目)(三)确认成本动因(三)确认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分为资源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
24、动因。和作业动因。1、资源动因反映、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作业量与资源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资源动因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中心。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中心。2、作业动因反映、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作业动因系,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四)按照(四)按照资源动因资源动因,将资源库价值(如:制造费用,将资源库价值(如:制造费用)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18800188005400540052805280
25、19200192004868048680作业中心作业中心 水电费水电费设备修理设备修理设备调整设备调整质量检验质量检验 总计总计(五)计算作业成本法下的作业成本分配率(五)计算作业成本法下的作业成本分配率1、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当期实际作业产出当期实际作业产出2、预计作业成本分配率、预计作业成本分配率=预计作业成本预计作业成本预计作业产出预计作业产出(六)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六)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例:某机械厂金工车间加工例:某机械厂金工车间加工M、N两种半成品。两种半成品。M半成品(为一半成品(为一般精度)由零件般精度)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成本 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