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基础知识分解.pptx
《印刷电路板基础知识分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电路板基础知识分解.ppt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印刷电路板基础知识 原理图的设计目标主要是进行后续的PCB设计,在学习 原理图设计和PCB制作之前,我们现了解PCB的一些基础知识。1.印刷电路板概述1.1 印刷电路板的结构一般来说,印刷电路板的分类如下:第1页/共56页第2页/共56页(1)单面板:单面板是一种一面有覆铜,另一面没有覆铜的电路板,用户只可以在覆铜的一面布线并放置元件。第3页/共56页(2)双面板:双面板包括顶层(Top Layer)和底层(Bottom Layer)两层。顶层一般为元件面,底层一般为焊锡层面双面板的双面都可以覆铜,也可以布线。第4页/共56页(3)多层板:多层板就是包含了多个工作层或电源层的电路板,一般指三层
2、以上的电路板。除上面讲到的顶层、底层以外,还包括中间层、内部电源或接地层等。第5页/共56页柔板柔硬板第6页/共56页1.2 元件封装 如何保证元件的引脚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一致?这就要靠元件封装!元件封装是指元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所指的外观和焊盘位置。元件封装仅仅是空间的概念,因此,不同元件可以共用同一个元件封装;另外,同一元件也可以有不同的封装。例如电阻第7页/共56页1.2.1元件封装的分类 元件的封装形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即针脚式元件封装(直插式)和SMT(表面贴片技术)元件封装。第8页/共56页1.2.2元件封装的编号 元件的封装的编号一般为元件类型+焊盘距离(焊盘数)+元件外形尺寸。例如
3、,RES1206表示此元件为SMT元件,两焊盘的几何尺寸为1206;DIP16表示双排引脚的元件封装,两排共16个引脚。第9页/共56页1.3 铜膜导线 铜膜导线也称铜膜走线,简称导线,用于连接各个焊盘,是PCB最重要的部分。PCB设计都是围绕如何布置导线来进行的。与导线有关的另一种线,常称之为飞线。即预拉线,飞线是在引入网表后,系统根据规则生成的,用来指引布线的一种连线。第10页/共56页1.4 助焊膜和阻焊膜 各类膜(Mask)不仅是PCB制作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而且更是元件焊装的必要条件。按膜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膜可以分为元件面(或焊接面)助焊膜(Top或Bottom Solder)和元
4、件面(或焊接面)阻焊膜(Top或Bottom Mask)两类。助焊膜是涂于焊盘上提高可焊性能的一层膜,也就是在绿色板子上比焊盘略大的浅色圆。阻焊膜的情况正好相反,为了使制成的板子适应波峰焊等焊接形式,要求板子上非焊盘处的铜箔不能粘锡。因此在焊盘以外的各个部位都要涂覆一层涂料,用于阻止这些部位上锡。第11页/共56页1.5 层 PCB的层不是虚拟的,而是PCB材料本身实实在在的铜箔层。例如,现在的计算机主板所用的PCB材料大多数在4层以上,这些层因加工相对困难而大多用于设计走线较为简单的电源层和地层(Power 和Ground),并常用大面积填充(如Fill)的办法来布线。上下位置的表面层与中间
5、各层需要连通的 地方用过孔(Via)来沟通。第12页/共56页1.6 焊盘和过孔(1)焊盘(Pad)焊盘的作用是放置焊锡、连接导线和元件引脚。焊盘是PCB设计中最常接触也是最重要的概念。焊盘有圆、方、椭圆、矩形等形状。焊盘自行编辑的原则:1)形状上长短不一致时,要考虑连线宽度与焊盘特定边长的大小差异不能过大。2)需要在元件引脚之间走线时,选用长短不对称的焊盘往往事半功倍。3)各元件焊盘孔的大小要按元件引脚的粗细分别编辑确定,原则上是孔的尺寸比引脚直径大0.20.4mm.第13页/共56页(2)过孔(Via)为连通各层之间的线路,在各层需要连通的导线的交汇处钻一个公共孔,这就是过孔。过孔有三种,
6、即从顶层贯穿到地层的穿透式过孔、从顶层通到内层或从内层通到底层的盲过孔,以及内层间的隐藏过孔。过孔有两个尺寸,即通孔直径和过孔直径,如下图,通孔和过孔之间的孔壁,用于连接不同层的导线。第14页/共56页 过孔处理原则:1)尽量少用过孔,一旦选用过孔,务必处理好它与周边各实体的间隙,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中间各层与过孔不相连的线与过孔的间隙。2)需要的载流量越大,所需的过孔尺寸越大。第15页/共56页1.7 丝印层 为了方便电路的安装和维修,在PCB的上下两表面印上所需要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代号等,例如元件标号称值、元件外廓形状和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称为丝印层(Silkscreen Top/Botto
7、m)。第16页/共56页1.8 覆铜 对于抗干扰要求比较高的PCB,常常需要在PCB上覆铜,覆铜可以有效的实现PCB的信号屏蔽作用,提高PCB信号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常用的覆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心填充方式;一种是网格状的填充。第17页/共56页2.PCB设计流程 PCB板不但包含所需的电路,还应具有合适的元件选择、元件的信号速度、材料、温度范围饿、电源的电压范围等。因此PCB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过程和规范。(1)产生设计要求和规范即设计要从系统的规范和功能开始,例如,一个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开发项目,它设计的要求和规范可能包括控制点击的类型、电机的功率、电压、电流要求、控制的精度要求、通讯接口
8、要求、应用环境等第18页/共56页第19页/共56页3.PCB设计的基本原则 PCB设计的好坏对电路板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因此为了设计出质量好、造价低的PCB,因遵循一些原则。3.1 布局 首先,要考虑PCB的尺寸大小,PCB尺寸过大,印刷电路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尺寸过小时,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易受干扰。第20页/共56页(1)在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时要遵循的原则1)尽可能缩短高频元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小他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2)某些元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他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发意外短路。3)重量超过15g的元件,应当用支架固定,然后焊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 电路板 基础知识 分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