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pptx(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114页第2页/共114页第3页/共114页第4页/共114页第5页/共114页 应用园林植物充当配景,衬托主景,使主景 的形态、色彩更醒目,让人获得更佳的观赏效果。为了达到理想的配景效果,应根据主体对象,来确定配景植物的种类、色彩、规格以及配置方式等。1.背 景第6页/共114页第7页/共114页第8页/共114页 为了突出轴线端点景物,在轴线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第9页/共114页第10页/共114页 利用树木枝干、门框、窗框、山洞等为边框,有选择地摄取空间优美景色,而隔绝遮挡不必要的部分,使主题更集中、鲜明的造景手法。框景集自然美、绘画
2、美、建筑美于一体,形成 一副立体的画,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种有效的 强制性观赏方法。第11页/共114页第12页/共114页第13页/共114页 利用树木、地形、亭廊、假山等做前景,控制人的视线,对主体景物进行适当的遮挡,在短时间内实现视觉的大转移,以达到“山穷水尽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体现“欲扬先抑,欲露先藏,先藏后露,才豁然开朗“的手法,产生使人想望、悬念、入胜的心态。第14页/共114页第15页/共114页二、联系景物 将环境中众多在形状、色彩、体量、功能、地位等方面异质性较大的要素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第16页/共114页第17页/共114页第18页/共
3、114页第19页/共114页第20页/共114页第21页/共114页第22页/共114页第23页/共114页第24页/共114页第25页/共114页第26页/共114页第27页/共114页第28页/共114页第29页/共114页第30页/共114页第31页/共114页2、多株对植-列植 是以2株对植为基础的延续和发展,又叫直线配置,可单行也可多行,可一种树也可多种树。常用于绿篱、行道树、树阵、防护林带、绿廊边缘等地的藤本植物的配置均采用此法。第32页/共114页第33页/共114页第34页/共114页第35页/共114页第36页/共114页第37页/共114页第38页/共114页第39页/共1
4、14页5、确定合理的株距:取决于生长速度、成年大树冠径、环境条件、景观效果等;如行道树,一般速生阔叶树株距6-8m为宜,慢生阔叶或针叶树株距4-6(8)m。若中间配有花灌木,距离加大2-3m。第40页/共114页三、环植 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方形、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为雕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成四周聚合向心的效果。第41页/共114页第42页/共114页第43页/共114页四、丛植(一)概念 2-20株园林树木紧密成丛的一种配置形式,形成一个独立的观赏单元,又被称为聚置。(二)作用 丛植
5、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它是利用植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第44页/共114页(三)配植方式1、两株配植应为同一树种,体量、姿态等应相似。“二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猗一直,一向左一向右,一有根一无根,一平头一锐头”;“二树一丛,分枝不宜相似,即十树五树一丛,也不得相似”;“二树一丛,则两面俱宜向外,然中间小枝联络,也不得相背无情也”。两树间距离不大于两树冠平均直径的1/2。第45页/共114页第46页/共114页第47页/共114页第48页/共114页第49页/共114页第50页/共114页2、三株的配植 最好选用同一树种,最多不超过二个树种,但大小、姿态可以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植物 基本 形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