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骨质疏松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学习.ppt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第1页/共17页二、骨质疏松的分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占90%。它又分为:I 型:绝经后骨松症,发生妇女绝经后5-10年;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生于70岁以上老人;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服用某些药物等所引起的。第2页/共17页三、骨质疏松发病率现状:现状: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中国内地总患病率为12.4%,老年人中患病比例超过50%以上,其中骨折发生率接近
2、1/3。*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徐苓教授 2006年宣布的调查结果未来:未来: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约9000万人。到 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数据来源于公众健康网 第3页/共17页四、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原发性:骨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继发性:1.症状视骨质疏松的程度和原发疾病的性质而不同 2.主要体征和原发性的类似 3.原发病的多种临床表现第4页/共17页 许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值得注意的是:第5页/共17页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定义200
3、2年,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对关骨质疏松症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定义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的疾病”。“Skeletal Disease”直译为“骨骼系统疾病”。但译成“骨骼系的健康问题”应更准确。因为往往在骨发生骨折后,我们才以疾病对待处理。摘自:美国国家卫生院(NIH)有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文件第6页/共17页五、骨质疏松的诊断(临床通用指标)原发性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或骨密度低下 继发性骨质疏松:脆性骨折以或骨密度低下+具有明确的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第7页/共17页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要点脆性骨折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骨密度测定骨密度(BMD
4、)是诊断、预测、检测和评价的最佳定量指标。但是,BMD只能反映70%的骨强度。定量超声测定法参考价值X线摄片法:敏感度、准确性低,当骨量下降30%才可以看出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第8页/共17页骨密度知识点补充骨密度测定方法:双能X线吸收法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金标准。骨密度测定的诊断标准:见下页表骨密度测定临床指征: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它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质 疏松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