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pptx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 1 1)水平荷载是设计的主要因素。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是高度的2次方关系,侧向位移是高度的4次方关系。1.1.1.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2 2 2 2)抗震设计要求更高。为使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一定意义上构造设计比计算更重要。3 3 3 3)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普通建筑更重要。第1页/共50页1 1 1 1)框架结构体系。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其中一部分是剪切变形,另一部
2、分是弯曲变形。2.2.2.2.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2 2 2 2)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比框架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通常较小,层间位移随楼层增高而增大。3 3 3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作用主要由剪力墙承担。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第2页/共50页4 4 4 4)筒体结构体系。可将剪力墙在平面内围合成箱形,也可由密柱框架或壁式框
3、架围合,形成筒体结构。可分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成竖筒结构体系。2.2.2.2.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5 5 5 5)巨型结构体系。巨型结构由多级结构组成,一般有巨型框架结构和矩形桁架结构。结构体系应结合建筑造型、结构高度、荷载大小、设防烈度等因素合理选择。第3页/共50页1 1 1 1)平面要简单。方形、矩形、圆形为好;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椭圆形、扇形也可以。避免三角形平面。3.3.3.3.选择有利的房屋体形选择有
4、利的房屋体形选择有利的房屋体形选择有利的房屋体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 建筑布局合理、结构布置符合抗震原则,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第4页/共50页3.3.3.3.选择有利的房屋体系选择有利的房屋体系选择有利的房屋体系选择有利的房屋体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2 2 2 2)立面变化要均匀。采取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尽量避免采用带有突然变化的阶梯型立面。大底盘结构,底盘屋面梁板、塔楼与底盘连接部位应加
5、强。3 3 3 3)不大的房屋高宽比。第5页/共50页1 1 1 1)结构平面尽量对称。抗侧刚度大的剪力墙和核心筒的布置要对称。除了要求对称外,还应具有较大的抗扭刚度,剪力墙宜沿房屋周边布置。4.4.4.4.合理的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第6页/共50页4.4.4.4.合理的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2 2 2 2)结构竖向刚度不得突变。结
6、构的竖向刚度应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不应在某层大幅减小或取消。3 3 3 3)屋顶小塔楼合理设计。屋顶小塔楼不作为主楼的一部分一起做整体振动,而是在主楼振动的激励下,产生二次型振动,振动得到了2次放大。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应乘以增大系数3.0;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应计算出包括小塔楼在内的整个结构的前若干个高阶振型进行组合,并且在构造上采取措施提高结构的延性(适当增大截面控制轴压比、增加箍筋等)。第7页/共50页1 1 1 1)避开不利地形抗震不利地段:条状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顶部,高差较大的地台边缘,非岩质陡坡和边坡边缘。比如图中的B点,地震时基岩运动将被放大。5.5.5.5.选择抗震
7、有利地段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2 2 2 2)远离河岸河岸上的房屋,常因地面不均匀沉降或地面裂隙穿过而断裂成数段,一般情况应采取避开方案。必须在岸边建房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完全消除下卧土层的液化性,提高土层的抗剪强度,增强边坡稳定性。第8页/共50页5.5.5.5.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3 3 3 3)不跨在两类土层上不同
8、类别的土壤,在高层建筑荷载作用下存在较大的沉降差异;同时具有不同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也随之出现差异。4 4 4 4)薄的场地覆盖层场地覆盖土层,相当于一个地震波的过滤器和放大器,对于高层建筑,建于基岩或薄土层上,相比于建于厚的土层上,能减少地震能量输入,减轻破坏程度。第9页/共50页 抗侧刚度相同的两个建筑,如果采用纯框架、纯剪力墙之类的单一抗侧力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不如采用框架-剪力墙、框架-斜撑、筒体-框架等多重结构体系,原因在于多道防线的作用。因为地震是一个接一个的强脉冲对建筑物产生多次往复式的冲击,造成累计式的破坏。单一结构体系仅有一道抗震防线,防线一旦破坏,接踵而来的持续地震,就会造成
9、建筑物倒塌。特别是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接近时,建筑物发生共振,单一结构体系更危险。如果是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抗侧力构件在强震下破坏耗能,后备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使建筑物免于倒塌。特别是发生共振时,多道防线优势更加明显,第一道防线因共振破坏后,结构的自振周期出现大幅度的变动,与地震动卓越周期错开,使结构共振停止。第一道防线的构件选择:多重结构体系中轴压比较小的剪力墙;纯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梁仅承受一层的楼面荷载,而且即使梁破坏后,只要钢筋锚固没有失效,悬索作用也能维持楼面不坍塌,所以框架梁为第一道防线构件。“强柱弱梁”设计。6.6.6.6.多道抗震防线
10、多道抗震防线多道抗震防线多道抗震防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第10页/共50页 如果设置沉降缝,可以让各部分自由沉降,避免出现由于不均匀沉降产生附加内力。但是设缝后,结构在缝的两侧必须要有足够侧面约束以满足埋深的要求。7.7.7.7.地下室沉降缝的设置地下室沉降缝的设置地下室沉降缝的设置地下室沉降缝的设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一、结构概念设计 如果不设沉降缝,则必须是采用端承桩或者是刚度很大的基础来避免不均匀沉降。如果不设缝,也可以在设计中调整主群楼
11、的压力差。主楼部分因荷载大,采用整体的箱基或筏基,降低其土压力,低层部分采用独立承台基础,使高底层沉降接近。同时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主楼工期长,沉降大,待主楼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并且在地下室底、顶板、侧墙在主办公楼与裙房之间靠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待沉降大部分完成后封闭。第11页/共50页1 1 1 1)设计基准期: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等同于设计使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寿命。1.1.1.1.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
12、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2 2 2 2)建筑寿命:指从建造开始直到建筑毁坏或丧失使用功能的全部时间。3 3 3 3)设计使用年限: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设计使用年限并不是结构的寿命年限,而是不需大修的年限,在大修后可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年限,可能结构的寿命远不止50年。因此,设计使用年限不等同于建筑寿命。同一幢房屋建筑中,不同部分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不同。第12页/共50页1 1 1 1)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1214kN/m2;剪力墙
13、、筒体结构体系 1416kN/m2。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可以据此来预估墙柱截面和桩基数量。活荷载约占15,所以在设计中常常不考虑不利布置;工艺用房活荷载较大(超过4.0kN/m2),因考虑不利布置。2.2.2.2.荷载荷载荷载荷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2 2 2 2)基本风压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但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乘以1.1。风荷载是否敏感,目前尚无实用的划分标准,一般情况下,高度大于60m 的建筑,承载力计算时乘以1.1,高度不超过60m的建筑,风荷载取值是否提高,可由设计人员
14、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13页/共50页 新规范对高层建筑提倡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当房屋高度大、层数多、柱距大时,梁柱截面容易做大,不仅加大自重和材料消耗,而且妨碍建筑功能、浪费有效面积和净空。减小柱截面尺寸通常有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这三条途径。采用高强钢筋可以有效减少配筋量,提高结构的安全度,实际造价更低。目前我国已经大量生产并推广满足抗震性能要求的400MPa、500MPa级热轧钢筋。3.3.3.3.材料材料材料材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第14页/共50页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
15、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它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条规定,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室顶板应避免设置大开洞,相关范围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宜大于地上一层的2倍。这里的“相关范围”,一般指上部结构外延不大于20m。侧向刚度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E进行计算。4.4.4.4.嵌固端的选取嵌固端的选取嵌固端的选取嵌固端的选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第15页/共50页 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应尽量
16、把抗震设防类别不同的房间放在不同的塔楼。甲类、乙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一栋房屋的抗震设防分类可以分不同的区段有不同的等级,平面上可以不同、立面上上下也可以不同,但下部区段的类别不能低于上部区段的类别。“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建筑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考虑概念设计要求对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及变形)的调整,以及各种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是指根据抗震概念的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所采取的细部构造,如钢筋锚固,搭接,最小配筋率,抗震等级划分等。
17、“抗震措施”涵盖了“抗震构造措施”。5.5.5.5.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第16页/共50页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建筑结构重要性系数;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附录A:“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甲类建筑和乙类建筑,其安全等级宜规定为一级”,相应安全系数取1.1。6.6.6.6.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
18、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第17页/共50页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9节确定。2)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可逐层降低,但不应低于四级。3)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的抗震等级,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相关范围一般指主楼周边外延12跨的地下室范围)。4)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核心筒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错层处框架柱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连体结构中的连接体及与连
19、接体相连的结构构件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及其上下层,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7.7.7.7.抗震抗震抗震抗震等级等级等级等级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第18页/共50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楼梯与主体结构整浇时,楼梯构件应参与整体结构模型计算。初步设计阶段,应重视楼梯间的布置。楼梯间的布置应尽量对称,避开角柱。因为高层建筑柱截面通常较大,与楼梯间相连的框架柱及容易出现超短柱,角柱本来就是抗震不利部位,应尽量避免超短柱。8.8.8.8.楼梯间布置楼梯间布置楼梯间布置楼梯间布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
20、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第19页/共50页1)当墙肢(一字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4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2)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柱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3)一般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各墙段的高度与强度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按框架梁进行设计,跨高比小于5按连梁进行设计。4)异形柱: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形,且截
21、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9.9.9.9.框架柱、剪力墙、异形柱的区别框架柱、剪力墙、异形柱的区别框架柱、剪力墙、异形柱的区别框架柱、剪力墙、异形柱的区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二、主要设计原则第20页/共50页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主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2、2010)条,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层不应大于0.9,B级高层不应大于0.85。此外,对于内筒偏置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周期比不应大于0.85。1.1.1.1.周期比周期比周期比周期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第21页/共50页 轴压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延性,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一、二、三级的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分别不宜大于0.45、0.50、0.55。2.2.2.2.轴压比轴压比轴压比轴压比高
23、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第22页/共50页 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最大位移/平均位移,A级高层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5,B级高层及复杂高层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4。3.3.3.3.位移比位移比位移比位移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第23页/共50页
24、 剪重比要求结构有能力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设计时不能小于规范的要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结构的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中数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所给振型数要足够多,以保证有效质量系数90。4.4.4.4.剪重比剪重比剪重比剪重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第24页/共50页 刚重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作用下整体失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刚重比不应小于1.42.7时,可不考虑P-效应;框架结构的刚重比
25、不应小于10,20时,可不考虑P-效应。当然这二者的刚重比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5.5.5.5.刚重比刚重比刚重比刚重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三、主要控制指标第25页/共50页 侧向刚度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条,对框架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0.7,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0.8;对剪力墙、筒体结构,本层与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6.6.6.6.侧向刚度比侧向刚度比侧向刚度比侧向刚度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交流高层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