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线虫病学习.pptx
《圆形线虫病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形线虫病学习.pptx(1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原特征食道口属:虫体口囊浅,口囊周围有口环,它由1-2圈叶冠组成,还有颈沟、颈乳突(其位置不一可作为鉴定依据),在颈沟之前的两侧角皮膨大称头泡,颈沟后两侧角皮膨大称侧翼膜。第1页/共126页病原形态哥伦比亚结节虫:雄虫12-13.5mm,雌虫16.7-18.6mm甘肃结节虫:雄虫14.5-16.5mm,雌虫18-22mm粗纹结节虫:雄虫13-15mm,雌虫17.3-20.3mm微管结节虫:雄虫12-14mm,雌虫16-20mm辐射结节虫:雄虫13.9-15.2mm,雌虫14.7-18.0mm第2页/共126页病原形态雄虫有发达的交合伞,两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生殖孔开口于肛门前不远处。雌虫阴道
2、与子宫之间有肾状排卵器。第3页/共126页生活史雌虫产卵 一期幼虫 二期幼虫 三期幼虫 牛羊吃到感染性幼虫而感染第4页/共126页流行病学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相对湿度为 4850,平均温度为 1112 时,可生存60天以上,但不耐低温,在低于9时,虫卵即停止发育。第一、第二期幼虫对干燥敏感,第三期幼虫的抵抗力较强,适宜条件下可生存10个月,冰冻可使之死亡。温度在35以上时,所有的幼虫均迅速死亡。感染性幼虫适宜于潮湿的环境,尤其是在有露水或小雨时,幼虫便爬到青草上,因此,该病的感染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且主要侵害幼龄羔羊和犊牛。第5页/共126页致病作用幼虫阶段:即幼虫钻入或钻出肠粘膜时对肠粘膜所形
3、成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局部的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和辐射食道口线虫还在肠壁形成结节病变。当肠壁形成的结节数量多时,肠壁变硬,肠蠕动受到影响,从而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结节在肠的腹腔面破溃时,会引发腹膜炎;在肠腔面破溃时,则形成溃疡性和化脓性结肠炎。成虫阶段:主要是虫体分泌的毒素可造成肠壁的炎症。第6页/共126页症状牛羊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与感染虫体的数量和机体的抵抗力有关。如一岁以内的羊寄生8090条,年龄较大的羊寄生200300条时,即为严重感染。持续性腹泻或顽固性下痢。粪便呈暗绿色,表面带有粘液,有时带血。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下颌间可能发生水肿,最后多因机体衰竭而死亡。第7页
4、/共126页诊断生前在粪便中检出大量虫卵,结合剖检在大肠壁上找到结节,肠腔内找到虫体或在新鲜结节内找到幼虫,均可确诊。但也有仅见结节而不见虫体的。第8页/共126页二、捻转血矛线虫 90%以上的羊发病。毛圆科血矛属。寄生于真胃,偶见小肠。虫体口囊内有一矛状小齿,加上雌虫白色生殖器官与红色肠管捻转为麻花状,所以称之。第9页/共126页病原形态头端细,具不发达口囊(内有角质矛状小齿),虫体前部两侧有一对颈乳突,缺叶冠。第10页/共126页病原特征 雌虫27-30mm,雌虫新鲜时红白相间,雌虫白色生殖器官与红色肠管捻转为麻花状,阴门开口于虫体中部。第11页/共126页病原特征 雄虫淡红色,虫体毛发状
5、;雄虫尾部有一对等长交合刺,交合刺末端具不明显小钩,交合刺背部有导刺带,交合伞发达,尤其侧叶发达,背叶小,不对称,偏于左侧,呈“人”字或倒“Y”形。第12页/共126页病原特征虫卵特征性不大,要鉴定需要培养为三期幼虫,三期幼虫口囊大,肠细胞有16个以上。第13页/共126页生活史雌虫产卵-一期幼虫-二期幼虫-三期幼虫(感染性幼虫)-当牛羊等反刍动物吃草或饮水时而感染-在瘤胃内脱鞘-幼虫进入真胃-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成虫。第14页/共126页流行病学有较强的产卵能力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三期幼虫带鞘和不采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羊对捻转血矛线虫再次感染有自愈现象 第15页/共126页致病作用虫体常以前端
6、刺入胃黏膜,引起损伤,造成真胃的炎症和出血虫体分泌的毒素干扰宿主造血功能影响胃液的分泌和消化吸收第16页/共126页症状贫血 30ml/2000/天可视黏膜苍白,血红蛋白降低,下颚间隙水肿便秘被毛粗乱无光,身体消瘦,放牧时离群第17页/共126页诊断根据临床症状饱和盐水漂浮法培养粪便检查三期幼虫第18页/共126页治疗左旋咪唑丙硫咪唑噻嘧啶灵特伊维菌素 第19页/共126页三、牛羊钩虫病 钩口科仰口属 第20页/共126页病原特征 羊钩虫虫体 口囊底部的背侧有一大背齿、背沟由此穿出,底部腹侧有一对小的亚腹齿;牛钩虫口囊内背沟短,并具2对亚腹齿 第21页/共126页病原特征 雄虫尾部有一对等长交
7、合刺,呈褐色,两刺排成“V”字形,末端有小钩,无引器;交合伞发达,背叶不对称,右面外侧肋比左面侧长。第22页/共126页病原特征 两头钝圆,一侧平直,一侧凹,卵细胞4-8个,卵细胞内的颗粒粗,颜色较深,大小为0.079-0.097x0.047-0.050毫米(羊)第23页/共126页病原特征 卵大小为0.125-0.195x0.060-0.092毫米(牛)第24页/共126页生活史成虫寄生于小肠,交配产卵到外界。发育到三期幼虫经过两种途径进入体内:一是幼虫随饲料和饮水等经口感染进入肠道,在小肠内直接发育为成虫,此过程约需24天。二是幼虫经皮肤感染,幼虫主动钻入宿主皮肤而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流入右
8、心,经过小循环到达肺脏,再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进行第三次蜕皮变为第四期幼虫。肺泡内的幼虫沿支气管到气管逆行而上,至咽喉部再返回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蜕皮发育为第五期幼虫。由皮肤侵入到雌虫成熟产卵,此过程需要70天。实验证明,幼虫经皮肤感染时有85的得到发育,而经口感染时,只有1214的幼虫得到发育,但大多数幼虫是经口感染。第25页/共126页流行病学仰口线虫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在较潮湿的草场中放牧的牛羊流行更严重。多呈地方性流行。虫卵和幼虫在外界环境中的发育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最适宜的是潮湿的环境和1431的温度,温度低于 8,幼虫不能发育;3538时,仅能发育成第一期幼虫。感染性幼虫在夏
9、季牧场能存活23个月,在春季和秋季生活时间稍长些。严冬的寒冷气候对幼虫有杀灭作用。牛羊可以对仰口线虫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产生免疫力后,粪便中虫卵数减少,即使牛羊放牧于严重污染的草场,虫卵数亦不增高。有人试验,静脉注射钩虫提取物的牛,在污染的牧场放牧4个月后,剖检时未发现虫体第26页/共126页致病作用仰口线虫是致病性较强的寄生虫,其致病作用因虫体发育期的不同而异。幼虫侵入皮肤时,引起发痒和皮炎,但一般不易察觉。幼虫移行到肺时,引起肺出血,但通常无临床症状。引起较大危害的是小肠寄生期,成虫以强大的口囊吸附在宿主的肠粘膜上,并用切板和齿刺破肠粘膜而大量吸血。据报道,100条虫体每天可吸食血液5ml,
10、失去4ug的铁。虫体在吸血时频繁移位,同时还分泌毒素与抗凝血酶,虫体离开后,导致许多伤口会出血一段时间。实验表明,羊体内有100多条虫体时,即足以危害羊的健康和影响其发育。舍饲犊牛有1000条虫体时,即引起死亡第27页/共126页症状患畜主要表现以贫血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如粘膜苍白,下颌水肿,消瘦,顽固性下痢,粪带黑色。严重感染时还可能出现后肢无力,轻瘫和昏睡等神经症状第28页/共126页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如消瘦,贫血,下痢,大便带血等症状可怀疑本病,但应注意与其他胃肠道寄生虫、副结核和幼畜球虫病等的区别。确诊可通过粪便检查,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发现大量虫卵,若每克粪便虫卵数达400500个时,或尸
11、体剖检在寄生部位发现大量虫体时即可确诊。一般认为,在牛寄生虫体数量达到400条以上,羊寄生虫体数量达到100条以上,即为严重感.第29页/共126页治疗左旋咪唑敌百虫丙硫咪唑噻嘧啶灵特伊维菌素 第30页/共126页四、牛羊肺丝虫病 引起牛羊肺丝虫病的病原属网尾科(Dictyocaulidae)网尾属(Dictyocaulus)和原圆科(Protostronglidae)的原圆属(Protostrongylus)、歧 尾 属(Bicaulus)、囊 尾 属(Cystocaulus)、锐利属(Spicaulocaulus)等属的许多线虫,均寄生与牛羊的肺。网尾科:虫体大,所以称大型肺丝虫。原圆科:
12、虫体小,所以称小型肺丝虫。第31页/共126页丝状网尾线虫丝状,白色,口囊很小,口缘具四个小唇片。雄虫-体长30-80mm,交合伞发达,中后侧肋融合,末端分开,前侧肋末端不膨大,背肋2个,末端各有3个乳突,交合刺短粗,等长,黄褐色,具引器。雌虫-长50-112mm,尾长。虫卵-椭圆形,卵壳薄,光滑,内含一幼虫,0.12-0.13*0.07-0.09mm。第一期幼虫长0.55-0.585mm,头短较圆,有一小的扣状结节,尾端细钝。第32页/共126页胎生网尾线虫寄生于牛、骆驼和野生反刍兽的支气管和气管内。病 原 特 征:雄 虫 长 40-55mm,雌虫60-80mm虫卵呈椭圆形,内含幼虫,85-
13、51um第一期幼虫长0.31-0.36mm,头短钝圆,无扣状结节,尾部较短而尖。第33页/共126页生活史网尾属线虫的发育,均不需要中间宿主。现以丝状网尾线虫为例,说明网尾线虫的生活史。雌虫在支气管内产出含幼虫的虫卵。羊咳嗽时虫卵随粘液经气管、喉、咽进入消化道,在中途孵化,随粪排出时为第一期幼虫。在外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第一期幼虫在一周时间经两次蜕皮变为感染性幼虫,牛羊吃草或饮水时,食入幼虫而被感染。幼虫进人宿主肠内,钻入肠壁,沿淋巴管进入肠系膜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生长发育一段时间,而后经淋巴循环到达右心房,继而由右心室经肺动脉至肺部,滞留在肺毛细血管内,最后穿过血管壁,进入细支气管寄生。从
14、吞食感染性幼虫到发育为成虫的时间为18天,自感染到排出虫卵约需26天。成虫在肺内寄生的时间与羊的抵抗力有关,羊只的营养状况好时,虫体寄生的时间就短,有时只有23个月。反之,虫体寄生的时间就长,可达一年以上。原圆科小型肺线虫的发育则需多种螺蛳、蛞蝓等作为中间宿主。第34页/共126页流行病学网尾线虫幼虫发育时对温度的要求偏低,在45的环境,幼虫就可以发育感染性幼虫对低温的抵抗力更强,在积雪覆盖下仍能生存,但不能抵抗干燥。各种年龄的牛羊均易感染,有些地区成年羊的感染率往往高于幼年羊,但对五岁左右的羊和犊牛危害严重。当羊体健壮,抵抗力强时,幼虫可在肠系膜淋巴结或肺泡内停留56个月时间,待抵抗力降低时
15、,才移行到支气管内成熟,引起发病。原圆科线虫的幼虫,对低温、干燥的抵抗力均强。能在粪便中越冬,而阳光曝晒容易死亡。在中间宿主体内能长期生存,可达两年之久。在潮湿阴雨天活力增大,易为羊所感染第35页/共126页致病作用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肠粘膜、淋巴结、肺毛细血管的损伤和小出血点。可引起种种继发感染;成虫在肺部寄生时,刺激气管和支气管引起发炎;大量虫体及其产生的代谢物和分泌物会引起细支气管和肺泡阻塞,导致肺组织膨胀不全和肺气肿。虫体的代谢产物,能使宿主中毒,而致消瘦,体温间或升高,精神沉郁等。牛的网尾线虫病,可呈现一种“自愈现象”。但是,再度大量感染,将呈现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为肺水肿,
16、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而剖检时却找不到虫体。原圆科肺线虫刺激细支气管会导致局部炎症,有时会引起小叶性肺炎;幼虫在肺内有时会引起肺泡萎缩,继发细菌性炎症第36页/共126页症状感染轻微的羊和成年学通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羔羊较严重,初期的症状是咳嗽,在被驱赶后和夜间休息时尤其显著,在羊圈附近可以听到羊群的咳嗽声,呼吸音增强并有罗音。严重感染时,呼吸浅表,急促而痛苦。病羊流鼻涕,干涸后在鼻孔周围形成痂皮;有时鼻涕很粘稠,形成几寸长的绳索状物,悬垂在鼻孔下面,常打喷嚏。病羊逐渐消瘦,被毛枯干,贫血,头胸部和四肢水肿,呼吸困难。如无继发性感染,则体温一般不升高。病牛的症状和羊相似。原圆科线虫往往无明
17、显症状,重症感染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干咳等症状,叩诊肺部可发现较大的实变区。第37页/共126页病理变化网尾线虫的主要病变在肺部,可见尸体消瘦、贫血、支气管和中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内含有粘性至粘脓性甚至混有血液的分泌物团块,其中含有大量的成虫、幼虫和虫卵。可能有个别支气管因此发生阻塞,致使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粘膜出血。肺气肿,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胸腔积液,肺脏肿大,有大小不一的块状肝变第38页/共126页诊断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取新鲜粪便分离幼虫尸体剖检第39页/共126页治疗左旋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伊维菌素 第40页/共126页五、猪食道口线虫病毛线科食道口属的线虫。寄生于结肠,有时寄生于盲肠。
18、幼虫在盲肠壁上形成结节,所以又称结节虫。病原种类 有齿食道口线虫 长尾食道口线虫 短尾食道口线虫共同点:虫体口领隆起,有内外叶冠、环口乳突、颈沟、颈乳突,神经环、雄虫有发达的交合伞,无导刺带。第41页/共126页 有齿食道口线虫 内外叶冠、环口乳突、颈沟、颈乳突,神经环,无侧翼膜第42页/共126页生活史虫卵-经两次蜕皮,发育为带鞘的感染性幼虫经口感染-在大肠下形成结节-在结节内蜕皮成为四期幼虫-返回肠腔蜕皮成为五期幼虫,感染后38天(幼猪)或50天(成猪)形成成虫第43页/共126页致病作用幼虫在大肠下形成结节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大肠壁普遍增厚,有卡他性肠炎第44页/共126页症状粪中带有脱落
19、的黏膜,猪表现腹泻、腹痛、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第45页/共126页诊断查虫卵,并将其培养成幼虫幼虫:长500-530um,宽26um,尾部呈圆锥形。剖检时有虫体和结节病灶第46页/共126页治疗同蛔虫抗蠕敏 0.5%福尔马林灌肠:500-1000ml 灵特第47页/共126页六、猪后圆线虫病寄生于猪的肺支气管和小支气管内引起的疾病。长刺后圆线虫 短阴后圆线虫 萨氏后圆线虫 共同点:虫体细长,乳白色,口囊小,口缘一对唇,每唇又分三叶,中央叶大,每唇基部有一乳突,神经环位于食道中部,颈乳突小,位于神经环后缘,排泄孔在颈乳突后方,雄虫交合伞不发达,侧肋大,背肋小,雌虫阴门和肛门靠近,阴门前有一角皮膨大。
20、第48页/共126页病原特征 短阴后圆线虫交合刺末端有双钩 第49页/共126页病原特征萨氏后圆线虫交合刺末端有单钩第50页/共126页病原特征阴门前有一角皮膨大1.半球形2.稍膨大3.球形 第51页/共126页三种虫体形态比较虫种虫种交合刺交合刺长长交合刺交合刺末端末端引器引器雌虫阴雌虫阴门盖门盖雌虫尾雌虫尾弯曲度弯曲度长刺长刺3.87-5.53mm单钩单钩无无半球形半球形稍弯曲稍弯曲萨氏萨氏2.12-2.37mm单钩单钩无无稍膨大稍膨大稍弯曲稍弯曲短阴短阴1.2-1.4mm双钩双钩有有球形球形直直第52页/共126页生活史 中间宿主为蚯蚓 雌虫产卵到外界被蚯蚓吞食在蚯蚓体内经两次蜕皮成为感
21、染性幼虫猪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蚯蚓而引起感染在肠内蚯蚓被消化释出感染性幼虫钻入盲肠壁、大肠前段肠壁和肠淋巴结中经1-5天发育进行第三、第四次蜕皮为五期幼虫肠壁淋巴系统到静脉以后肺钻出毛细血管 肺泡在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内寄生发育为成虫。第53页/共126页流行病学 虫卵的存活时间长一期幼虫的存活力强在蚯蚓体内的感染性幼虫保持感染性的时间与蚯蚓的寿命一样长蚯蚓的感染率高,在夏天高达71.9%第54页/共126页致病作用幼虫移行时对肺部造成损伤、成虫在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寄生时的机械性与化学性刺激、大量虫卵进入肺泡、以及虫体代谢产物的吸收等,导致支气管肺炎。如继发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性肺炎,多见于严重感
22、染的幼猪,且死亡率甚高。肺线虫还可以给肺部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创造有利条件,易于并发猪肺疫和猪流感。猪流感病毒可感染肺线虫卵,这种虫卵在蚯蚓体内发育为幼虫时,即同时感染猪流感病毒。肺线虫幼虫还可以传播猪瘟病毒和蒂申(Teschen)病毒,传播机制和传播猪流感病毒相似。猪肺线虫感染还可加剧猪气喘病(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病情。第55页/共126页症状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但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有强力的阵咳,呼吸困难(特别在运动或食后剧烈),肺部有罗音,体温间或升高,贫血,食欲丧失。即使病愈,生长仍缓慢。人工感染可以观察到:10天后开始咳嗽,自第 32天起症状变明显,50天后常在就食后呕吐。
23、第56页/共126页病理变化在膈叶上有正方形乳白色肺气肿区,突出于肺表面或膨胀不全,支气管壁增厚、扩张,小支气管周围淋巴样组织增生,肌纤维肥大。第57页/共126页诊断检查虫卵:用饱和硫酸镁(1000ml水中加920g硫酸镁)漂浮法区别诊断:仔猪肺炎、流感、气喘病(土霉素气管注射区别)第58页/共126页治疗 左旋咪唑 抗蠕敏第59页/共126页预防 防止蚯蚓进入猪场对放牧猪进行定期检查进行预防性驱虫和治疗性驱虫第60页/共126页七、猪有齿冠尾线虫病寄生于肾盂、肾周围脂肪组织及输尿管壁等处。第61页/共126页病原特征虫体粗大,似火柴杆,灰褐色,表皮薄,从表皮可见内部器官,口囊发达,杯状,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形 线虫病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