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四版)1.0 绪论.ppt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四版)1.0 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四版)1.0 绪论.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四版)1.0绪论关于绪论关于绪论绪论是课程的纲。绪论是课程的纲。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参观一个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参观一个城市,先站在最高处俯瞰,然后走街串巷;了解城市,先站在最高处俯瞰,然后走街串巷;了解一座建筑,先看模型,后走进每一个房间。各起一座建筑,先看模型,后走进每一个房间。各起一半作用。一半作用。绪论课的目的: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绪论课的目的: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内容;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
2、程的学习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内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内容。容。不必全懂,只需似懂非懂。不必全懂,只需似懂非懂。定义: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定义: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 弗里希:弗里希:“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萨缪尔森:萨缪尔森:“计量经济学可
3、以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计量经济学可以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这种分析基于理论与观测的并行发展,的数量分析。这种分析基于理论与观测的并行发展,而理论与观测又是通过适当的推断方法得以联系。而理论与观测又是通过适当的推断方法得以联系。”戈登伯格:戈登伯格:“计量经济学可以定义为这样的社会科计量经济学可以定义为这样的社会科学:它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作为工具,应学:它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作为工具,应用于经济现象分析。用于经济现象分析。”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克莱因:克莱因:“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要的
4、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萨缪尔森:萨缪尔森:“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的时代”。中国经济类本科生核心课程中国经济类本科生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起成为各国高校经济类学生的核心课程。一起成为各国高校经济类学生的核心课程。1998年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委员会成立
5、,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包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量经济学。括计量经济学。将计量经济学首次列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将计量经济学首次列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是我国经济学学科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是我国经济学学科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对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对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计量经济学模型二、计量经济学模型 模型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几何模型几何模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模拟模型模拟模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理论模型理论模
6、型经验模型经验模型经验模型经验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Econometric Model)截面数据模型截面数据模型(Cross Sectional Data Model)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Time Series Data Model)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经济理论分析(行为分析)经济理论分析(行为分析)数理分析数理分析 数量分数量分析(主要是计量经济分析)析(主要是计量经济分析)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三、计
7、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各种分类各种分类 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 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 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以及统计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以及统计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8、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方法等。狭义计量经济学狭义计量经济学,即通常所说的计量经济学,以揭,即通常所说的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用回归分析方法。本课程本课程中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就是狭义计量经济学中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就是狭义计量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模型。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模型。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初级初级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
9、方法为主要内容;中级中级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传统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高级高级以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以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主要内容。法与应用为主要内容。本课程本课程定位于中级水平上,适当引入高级的内容。定位于中级水平上,适当引入高级的内容。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
10、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与数理统计联系极为密切。除了介绍计量与推导,与数理统计联系极为密切。除了介绍计量经济模型的数学理论基础、普遍应用的计量经济模经济模型的数学理论基础、普遍应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外,还研究特殊模型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外,还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应用了广泛的数学知识。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应用了广泛的数学知识。应用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则以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则以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
11、型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础,侧重于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本课程本课程是二者的结合。是二者的结合。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一般一般指指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R.FrishR.Frish创立创立T.HaavelmoT.Haavelmo建立了它的概率论基础建立了它的概率论基础L.R.KleinL.R.Klein成为其理论与应用的集大成者成为其理论与应用的集大成
12、者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包括:单方程模型单方程模型(Single Equation Model)联立方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以线性模型为主要形式以线性模型为主要形式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理论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理论可以概括为:可以概括为: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和个体结构,即模型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和个体结构,即模型是建立在已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假设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已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
13、假设的基础之上的;的;引进概率论思想作为模型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选择随机联引进概率论思想作为模型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选择随机联立线性方程组作为模型的一般形式;立线性方程组作为模型的一般形式;模型的识别、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是主要的技术问题;模型的识别、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是主要的技术问题;以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作为检验模型的主要标准。以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作为检验模型的主要标准。对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批判对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批判LucasLucas批判批判Lucas(1976)Lucas(1976)、Sarget(1976)Sarget(1976)、Sims(1980)Sims(19
14、80)Lucas(1976):Lucas(1976):使用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经济政策的变化使用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效用是不可信的。其实质是提出了结构模型模型所产生的效用是不可信的。其实质是提出了结构模型模型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的问题。Sarget(1976)Sarget(1976):以货币政策为例,重新解析了:以货币政策为例,重新解析了LucasLucas批判。批判。结构模型对于评价政策似乎是无能为力的。结构模型对于评价政策似乎是无能为力的。Sims(1980)Sims(1980):为使结构方程可以识别而施加了许多约束,:为使结构方程可以识别而施
15、加了许多约束,这些约束是不可信的。建议采用向量自回归(这些约束是不可信的。建议采用向量自回归(VARVAR)模型而)模型而避免结构约束问题。避免结构约束问题。关于模型设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指导如何设定模型,以关于模型设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指导如何设定模型,以及保证模型设定的正确性。及保证模型设定的正确性。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一般指20世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展年代末以来发展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现代现代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Microec
16、onometrics)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Time-Series Econometrics )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Panel Data Econometrics)非参数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Nonparametric Econometrics)本课程本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适当引入一些简单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适当引入一些简单的、应用较多的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理由:的、应用较多的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理由:一方面,从理论方法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是非一方面,从理论方法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是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经典计
17、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仍然是目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于于2000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报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报中正式提出。正式提出。集中于集中于“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进行经验分析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进行经验分析”。“原材料是微观数据原材料是微观数据”,微观数据表现为截面数据和面板数,微观数据表现为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据。赫克曼(赫克曼(J.Heckman)和麦克法
18、登()和麦克法登(D.McFaddan)作作出原创性贡献。出原创性贡献。内容主要包括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方法、选择性样本模型内容主要包括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方法、选择性样本模型的理论方法、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方法。的理论方法、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方法。本课程第六章简单介绍。本课程第六章简单介绍。宏观计量经济学宏观计量经济学名称由来已久,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名称由来已久,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和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经典宏观计量经济学经典宏观计量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建立宏: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观经济模型,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评价
19、和预测。现代宏观计量经济学现代宏观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单位根检验、协整的主要研究方向: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以及动态计量经济学。理论以及动态计量经济学。本课程第五章讨论。本课程第五章讨论。四、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四、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 从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看从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看 从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区别看从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区别看 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看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看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计量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计量经济学75位位获获奖
20、奖者者中中12位位直直接接因因为为对对计计量量经经济济学学发发展展的的贡贡献而获奖献而获奖1969 R.Frish J.Tinbergen1973 W.Leotief1980 L.R.Klein1984 R.Stone1989 T.Haavelmo2000 J.J.Heckman D.L.McFadden2003 R.F.Engle C.W.J.Granger2011 Chnistopher Sims J.Sargent)绝大多数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绝大多数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
21、mory of Alfred Nobel 1969 for having developed and applied dynamic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rocessesRagnar FrischNorwayJan Tinbergen the etherlands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3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put-output method and for its appli
22、cation to important economic problemsWassily Leontief USA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0 for the creation of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he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economic policiesLawrence R.Klein USA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23、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4 for having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of national accounts and hence greatly improved the basis for empirical economic analysisRichard Stone Great Britain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
24、lfred Nobel 1989 for his clarification of the probability theory foundations of econometrics and his analyses of simultaneous economic structuresTrygve HaavelmoNorway经经典典计计量量经经济济学学创立创立建立第建立第1个应用模型个应用模型建立概率论基础建立概率论基础发展数据基础发展数据基础发展应用模型发展应用模型TinbergenFrischHaavelmoStoneKlein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建立投入产出模型LeontiefThe
25、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2000 for his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selective samples”James J Heckman USA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Memory of Alfred Nobel 2000 for his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methods for analyzing di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四版1.0 绪论 计量 经济学 李子 第四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