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溶液吸附精选文档.ppt
《第三章溶液吸附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溶液吸附精选文档.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溶液吸附溶液吸附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五页第一节第一节 溶液吸附的溶液吸附的Gibbs公式公式本讲稿第二页,共五十五页1、表面超量与表面亏量、表面超量与表面亏量若若AAAA至至SSSS间及间及BBBB间区域中,间区域中,i i 组分组分是均匀分布的,则是均匀分布的,则i i 组分在表面相内组分在表面相内的含量为:的含量为:由于表面发生吸附,实际上由于表面发生吸附,实际上AA,BBAA,BB间区域间区域 i i 组分的含量为:组分的含量为:为表面超量为表面超量为表面亏量为表面亏量本讲稿第三页,共五十五页任意选定任意选定SSSS划分面得位置:划分面得位置:若若为气态,为气态,i i 组
2、分不易挥发,组分不易挥发,则:则:上式简化为:上式简化为:若任意取若任意取S SS S划分面,则有划分面,则有本讲稿第四页,共五十五页不论划分面取在何处,不论划分面取在何处,i i 组分的实际含量是不变的。组分的实际含量是不变的。或:或:由此可得,各组分的关系有:由此可得,各组分的关系有:若以若以 代替代替 。或:或:本讲稿第五页,共五十五页2、Gibbs公式公式由由Gibbs-DuhemGibbs-Duhem方程可知:方程可知:对二元体系:对二元体系:若若1 1为溶剂,为溶剂,有:有:本讲稿第六页,共五十五页由化学势:由化学势:则:则:或:或:Gibbs公式本讲稿第七页,共五十五页3、选择二
3、相界面划分面得方法、选择二相界面划分面得方法对多组分体系对多组分体系内能与其他函数的热力学关系有内能与其他函数的热力学关系有对其微分得:对其微分得:在恒温恒压下,两式相比有:在恒温恒压下,两式相比有:或:或:本讲稿第八页,共五十五页将上式代入:将上式代入:得得:划分面的选择:使划分面的选择:使 定义为:当体相区和表面区的溶剂摩尔数定义为:当体相区和表面区的溶剂摩尔数 相同时,横截面为相同时,横截面为1 1平方厘米的表面内,其组分平方厘米的表面内,其组分2 2超过超过 体相区该组分的摩尔数。体相区该组分的摩尔数。本讲稿第九页,共五十五页 由右图可知:选取的分界线由右图可知:选取的分界线SSSS使
4、使划分面二边溶剂浓度变化曲线之划分面二边溶剂浓度变化曲线之实线阴影区面积相同。因此,该实线阴影区面积相同。因此,该界面上溶剂表面过剩量为零。而界面上溶剂表面过剩量为零。而分界线右边溶质的虚线阴影区面积分界线右边溶质的虚线阴影区面积减去左边的面积,相当于溶质的减去左边的面积,相当于溶质的表面过剩量,其值为正值。表面过剩量,其值为正值。,二相内组分二相内组分1 1和组分和组分2 2的总量为:的总量为:本讲稿第十页,共五十五页若选择一划分面,使:若选择一划分面,使:则:则:例:若有一摩尔百分数为例:若有一摩尔百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设想以刀片将表面区的乙醇溶液,设想以刀片将表面区取下一薄片溶液,面
5、积为取下一薄片溶液,面积为A平方米,其中含平方米,其中含10mol水和水和30mol乙醇。乙醇。当定义当定义1,表面区含有与含同样摩尔数溶剂的体相相比,有过剩量:表面区含有与含同样摩尔数溶剂的体相相比,有过剩量:10mol水水 30mol乙醇乙醇10mol水水 10mol乙醇乙醇0 20mol乙醇乙醇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当定义当定义2,表面区含有与含同样摩尔数溶质的体相相比,有过剩量:表面区含有与含同样摩尔数溶质的体相相比,有过剩量:10mol水水 30mol乙醇乙醇30mol水水 30mol乙醇乙醇-20mol水水 0当定义当定义3,表面区含有与含溶剂和溶质的摩尔数相同比较,有过剩量:
6、表面区含有与含溶剂和溶质的摩尔数相同比较,有过剩量:10mol水水 30mol乙醇乙醇30mol水水 30mol乙醇乙醇-10mol水水 10mol乙醇乙醇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4、Gibbs公式的验证及应用公式的验证及应用(1)McBain实验实验 设计了一带快速移动的锐利刀片的滑车,刮下一薄层的设计了一带快速移动的锐利刀片的滑车,刮下一薄层的表面相溶液,测定所得溶液的浓度。设溶液浓度为表面相溶液,测定所得溶液的浓度。设溶液浓度为c c,薄层,薄层溶液和体相溶液的浓度差为溶液和体相溶液的浓度差为c c,则:,则:A A:取样的表面面积;:取样的表面面积;W W:切下薄层的质量。:切下薄层
7、的质量。实验结果:实验结果:GibbsGibbs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10%10%以内,随着以内,随着 浓度的增加,浓度的增加,趋于最大值,即在表面上形成饱和趋于最大值,即在表面上形成饱和 的单层分子吸附。的单层分子吸附。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McBain方法缺陷:方法缺陷:1、多数情况下,表面张力数据很难得到意义明确的、多数情况下,表面张力数据很难得到意义明确的。2、在具有高表面活性的杂质,或发生水解和其它平衡、在具有高表面活性的杂质,或发生水解和其它平衡 使溶质的存在形式有多种情况下,难得到意义明确的使溶质的存在形式有多种情况下,难得到意义明确的。3、
8、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表面区的电结构复杂,也使、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表面区的电结构复杂,也使 的意义模糊。的意义模糊。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 如如salley,Dixonsalley,Dixon等人用等人用3535S S或或1414C C标记,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标记,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表面行为。证明表面吸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表面行为。证明表面吸附的是其水解生成的酸分子的是其水解生成的酸分子HZHZ,而不是其钠盐,因为活度,而不是其钠盐,因为活度(a=c)(a=c)与浓度相等,符合下列与浓度相等,符合下列
9、GibbsGibbs方程:方程:TajimaTajima用用3 3H H作标记,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在水中的表面作标记,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在水中的表面行为。由于:行为。由于: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3)膜压力)膜压力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其定向地被吸附而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其定向地被吸附而富集表面,形成一个单分子层。这种单分子膜向四周扩展,富集表面,形成一个单分子层。这种单分子膜向四周扩展,于是产生了膜压力。于是产生了膜压力。(4)表面张力与浓度的经验关系式)表面张力与浓度的经验关系式B,CB,C为特征常数,当为特征常数,当C0C0时,时,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五十
10、五页又:又:所以:所以:溶质溶质2 2的分子在溶液表面上活动所占面积为:的分子在溶液表面上活动所占面积为: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第二节第二节 Gibbs公式的推广公式的推广与表面的分凝与表面的分凝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1、Gibbs公式的推广及应用公式的推广及应用(1)水为)水为 相,有机碳相,有机碳氢化合物化合物为相相若水相暴露在各种碳氢化合物的蒸气下,水表面张力降低若水相暴露在各种碳氢化合物的蒸气下,水表面张力降低与表面吸附量及蒸气压间的关系服从与表面吸附量及蒸气压间的关系服从GibbsGibbs公式。公式。当蒸气相得蒸气压为当蒸气相得蒸气压为p2时,水表面吸附平衡时:时,水表面吸
11、附平衡时:由于:由于:有:有:或:或: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固态溶液表面分凝)固态溶液表面分凝 一个多组分固溶体体系为了减少表面自由能,会促使体相内一个多组分固溶体体系为了减少表面自由能,会促使体相内某些组分自体相分凝至表面区而富集,该组分在表面上形成某些组分自体相分凝至表面区而富集,该组分在表面上形成的表面超量与体相中该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服从的表面超量与体相中该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服从GibbsGibbs公式。公式。根据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关系:根据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关系:在在dT=0,j i dT=0,j i 的条件下:的条件下:即:即: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对稀的二元体系中溶质化学
12、势:对稀的二元体系中溶质化学势:即:溶质即:溶质2 2的相对浓度增加,会降低固溶体表面张力,溶质的相对浓度增加,会降低固溶体表面张力,溶质2 2分凝到表面分凝到表面引起一定程度的富集。引起一定程度的富集。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表面分凝、表面分凝 在固溶体内加入的溶质在表面上可形成某种表面键或者在固溶体内加入的溶质在表面上可形成某种表面键或者与空间吸附质形成表面物种,都能使表面张力降低,则与空间吸附质形成表面物种,都能使表面张力降低,则此溶质易分凝到表面富集。此溶质易分凝到表面富集。(1)表面分凝与能量的关系)表面分凝与能量的关系若若B B在在A A表面上的吸附热大于表面上的吸附热大于
13、B B的蒸发热,则的蒸发热,则B B在在A A中的分凝即中的分凝即可发生。且与可发生。且与A A晶体各向异性结构有关。晶体各向异性结构有关。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表面分凝与温度的关系)表面分凝与温度的关系i i 组分表面分凝引起体系化学势变化为:组分表面分凝引起体系化学势变化为:因为:因为:所以:所以:分凝平衡等量线方程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设设 不变的条件下,对上式不定积分,有:不变的条件下,对上式不定积分,有:上式可改写为:上式可改写为:对理想气体:对理想气体:且:且:所以:所以:即:即: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处在表面二个组分的摩尔分数,此式为含分凝热的处在表面二个
14、组分的摩尔分数,此式为含分凝热的二元体系涉及表面二组分组成的等温公式。二元体系涉及表面二组分组成的等温公式。对各种不同体相组成的合金作对各种不同体相组成的合金作 图,称作图,称作McleanMclean等温线等温线公式适用条件:分凝热不随表面覆盖率变化,不仅分凝到表面的物质公式适用条件:分凝热不随表面覆盖率变化,不仅分凝到表面的物质 以形成单分子层为其极限,且表面相或体相各组分活以形成单分子层为其极限,且表面相或体相各组分活 度系数均为度系数均为1 1的固溶体的固溶体或溶液。或溶液。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3、表面分凝与组分表面张力关系、表面分凝与组分表面张力关系 对各组分活度系数为对各组
15、分活度系数为1 1的二元体系,如金属合金,表面的二元体系,如金属合金,表面分凝是由于两组分金属原子间结合能与纯组分的结合能分凝是由于两组分金属原子间结合能与纯组分的结合能不同所致。不同所致。分凝到表面的组分分凝到表面的组分2 2在表面相的化学势比体相中每摩尔高出在表面相的化学势比体相中每摩尔高出 ,在表面分凝到达平衡在表面分凝到达平衡时:时:二元体系中二元体系中1mol1mol组分组分2 2覆盖的表面积。覆盖的表面积。对纯组分体系,有:对纯组分体系,有:纯物质纯物质2 2的表面张力。的表面张力。-(1)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假定:假定:(1 1)式可变为:)式可变为:或:或:-(2)同理
16、同理:-(3)由(由(2 2)、()、(3 3)得:)得: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讨论:讨论:上式为表面分凝单分子层上式为表面分凝单分子层V(V(混)混)=0=0,H(H(混)混)=0=0和各组分和各组分 活度系数为活度系数为1 1的二元体系表面相中,各组分摩尔比与它们的纯的二元体系表面相中,各组分摩尔比与它们的纯 组分表面张力差的关组分表面张力差的关系。系。表面张力较低的组分在表面上具有较高的浓度;表面张力较低的组分在表面上具有较高的浓度;二组分体系的表面组成与它们纯组分表面张力差成指数关系;二组分体系的表面组成与它们纯组分表面张力差成指数关系;表面组成与体相的不同,温度增加会促使表面组
17、成向体相组成表面组成与体相的不同,温度增加会促使表面组成向体相组成趋近;趋近;固溶体中各组分的表面张力差别越大,表面分凝现象越明显。固溶体中各组分的表面张力差别越大,表面分凝现象越明显。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对具有一定混合热的金属合金,其混合热是由于(对具有一定混合热的金属合金,其混合热是由于(1-11-1)分子)分子作用能作用能U U1111和(和(2-22-2)分子作用能)分子作用能U U2222与混合后的(与混合后的(1-21-2)分子)分子作用能作用能U U1212之间的差异所致。混合过程形成每对(之间的差异所致。混合过程形成每对(1-21-2)混合)混合时互换能为:时互换能为
18、:混合能:混合能:Z:Z:合金体相内的配位数;合金体相内的配位数;N N1 1,N,N2 2:组分:组分1 1和和2 2在混合体系中的分子数。在混合体系中的分子数。正规溶液参数正规溶液参数为:为: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五页正规溶液参数正规溶液参数与混合热的关系为:与混合热的关系为:正规溶液单分子层近似的表面组成与纯组分的表面张力及其正规溶液单分子层近似的表面组成与纯组分的表面张力及其参数参数的关系为:的关系为: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讨论:l:l:表平面上一原子最近邻原子数在配位数中所占的分数;表平面上一原子最近邻原子数在配位数中所占的分数;m:m:表平面下一层最近邻原子数在配位数中所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溶液吸附精选文档 第三 溶液 吸附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