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29个专题(共9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化学29个专题(共9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29个专题(共98页).doc(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3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6专题3 化学式-11专题4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13专题5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6专题6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9专题7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22专题 8 溶 液-26专题9 溶质的质量分数-31专题10 氧 气-34专题11 氢 气-37专题12 碳的单质和氧化物-41专题13 其它含碳物质-44专题14 常见金属材料-47专题15 常见的酸 酸的共性-50专题16 常见的碱 碱的共性-54专题17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57专题18 常见仪器简介-62专题19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66专题20 实
2、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69专题21 溶液的配制与混合物的分离-73专题22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7专题23 氧化铜的还原-81专题24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84专题25 关系式法-92专题26 差值法-94专题27 平均值法-96专题28 守恒法-99专题29 讨论法-102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方法指导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思维的细胞,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反映。就初中化学而言,概念繁多(有近百个),要较好地掌握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概念的来胧去脉,掌握其要点,特别注意概念的关键词语。2、要分清大概念和小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概念分成块,串成串
3、,纵横成片,形成网状整体,融汇贯通。3、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化学概念的意义。化学基本原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化学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要较好掌握这些理论,应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理论的要点和涵义。2、抓住理论要点和实际问题的关系,注意理论指导实际,实际问题联挂理论。3、加强练习,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浓溶液化学式化合价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简图可溶性碱不溶性碱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无氧酸盐无氧酸含氧酸氧化物酸碱盐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吸热现象放热现象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结构梳理稀溶液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中子电子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性质组成结构
4、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稀有气体非金属单质纯净物化合态游离态物质离子分子原子元素变化分类饱和溶液溶解度混合物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质溶剂金属单质单质物质化合物质子离子结构简图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一、基础知识回顾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 、 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1、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分 子原 子离 子区别概 念保持物质 性质的 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 微粒带电的 或 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单原子离子一般不可分,但原子团构成的离子可能分割成其它离子、原子或分子。是否独立存在
5、能独立存在,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有些能独立存在,并直接构成物质,且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阴阳离子共同构成物质。构 成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且纯净物中仅含有一种分子。一般有 、 和核外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所显电性情况 电性 电性阴离子:带 电荷阳离子:带 电荷表 示方 法用 (分子式)表示用 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分别以阴、阳离子符号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联系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在化学反应中原分子破裂 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分子 原子 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在化学反应
6、中得失电子 表 达 方 法均为微观粒子,既可讲个数,又可论种类。 基 本 属 性体积 ,质量 ,都是在不断 的,微粒之间有 。同种微粒 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2、原子的结构 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 原子的质量。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决定 种类。 原子核 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 中子 电荷。 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 质量约等于 (或 )质量的1/1836。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的性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为什么?)阳离
7、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下面为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在其下面填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4、NaCl和HCl的形成相互作用 氯化钠(NaCl)钠原子(Na) 电子 钠离子(Na+)阳离子 氯原子(Cl) 电子 氯离子(Cl-)阴离子 通过共用电子对使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 氯化氢(HCl)氢原子()氯原子(Cl)三、重点疑点讨论1、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2、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3、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8、吗?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例题2 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五、知识能力训练巩固知识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中含有离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在不断的运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受热后其原子体积变大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D、是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5、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碳元素和氧元素 B、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电子数6、由原子构成,且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是( ) A、五氧化二磷
10、 B、汞 C、硫酸 D、液氧7、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铜 B、氯化钠 C、氯化氢 D、氩气提高能力8、一种物质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成两种或多种更简单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空气 D、单质9、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元素的种类10、选择下列答案,填在括号内:(1)空气加压,体积减小( );(2)打开醋瓶闻到刺激性气味( );(3)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了( );(4)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的气体都能和硫燃烧
11、生成二氧化硫(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的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相同性质相同11、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这主要是由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分解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变小1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的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空气中的氧分子和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性质相同。 C、9水里和9冰里所含水分子数相等。 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13、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可分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B、电解水生
12、成氢气和氧气 C、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 D、酒精挥发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均无变化。2.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距离也不发生变化。C、Fe3+ 和Fe2+ 属于两种微粒,但属于同一种元素 D、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阳离子15、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111 B、272 C、50 D、16116、某元素的离子符号An+,该离子核外有m个电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m n B、m C、m
13、+ n D、n17、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不确切的是(填序号) 。 18、试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一、中考复习要求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简单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2、正确描述元素符号的含义,记住并会正确读写常见26种元素的元素符号。3、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了解纯净物与混
14、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和酸、碱、盐的初步概念,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二、基础知识回顾从宏角度看,自然界中一千多万种物质均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础。目前已发现了112种元素。(1) 元素(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 素 原 子 不 同 点概念具有相同 的 原子的总称。如:氢原子(H)和氢离子(H+)都是氢元素。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含义元素只分 ,没有大小、 数量(个数)的含义。原子有种类之分,又有大小、质量和数量(个数)的含义。应用范围元素在说明物质宏观组成时应用。用来描述某类物质或某种物质的组成。原子是微观粒子,在说明物质微观结构时应用。联 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29 专题 9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