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的诊断及治疗53616.pptx
《DIC的诊断及治疗5361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IC的诊断及治疗53616.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定义 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进而在微循环中产生大量纤维蛋白构成的微血栓。该过促凝物质入血,进而在微循环中产生大量纤维蛋白构成的微血栓。该过程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同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导致机程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同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障碍而形成出血倾向。体凝血功能障碍而形成出血倾向。第1页/共42页病因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占占31-43%31-43%,细菌感染、病毒性肝,细菌感染、病毒性肝炎炎 等等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 占占24-34%24-34%,肝癌
2、、肾癌、白血病,肝癌、肾癌、白血病等等产科疾病产科疾病 占占4-12%4-12%,羊水栓塞、流产、宫内,羊水栓塞、流产、宫内死死 胎等胎等手术及创伤手术及创伤 占占1-5%1-5%,大手术、骨折、烧伤、,大手术、骨折、烧伤、蛇咬伤等蛇咬伤等第2页/共42页发病机制组织损伤组织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被激活 血细胞大量激活血细胞大量激活 其他促凝物质作用其他促凝物质作用 任何一种因素,只要激活凝血系统,使任何一种因素,只要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就有可能发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就有可能发生DICDIC。第3页/共42页第4页/共42页DIC的分期 根据发展过程和
3、病理特点,典型的DIC可分为三期1、高凝期2、消耗性低凝期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第5页/共42页高凝期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各脏器微循环中可有程度不同的微血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酶含量增高所致。此期CT、APTT、PT缩短,纤维蛋白原正常或增高,血小板轻度减少。第6页/共42页消耗性低凝期 该期有出血症状,也可有休克或某些脏器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由于产生大量微血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加上纤溶系统被激活,血液处于低凝状态。该期PT及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3P试验阳性。第7页/共42页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该期出血症状十分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由于纤溶
4、系统被激活,纤溶酶大量产生,继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形成,进一步增强纤溶和抗凝作用。第8页/共42页DIC的分型 根据DIC发生的速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种。1、急性DIC2、亚急性DIC3、慢性DIC第9页/共42页急性DIC常见于严重的感染、异性输血、严重创伤等。常见于严重的感染、异性输血、严重创伤等。此型可在数小时或此型可在数小时或 1-21-2天中发病。天中发病。临床以出血和休克为主,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以出血和休克为主,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凝血因子降低明显,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凝血因子降低明显,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此型分期不明显。此型分期
5、不明显。第10页/共42页亚急性DIC常见于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羊水栓塞等。常见于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羊水栓塞等。此型在几天到数周内逐渐形成。此型在几天到数周内逐渐形成。凝血因子降低较轻。凝血因子降低较轻。临床表现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临床表现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第11页/共42页慢性DIC此型少见,发病慢,病程长。此型少见,发病慢,病程长。常见于肿瘤性疾病、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常见于肿瘤性疾病、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不明显,常以局部栓塞引起的器官功能不全为主,易临床表现不明显,常以局部栓塞引起的器官功能不全为主,易与原发病混淆,诊断困难。有的患者在死后尸检时才能明确。与原
6、发病混淆,诊断困难。有的患者在死后尸检时才能明确。本型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急性型。本型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急性型。第12页/共42页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外,主要出现1 1、出血、出血2 2、休克、休克3 3、微血管栓塞、微血管栓塞4 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第13页/共42页出血特点:特点:1 1、发生率高,、发生率高,80%80%患者以程度不同的出血为最初症状。患者以程度不同的出血为最初症状。2 2、出血原因不能用原发病解释。、出血原因不能用原发病解释。3 3、全身各处都可有出血倾向,以皮肤、胃肠道、口腔黏膜、泌、全身各处都可有出血倾向,以皮肤、胃肠道、口腔黏膜、
7、泌尿生殖道常见,严重者可多处大量出血,危急生命;轻者仅见尿生殖道常见,严重者可多处大量出血,危急生命;轻者仅见局部伤口或注射针头部渗血。局部伤口或注射针头部渗血。4 4、普通止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普通止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第14页/共42页发生机制1、大量消耗凝血物质,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2、继发性纤溶激活;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形成,FDP具有强大的抗凝血作用;4、微血管壁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而加重出血。第15页/共42页休克1 1、大量微血栓和血小板微聚体阻塞微循环,使回大量微血栓和血小板微聚体阻塞微循环,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血量减少;2 2、DICDIC发展过程中,血液中产生
8、的一些物质可以发展过程中,血液中产生的一些物质可以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释放组胺,使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释放组胺,使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进而外周阻力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进而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回心血量减少。3 3、DICDIC患者广泛出血引起血容量减少。患者广泛出血引起血容量减少。第16页/共42页微血管栓塞 主要是由于微循环中微血栓形成,阻塞微血管,造成脏器微主要是由于微循环中微血栓形成,阻塞微血管,造成脏器微循环灌流障碍,严重者因缺血坏死导致功能衰竭。循环灌流障碍,严重者因缺血坏死导致功能衰竭。例如,心肌微血管栓塞造成心功能不全;肝血窦或汇管区微
9、血例如,心肌微血管栓塞造成心功能不全;肝血窦或汇管区微血栓形成可引起黄疸和肝功能不全;肾脏是栓形成可引起黄疸和肝功能不全;肾脏是DICDIC时最易受损的器官,时最易受损的器官,常有入球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丛微血栓形成,严重时导致双侧肾常有入球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丛微血栓形成,严重时导致双侧肾皮质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肾功皮质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肾功能衰竭常是能衰竭常是DICDIC患者死亡的原因。患者死亡的原因。第17页/共42页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HA)MHAMH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属溶血性贫血。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
10、,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属溶血性贫血。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称裂体细胞,其外形呈新月形、盔形、星形等,这些细胞脆性高,极易破裂溶解。这种主要由微血管病变称裂体细胞,其外形呈新月形、盔形、星形等,这些细胞脆性高,极易破裂溶解。这种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引起的溶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溶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第18页/共42页发生机制1 1、微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呈网状,循环着的红细胞黏在上面后,、微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呈网状,循环着的红细胞黏在上面后,受到受到 血流的冲击,引起红细胞破裂血流的冲击,引起红细胞破裂;2 2、缺氧、酸中毒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这种红细胞
11、通过纤维、缺氧、酸中毒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这种红细胞通过纤维蛋白网时更易受到损伤;蛋白网时更易受到损伤;3 3、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裂隙被挤压出血管外,这种、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裂隙被挤压出血管外,这种机械作用可能使红细胞发生扭曲、变形、碎裂。机械作用可能使红细胞发生扭曲、变形、碎裂。第19页/共42页实验室检查1 1、消耗性凝血障碍检查、消耗性凝血障碍检查 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PT)延长和部分激活的延长和部分激活的 凝血活酶时间(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延长;)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以上以上3 3项可以作
12、为项可以作为DICDIC消耗性低凝期的实验室指标。消耗性低凝期的实验室指标。第20页/共42页2、纤溶亢进检查凝血酶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FDP)增高增高D-D-二聚体升高二聚体升高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3P试验)阳性试验)阳性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全血凝块溶解时间缩短全血凝块溶解时间缩短第21页/共42页3、红细胞形态检查周围血片中可发现畸形红细胞,如呈盔形、多角形、三角形和碎片等。第22页/共42页诊断标准DICDIC的诊断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基本标准:的诊断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IC 诊断 治疗 536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