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内 容 提 要 一一 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 二二 VAPVAP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 三三 PICCPICC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 第1页/共47页n n医院感染监测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第2
2、页/共47页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交叉感染交叉感染乳汁吸入乳汁吸入低体重与早产儿、高危新生儿低体重与早产儿、高危新生儿住院时间因素住院时间因素 其它其它第3页/共47页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功能低下1 1、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2 2、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来自于母体,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3.3.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第4页/共47页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广谱抗生素
3、广谱抗生素新生儿病房尤其是新生儿病房尤其是NICUNICU内的新生儿均为内的新生儿均为高危重症儿高危重症儿,常需使用抗生素,有研究常需使用抗生素,有研究报道新生儿病房抗生素的使用率达报道新生儿病房抗生素的使用率达100%100%。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且疗程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且疗程长、剂量大,从而极易造成正常菌群紊乱、剂量大,从而极易造成正常菌群紊乱、耐药菌株增长、细菌变异、二重感染的耐药菌株增长、细菌变异、二重感染的发生发生,导致院内感染率发生的增加。导致院内感染率发生的增加。第5页/共47页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交叉感染交叉感染 侵入性操作增加侵入性操作增加 医务人员操作不
4、规范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病房环境污染病房环境污染第6页/共47页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乳汁吸入乳汁吸入 由于乳汁在吞咽时或在咽部排空时间由于乳汁在吞咽时或在咽部排空时间延长,使乳汁被吸入呼吸道所致吸入肺延长,使乳汁被吸入呼吸道所致吸入肺部感染;也可是由于呕吐、溢乳或胃食部感染;也可是由于呕吐、溢乳或胃食道返流所致乳汁被吸入而致肺部感染。道返流所致乳汁被吸入而致肺部感染。第7页/共47页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低体重与早产儿、高危新生儿低体重与早产儿、高危新生儿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低体重儿:体重低体重
5、儿:体重2500g 38 38 n n血血WBC WBC 升高或降低升高或降低 n n脓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n n气道吸引物非定量分析分离出病原菌气道吸引物非定量分析分离出病原菌n n缺点特异性相对不足缺点特异性相对不足第28页/共47页 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方法断方法胸穿胸穿经胸肺穿刺吸引经胸肺穿刺吸引开胸肺活检开胸肺活检气管内吸引气管内吸引,防污染毛刷防污染毛刷,肺泡灌洗肺泡灌洗10103 3 10 106 6 cfucfu咯痰咯痰10107 7 cfucfu 唾液污唾液污染染 侵入性侵入性第29页/共47页VAP防控措施n n医院应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医疗
6、质量管理。n n新生儿科制定呼吸机使用指征、使用过程、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并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制。n n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和要求。n n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及护理部门督促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第30页/共47页VAP防控措施n n开展呼吸机相关诊疗工作的有关部门,应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n n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n n医务人员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病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和相应隔离措施的知识
7、和技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n n医务人员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第31页/共47页VAP防控措施n n应定时进行口腔卫生护理,至少每6-8h一次,尤其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n n实施肠内营养时,应避免胃过度膨胀,宜采用远端超过幽门的鼻饲管,注意控制容量和输注速度;条件许可时应尽早拔除鼻饲管。n n多重耐药菌如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等感染或定植者,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n n应规范人工气道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不宜常规使用口服抗菌药物进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
8、避免为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而常规给予全身静脉使用或呼吸道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第32页/共47页VAP防控措施n n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对于需要辅助通气患者,应尽量采用无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对于需要辅助通气患者,应尽量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创正压机械通气(NIPVNIPV)。)。n n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可增加肺炎的风险。短期内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可增加肺炎的风险。短期内(2 2周)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宜尽早选择气管切开。周)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宜尽早选择气管切开。n n插管时间可能超过插管时间可能超过72h72h的患者,宜选用带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气管的患者,宜选
9、用带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气管导管。导管。n n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一次,评估是否可以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一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同时要尽量避免拔管后再插管。撤机或拔管。同时要尽量避免拔管后再插管。第33页/共47页n n应定时抽吸气道分泌物。当转运患者、改变患者体位或插管位置、气道有分泌物积聚时,应及时吸引气道分泌物。n n可采用开放式吸痰。对于部分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或定植,以及疑似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宜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n n抽吸气道分泌物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每次吸引应充分。连续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不应频繁更换呼吸机管
10、路,宜每周更换1次。如有明显污染或功能出现障碍,则应及时更换。n n呼吸机管路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操作时要谨慎,避免冷凝水流入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管路上的湿化器或雾化器内。VAP防控措施第34页/共47页n n应在管路中常规应用气道湿化装置,但不应常规应在管路中常规应用气道湿化装置,但不应常规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液进行湿化。加热湿化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液进行湿化。加热湿化器内添加用水,应为无菌水。器内添加用水,应为无菌水。n n雾化器应一人一用一消毒。雾化器内不宜添加抗雾化器应一人一用一消毒。雾化器内不宜添加抗菌药物。菌药物。n n不应常规使用细菌过滤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不应常规使
11、用细菌过滤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或疑似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或疑似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可使用细菌过滤器防止病原体污染呼吸机患者,可使用细菌过滤器防止病原体污染呼吸机内部。内部。VAP防控措施第35页/共47页n n使用中的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应保持清洁。有明显污染、遇感染暴发或耐药菌流行时应消毒。n n无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患者粘膜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中度和高度危险性医用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宜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处理。n n对呼吸机内部不必进行常规消毒,除非有明显污染。n n麻醉机应使用细菌过滤器防止病原体
12、污染麻醉机内部,应按照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进行适当的卫生处理。加热湿化器和活瓣应一人一用一更换,管道应一周一更换,污染或功能出现障碍时应随时更换。当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用于下一位患者之前应更换过滤器和管道。n n患者周围环境中频繁接触的物表,如床头桌、床栏杆、呼叫按钮等,应常规清洁消毒。VAP防控措施第36页/共47页PICCn n经外周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静脉输液的一种管道,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解决了血管条件差和长期输液治疗病人的输液难题。n n减少了化疗相关静脉炎和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n n能够快速大量的补液,是临床上危重患者抢救及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途经
13、。n nPICC技术的革新、发展、普及,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舒适安全的输液方发,成为公认的最佳长期静脉输液途径之一。第37页/共47页PICC的弊端并发症并发症n n血栓血栓n n静脉炎静脉炎n n导管堵塞导管堵塞n n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第38页/共47页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n n导管留置的时间导管留置的时间n n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n n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n n置管技术置管技术n n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第39页/共47页导管相关性感染n n局部感染局部感染 导管入口处红肿
14、硬结、流脓,范围在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2cm2cm以内以内 n n隧道感染隧道感染 感染症状沿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感染症状沿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2cm 2cm n n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发热、寒战,可以从导管和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并除发热、寒战,可以从导管和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并除外其他感染源外其他感染源第40页/共47页PICC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严格参照执行严格参照执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2010年年1111月月2929日)日)第41页/共47页第42页/共47页监测方法监测方法采用主动监测
15、,由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采用主动监测,由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报告相结合。新生儿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新生儿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填写新生儿病房日志和月报表。填写新生儿病房日志和月报表。第43页/共47页n n日感染发病率日感染发病率 不同体重组新生儿日感染发病率 1000 不同体重组新生儿总器械使用率 不同体重组新生儿总器械使用率 100%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 第44页/共47页 器械相关感染发病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率 不同体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不同体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1000 不同体重组新生儿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1000 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第45页/共47页我院VAP资料n n近两年近两年VAPVAP千日发生率千日发生率 1000g1000g:090090 10011500 g 10011500 g:02500250 15012500 g 15012500 g:01170117 2500g 2500g:03330333第46页/共4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