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流统计分析方法dteb.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物流统计分析方法dteb.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物流统计分析方法dteb.ppt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流统计与实务物流统计与实务任务一 熟悉时间数列分析任务二 熟悉指数分析目录页 CONTENTS PAGE 项目四目四 物流物流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方法任务三 熟悉相关分析任务四 熟悉线性回归分析任务一熟悉时间数列分析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4 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的统计数列。一、时间数列的概念统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可以是某一段时期,也可以是某一时点;二是统计指标(包括数值),反映现象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5 时间数列的基本形式如下表所示。我国20042008年物流费用一览表年
2、度20042005200620072008GDP(亿元)GDP增长率(%)物流总费用(亿元)物流总费用占GDP百分比159 87810.129 11421.3182 3219.933 86018.55209 40710738 41418.3246 61911.445 40618.4300 6709.054 54218.16 二、时间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将时间数列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绝对数时间数列7(一)绝对数时间数列绝对数时间数列是指由一系列绝对数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绝对水平或规模的发展
3、变化过程。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数列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每一个指标都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结果。时点数列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每一个指标都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或时刻)上的水平。8(二)相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是指由一系列相对指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数列(如下表所示)。“十一五”计划时期生产资料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生产资料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7.348.551.755.558.49(三)平均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是指由一系列相对指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数列(如下表所示),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
4、发展趋势。某物流企业20092013年职工平均工资一览表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职工人数(人)年平均工资(元)1701 8261671 9352101 8502702 1223002 456绝对数时间数列是基本的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是派生数列。这三种时间数列是相互联系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不同的问题。10 三、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时间长短一致总体范围一致计算方法一致(1)(2)(3)经济含义一致(4)11 四、时间数列分析水平指标时间数列分析的水平指标主要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一)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指时间数列中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
5、。它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或时点上的规模或水平。它既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描述习惯“增加到”“增加为”“降低到”“降低为”12 根据在动态分析中所处的地位最初水平是时间数列中第一项指标数值,用a1表示。最末水平是时间数列中最后一项指标数值,用an表示。中间水平是位于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指标数值。13 根据在动态分析中的作用报告期水平指当前研究分析时期的水平指标。基期水平指与报告期对照比较时期的水平指标。14(二)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也称为序时平均数、动态平均数,是将动态数列中各个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数值加以平均而求得的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用来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
6、变化所达到的一般水平。15 1绝对数时间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1)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由于时期数列具有可加性,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法求平均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其中:平均发展水平 各时间的发展水平 n 时间序号16 如果动态数列中的数据资料是逐日(或间隔相等)登记的,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即:其中:平均发展水平 各时间的发展水平 n 时间序号(2)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连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如果动态数列中的数据资料虽然逐日登记,但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化的时候才登记,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其中:平均发展水平 各时间的发展水平 各时点
7、指标值持续不变的时间17 若间断时点数列是不等间隔的,可用时间间隔长度 为权数加权计算其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为:若间断时点数列是等间隔的,则该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为: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间断时点数列是指每隔一段时间(一个月、一年)对现象登记一次,并按登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计算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方法是:先求各间断点之间的平均,再对各间断点之间的平均求平均。18 2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相对数时间数列是由相应的两个绝对数时间数列对比派生出来的,故可先分别计算这两个绝对数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然后再将这两个平均发展水平对比,即得到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平
8、均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其中: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子项绝对数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母项绝对数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19 3平均数时间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平均数时间数列有静态平均数时间数列和动态平均数时间数列之分,其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仍可用式 进行计算。静态平均数时间数列若时间数列中各指标的时间长短一致,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若时间数列中各指标的时间长短不一致,则以时期长度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动态平均数时间数列20(三)增长量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当报告
9、期水平大于基期水平时,增长量为正值,表示社会经济现象水平的增加;当报告期水平小于基期水平时,增长量为负值,表示社会经济现象水平的下降。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21 1逐期增长量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差,说明现象逐期增加的数量。若动态数列为,则逐期增长量为:2累计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一固定时间(如最初期)水平之差,说明某一时期内的总增长量。其计算公式为: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最初)水平若动态数列为,则逐期增长量为:(1)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2)两相邻时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22(四)平均增长量平均
10、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是现象在观察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若动态数列为a1、a2an,则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其中:n观察值的个数23 时间数列分析的速度指标是统计中广泛运用的动态分析指标,主要有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五、时间数列分析速度指标24(一)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是指数列中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用百分率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根据所选择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25 1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说明现象逐期发展变化
11、的程度(逐期发展速度)。若动态数列为 ,则环比发展速度为:2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通常是初期)水平之比,说明现象在整个观察期内的发展变化的程度。若动态数列为 ,则定基发展速度为:(1)观察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2)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后者除以前者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26(二)增长速度1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是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其计算公式为:根据所选择的基期不同环比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发展水平之比,说明现象逐期增减的程度。定基
12、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某一固定时期(通常是初期)发展水平之比,说明现象在整个观察期内增减变化的程度。27 若动态数列为 ,则环比增长速度为:若动态数列为 ,则定基增长速度为:28 2增长1%的绝对值增长1%的绝对值是指报告期在基期水平基础上每增长1%时增长的绝对量,它表明增长速度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其计算公式为:增长1%的绝对值也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和定基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29 环比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定基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30(三)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现象环比(逐期)发展速度的平均,用 表示,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速度发展变化的平均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其中:
13、R总发展速度(最末期的定基发展速度)31(四)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用 表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期平均增长的程度。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1,即:在计算和应用平均增长速度时,要注意适当选择基期,并注意所选择的资料应具有同质性。任务二熟悉指数分析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33 一、指数的概念指数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数是指两个指标的对比而得到的统计相对数。狭义:指数是用来综合说明复杂现象总体在数量上总变动程度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所谓复杂现象总体,是指由一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多种现象构成的总体。如无特殊说明,本书所讲的指数都是指
14、狭义的指数概念。34 二、指数的分类按指数所要说明的对象范围分类个体指数是指反映单个现象变动的相对数,一般用k 表示。总指数是指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变动的相对数,一般用k 表示。35 按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形式分类综合指数是指利用复杂总体两个时期可比的现象总量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相对数。平均指数是指利用个体指数或组(类)指数,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而得的相对数。36 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分类数量指标指数是指反映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是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或工作质量变动程度的指数。37 按指数所采用的基期分类定基指数是指在指数数列中,均以固定时期为基期编制的指数。环
15、比指数是指在指数数列中,均以指数所属时期前一期为基期编制的指数。38 三、综合指数(一)综合指数的编制要点1正确选择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可以把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现象转化为可以相加或对比,在指数中起媒介作用的因素。2选择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要体现总指数是单纯反映指数化因素变动的目的,就必须消除同度量因素的变动影响,这就需要将相应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某个时期。39(二)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某物流中心20122013年仓储业务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某物流中心20122013年仓储业务收入情况仓库计量单位业务量每单位收费水平(元)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1#库2#库3
16、#库4#库吨箱m2件5 0008 0005 0006 0006 0007 2007 5006 00012108161512201240 下面以仓储业务量指数为例,说明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在编制数量指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同度量因素把不同的实物量转化为价值量,即:仓储业务量仓库收费水平 仓储业务收入对于同度量因素究竟应当固定在哪个时期上的问题,我们一般以拉氏数量指数公式为依据。其主张将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拉氏数量指数公式为:41(三)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则应采用相应的数量因素作为同度量因素,也将其固定在某个时期上。对于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库存业务量固定在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统计分析 方法 dteb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