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 115).pptx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 115).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 115).pptx(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计划法律制度一、计划法律制度1、定义、定义:计划法是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计划法是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指导原则、指导原则:(1)计划立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计计划立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计划管理应以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计划为主。划管理应以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计划为主。(2)计划立法应贯彻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原则,变直接管理为间接调控,计划立法应贯彻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原则,变直接管理为间接调控,着眼于把企业搞活并实现宏观协调。着眼于把企业搞活并实现宏观协调。3)
2、计划立法应为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创造条件,为产业政策、行业政计划立法应为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创造条件,为产业政策、行业政策,特别是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及实现产业政策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策,特别是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及实现产业政策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4)计划立法应有利于计划机关加强全社会的综合平衡,安排和协调好重大计划立法应有利于计划机关加强全社会的综合平衡,安排和协调好重大比例关系,保持计划的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比例关系,保持计划的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5)计划立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各种复杂情况,不计划立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各种复杂情况,不
3、能把自己关在国际竞争的大门之外。能把自己关在国际竞争的大门之外。(6)计划立法应为搞好综合规划、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步伐作出具体规定计划立法应为搞好综合规划、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步伐作出具体规定3、计划体系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计划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 计划体系按计划时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按计划空间和决策权限,可分为全国计划、部门计划、地方计划、基层计划;按再生产过程,可分为生产建设计划、流通计划、分配计划、消费计划;按计划内容,可分为经济发展计划、科技发展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调节控制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政策性计划等。 4、计划程序、计划程序:
4、编制、审批、下达、执行、调整、检查、监督。1、概念、概念:固定资产投资法是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法是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1)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2)投资范围:公益性)投资范围:公益性政府;基础性政府;基础性专业投资专业投资公司为主;竞争性项目公司为主;竞争性项目企业法人。企业法人。3、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奖金的调控:、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奖金的调控:(1)财政拨款;()财政拨款;(2)投资贷款;()投资贷款;(3)自筹资金;()自筹资金;
5、(4)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建设地点编制、审批计划任务书编制、审批设计文件列入年度计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投产。5、我国建筑法确立的制度、我国建筑法确立的制度建筑许可制度;建筑工程发包和承包制度;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财政法概述一、财政法概述1、概念、概念:是指调整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调整对象、调整对象:财政关系。3、基本内容、基本内容:财政法总则、预算法、税法、国有资产管理法、财政监督法。4、财政管理体系、财政管理体系:分税制财政管理体系。1、预算法、预算法:是调整
6、预算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4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3、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1.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2.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 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3.中央政府预算(以下简称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
7、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4.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 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 给予补助的数额。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5、预算法的主要内容(1)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预算收入包
8、括:预算收入包括:(一一)税收收入;税收收入;(二二)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收益;(三三)专项收入;专项收入;(四四)其他收入。其他收入。预算支出包括预算支出包括:(一一)经济建设支出;经济建设支出; (二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三三)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四四)国防支出;国防支出; (五五)各项补贴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六六)其他支出其他支出。(2)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中央和地方预
9、算共享收入。 预算支出划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预算支出划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3)预算编制的要求预算编制的要求: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按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应当的方针;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应当按照规定设置预算周转金。按照规定设置预算周转金。(4)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国
10、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5)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6)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门负责。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
11、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本级政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大会批准前,本级政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预算经本级人民代安排支出;预算经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批准后,按照批准的预算表大会批准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执行。(7)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8)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 调整方案。调整方案。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12、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 族乡、镇政府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未经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批准,不得调整预算。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算年度终了 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国务院财政部门编
13、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 定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 级人民代表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各级政府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变更预算,使经批准的收各级政府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变更预算,使经批准的收
14、 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经批准的预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经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 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的,由政府财政部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的,由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退还或者追回国库库款,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门责令退还或者追回国库库款,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隐瞒
15、预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1、概念:是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概念:是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总称。2、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全民所有的资产进行登记,是依法
16、确认国家依法对全民所有的资产进行登记,是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以及企业和单位占有、使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以及企业和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 (1)要素:登记人、登记对象、违章处理、计算方法、要素:登记人、登记对象、违章处理、计算方法、管理权限。管理权限。(2)内容:内容:(3)程序:程序:3、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是由评估:国有资产评估是由评估机构和人员,依据有关法律和原则,机构和人员,依据有关法律和原则,运用科学方法和规定的标准、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和规定的标准、程序,对企业单位的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对企业单位的全部资产(扣除负债),进行价
17、值评估。进行价值评估。 (1)方法方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2)程序程序: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证确认四个环节。估算、验证确认四个环节。4、产权交易、产权交易(1)特征(2)原则(3)监督管理(4)审批(5)收益的处置(6)程序一、税收和税法一、税收和税法1、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负有纳税义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无偿地征收货币或者实物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务的人
18、无偿地征收货币或者实物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产收入分配关系。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产收入的一种方式。的一种方式。 2、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强制性;2)无偿性;)无偿性;3)固定)固定性。性。 3、税收的构成要素:、税收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一般包括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税目,计税依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纳税目,计税依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减免税与加征,违法处理,税务纠纷处理。税地点,减免税与加征,违法处理,税务纠纷处理。 1)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
19、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2)征税客体是指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客体是指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每一种税都对什么征税。它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每一种税都有明确的征税对象。例如流转税税类的各项产品销售收入有明确的征税对象。例如流转税税类的各项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额、所得税类的所得额、财产税类的财产数量和服务收入额、所得税类的所得额、财产税类的财产数量和价值等。和价值等。3)税目是指各种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征税范围)税目是指各种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征税范围的具体化。的具体化。4)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的依
20、据。税种不同计税依据不)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的依据。税种不同计税依据不同。例如土地增殖税的计税依据是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同。例如土地增殖税的计税依据是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殖额,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殖额,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5)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法定比例,是计算)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法定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征税的深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征税的深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轻重。税率的设计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轻重。税率的设计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
21、济利益,以及充分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以及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关键。包括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关键。包括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进税率。6)纳税环节是指应纳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当交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是指应纳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当交纳税款的环节。7)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交纳税款的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交纳税款的期限。纳税的地点是指交纳税款的地方。纳税的地点是指交纳税款的地方。8)减免税与加征是对应交纳的税款的减少、免除和加征。)减免税与加征是对应交纳的税款的减少、免除和加征。9)
22、违法处理是指税法规定的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处)违法处理是指税法规定的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罚措施。10)税务纠纷处理是指税务机关,人民法院依法处理因适用税)税务纠纷处理是指税务机关,人民法院依法处理因适用税法发生争议的行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适用税法发生争议,法发生争议的行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适用税法发生争议,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所做的决定,可以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所做的决定,可以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复议,向人民法院起诉。1、增值税法、增值税法增殖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在各个增殖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在各个环节
23、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是以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是以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收扣除原则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运用税收扣除原则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特征:特征:(1)征税对象是法定的增值额。征税对象是法定的增值额。(2),税,税负公平合理,具有中性税收属性。负公平合理,具有中性税收属性。(3)道道征道道征税,税不重征。税,税不重征。 2、消费税、消费税:是以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是以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特征:特征:(1)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2)税负
24、具有转嫁性。税负具有转嫁性。(3)征税环节多具有单一性。征税环节多具有单一性。(4),征税方式灵活简便,征税方式灵活简便 3、营业税、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种税。特征:特征:1,征收范围广。,征收范围广。2,税目税率主要按行业设置。,税目税率主要按行业设置。3,税负低而均衡。,税负低而均衡。 5、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
25、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的所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内和境外取的所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缴取得的所得,依照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115)
限制150内